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創傷的救治

隨著目前社會的發展進步,機動車數量的增加,各種工地傷、車禍傷數量越來越多。創傷患者在第一時間如果能夠得到更加有效、及時的處理和治療,對於患者後期病情恢復和功能康復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分享了這篇科普文章和大家一塊探討學習一下,作為一名年輕的骨外科主治醫師,個人能力有限,有不足之處,希望大咖們批評指正。

簡單來說,創傷一般可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

開放性損傷可分為以下幾種:

穿入傷:是指利器或投射物穿人體表後造成的損傷,可能僅限於皮下,也可傷及內臟。

穿透傷:是指穿透體腔和傷及內臟的穿人傷。也就是說,凡穿透各種體腔(腦膜腔、脊髓膜腔、胸膜腔、腹膜腔、關節腔)造成內臟損傷者均稱之為穿透傷,反之為非穿透傷。

常見開放傷:(1)擦傷、(2)撕裂傷(3)切傷和砍傷4)刺傷


院前創傷的救治

擦傷


閉合性損傷簡單理解為就是患者皮膚、粘膜沒有破碎,一般可包括:挫傷、擠壓傷、扭傷

、震盪傷、關節脫位和半脫位、閉合性骨折、閉合性內臟傷等。

根據致傷的病因又可以分為冷武(兵)器傷、火器傷、燒傷、冷(凍)傷、衝擊傷、化學傷等等。

創傷組織的修復過程:

1.炎症反應:傷後立即開始,通常持續6-8天。主要改變是血液凝固和纖維蛋白溶解、免疫應答、微血管通透性增高、炎症細胞滲出,意義在於清除致傷因子和壞死組織,防止感染,奠定組織再生與修復的基礎。

2.組織增生和肉芽形成:傷後24-48小時傷口邊緣上皮細胞增生,一部分基底細胞與真皮脫離,向缺損區移行。成纖維細胞及成肌纖維細胞出現,毛細血管增生,形成肉芽組織。

3.傷口收縮與瘢痕形成:傷後3-5天開始,傷口邊緣向中心移動、收縮。隨著癒合過程的進展,膠原纖維不斷增加,成纖維細胞和毛細血管較少,進而成為瘢痕組織。

傷口的癒合類型:一般分為一期癒合和二期癒合。

一期癒合:一期癒合通常指創口小、清潔、無感染、不產生或產生很少肉芽組織的癒合,典型的實例是外科切口的癒合。皮膚和皮下組織被切開後會發生出血,刀口之間形成凝血塊,將斷離兩端連接。傷後24小時內,血凝塊被中性粒細胞崩解後釋放出的酶所溶解;第3~4天,巨噬細胞吞噬和清除殘留的纖維蛋白、紅細胞和細胞碎片。約在傷後第3天,毛細血管每天以2mm左右的速度從傷口邊緣長入,形成血循環。同時,鄰近的成纖維細胞增生並移行進入傷口。傷後一週,膠原纖維跨越切口,將其連接。


院前創傷的救治

一期癒合過程示意圖


院前創傷的救治

一期癒合後瘢痕

二期癒合:二期癒合又稱間接癒合,多發生於創口較大、壞死組織較多、伴有感染或未經及時而優良的外科處理的傷口。因傷口不能直接對合,而需經肉芽組織填補缺損的組織後方能癒合,其過程為炎症反應-肉芽組織增生-瘢痕形成。較小的傷口,其上皮形成主要依靠細胞移行。較大的傷口,其上皮形成不僅有賴於上皮移行,而且要進行有絲分裂。通常,上皮形成與肉芽組織生長成熟同步,如肉芽凹陷於(低於)或凸出於(高於)傷口平面,上皮難以移行、伸展和覆蓋,從而延緩傷口的癒合。


院前創傷的救治

二期癒合示意圖


那麼當我們遇到創傷患者要如何去做呢?

最開始也是相對來說比較重要的一步就是創傷的檢查。

首先觀察全身情況:血壓、心率、呼吸、體溫、意識狀態、面容、體位,尤應注意有無窒息、休克等表現。

詳細檢查局部,根據受傷史及突出體徵進行。如腹部傷應檢查觸痛、腹肌緊張、反跳痛、移動性濁音、肝濁音區、腸鳴音等。如四肢損傷的患者,觀察看肢體有沒有明顯的畸形,有沒有肢體的活動障礙等。

對於開放性損傷,必須認真查看傷口或創面,並注意其形狀、出血、汙染、滲出物及傷道位置等情況。對於檢查開放性傷口要做好以下幾點:

