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一個月大,整天哭鬧,忍不住脾氣天天對他大吼大叫聲音很大,會不會把嬰兒嚇傻?

張氏放映廳


你的孩子可能不會被你嚇傻,但是如果你繼續這樣的行為,將來一定會影響孩子正常的性格發育和身心健康!

作為家長一定要知道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在1歲前的哭聲很少帶有目的性,孩子們這一時期的哭聲都代表需求!

1個月的寶寶,哭聲代表什麼呢?

餓了、尿了、困了、生病不舒服了!家長首先要明白孩子在這個時期哭鬧本身就是因為他們需要父母,他們沒有辦法自己幫助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非常希望父母能夠看到他們的需求!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安全依戀關係也就是健康的親子關係也是從小建立的!

可是你卻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對他大吼大叫,尤其是他只是在表達正常的需求,尋求你的幫助,這個時候孩子本來已經很難受,可是你卻選擇用一種比較暴力的方式吼他,沒有回應寶寶的需求,這很令人後怕!

我們來設想一下:你現在是一個成年人,假如你一天沒吃飯,餓得不得了,回家跟丈夫抱怨了一句“我好餓呀,都快餓死了!”,丈夫卻無視你,回覆一句:“有什麼好矯情的,不就是一天沒吃飯嗎?”

這個場景一般的女性可能都受不了,可是換位思考到孩子,他可能只是告知你他餓了,你不僅沒有給孩子食物,還大吼大叫嚇唬孩子,日積月累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

既然你能夠在網絡發問,至少說明你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不一定對,那你更應該知道如果你繼續這樣做,孩子很有可能會出現如下情況,至少有這樣幾點我們一定可以預見:

1、孩子的性格自卑——恐懼、自責

不論孩子將來性格叛逆、倔強還是怎樣,孩子從小活在父母無厘頭的吼叫和打罵中,內心更多的是恐懼、自責,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就一度成為父母發洩的工具,孩子的性格里多半都會自卑,而且這種感覺根深蒂固,即便孩子外在表現有多麼的不同,但是或多或少會有自卑因子。

2、孩子完全沒有安全感——不信任他人

父母應該知道,孩子安全感的建立非常重要,而最重要的是0-3歲,其次是3-6歲以及青春期!並不是說其他時間段不重要,只是這些時間段對性格塑造影響更大。

可是你的孩子從一出生就活在吼叫裡,而且是孩子最信任的母親,孩子從母親這裡獲得安全感,而你卻硬生生打破了這種平衡。孩子找不到溫暖,需求也得不到回應,他如何會快樂,日積月累,孩子很難獲得安全感,成年後也更不容易信任別人。

3、孩子成年後可能會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他人,甚至父母——從小習得的行為方式

這裡你可能注意到我用了一個詞“習得”,是的,孩子在6歲前更多的行為靠模仿,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一直以來對待孩子的方式被孩子耳濡目染遇到問題時,孩子腦海裡自然而然習慣性出現父母解決問題的方式,雖然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極力排斥這種方式,但是更大的概率是孩子也會用類似的方式去解決身邊的問題,甚至是如此對待父母。

這裡你要注意一點,不是孩子想變壞,而是作為父母你根本沒有給他示範正確的方式是什麼!所以一旦出現問題,你更應該去責怪自己!

上面說了那麼多,無非是想告訴你,這種對待寶寶的方式可能會遇到的結果!

現在我們來聊一聊,一個月的寶寶為什麼會哭鬧!

