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媽媽的味道是什麼菜?

熱愛生活的鑫鑫


媽媽自己磨的家常豆腐,以前在農村很小的時候很少有肉吃媽媽就是磨豆腐來吃,我來回憶一下過程吧。第一就是一大早上要把曬乾的黃豆去石磨去殼,去殼後拿一個盆裝好放涼水泡三四小時,到十二點左右我媽媽就會去看看泡著的黃豆軟沒軟,軟後就拿去石磨旁邊放著,然後拿涼水衝乾淨石磨,然後就可以開始磨了,我媽說要少放慢磨這樣出來的豆腐又滑又嫩。磨好後拿到廚房邊,然後拿那種過濾沙包的布過濾好豆腐(現在還不成型,還是水更渣)過濾好後渣放在一旁豆腐水上鍋加熱,熱開後舀進桶裡然後放石膏粉(應該是這麼讀吧,普通話不知道怎麼讀)然後攪拌均勻,等待兩三個鍾,兩三個鍾後成豆腐腦,可以拿點出來加白糖一起喝,這樣的豆腐腦很好喝,剩下的豆腐腦舀上沒豆腐布包好 不漏,然後上面拿石板壓著,壓到晚上七點多就可以煎啦😄。配一張圖啊,是我在家拿出來豆腐再激動,因為我太愛吃了,不知道你們看不看的出來是豆腐



農春小金


記憶中媽媽的味道是青辣椒炒魚(小炒魚),記得小時候讀書都是帶米帶菜去學校,帶的菜呢基本都是梅菜,因為梅菜不容易餿掉,能吃一個星期,還有就是豆腐滷,每個星期必帶,那個時候吃的真的是膩呀!可是沒辦法呀!家裡條件也不是那麼好,生活在農村,所以記憶中最美好的味道就是5-6月自家種的青辣椒配上自家養的魚🐠,每次吃飯都不夠,又辣又鮮,最下飯了,所以這也成為了漂泊在外的我最想念的媽媽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活著的溫度


有一種味道,叫媽媽的味道


媽媽的味道,是濃郁的飯菜香,是屋子裡溫暖的暗香,是家的味道。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媽媽的味道已然成為了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從小學到大學,每天放學回來都是香氣撲鼻的飯菜已經上桌,吃完以後盤光碗淨是媽媽最快樂的一件事。

我的記憶中媽媽的味道不是一道菜,是數之不盡的早餐中餐晚餐,一道道可口的佳餚在腦海中迴盪。“媽,我餓了”是我在慢慢長大中,對媽媽的味道的一種呼喚,是媽媽工作辛苦了一天,又拿起鍋碗瓢盆在廚房中穿梭的動力。

從古至今,太多華麗的句子歌頌偉大的母親,我今天想表達的也是如此,俗套但是真誠。高三的那年,放學很晚,雖然學習不好,但是每天放學回到家裡,父親母親都會等著我吃飯,媽媽也是變著法兒的做好吃的。“好辣呀,不吃了”我匆匆地把剩下的米飯吃完就回屋了,母親特意做的我愛吃的辣椒炒肉有些辣,父親母親沒有說什麼只是默默的把剩下的菜都吃完了。那時候我還是很叛逆,沒有想想父母的感受,總覺得在家裡我想怎麼樣都行,步入社會以後才明白只有父母才能容忍我的壞脾氣。

過去的年代,冬天裡沒有什麼菜,無非就是蘿蔔白菜,每天的白菜蘿蔔,讓我看著都飽了,“又吃白菜,都吃膩了”有時我會有這樣無端的抱怨與埋怨,現在想想每天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是多麼幸福的事,一家人在一起又會在意吃什麼呢。一個人生活以後,總會回想起以前母親在身邊的時候,飯來張口,不會因為晚上有沒有飯吃,吃什麼而發愁。現在每次回家我偶爾也會為母親做上一兩道菜,想找到當年媽媽的味道,也知道了每天下班後做飯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我總是後知後覺。母親退休了,有更多的時間做飯了,可是我已不在身邊,生活就是這樣的無奈。