(1)傷口大小、深度、形狀 :常可提示致傷原因和損傷類型。如切割傷傷門多呈淺的線條狀,一般槍彈傷口多呈較小圓形或橢圓形,爆炸性武器傷口呈哆開式或“拖把”狀,氏的生鏽鐵釘戳人體內時傷口既小又深,易發生厭氧性感染,等等。

(2)傷口汙染情況: 清潔傷口適宜做一期縫合,汙染重的傷口,如火器和爆炸傷,則需徹底清創後做延期限縫合。

(3)傷口的性狀 :顱腦傷後從卑道、鼻腔流出腦脊液,表明有顱底骨折,並有鼓室、鼻竇的開放性損傷;傷口組織有捻發音,肌肉呈粉紅包,有異昧,預未有厭氧菌感染;傷口有黃色戳稠無臭的膿液為葡殉球菌感染;有時間性紅色稀獨膿液,無臭味為鏈球菌感染;有灰白色融稠無奧的膿液並有假膜覆蓋者為大腸桿菌感染;有綠色膿波及臭味者為綠膿桿菌感染。

(4)傷口內異物存留 :淺層易發現,深層需依靠X線攝片。必要時可用探針檢查。

檢查傷口時要避免增加病人痛苦和新的創傷。

創傷患者的緊急處理:最重要的是做好急救。

在受傷現場或醫院,急救的首要目的都是搶救傷員的生命。應根據創傷的嚴重性及需要決定搶救的先後順序,分別輕重緩急,予以搶救。

第一類為需最優先考慮並立刻搶救的有:呼吸道阻塞引起窒息,心血管損害及嚴重外出血。

第二類為需優先考慮搶救的有:腹腔及腹膜後創傷,顱腦脊髓創傷及廣泛軟組織創傷。

第三類需搶救的有:下泌尿生殖系統創傷,面部創傷,骨折,脫位,周圍血管、神經、肌腱創傷,軟組織創傷。

需要特別注意的幾點:

窒息如不解救可以即刻致死,對有頭面部創傷的傷員要特別注意,可用鼻咽管或氣管內插管維持呼吸道通暢。

胸腔開放性或吸氣性傷口應立即封閉,否則也可因嚴重缺氧而死亡。

嚴重外出血可用加壓包紮,止血帶或抗休克褲控制。應用止血帶應每隔1小時放鬆一次,以免因長時期缺血引起組織壞死。

傷員因出血而休克,可先輸入平衡液,如林格氏乳酸鹽溶液,以糾正低血容量。

骨折或嚴重軟組織創傷應給以固定。經過各種搶救,傷員情況得以轉危為安或保持穩定後再運送。運送過程應注意安全、平衡、迅速。

對於開發性損傷止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下面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止血帶應用:

1.止血帶必須用在上臂、大腿,不得用於前臂、小腿,因為前臂、小腿有骨間動脈的分支,止血不徹底。

2.伴有患肢動脈、靜脈、淋巴管的疾病的,禁用止血帶。

3.兒童禁用橡膠止血帶;而且橡膠止血帶多隻用於成人大腿中上1/3部位。

4.置止血帶必須有襯單或繃帶墊,否則可能充氣後引起皮膚打褶,夾傷皮膚,引起水皰。

5.捆紮止血帶不能太鬆,也不能太緊。

6.準確記錄氣壓止血帶充氣時間,上肢以1h,下肢以1.5h為限,時間到時,需提前通知手術醫生做好放氣準備,如需繼續使用,應先放氣5~10min後再充氣並重新記錄時間。


院前創傷的救治

幾種止血方法


院前創傷的救治

上下肢止血帶的應用

如遇到脊柱可能損傷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免脊髓的二次損傷。

對脊髓損傷的急症病人現傷急救時,要注意防止脊髓損傷加重。搬動病人前首先檢查肢體活動及感覺有否異常,如無異常,可使頭頸部固定位置下移動病人,平臥位拉於硬板上,頭頸部兩側加墊避免擺動,如檢查有神經症狀,則縱軸方向輕輕牽引頭頸,固定好移至硬板上,迅速轉送醫院。由此可見,有專門訓練的急救護送人員對傷後病人預後是很重要的。


院前創傷的救治

妥善的包紮固定

對於燒傷患者的處理:

1.火焰燒傷時,傷員應迅速滅火,立即平臥於地,慢慢滾動軀體以滅火,或者跳入附近之水池、小河中滅火,切勿站立、呼喊或奔跑,以免火焰因奔跑而燃燒更旺,因喊叫吸入熾熱氣體而造成吸入性損傷,赤手撲打火焰可致手部燒傷,深部燒傷多可造成手功能障礙,亦應避免。他人或消防人員除指導傷員自救以外,應使用大量清水或其他滅火材料將火撲滅,或用棉被、毯子、大衣覆壓在傷員身上滅火,並儘快協助傷員離開現場。

