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飛草長時節,南方人吃下這個網紅“爆款”,才算不負春光

三月,鶯飛草長,樹上已抽出了清脆的綠芽,春光爛漫下,公園裡黃色風鈴木分外明豔。

鶯飛草長時節,南方人吃下這個網紅“爆款”,才算不負春光

春天來了,公園裡的風鈴木盛開,迎風搖曳。

春風輕柔,攜著綠意濃濃的青草氣息溫柔襲來。疫情期間宅家已久,此時不由地思念起家鄉春天的味道——艾粄。對於食物,尤其是家鄉味道的念想最難散去,何況是這一抹春天的味道?斟酌良久,前天毅然下單,未曾想今天就收到貨了!驚喜!

春天的味道

小時候,每當父母返鄉,回來帶回各種艾粄時,我們就知道春天來了,清明時節也要到了。

鶯飛草長時節,南方人吃下這個網紅“爆款”,才算不負春光

艾草

清明前後,草長最盛,這時採摘下鮮嫩的艾草,做成艾粄也成了家鄉人的習俗。

艾粄,軟糯,柔韌,艾草特有的氣味早已融入糯米粉,蒸熟後,艾草的氣息變得柔和,是春雨後草地的芳香,也似一抹陽光下森林的氣息。

滿滿一口,感覺春意在嘴裡融化,大地的復甦都在舌尖上。那種感覺是奇妙的。待年紀漸長之後,不吃一口艾粄,總有一種春天還沒來到的感覺。

鶯飛草長時節,南方人吃下這個網紅“爆款”,才算不負春光

今天新鮮到貨的家鄉手工艾粄,艾香飄飄。

艾粄VS.青團

跟江南地區的青團(同樣選用了艾草作料)不同,客家人的艾粄成型後,色澤不如前者青翠,雖然同是以艾草為材料,內裡乾坤也大不同。

前年,前往宏村,被一個個嬌小可愛的青糰子給誘惑。青團的色澤明豔,嬌滴滴,入口柔軟,甜而不膩,也是美妙美妙的。

鶯飛草長時節,南方人吃下這個網紅“爆款”,才算不負春光

江浙一帶的“青團”

而家鄉的艾粄,則融入了客家人低調、務實的文化特質。

蒸好出鍋的艾粄,讓你很難將它與艾草聯想起來,從外表看,已完全沒有了艾草青青的影子。色澤不招惹,有的是深沉的墨綠,有的是顯得沒有存在感的淺灰綠,低調踏實。

但,無論是青團還是艾粄,這些融入了艾草的美食,都是春天的滋味。

蒸煎炸,鹹甜都別有一番風味

其實,艾粄,是清明粄中的一種,是客家人代代相傳下來的一種傳統小吃,每逢清明節前後,農村客家人都會做艾粄。

其實,除了客家地區和江浙一帶,不少地方也有在清明時節前後做“艾粄”的風俗,只是叫法和“內涵”大不同,有菠菠粿(福州)、清明粑(江西)、清明饃饃(四川),蒿子粑(安徽)等等,餡料有鹹有甜,形狀也各異。

鶯飛草長時節,南方人吃下這個網紅“爆款”,才算不負春光

鶯飛草長時節,南方人吃下這個網紅“爆款”,才算不負春光

甜的艾粄餡料一般有:芝麻、花生、白砂糖,再加一些椰蓉,就更妙了,濃香四溢。

鶯飛草長時節,南方人吃下這個網紅“爆款”,才算不負春光

甜餡艾粄

鹹的餡料中,一般是菜脯丁、肉丁、蒜末、蝦皮或蝦仁在鍋中炒香,裹入艾草麵糰後,別有一番滋味。

鶯飛草長時節,南方人吃下這個網紅“爆款”,才算不負春光

鹹餡艾粄

無論是蒸煎炸,無論鹹還是甜,艾粄的獨特味道都是難以抗拒的,鹹甜皆怡人。對客家人來說,清明吃艾粄能祛溼、健脾胃,可以說,艾粄是春天最佳“時令單品”了。

在陽光燦爛的春天裡,吃一口艾粄,不負春光,是我們的執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