媽媽的味道,是一種味道,也是成百上千種數不清的味道,已經記不清在成長中吃過母親的每一道菜,現在只有端起家裡的碗筷就會知道這是母親的味道,家的味道。無論在外面吃過什麼山珍海味也趕不上媽媽的味道,它是一種依賴,是我們成長中不可或缺的味道。


大茶缸美食


粉蒸肉

小時候,炎炎夏日天氣熱,這時候最好的就是幾個小夥伴一起結伴去水塘,摸螺螄踩河蚌,還記得我們家門前有一個水塘養魚的……

有一年,小外公忘記放青魚下去了,水塘裡的螺螄,跟河蚌成堆成堆的……只要你肯下水,一定能摸上一大桶的螺螄跟河蚌,特別是河蚌,一踩一個準……



媽媽特別喜歡把我們摸上來的螺螄給水煮熟,然後用牙籤或者針把螺螄肉一個一個挑出來……河蚌則用刀剖開,去內臟,肉留用,都弄好了,洗乾淨,準備好五花肉……



老媽再拿上一大碗米,用石磨磨上一小盆粘米粉,再將磨好的粘米粉調成米糊狀。小火一邊煮一邊攪拌,切些薑絲放進去,在將田螺肉跟河蚌肉都放進去,醃好的五花肉也倒進去,攪拌好,關火,添進盆裡,切些蔥斷放上面,上鍋蒸至五花肉軟爛最好……

小時候媽媽做這個菜的時候,我總是能吃上一大碗飯,我喜歡用吸取了螺螄肉跟河蚌肉的鮮及五花肉的油膩的米糊拌米飯,味道特別的好……


青蔥拌豆腐


媽媽的味道,是濃郁的飯菜香,是屋子裡溫暖的暗香,是家的味道。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媽媽的味道已然成為了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從小到大,每天回家都是香氣撲鼻的飯菜已經上桌,吃完以後盤光碗淨是媽媽最快樂的一件事。

我的記憶中媽媽的味道不是一道菜,是數之不盡的早餐中餐晚餐,一道道可口的佳餚在腦海中迴盪。“媽,我餓了”是我在慢慢長大中,對媽媽的味道的一種呼喚,是媽媽工作辛苦了一天,又拿起鍋碗瓢盆在廚房中穿梭的動力。

從古至今,太多華麗的句子歌頌偉大的母親,我今天想表達的也是如此,俗套但是真誠。高三的那年,放學很晚,雖然學習不好,但是每天放學回到家裡,父親母親都會等著我吃飯,媽媽也是變著法兒的做好吃的。“好辣呀,不吃了”我匆匆地把剩下的米飯吃完就回屋了,母親特意做的我愛吃的辣椒炒肉有些辣,父親母親沒有說什麼只是默默的把剩下的菜都吃完了。那時候我還是很叛逆,沒有想想父母的感受,總覺得在家裡我想怎麼樣都行,步入社會以後才明白只有父母才能容忍我的壞脾氣。

梅乾菜炒肉我提過好多次,是我老家的特色菜。因為我上小學、初中和高中,媽媽經常做梅乾菜炒肉讓我帶到學校。剛出鍋的梅乾菜炒肉,香味撲鼻。帶點熱度的梅乾菜入口,蓬鬆感在舌尖上跳躍。裡面的肉裹著梅乾菜的香味,加上鹽的味道,吃起來特別美味。就算是梅乾菜裡面的肥肉,吃起來也很有嚼勁。

媽媽是把辣椒切成絲,切一點蔥,幾個雞蛋,一般兩三個人吃的話就四個雞蛋,打在辣椒裡面,加一點鹽加一點味精攪一起,攪勻之後稍微的放置幾分鐘,等辣椒進鹽味,然後鍋燒熱之後加入植物油,然後將雞蛋倒進去翻炒,特別香,一直到現在我都特別的喜歡吃這道菜。