1、生理需求

一個月寶寶哭鬧其實主要是正常的生理需求,比如:餓了、尿了、困了、拉臭臭了,只要解決寶寶的正常需求,小寶寶就會不再哭鬧。但具體寶寶是哪種生理需要,這個就需要父母去觀察,去了解寶寶,一般來說只要母親細心,即便是新手也完全可以逐漸摸索到規律。

2、精神需求

對於1個月的寶寶精神需求並不多,只要生理需求得到滿足,爸爸媽媽及時幫助寶寶解決生理上的需要,一般來說寶寶就會比較滿足。但是這可不代表一個月的寶寶沒有情緒感知能力,如果寶寶經常被吼叫或者寶寶的正常生理需要經常得不到滿足,寶寶就會缺乏安全感,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不僅寶寶不快樂,也會影響寶寶正常的大腦發育。

3、健康狀態

小寶寶各項器官還未發育完全,尤其像腸胃,而且小寶寶很容易胃絞痛、腸脹氣等等,父母不給寶寶進行撫觸和身體按摩,寶寶自己有痛說不出,只能一直哭,而哭鬧不僅沒能緩解疼痛,家長還用吼叫的方式,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是這種情況,寶寶有多麼痛苦。

除此之外,寶寶不舒服、生病了、受到驚嚇也會哭鬧,一定要及時去排查原因,而不是企圖通過吼叫去制止孩子。

總體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月大的寶寶,寶寶在1歲前基本上都是以正常生理需求為主的哭鬧,父母過度的恐嚇、打罵只會給孩子帶來恐懼,讓寶寶沒有安全感,所以父母不要衝動,忍不住脾氣前,首先應該去理解寶寶為什麼哭了,他不是想要欺負媽媽,他只是想告訴媽媽他需要你!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我是陽媽 ,喜歡可以點贊關注我,漫漫育兒路,我們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陽媽育兒大作戰


嚇傻不至於,沒那麼嚴重。

懷孕的時候,我一個朋友生二胎,去看她,客廳裡電視開著,她跟寶寶在臥室,我說你不看,你開電視幹嘛?她說,孩子不能帶的太安靜,要不然容易被嚇著。所以他們平時在家,即使孩子在睡覺,也是該幹嘛就幹嘛,不用偷偷摸摸特別小聲(槓精別槓,我所謂的有聲音,是正常的出聲,比如說話,電視正常聲響,可不是噪音。)。她家寶寶現在四個多月了,特別結實。

我現在剛出月子,帶孩子學了她這一點,沒有必要刻意小聲,只要不是噪音就行了。所以你吼他,不會嚇傻的。

但是孩子這麼小,吼沒有用,先看看他為什麼哭鬧吧,一般來說排除尿了拉了,餓了的話,那最常見的就是脹氣,腸絞痛了。我家孩子就是這樣,給他做操排氣,揉肚子,飛機抱,適當抱起來哄一鬨,多一點耐心。也不用太自責,我是第一次做媽媽,孩子白天晚上哭鬧的時候,我也特別心煩,煩的不想管他,只是一時情緒上來而已,多看看育兒的文章,學習學習經驗,慢慢會好起來的。


