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師到校,請老教師提點教學建議,你的建議有哪些?

洪爺33344611


對新老師提建議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剛入職的年輕老師。一種是外校轉入的老教師。我就剛入職的新教師提點自己的建議吧。

一,虛心。剛進去學校,屬於小白,真的要虛心,多像老教師們請教,絕對不會吃虧。教學經驗這一塊,真的是有很多技巧。比如一個班級在一個老師手裡兩年或者一年,均分比同年級平行班拉下來一大截,班風也不好,學風更沒有。但是換到另一個老師,可能很快就改觀了。怎麼回事呢?這幾年有駕馭學生的技巧。作為新老師,虛心求教,老教師稍微點撥你一下,比你自己閉門造車要強許多倍。

二,多學習。我已經二十多年教齡,但直到今天,都依然不斷的學習。學習上課的各種新技能,你初入校,能找個願意教你的老教師跟著學習,會少走許多彎路。

我學校就有一個老師,剛入職的大學生,年輕漂亮,但是真的沒有教學經驗,也從來不問同年級的老師,閉著眼教自己的書。新老師一般都要安排公開課,所以她上課的時候,大家都去聽,聽完了,心情挺複雜,為什麼呢?

她居然在公開課上教孩子寫字的環節,設計教寫二類字。這是原則性的錯誤,屬於大錯,作為老師,居然不懂得二類字的學習目標是會認會用,不要求會寫的。連教材都摸不清,怎麼去教學生。

聽完課,業務領導黑著臉,評課都沒有聽就走了。後來聽說問了她年級組裡的老師,大家也覺得冤枉,因為同年級出公開課,備課組要求幫助集體備課的。老教師們說,她從來不問,眼高高的,誰會主動送上門,要教教她,萬一被懟回來多沒面子。

你看,自視甚高,不虛心,不學習,後果就是出錯,還被所有人埋怨,因為同年級組老師因為她被領導批。後來她呆了一年調走了。

三,少說話。新入職的老師到一所學校最好少說話。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學校也一樣。老師們也會因為各種原因有矛盾。比如評職稱,比如成績評比等。你初來乍到,話說多了就有可能得罪人了也不知道。老天給了我們一張嘴巴,卻給了兩隻眼睛,兩隻耳朵,就是叫你多看,多聽,少說話。記住沒壞處。

四,多鑽研基本功。作為老師,最終還是要拿成績說話。如果一個均分很低的班級,到你手裡,班風班貌有了改變,成績有了進步,所有同事和領導都會對你刮目相看。而這一切,都需要紮實的基本功。想提高基本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熟悉教材,鑽研教材,做到爛熟於心。

2.寫教學隨筆,或者教學反思,要堅持寫,反思課堂中出現的問題,是最快提高教學水平的途徑。

3.對學生有一顆愛心。只有熱愛,才有動力幹好。

4.對領導敬而遠之。領導大都有你摸不清的背景,各種關係比老師們複雜,你對哪個領導巴結過頭,都容易被劃派系。最好就是都一樣。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同事團結,對領導尊敬就可以了。

5.不要抗拒公開課,新人大多是培養對象,千萬別覺得上公開課倒黴,又辛苦又累。其實這正是你學本領的好機會。一節公開課下來,反覆磨課,在磨課的過程中,你才能成長。

6.工作是自己的不為任何人幹。任何時候,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別斤斤計較,我這麼多年在學校,經歷了許多。一個辦公室活來了,有的人覺得幹活吃虧,不想幹。我覺得只要不是刻意把活推給你,就幹唄。只有你有了真本事,才能被需要,才能體現價值。

最後,請新老師們收起玻璃心,因為校園再單純,也是職場,職場上沒人會包容你的玻璃心。加油,希望新老師們經過打磨,都能成為優秀的老教師。





一個愛狗狗的語文老師


我是2009年走向工作崗位的,想來已經11年了,我就以自己為例談談我的想法吧。

首先作為新老師,到校後拜個好師父,現在很多學校都有老帶新,師徒制,跟著他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我剛畢業那年直接就教了高二,很幸運,我的師父也就副校長,特級教師,享受政府津貼的,所以一年下來我成長了很多。

其次不要怕丟人,多參與講公開課。很多老教師已經評過職稱,處於種種考慮,不講公開課,這時候你大膽地去報名,這是你成長的好機會。即使不如意,你也不要怕,你是新老師,不丟人。

接著就是勤快一些,要快速融入這個圈子。課餘時間沒事多鑽研教材,因為一個老師你人品再好,講課不好,學生也不會服你。一名優秀的教師,肯定有過硬的專業課,這是我們的立身之本。我身邊之前就遇到過,老師人很好,基本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管學生了,但是講課不行,私下裡學生對他評價也是很低的。

最後我想說的是,教學相長,保持終身學習,緊跟時代步伐!


