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上闋寫了什麼?

宣子a


首先感謝樓主的提問。詩人裡我最愛李白,詞人裡當推蘇軾,尤其這首《定風波》,東坡的真性情,於此可見一斑。

寫這首詞的時候,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可以說正是仕途不順的人生低谷。但蘇軾是什麼人?既來之則安之,宦海浮沉,全然不放在心上。對一般的朋友表達悔恨反省之意,但對真正的知己卻直言自己不後悔更不願意改變收斂,去跟小人同流合汙。在地遠偏僻的黃州好似無官一生輕,日子清苦但悠然自得。

正文前面的序言說的很清楚,蘇軾和朋友出門,可能是去踏青,因為農曆三月初七應該正是春光爛漫好時節,但天有不測風雲,天降大雨,又沒有雨具,同行的朋友都很狼狽,蘇軾則不然,任它風來雨去,我自逍遙,不僅如此,還文思泉湧,作詞一首。

上闋短短几句,真可謂直抒胸臆,坦蕩大氣。風大雨大?怕什麼,放聲高歌、從容緩行便是了。腳上爛草鞋,手裡破竹拐,比騎馬還輕巧便捷,風雨裡披著蓑衣安度此生,豈不快哉?

表面看,就是寫風雨,但是聯繫到蘇軾的近況,這大風大雨何嘗說的不是仕途坎坷呢?蘇軾對風雨的態度也是對仕途的態度,更是他一生的處世哲學。無論遇到什麼,無論外界發生多大的變化,從不怨天尤人,更不自暴自棄,而是保持一份淡然的心態,一種曠達的胸懷。

很多人愛這首《定風波》,愛的不就是這種坦蕩超然的情懷麼?讀之意猶未盡,細品若有所悟。人生本就起伏不定,遇見大風大雨,與其驚慌失措、到處躲避,不如迎頭直面,學著蘇軾豪氣地問一聲:“誰怕?”


懸崖不勒馬Shaw


原作如下—

北宋·蘇軾《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原作前面還有個小序,自己講清楚了這篇作品創作的來龍去脈,也拷貝過來—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簡而言之,就是大才子走在路上,忽然天降大雨,一般人都只顧著狼狽,他卻悠哉悠哉的寫了首詩。

至於這首詩到底寫的什麼,這又分兩個層面,一是它表面上講的什麼事,二是它究竟傳達的什麼精神內涵。

前一個問題很好解決,大家隨意搜索一下就得。後一個比較複雜,我就用蘇軾自己的詩來解釋。這首詩寫於蘇軾離世幾個月前,是他對自己人生的詩化總結,與定風波這個作品傳遞的內涵完美適配。

自題金山畫像

蘇軾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黃州惠州儋州,是蘇軾三次被貶謫流放的地方,最後這個詹州在海南島,在宋朝那可是不毛之地。蘇東坡一生坎坷,如在風雨中逆行,但他保持著達觀的天性和為善的初心,這是他作品永恆魅力的源泉。


白雲天回來了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作品,具體內容: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譯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也無風雨也無晴”,不管是面對風雨困境還是晴天順境,坦然面對,換個心態看世界,我們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和收穫。



品牌研學社


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景,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上闋著眼於雨中,下闋著眼於雨後,全詞體現出一個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脫之道,篇幅雖短,但意境深邃,內蘊豐富,詮釋著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現著作者的精神追求。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不要害怕樹林中風雨的聲音,何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徐行而又吟嘯,「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

「竹杖芒鞋輕勝馬」,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衝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鬆、喜悅和豪邁之情。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披一蓑衣任憑湖海中度平生。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

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回首來程風雨瀟瀟的情景,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結尾是飽含人生哲理意味的點睛之筆,道出了詞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獲得的頓悟和啟示。



避風的大樹


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方面渲染出雨驟風狂,另一方面又以“莫聽”二字點明外物不足縈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透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樞紐,以下詞情都是由此生髮。

“竹杖芒鞋輕勝馬”,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衝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鬆、喜悅和豪邁之情。“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

以上數句,表現出曠達超逸的胸襟,充滿清曠豪放之氣,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舒闊。



銘辰殿下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上闕寫了詞人途中遇雨,沒有因天氣下雨而懊惱,反而表現出樂觀前行,泰然自若,緩步前行。體現了詞人積極樂觀向上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原文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生於四川眉山,卒於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終年65歲。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他自幼聰慧,七歲知書,十歲能文。

此首寫蘇軾在神宗元豐五年(1082)在黃州沙湖的一件小事。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詞人與朋友春日出遊,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不在乎,泰然自若,緩步前行。表現詞人在貶謫生活中胸懷開朗、心頭平靜的一面。上片寫先程遇雨,下片寫後程放晴。

上片起二句“穿林打葉”,已見風雨非小,然“莫聽”、“吟嘯”、“徐行”層層遞進,寫其心境閒適。結三句“竹杖”、 “芒鞋”、“蓑衣” 與“馬"對比,人雖在野,但一任平生,處之泰然。下片換頭三句“春 風”猶冷,“山頭斜照”寫“時令”之轉,“氣候”常變。結三句回首來 處,雨、晴兩不存在,境界無所差別,此寫心之平靜。

全詞表明作者不避風雨、聽任自然,不計得失、不怕挫折的精神。鄭文焯雲:”此足徵是翁坦蕩之懷,任天而動。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筆直寫胸臆,倚聲能事盡之矣”。