super萋萋


我家大寶貝兩歲七個月,我家二寶貝剛剛滿月啦。我說說我的經驗:老大那時間真的很能哭,沒經驗全家四個大人看一個娃,而我是抱的最少的一個人,我家兒子不讓我抱很奇怪,只要我一抱他就哭,久了大家就都不讓我抱了。女人一定要對自己好點,家裡有其它人一定想方設法讓幫你分擔點,別總和家人生氣,嘴甜點,主動讓抱抱,主動讓帶。只要他沒拒絕!老二現在自己帶的多,婆婆主要看老大多,而老大現在更是啥都不讓我們幹,連擦屁屁,擦鼻子這種事必須奶奶弄,誰都不讓。我很是心疼我婆婆,真的太累了。而大寶寶太依賴我婆婆了。老二一個月剛剛過到了晚上也會哭,但是我心態超好,哭的時候我會哄哄,怎麼哄都不行,就方棄好啦,自己靜靜的抱著她就好,過一會在哄哄基本就不哭了。以前我不衝奶粉,很少抱娃,也少操心,覺得生個娃也容易呢嘛,而今年公公走了,留下婆婆身體不好,又帶娃又做飯的。我盡力多做些,而我老公讀博天天忙的沒休息沒假期的。所以現在晚上基本上老二我管著,哭的多利害我都自己抱,想讓他們都多休息會!我心態很好,啥也想的開,沒事就和我婆婆聊八卦,說說事非。我結婚快四年了,沒和老公吵過架生過氣,和公公婆婆住一起兩年多了也沒生過氣。小姑子帶兩個娃娃經常來家住,也從沒啥不高興的,就看成一家人。所以人心大度點有啥過不去的。你說我來我老公家生活習慣,吃飯,啥都不一樣,難免我心裡也有不舒服的地方,但是我一直覺得一家的幸福最重要了,其他小事自己解決就行。啥事不放心上就好。我性格好,不計較,對親戚家人都不錯,也得到了回報,生二胎在醫院該來的親戚都來幫忙,二姨,小姨,小姑子,大姨等都在醫院照顧我一共住院五天這些人白天晚上的,對了還有我老公。這些可都是我老公這邊的姨姨呀!很難得,很感謝他們。


有話你先別說


這讓我想起我媽跟我說,我小時候還是嬰兒時期的時候我經常哭鬧,因為影響到我的父親休息,他經常刪我屁股,我媽說我爸越打我我越哭得厲害,當我聽到這些小時候的事情雖然我已經記不得了,但是我的內心非常難過和委屈,我感覺我的父親沒有用耐心對待還是嬰幼兒時期的我,所以我覺得對一個一個多月的寶寶大吼大叫,絕對是個不稱職也不成熟的父母。你想想一個多月的寶寶能懂什麼,除了吃就是拉要麼哭,你衝一個多月的孩子打發脾氣他能明白你的情緒麼?你發了脾氣之後除了自責對孩子有心理陰影之外一點作用都沒有。自己的孩子的用愛和耐心呵護他,這才是一個母親的正常反應。


磚家卷卷


能理解你但還是最好改一下脾氣吧。一個月的寶寶沒什麼掏不掏氣,如果哭鬧比較多,基本上都是餓了,尿了,困了,或者肚子不舒服。我家寶寶一兩個月時也是經常哭鬧,她肚子總是不舒服,我一點也不覺得不耐煩,反而心疼她,給她做排氣操,揉肚肚,喝益生菌,抱著走。現在三個月了,寶寶還是比較聽話的,有時困了會哭鬧,作為媽媽一定要在三個月內瞭解你的寶寶的需求,不要聽別人的,出了月子自己一定要親自照顧寶寶,當寶寶哭鬧時一定是不舒服。

你再過幾個月可能會好些,對寶寶有耐心些,她不會表達,只能哭鬧,她也只能依靠你。


下雪的早晨121


因為家庭原因月子裡沒人照顧寶寶,我自己照顧,因為是新手,所以孩子弄得一身病,一身溼疹,肚子上,胳臂上還有脖子上都是,還感冒,拉肚子,大腿和脖子還閹了,整天哭,我每天心情都很差,當時應該是輕微的產後抑鬱症,每天精神很恍惚,其實是累的,但是我只會獨自流淚,不會對寶寶發脾氣的,因為我知道他沒有選擇的權利,是我選擇了他,既然選擇了,就有責任要好好照顧他,所以你的情況我也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請個月嫂,幫你分擔一下,順便月子下育兒知識,我就是的,當時的抑鬱就是累的,後來快出月子了請的月嫂,跟著月嫂學了一個月,現在小孩很好,我稍微累點也沒什麼,沒有之前的那種負面情緒了,每天看著寶寶心都融化了


我有一個豬寶寶


雖然同情你,但你是不是傻,那麼點兒的孩子啥也不懂,你喊也沒用,只會把自己搞崩潰,看看安撫奶嘴有用沒,我坐月子那會兒沒人管一個人帶孩子洗鍋做飯洗尿布墩地,一個人給孩子洗澡,孩子很愛哭,要不安撫奶嘴估計我已經跳樓了,熬一熬就好了,現在兩歲了,能睡整覺了