不忘初心814


控制你的表情,冷臉,多聽名人演講。

我談論一個和學生相處的技能,學生都是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更容易樹立威嚴,別輕易給孩子以為你是隨和的老師,在中國人心目中,老師就是要冷臉、嚴格才是正道。其實對待孩子也是這樣,你對他們先“好”後“兇”就麻煩些,而你先“兇”後再給個微笑,效果更好,所以控制你的表情,尤其是上課,千萬別笑,要用冷眼看著孩子們,你得有點狠狠的眼光。

講課除了正式的課程,多看一些名人的演講,如馬雲、俞敏洪、鄭強、郭繼承這些人的演講口才都非常好,適當的學會非常有利於你的課的精彩。

如果有空可以偶爾看看孩子們喜歡的書籍,那怕是奧特曼,天線寶寶也要看看,這樣你開班會時,和他們交流時就有共同的語言,那怕適當的正式課中穿插一點點也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福州禪武


第一、堅持實行集體備課制度

通過實行集體備課,能夠使新教師更好地掌握課程重點,瞭解教學難點,學到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集體備課要求必須由年輕教師進行表述,然後老教師加以指導,直到形成完整的備課教案。新教師要與指導教師共同研究課標。課標的重點是什麼?難點又是什麼?每一節課學生要掌握哪些內容?這一節需要幾課時講完?讓自己儘快熟悉教材,認真鑽研教材,認真編寫導學案,教案,準備課件,與老教師討論商量,寫好教學反思。

第二、不定期進行新老教師雙向聽課

經常進行新老教師雙向聽課。年輕教師通過聽老教師的講課,特別是教學名師的講課,將學到老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經驗和教學風格。老教師在聽課的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新教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傳幫帶,促進新教師的成長。開展聽課活動是一種提高教學的行之有效的辦法。作為新教師,要了解指導老師任教班級以及他的課程安排,聽老教師的課,每週聽課一至兩節,並即使展開做好聽課筆記,博採眾長。在老教師聽完課後,對於提出的問題以及建議,做好筆記,以便在之後的教育教學中及時改正。 跨年級聽課。要教好課,不僅要聽同年級的課,其他年級的課也應多聽。每個老師在教學中都有其出色的地方,關鍵是發現並學習。通過聽,發現自己的不足,並在以後的教學中及時地糾正。

第三、開展教學法研究

要求新教師每學期要進行教學工作總結,特別是總結教學法的心得體會,在教研室內進行交流和研究。新教師在教學中難免會遇到疑問,要常常與老教師討論,多向老教師學習,以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比如說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多找老師取取經,讓自己不僅在教學生活中成為一個好老師,在日常生活中也成為學生的好朋友。

第四、加強專業理論學習

針對青年教師自身的不足,在老教師的指導下,有計劃地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不斷提高業務素質,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第五、建立教師教學水平紀錄

對新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記載並長期保留。老教師結合紀錄對新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評估,使得新教師能直觀看到成長過程。


教育中心老王說事


建議如下:

1.謙和待人。對所有的同事友好相待,可以給大家留下好印象。平時多長心眼,多做事,不討論是非,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不理會,不亂傳!

2.認真寫好備課。每個月的備課檢查是領導檢查工作的途徑,要讓領導打開你的備課本就被你工整的字跡,做的紅色批註,課後深刻的反思所感動。因為備課檢查會為你期末評優提供條件。

3.做好公開課準備。每一學期的公開課是全校同事相互學習交流的大好時機,你可以藉此機會學習別人,同時自己也不能掉鏈子,要做到穩中求新。

4.積極參加學校各種比賽,每學期學校都會有各種徵文比賽,青年教師比武大賽,微課大賽等等,都要積極參加,既可以讓領導看到你的進取心,也能為自己評職稱積累獎項。

5.收集各種活動資料,特別是活動照片。有時候自己在介紹工作時,活動照片是證明自己的重要素材。

6.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專業技能。把自己班上成績提上去,大型考試都考出好成績,這才是硬道理。


