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就下班

八点就下班


我每天都写作,如果这算是我的工作的话,那我八点就下班了。

我一般在五点钟起床。之前,在早起上,总是断续、反复,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对于一个特别怕怜、家中又没有暖气的人来说,总是觉得胆怯,鼓不足勇气。

疫情期间,白天家里总是有点吵,甚至楼上还有人家在装修,电钻机嗡嗡嗡的噪音不时响起,梆梆梆的锤击声至上而下,震得脑袋发昏,甚至整栋楼都跟着一起哆嗦。

所以,当春季来临,伴随着鲜花的盛开,暖暖和和的好天气开始多起来,我又开始有规律地早起了。

我在手机上设置了闹铃,担心听不到,把手机网络、数据都关了,放在身侧。听到铃声,立刻起来。即便偶尔想赖床,也最多十几分钟。

有时,还不到五点,大脑皮层就开始活跃了,迷迷糊糊中,有个声音一直在里面絮絮叨叨,像是另一个清醒的自己在说话。

起床后,先接点水,放在电磁炉上烧。然后刷牙,用冷水冲脸,简单涂一下护肤霜。冲一杯香浓的咖啡,端着坐到电脑前。这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

先用半小时左右打初稿,然后再仔细修改。当然,这是指提前知道要写什么内容的情况。

如果不知道写什么,那我会先用半小时左右唤醒灵感,看几页书、翻翻读书笔记;或者抄几段读过的书中,那些作了标识的句子。也有很多时候,上来就直接在文档上打字,脑海里想的是什么句子,就把什么句子打下来,即便打出的全是废话也没关系。写着写着,灵感就来了。这种方式叫做以写作带动思考,而不是以思考带动写作。

打初稿是比较快的,一般的千字文,半小时左右就差不多了。慢的是修改,删删减减,精炼语言,增加句子,斟酌字词,调整句段顺序,一遍又一遍,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修改了多少遍,在这上面花费的时间挺多,通常会大于写初稿的时间。而且,对于文章的修改,是没有止境的。有时,甚至文章已经发出了,你仍然可以发现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

文章写完后,要发布到平台。

首先要选图片。最初,在选图上,我会在网上浏览很久,才能确定一张图片,经验丰富后,这个时间大大缩短了。若是手机上有合适的照片,也会简单处理一下拿来用。现在,在图片上,我不太愿意浪费太多时间,有好图片当然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没有也无所谓,我是写文的,又不是“写图”的。

然后要校对,要排版,一遍又一遍地在手机上预览,确定再也检查不出错误后,就发布到平台。话说,文章发布后,往往那些检查很多遍都没能发现的错误,这时,只扫一眼就立刻发现了,某个错别字会突然从文章中突显出来,似乎被放大了很多倍一样,一下子就抓住了你的眼球。只好再修改。

全部完成后,差不多就到八点了。

伸个懒腰,开始准备早餐。

红日初升。上班的人正忙碌着做出门前的准备工作,或者已在通勤的路上,而我则已经结束了当天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