我知道335


親愛的我知道你很煩躁不願意哄,但是你一定要壓制住你自己,別到最後後悔,我家孩子也是愛哭鬧的很我煩躁的很,就吼她罵她,各種,現在真的很後悔,我女兒1歲10個月了,膽子小愛哭,動不動就哭,到現在我還是忍不住吼她,我女兒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吼她,她嚇著了,所以她膽子小,沒有自信,不自己去玩就粘著我,不敢對她大聲說話一說她就哭,真的很奔潰,希望你不要吼你的孩子,好好愛吧,實在忍不住了去吼你老公都行別吼孩子


小包子日記


我家寶寶月子裡基本晚上沒有好好睡過,有段時間每天晚上從11點開始哭,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哄睡著,可是一放到床上就立馬哭醒,後來實在沒有辦法,只能家人輪換抱著睡幾個小時……特別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小傢伙那哭聲簡直撕心裂肺,有時候我心裡就在想,幸虧是親生的,把大人折磨成這樣,要不是親生真有“掐死”的衝動……

寶寶這麼小哭鬧的情況,其實身邊很常見。說實話原來我也是個急性子暴脾氣,似乎有了寶寶之後變得寬容有耐心了很多,我媽給我說,女孩子的性子都是讓孩子磨鍊出來的,哈哈,似乎也很有道理!沒有當媽前,年輕氣盛誰還不是利利索索風風火火的。但是女人經歷了十月懷胎,生下了可愛的寶貝,似乎就有了軟肋,雖然有時候生氣忍不住對寶寶發脾氣,但是事後必然內心後悔又自責,像您題中說的忍不住對寶貝大吼大叫,其實嚇傻肯定不至於,但是長期下去必然會對寶貝的心理健康成長有影響……

給您分享個我原來同事的真實故事:

她是我畢業上班第一家公司的銷售部主管,典型的職場女強人,性格自然也比較強勢。她老公是典型的老好人型,見人都是笑嘻嘻的,感覺脾氣很好。我同事他老公上初中時,她婆婆和公公離婚了,後來公公重新組建了家庭,她婆婆一直帶著她老公沒有再婚……她休完產假上班後她婆婆幫她帶孩子,她婆婆的性格和她非常相似,所以兩個在家裡整天是針尖對麥芒,我同事看不上她婆婆照顧教育孩子的方式,她婆婆更看不慣我同事在家一副高高在上指指點點的樣子。。。。。。後來,孩子三歲了,送到幼兒園去,老師發現孩子特別不合群,基本不怎麼和同班的孩子交流玩耍……後來有人提醒她去帶孩子看看心理醫生,醫生了解了所有情況後,給她們的建議是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爭吵,不要大吼大叫,不要總是命令孩子,也不要……和孩子溝通一定要蹲下來看孩子,讓孩子感覺到溫暖和信任,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愛和溫暖,在這樣和諧陽光的家庭中成長,才真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有利……

試想一下,作為成人如果我們在工作中,領導天天對我們批評呵斥,我們是否還能自信滿滿積極陽光呢?小孩子自然也是如此!如果對孩子多一份鼓勵,多一份肯定,多一份耐心,寶貝自然會成為我們想要的自信陽光的孩子!


叮噹媽媽育兒


很理解你,初為人母,面對一個小生命的束手無措,寶寶剛一個月,你還不是很瞭解他,不懂他哭的含義是什麼,調節調節自己的情緒,慢慢都會好的,我女兒剛開始哭我也會發脾氣,尤其是半夜大哭,我都有點崩潰,後來慢慢的就懂她為什麼哭,照顧起來就很輕鬆簡單了,照顧寶寶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