中小學教育達人


新老師要上好第一節課的要領有很多,教案、板書、肢體語言、互動、課件。只談教案,師範生都學過教學法,設計一篇課文的教學方法,像影視編劇一樣,要把課文分割成分鏡頭,按開場白、引言、分段、對話、引導,最後點題總結,佈置課外作業。一篇好的課文教學方案,就為上好一堂課打下了基礎,不要輕易用課件來製作教案。


Chuan003738


話不多說,直入主題,只講乾貨。

1.形象。要知道現在的學生越來越看重老師的形象。第一印象對於學生來說很重要。整理好自己的頭髮,鬍子刮一刮,著裝要得體。給人整個看上去感覺乾淨有精神。

2.教案。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教案。作為一個新老師,好的教案是你講好課的基礎,而且前期費盡心力做好的教案,在後期能省很多事,只要稍微修改就行。

3.多和有經驗的前輩交流。要知道,初來一所學校,瞭解它的環境和氛圍是很重要的。

4.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不要念錯。還記得我們當學生的時候,當新來的老師唸到自己名字時的那種激動感嗎?這會瞬間激發起學生對你的好感。

5.不要露怯。你是老師,在學生眼裡,你有天然的威嚴在。恩威並施,這是很重要的。管理學生比管理社會人要簡單,但是最關鍵的是用心。

6.熱愛。教育是個費心費力的苦差事,如果你不熱愛,那麼,就會和很多老師一樣,越往後走,越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直到退出。

7.偶爾找學生聊天。就是聊天,很放鬆的狀態。扯閒談或者學習上的都可以,但一定要有那種和朋友聊天的感覺,因為學生也是人,也很可愛。

如果對教育有什麼想法或者想要諮詢,歡迎隨時找我。


芝傑說教育


每位教師的成長,都是從新教師開始起步的。作為老教師,應該重視結對幫扶,教會新教師適應教學崗位。教研活動以互動式培訓作為切入點,為新教師的課堂引流能力的提高提供幫助。對於新教師自己,更應謙遜樂學,不恥下問。兩者共同發力,新教師的成長才能紮實有效。

為新教師提幾點建議:

一、做個“有問題”的教師

1、要善於“捕捉問題”。在教學工作中,要時刻以批判的眼光審視日常教學工作,能夠發現這些轉瞬即逝的問題。這些問題既是研究的起點,又是鑽研的動力。

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及時反思。比如課堂上學習氛圍怎麼不濃?學生不願做作業怎麼辦?怎樣引導學生課外閱讀?……諸如此類很多問題,需要老師逐一破解。

2、要善於“授漁誘漁”。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獲取學習的方法。要上好一節課,需要把握三點:一是對教材有深入的解讀,二是要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三是通過質疑探究,有靈活機動的課堂實施。

比如教學古詩,通過初讀明詩意、細讀解詩句、精讀悟詩情、再讀品詩境,學生就能浸潤在古詩的文化裡,身心愉悅,體驗學習的快樂。

再如教學《可貴的沉默》,通過設疑課文講什麼?這件事、這個人怎麼樣?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學生一旦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就能在書本中獲取知識,終身受益。

3、要善於因勢利導。

教學中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質疑探究,進行思維碰撞。教給學生探究的方法,通過資料蒐集整理和課堂討論,教學便會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二、做個會學習的教師

首先要了解最前沿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教育觀念非常重要,知識的老化可以通過學習來彌補,但是觀念的老化,卻會使人坐井觀天,目光短淺。青年教師要有不斷學習的激情和能力,才能與時俱進。

學習專業知識是重點。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只有專業知識過硬,才會有說服力,才能實現專業化成長。要教好學生,必須精於業務,勤於進取。

虛心向同事學習。摒棄心浮氣躁,保持上進心。除了利用年輕的大好年華為自己積累豐厚的知識儲備,還要多向身邊的同事學習經驗,共同進步。

樂於向學生學習。教育的過程就是師生共同學習的過程。三人行,必有我師。信息時代,教師不是萬能的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長處,更新自己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師生平等,教學相長的內涵。

多讀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學會選擇自己需要的書籍。多讀專業書籍,多讀名著,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品讀名著似飲清露,鑑賞聖書如含甘飴。

