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由來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已經滅掉了韓、趙、燕、魏四國。在滅燕之戰中,李信率領數千精兵大破燕太子丹的主力。給秦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由來

這次嬴政派李信和蒙武率領二十萬秦兵,分兩路殺入楚境。楚國方面,將門世家項燕臨危受命抗秦。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由來

鑑於勞師襲遠的秦兵來勢兇猛,項燕遂令部下堅守城池積極備戰。李信深入楚國,轉戰多日,漸漸兵力疲憊。趁他撤退途中,項燕率領大軍,勇猛追擊。結果擊破了兩座大營,殺死了七名都尉,損傷五萬多萬秦兵。這是整個戰國時期,楚軍第二次大敗秦軍。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由來

公元前224年,意欲一統天下的秦王把傾國的兵馬60萬撥給名將王翦,浩浩蕩蕩向楚國壓來。王翦吸取上次教訓,面對士氣正旺的楚軍,下令堅守壁壘,打起了消耗戰。

雙方相持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楚軍率先熬不住了,項燕下令士兵到後方休整。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由來

王翦卻下令發動總攻,楚軍自然大敗。項燕自刎前留下遺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項燕自刎的寶劍就是後來孫子項羽在烏江邊自刎的寶劍,項燕本人成為楚國後人反抗暴秦的一面旗幟一個偶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