冬天裡沒有什麼菜,無非就是蘿蔔白菜,每天的白菜蘿蔔,讓我看著都飽了,“又吃白菜,都吃膩了”有時我會有這樣無端的抱怨與埋怨,現在想想每天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是多麼幸福的事,一家人在一起又會在意吃什麼呢。一個人生活以後,總會回想起以前母親在身邊的時候,飯來張口,不會因為晚上有沒有飯吃,吃什麼而發愁。現在每次回家我也會為母親做上幾道菜,想找到當年媽媽的味道,也知道了每天下班後做飯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我總是後知後覺。母親退休了,有更多的時間做飯了,可是我已不在身邊,生活就是這樣的無奈。

媽媽的味道,是一種味道,也是成百上千種數不清的味道,已經記不清在成長中吃過母親的每一道菜,現在只有端起家裡的碗筷就會知道這是母親的味道,家的味道。無論在外面吃過什麼山珍海味也趕不上媽媽的味道,它是一種依賴,是我們成長中不可或缺的味道。






宋總行走鄉村


小的時候家裡很窮,生活很困難,難得有一些好吃的,這裡好吃的特指的是肉。

但我出生的地方是水鄉,特別的多的湖泊河岔,所以我們從小就不缺魚吃,想吃魚了就下河去抓,可以講是很簡單的事情,家裡如果來人,馬上下河就可以抓魚回來燒。

那我小的時候我母親經常給我炒的菜讓我特別喜歡吃的有辣椒炒小乾魚小幹蝦、辣椒炒雞蛋、炒蓮藕。

小乾魚小幹蝦用辣椒炒,這個一直到現在我都特別的喜歡吃。這個南北方應該說都喜歡的一道下飯菜,尤其是就稀飯就饅頭,捲餅卷煎餅,下米飯,特別下飯的一道菜。

辣椒炒雞蛋呢,不同的人不同的做法,我喜歡我媽媽給我做的那種做法。

我媽媽是把辣椒切成絲,切一點蔥,幾個雞蛋,一般兩三個人吃的話就四個雞蛋,打在辣椒裡面,加一點鹽加一點味精攪一起,攪勻之後稍微的放置幾分鐘,等辣椒進鹽味,然後鍋燒熱之後加入植物油,然後將雞蛋倒進去翻炒,特別香,一直到現在我都特別的喜歡吃這道菜。

炒蓮藕,我們老家特別多的湖岔河岔,裡面長最好的蓮藕,媽媽勞作之後有時會從荷塘裡面挖幾節回來炒給我和弟弟吃,

媽媽的炒法是,姜切細碎顆粒,蔥切細碎顆粒,幹辣椒切小段。鍋燒熱之後,加入蔥薑辣椒爆香,然後加入蓮藕翻炒,我走南闖北這麼多年,就是忘不掉媽媽炒的蓮藕,也吃了很多炒法的蓮藕,都沒有媽媽炒給我們吃的那種炒法好吃。一輩子忘不掉!

還有炒豆芽,走了很多地方,見過各種豆芽,但,我的家鄉江蘇宿遷的小豆芽卻很難找到,很多地方的豆芽要麼是豆很大,要麼就是芽很長要麼就是毒豆芽,但我家鄉的小豆芽,小黃豆生的,芽小手指長短,下鍋一炒特別的好吃特別的香,尤其口感特別的好,有的時候我弟弟到我這裡來,還專門讓他帶一點老家的小豆芽。


食賞


媽媽的味道大概就是辣椒炒茄子,還有虎皮辣子了吧!小時候家庭條件有限,那會夏天最喜歡的菜就是這兩道了,因為我一直很喜歡吃辣,所以這兩道菜就完全滿足我的味蕾了!