推薦青年教師閱讀周國平的《人生哲思錄》,王崧舟的《教育思想與經典課堂》,朱永新的《新教育》,吳非的《不跪著教書》,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等等書籍。

三、做個懂規劃的教師

1、確立中長期專業發展計劃。先認識自身的優缺點,包括志向興趣、潛能、抱負等,評估自己的職業目標、職業人格、性格、文化因素等等綜合考量,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

2、審視發展方向。青年教師在職業中發展機會很多,需要把握機遇。比如教學崗位的選擇,教學研究的切入,校本課程的開發,行政事務的能力,課堂教學的研究等等。

3、明確發展目標,確立行動策略。有了目標和理想,就要付出行動和熱情,達到既定目標。在策略上可以分階段實施,邊摸索邊總結。定出短期和中期發展規劃,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

4、分析自身差距,加快成長步伐。在實施具體方案時,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並不斷反思,調整心態,不斷實踐,收穫成功。

青年教師即將走上工作崗位,既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性地工作,又要學習借鑑他人的成功經驗。只要心懷大目標,走好腳下路,就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妍奇老師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在我看來無論哪一位老教師都是很樂意幫助新教師儘快成長起來的。給新教師提教學建議,從以下幾方面來說會更好些:

1、樹立成長目標。無論出於什麼原因,既然選擇做一名教師,就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對待這份工作。要樹立自己的專業成長目標,既有長遠目標又有新近目標,並將之具體化。如果一個人沒有對這份職業的憧憬,就不會靜下心來工作,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怨天憂人。

2、善於學習,肯於鑽研。一是理論學習,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研讀教育著作,潛心學習新課程標準。二是熟悉教材,把教材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吃透,甚至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抓住重、難點,掌握知識的內在邏輯和教學結構形式,真正使自己講的課深入淺出、遊刃有餘。

3、結交身邊名師。多聽課,多看課,多參加集體備課,認真聽取老教師的發言,並誠懇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在交流中提高自己。要多旁聽示範課、看優秀教師在課堂上是怎樣授課的,看他們都採用了那些教學方法,怎樣處理教學重點和難點,怎樣處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的關係。怎樣引導學生學習並完成課堂預設,要隨時向老教師虛心請教,儘快掌握教學方法。如此,我們新老師遇到相似問題時就不會忙中出亂。

4、要了解自己的學生。認真研究你的學生,既要看他們整體接受知識的能力,又要照顧到個體需求,還要激發學生的情感,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明白老師只是引導者,課堂的節奏要控制好,教學語言簡潔生動,富有激勵性。要做到精講與練習之間的平衡,切記不要滿堂灌。要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輕鬆愉快的範圍內學到本領。

5、要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要學習模仿吸收提煉教學經驗,多撰寫教學反思,在此基礎上再嘗試創新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在和老教師學習的過程中,吸取精華,匯百家之經驗,結合自己潛心研究,形成自己獨有的教學風格。模仿是學會教學的第一步,備課之前要明白這節課我要達成什麼目標,學生能學到什麼,我要用什麼方法學生才能更好的吸收。這樣課堂才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沒有爭議的課堂不是好課堂,也沒必要把課堂設計的像潛水艇,密不透風。我們要做的實現是夯實教學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提高。

6、要關愛自己的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老師的關愛會給學生心裡播下愛的種子,它會慢慢長大,枝繁葉茂。一個獲得學生的信賴和尊重的教師是幸福的,教學也是最快樂輕鬆的。學生信任你崇敬您,就會不令而行,自覺快樂地接受教育,教學才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師的愛要全面、公正,教師要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要利用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權力任性批評。應該換位思考,從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出發,理解他們的要求和想法,信任他們的潛力,放開手腳讓學生在實踐中鍛鍊,在鍛鍊中成長,在成長中日趨完美。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給初為人師的女兒的20條建議》,我認為所有入職的新教師還是很有必要讀讀的。




姚自強


怎樣做一個好教師,不僅是新上講臺教師要思考的問題,對每位教師都是個永恆的題目。 今年我已經是一個有著20年教齡的教師,如何當一個讓學生喜歡的好老師,這一直都是我在思索的一個問題,也是我所不斷追求為之奮鬥的目標。在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

