“雨衣妹妹”回川 她带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她是活跃在抗疫一线、为医护人员送饭的“雨衣妹妹”;她是“讹”遍全国媒体,让记者又爱又恨的“女土匪”;她是一呼百应,为武汉募集上百万物资的方舱“陈浩南”。

她叫刘仙,她的故事又刚又暖,远比你们知道的精彩得多。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带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3月20日深夜,两辆红色的小轿车从成都绕城高速下站。时隔近50天,刘仙再次踩上家乡四川的土地。摘下口罩,她深吸一口熟悉的空气说道:“回家的感觉,真是太踏实了。”

打开塞得满满当当的后备箱,刘仙兴奋的展示着里面的“战利品”:用过的大铁锅、锅铲、菜刀和砧板;武汉人送她御寒的“千家衣”,而最重要的那件雨衣,被叠得整整齐齐,放在行李箱的夹层里。“这些都是我最珍贵的‘宝贝’,尤其是这件雨衣,将来我要把它挂在店里最显眼的地方。”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带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饭菜暖胃 雨衣暖心

时间回到2月2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武汉,24岁的刘仙在新闻里看到一线医护人员吃不上热饭热菜的消息,心里顿时萌发出一个念头:“我是党员,危难关头要冲在前面,更何况做餐饮还是我的本行。”刘仙口中的本行,指的是毕业后自己创立的团餐品牌“盒悦”。经营了3年多时间,在业内已经打出一片天,对于外卖送餐,她可以说是驾轻就熟。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带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说干就干,刘仙带领4位志愿者,开着两辆轿车,装满500多斤新鲜食材,星夜赶往武汉。2月3日,第一批400多盒热腾腾的外卖便送到了武昌医院医护人员的手中。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带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当时我为他们准备了两种口味,问医生们想吃哪一种。结果他们回答,不挑,可能过几天就吃不到了。”这句话深深的击中了刘仙的内心,为了让医护人员安心,她在车上贴了句醒目的标语——疫情不走,我不走。“我想告诉他们,有我在一天,大家就不担心饿肚子。”5个人的团队每天要做出400到600份盒饭。

由于没有防护服,刘仙总是穿一件白色雨衣当作“护具”。很快,“雨衣妹妹”这个名字在医护人员中传开,大伙儿私下说,这个年轻的四川姑娘不仅喂饱了他们的肚子,更暖了他们的心。

想采访我?可以,拿肉来换。

在武汉的四十多天,刘仙和肉杠上了。

“医护人员要吃肉,才有营养和体力,抵抗力才好。”她出品的盒饭,坚持两荤一素,肉多管饱。刘仙简单算了一笔账:由于“下手”比较重,每斤生肉只能做两盒饭,按照平均每天500盒饭来算,至少需要200多斤肉,相当于每天需要一整头猪。为了找肉,刘仙想了很多办法。其中最奏效的,是找记者“讹”。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带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很多媒体都想来采访我,我只有一个要求,给我买肉。他们私下都叫我‘女土匪’。”刘仙翻开一本捐赠记录,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全国媒体给她捐肉的情况: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猪肉500斤,红星新闻猪肉1000斤,央视还差800斤肉……

“第一次有采访对象找我要肉的,一开始真是哭笑不得。”湖北卫视曾采访刘仙的一位记者实在找不到那么多肉,被“逼”着用炖肉的香料代替,“我给她把超市库存的几十包香料都买给了她,她才愿意搭理我。”这位记者说,虽然采访过程一波三折,但自己确实被这个“又刚又暖”的川妹子深深感染了。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带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讹”来这么多肉,但刘仙吃的最多的却是泡面。在武汉的40多天,她喂胖了一线的医护人员,自己却整整瘦了11斤。

冷不怕!武汉人送来“千家衣”

除了送餐,刘仙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物资中转”。之前几乎从不玩抖音的她,来到武汉之后,一天要开好几场直播。“不是我自己想火,而是为了让网友们看到我们在一线的真实情况,发动他们募集物资。”

刘仙的号召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网友的响应,她先后募集到价值近400万元的稀缺物资,包括上万个口罩,近万件防护服以及5吨消毒酒精等等。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带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通过网络,很多武汉当地人和投身一线的志愿者也知道了雨衣妹妹的存在。看着这个24岁姑娘奔波在一线的瘦小身影,他们既佩服又心疼。刘仙说,每次开着川A字头的轿车外出送餐,总有执勤的警官向她敬礼,也有市民摇下车窗给竖大拇指,甚至还有人悄悄在她车上放一些小零食,转身就跑。

而最让刘仙印象深刻的,是自己在武汉期间身上穿的“千家衣”。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带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出发的时候走的急,没带多余的衣服,结果到了武汉没几天就下雪了,冷得要命。”得知刘仙缺衣服的消息后,武汉市民坐不住了,他们通过各种渠道送来衣物,“很多还是中年阿姨款式的棉衣、罩衫,但这份心意穿在身上就是暖和。”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带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在刘仙看来,自己只是这次疫情中无数志愿者的其中之一,自己的走红也只是一次意外的“小幸运”。而“雨衣妹妹”之所以能做成这么多事,靠的是来自各界的无私帮助。在刘仙的捐赠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全国各地的爱心物资接收情况。

“他们或许做得比我还多,只是你们并不知道。所以,‘雨衣妹妹’不是一个人的称号,而是一群人精神符号。”刘仙这样说到。

“雨衣妹妹”回川 她带回了雨衣和“千家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