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一部《六祖壇經》,讓你從迷失中找到方向

微信號:Tiffany_Li2019

誦一部《六祖壇經》,讓你從迷失中找到方向

乾封二年,有居士遠赴廣州聽法,剛一入殿,便聽到風吹幡動,是風動還是幡動的爭論,居士一句“仁者心動”驚駭眾僧,而六祖惠能之名由此顯揚。


不久後,應韶州韋刺史之邀,惠能大師開壇講法,而這次講法的內容也成了唯一一本由中國僧人撰述的佛典。本期,我們就來一同聆聽六祖惠能大師的修行建議。

誦一部《六祖壇經》,讓你從迷失中找到方向


學佛求什麼?


惠能大師本以賣柴為生,後聽人誦《金剛經》而悟,遂去黃梅參禮五祖。五祖大師便問他學佛的動機——“欲求何物?”


誦一部《六祖壇經》,讓你從迷失中找到方向


很多人學佛出於種種目的,或為求財,或為求佛護佑、平安長壽,但對於世人而言最重要的非是人天福報,而是了脫生死。因為富貴健康都不過是暫時一瞬,若不解脫,依舊是在輪迴中往復逡巡受苦。


面對這一問,惠能大師這樣答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學佛既為求作佛、求解脫,那麼又該如何為之呢?

誦一部《六祖壇經》,讓你從迷失中找到方向


學佛怎麼學?


正如五祖勸勉弟子們:“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學佛的關鍵便在於“明瞭自性”。那自性到底什麼樣子?又該如何見性呢?


誦一部《六祖壇經》,讓你從迷失中找到方向


在聽聞五祖大師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大師見到了自性,併為我們如是描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但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即使有人為我們指出了自性的樣子,仍然只能停留在表面文字,無法深入獲益,為此惠能大師的第二條建議便是“迷時師度,悟了自度。”——找個老師慢慢學吧。


誦一部《六祖壇經》,讓你從迷失中找到方向


就好像對於剛接觸佛法的人來說,很難唸對《大悲咒》裡的字,就更不用說快速唸誦了,這時候就需要有人來帶領我們一起誦,等學會之後就要自己督策自己誦,這就是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但善知識畢竟難尋,因此惠能大師又為大家宣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在找善知識的同時也能自己修行、積累福報。

誦一部《六祖壇經》,讓你從迷失中找到方向


須誦《金剛經》


惠能大師為大家依次講解何為摩訶、般若與波羅蜜,受限於篇幅,我們略講“波羅蜜”。


惠能大師說“波羅蜜”翻譯成漢語就是“到彼岸”也即從生死的此岸到涅槃的彼岸,而這中間就需要度過煩惱的大海。


誦一部《六祖壇經》,讓你從迷失中找到方向


他說常人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擾而有心念的起滅,也就有了煩惱。如果把涅槃比作平靜的水面,外界的干擾就是那陣吹起波浪的風,而學佛的目標就在於通過修行,不為外界所擾,安住在內心的平靜中。


說完般若法門後,惠能大師告訴大家如果還想進一步修學,就須誦讀《金剛經》——“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


《金剛經》與《壇經》有很深的因緣,惠能大師從初發心求法到得法,都沒有離開過《金剛經》,因而此處他也勸勉佛弟子誦持《金剛經》。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今生不借此身渡,更待何生渡此身!


誦一部《六祖壇經》,讓你從迷失中找到方向


誦一部《六祖壇經》,讓你從迷失中找到方向

誦一部《六祖壇經》,讓你從迷失中找到方向

誦一部《六祖壇經》,讓你從迷失中找到方向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原作者及眾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