一、愛崗敬業,盡職盡責 做一名好老師應該有職業之愛。幹一行,愛一行,既然自己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擁有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懷有強烈的責任感。只有有了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才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才會熱愛學生;在工作過程中要求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敬業、愛校、愛生。為人師表,以身立教,樂於奉獻,不計個人得失,一切服從工作需要,自覺地積極地為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盡心盡力,盡職盡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結合自己的崗位和教學實際,教師不僅是經師,更是人師、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要培育好一代又一代的學生,使他們成才,成人,以適應社會生產力的要求,實踐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要愛業,愛業也就是敬業。而敬業與愛學生是分不開的。要愛學生,要讓學生喜歡你。春雨能溫暖冰封的泥土,朝陽能撫慰心靈的湖水,生命的歌聲能喚醒一粒粒沉睡的種子。愛學生,就要像春風化雨般無聲,讓他成為莘莘學子心目中的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最為催人奮進的有效情愫,讓他成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賞心悅目的亮麗景緻。師愛是每個學生都應充分享受的權力,充分沐浴愛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師愛是一種不公平的師愛,不成熟的師愛,因此我特別關注那些有問題的特殊孩子,我也有孩子,也許是因為我做了母親,我特別能體會孩子的心情,孩子的感受。所以我從來沒有因為他們差而去放棄,因為他們就像是一顆蒙著塵埃的珠子,作為教師的我有責任去發現他們,重視他們,為他們擦拭,幫他們發亮。也許他們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我們要相信有光就會有希望。他們的接受能力差,我們要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為他們講解。讓這些孩子不斷取得進步,慢慢跟上班集體前進的腳步。

二、加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更何況一名人民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我認為要做一名好老師,甚至必須有一河的活水。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首先,學習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黨員先進性的理念等,思想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其次,學習現實生活中鮮活的事例,比如象為救護學生而獻出自己生命的小學教師殷雪梅;為捐助貧困失學兒童而勞累過度身患重病的藝人叢飛;優秀的共產黨員張斌、雷燕等,把他們作為自己行動的楷模,學習的榜樣,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再有,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用以指導自己的實踐,滋潤自己的心田,提高自己的業務知識和能力。積極參加各項業務活動,吸收新的信息,多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多進行教學反思,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科研的能力。只有不斷學習,善於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吸引學生喜歡學習我所教的課程。

三、與時俱進,勇於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面對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面對新一輪課程改革,面對新時代的學生,做一名好老師,我認為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不斷探索新的途徑方法,以學生為主體,課堂不教死書,死教書,不能像以前一樣,就課本教課本,而要更新觀念。

四、教師要學會尋求自己的幸福感。 作為一名教師還要在平淡無奇的教學生涯中學會找尋自己的幸福感。教師中也不乏那些一切向前看的老師,一旦有一天他的物質天平失去了平衡,那麼他的工作也終將會受到牽連。也許你在正常的教學工作外還付出了許多,這說明你是一個富有責任感的好老師。但如果因為付出了辛勞而追求或奢望獲得額外的回報,那你就需要端正一下自己的態度。教書育人本來就是教師應盡的職責,你只是在完成你的本職工作而已。 許多老教師說,這樣的時刻他們是最幸福的:幾十年後,當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為社會作出貢獻,回到母校,拜訪老師,回顧當初老師指引的為人為學的道路,感到使他一生受益,他們的成就也有老師們的一份勞動在其中。過去人們常把老師比做紅燭,照亮了別人,燃盡了自己,未免有點悲愴,但這也恰是老師的勞動成果和幸福所在,因為他用自己的綿薄之力照亮了別人,為社會作出了自己微不足道的貢獻,他受到了社會和別人的肯定和尊敬,這樣的精神財富是永恆的,是物質財富難以比擬的。

五、好老師還應該有一個健康的心態。 好老師應該有著開闊的胸懷,勇於接受各種批評與自我批評,充滿愛心與責任感等等。做一個好老師很不容易,對於一個年輕老師來說更是認識膚淺。我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思考和探索,才有可能向之邁進一步。毛蓓蕾老師臨終前囑咐:每位老師都要熱愛教育事業,每位老師都要熱愛我們的孩子。千萬不要把孩子估計錯了,估計少了,估計小了。孩子們的事沒有一件是小事。他們的事在老師心中應是大事,要事。把小孩子的事做好就是我們老師的責任。做好了我們會感覺活的很有意義。我想這大概就是好老師典範吧。我會用我的實際行動,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好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