2.熱流體或蒸氣燙傷時,應使病人迅速離開現場並立即脫去浸溼的衣服,以免衣服上的餘熱繼續產生作用,使創面深化。要儘可能避免將泡皮剝脫,可先用冷水沖洗帶走熱量後剪開熱液浸溼的衣服。如貼身衣服與傷口粘在一起時,切勿強行撕脫,以免使傷口加重,可用剪刀先剪開,然後慢慢將衣服脫去。

3.化學物質燒傷時,最簡單、最有效的處理辦法是,脫離現場後即刻脫去化學物質沾染或浸透的衣服、手套、鞋襪等,用大量清潔冷水沖洗燒傷人員,時間不得少於20—30min,一方面可沖洗去化學物品,另一方面可使傷者局部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對化學物品的吸收。除現場備有拮抗劑或中和劑以外並有使用經驗的人在場,切勿因尋找拮抗劑、中和劑而耽擱沖洗時間。應特別注意病人眼部感覺並仔細檢查,在有損傷情況下應予沖洗。對個別具有劇毒的化學物質(如氰化物),應在大量沖洗的同時,儘早採取相應的解毒措施。生石灰燒傷時,應在除去生石灰料後方行沖洗,防止生石灰遇水生熱,加重損傷。磷燒傷時則應將創面浸於水中,或以多層溼紗布覆蓋,以防止磷在空氣中繼續燃燒,加重損傷,並儘量剔除磷粒。

4.電燒傷時,立即切斷電源,再接觸患者,並撲滅著火衣服。在未切斷電源以前,急救者切記不要接觸傷員,以免自身觸電。滅火後,如發現傷員呼吸心跳停止,應在現場立即行體外心臟按摩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搶救,待心跳和呼吸恢復後,及時轉送就近醫院進一步處理;或在繼續進行心肺復甦的同時,將傷員迅速轉送到最近的醫療單位進行處理。如電弧燒傷,應切斷電源後,按火焰燒傷處理。

創傷患者的及時轉運:

運送時機:休克發生時間的早晚及嚴重程度,在未行輸液治療條件下,與燒傷的嚴重程度有關。據統計,無併發症的輕度及中度燒傷,休克發生率很低,這類病人如果需要轉送,時間上並無限制。重度燒傷應於傷後8h內送達,最好在傷後6h內,特重燒傷應在傷後2—4h內送達,或就近的醫療單位進行抗體休克治療,在渡過休克期後再運送。如燒傷面積大於70%,則應於傷後1h內送達醫院,否則就近行抗休克治療。戰時如不能就地救治休克,必須在休克期轉送時,則應在中途設立中轉站,進行分段輸液。

運送前處理:必須運送的病人,運送前處理得當與否是運送成功的關鍵。凡頭、面、頸部空度燒傷有可能發生呼吸道梗阻者,或者可能發生重度吸入性損傷者,應採取措施保證呼吸道暢通,包括進行預防性氣管切開術。應行靜脈輸注液體,包括平衡鹽液、血漿代用品(右旋糖酐、羥乙基澱粉)、生理鹽水、葡萄糖液等,待休克情況穩定後方可運送。注意保暖,特別在寒冷季節、夜間、運輸工具簡陋(如敞篷卡車)條件下。適量應用鎮靜劑,在急救階段已應用鎮靜劑者,應注意總劑量及用藥時間間隔。創面應仔細保護,如急救階段已進行包紮,可不予更換或僅更換外層已浸透之敷料,儘可能少騷擾病人。

運送途中注意事項1.保證持續輸液、供氧。2.保持呼吸道通暢,對已行氣管切開的患者,要防止氣管導管脫落。3.留置導尿管,觀察尿量,並做好進出液體總量記錄。4.注意創面保護。5.注意複合傷的處理。6.注意患者保暖。7.運輸途中要儘可能避免顛簸,減少休克發生的可能性。

運送工具與傷員體位常用的運用工具為汽車,如有可能,病人取橫放位置,即與汽車縱軸相垂直,如無可能則採取病人足向車頭頭向車尾方向的位置。路途長又在鐵路沿線者可利用火車,嚴重燒傷或成批燒傷可借用郵政車廂或加掛專用車廂。超過100Km的城市間運送,在有條件的地方可應用飛機或直升機。應用飛機運送時,病人體位應取與飛機縱軸垂直的位置即橫位,或起飛時,病人頭部應向飛機尾側,降落時應將病人換到足部向飛機尾側的方向,這樣可避免飛機起飛、降落時因慣性致使病人頭部急劇缺血。

以上就是我對創傷院前救治的一點簡單的處理分享,還有許多損傷沒有一一詳細介紹,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感謝您的支持,我是小大夫蓋丁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