辣椒炒茄子好像在隴南地區才會這麼吃吧,因為我曾在北京務工,就沒有吃過這道菜,做法很簡單,熱鍋冷油,油熱後放點豬油,然後放蒜片炸香,切好片的茄子和辣椒一起下鍋翻炒,炒軟後放鹽巴,味精,雞精,花椒麵,十三香,繼續翻炒,出國前放生抽還有蠔油就可以了。記得那會在北京,我一個朋友回老家帶來的茄子辣椒,西紅柿,當時住的是宿舍,沒有地方做飯,然後就找了一家飯館,讓他按照我說的做了從老家帶來的辣椒茄子,雖然味道不是媽媽的,但是依然多吃一碗飯!

還有虎皮辣子,這個就很普通了,不過家裡做的時候基本都是自己家裡種的很辣的小辣椒,洗乾淨後撕開點小口子,鍋裡放油,油熱下辣椒,小火炒成虎皮狀,放鹽味精,生抽成醋,讓你一點生蠔就可以出鍋了,酸酸辣辣,絕對好吃。




跳跳龍漂流記


媽媽離開我已經10多年了。媽媽的廚藝很棒,只要是她燒的菜我都愛吃。如果用一道菜形容媽媽的味道,那就是梅乾菜炒肉。如果再加一道菜,那就是紅燒肉。



一、梅乾菜炒肉

梅乾菜炒肉我提過好多次,是我老家的特色菜。因為我上小學、初中和高中,媽媽經常做梅乾菜炒肉讓我帶到學校。剛出鍋的梅乾菜炒肉,香味撲鼻。帶點熱度的梅乾菜入口,蓬鬆感在舌尖上跳躍。裡面的肉裹著梅乾菜的香味,加上鹽的味道,吃起來特別美味。就算是梅乾菜裡面的肥肉,吃起來也很有嚼勁。



二、紅燒肉

媽媽做的紅燒肉,家裡人吃了以後讚不絕口。每逢家庭聚餐,媽媽總是會做這道拿手菜。媽媽做的紅燒肉色香味俱全,甜而不膩,肥肉很有嚼勁。


曉曉私語


吃一道菜,講一個故事

記憶中媽媽的味道是媽媽做的醬茄子

媽媽是一個事業型的女人,自己獨自撐起這個家。

從下我是由奶奶照顧長大的,所有很少能吃到媽媽做的飯菜。那時的媽媽似乎也不會做什麼可口的飯菜。可是那時媽媽是保留菜色就是醬茄子。

選取嫩茄子在油中煎軟,放入東北特有的大醬,和生抽,味道瞬間昇華,讓我垂涎三尺。

到了初中沒有人能照看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我被送到了繼續學校。

每週半天的探親時間對我來說彌足珍貴,每次回家的一道醬茄子也成了我的必點菜色。

或許媽媽也覺得對我有所虧欠,她也非常用心的給我做這道菜,無形中這道菜就成了我們之間的橋樑,一道醬茄子或許就讓我忘卻了,獨自求學的孤獨。一道醬茄子或許就讓我填滿了住校7年的感情缺失。可能一道菜無法彌補這麼多,可是一道菜真的代表了一份現實的無奈和無奈中尋求彌補的愛。

這道菜我都時常想起,也沒有其他人做出這樣的味道。

現在的我背井離鄉,獨自在異鄉,每每想家時都能想起這道媽媽做的醬茄子。

這道菜也是我每逢佳節回家餐桌上必須出現的一道菜。

茄子不貴,可是給茄子賦予了感情就顯得彌足珍貴。

親情珍貴,一道醬茄子或許能在遲到的母愛中填補些許。

這不是故事,是一段我彌足珍貴的一段回憶

這不是一道菜,這是我記憶裡媽媽的味道


貪吃的胖同學


我這道題的回答可能沒人點贊,畢竟吃過馬齒莧的很少,雖然我媽媽做的飯菜很香,唯獨這道菜我切身體會到媽媽的味道,因為媽媽一輩子不容易,但是會想辦法讓我們有菜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