該詞給我們以啟示。首先,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中,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好心態,正確面對生活中出現的種種不如意,培養樂觀向善的良好心理素質。其次,人的一生不容易,可能有順境也有逆境,我們要用積極態度去面對,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不能被困難嚇倒,做生活的強者。再次,困難和不如意都是暫時的,終究會過去,我們要力求解脫之道,樹立正確人生信念,展現我們的精神追求。




葛諸亮


《定風波.莫聽穿竹打葉聲》的上闋寫的內容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蘇軾在寫《定風波.莫聽穿竹打葉聲》之前,他先交待了時間:三月七日。續而交待地點:在去沙湖道的路上。再交待為什麼會淋雨:在去沙湖道的路上下雨來了,可是拿著雨具的家童先一步走了,一行人只能冒雨前行。可是,大家都被雨淋溼透了,成了落湯雞,同行的人都深感狼狽不堪,而蘇軾卻唯獨不覺狼狽,他不聽雨打竹葉的聲音,卻慢慢徐行,抬望眼,仰天長嘯,獨享風吹雨打勝似閒庭信步的悠閒與自在。他手裡拿著竹杖,腳上穿著芒鞋,卻深感比騎馬輕快自在,一句“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道盡重新活過來的蘇軾將敞開心扉迎接生活中的一切挑戰,不畏懼、不後退、任爾東西南北風,吾將坦然面對並迎刃而上。

蘇軾的這首詞,讓我們體會到:在同樣的環境下,不同的人,因個人經歷不同,內心修煉不同,從而內心所獲得的、感知的東西迥異。當我們遇到了不公或落魄的時候,我們要放大空間、放大眼光、放長時間,心胸自然寬廣、目光自然久遠,大思想、大格局,自有大神奇。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一葉孤帆行萬舟


這首詞有個小序,說得比較明白,就是蘇軾一群人在山上游玩時,天公不足美,突然下起了大雨,這事兒換誰都會覺得倒黴,出門兒沒看黃曆!他們被淋得很狼狽,但是我們豁達的主人公蘇軾並不這麼認為,覺得自己可以從容淡定欣賞這雨天的美景,這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為什麼要討厭這雨天,為什麼要喜歡晴天,人生匆匆,心中有天地,可以走過世間所有困難!

上闋寫到,不要聽那雨水打得樹林的葉子的聲音,越聽心裡就會越急躁,怕雨🌧是不是越下越大,我們是不是會被困在山上?家裡的東西有人收拾嗎?衣服有人收了沒?[大笑]這些不是我們所能左右得了的,也無能為力呀!為什麼不放下這些擔心,這些心浮氣躁來慢慢走,盡情長嘯呢?

嘯這種表達情感的方式在現代算失傳了。說是口哨,但古代應該形式更豐富些。晉朝阮籍是長嘯的高手,作為一個放浪不羈的名士,他的很多行為可以稱為行為藝術了,比如黑白眼看人,駕牛車窮途後大哭而返等。但他內心是最需要理解,最渴望知音的。一次,他去拜訪孫登,他連續長嘯兩次,然後就走了,沒說一句話,走了一截路,就等到孫登在長嘯。阮籍會心一笑,滿意而歸。這是一次神遇,對方都能通過嘯來表達情感。而蘇軾,多次被貶之人,又多麼渴望知己。此時,他用長嘯在抒發自己的情感。

我們登山的時候輕裝而來,讓隨從也都提前走,本來想暢遊一番,無拘無束,多美好!蘇軾覺得現在很好,穿著草鞋拄著竹杖,輕輕鬆鬆,因為本來就不懼怕風雨,所以認為這比馬兒好!人嘛,一生赤條條來赤條條去,有什麼可以害怕的?只要穿著簡單的蓑衣,就能走過這人生中的風雨。

蘇軾是豁達之人。他少年得志,但是很快開始了被貶謫的人生。如果換作別人,可能會抑鬱寡歡。比如賈誼。但蘇軾想的開,他會生活,懂生活,即使被貶到沒有任何文化人的鄉間,他也能跟販夫走卒做成好朋友,沒事兒發明個東坡肉,烤個羊骨頭。被徵召為官也能把一方治理得很好。

所以無論當時還是後來,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蘇軾,主要是他的為人和胸懷!




野人可樂


東坡與朋友春日出遊,經過一片樹林時,風雨忽至,同行的朋友們都顯得狼狽不堪,東坡卻持著竹杖,踏著草鞋,吟詠自若,緩步前行。試問,有什麼好怕的?就這樣披著蓑衣前行,風雨一生也任由他去。


貳舍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不必去理會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著、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輕捷得更勝過馬,怕什麼!一身蓑衣,足夠在風雨中過上它一生。

元豐五年三月五日,作者在沙湖遊玩。三月七日,忽逢大雨,因為作者和同行的人都沒有帶雨具,同行之人皆覺狼狽。雨過天晴,作者聯想到自己人生的坎坷,加上遇見的大雨,寫下了這一首千古流傳的《定風波》。從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豁達與樂觀。

寫此詞前三年,即公元1079年,作者因被誣作詩“謗訕朝廷”遭御史彈劾,被捕入獄,後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宦海沉浮,經歷坎坷,理想不竟,抱負未果,使作者幾年來一直鬱郁不得志,思想上陷入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之中,心情煩悶。

作者對現實的官場險惡生活非常厭倦,渴望擺脫這種生活,退隱江湖,過一種淡泊寧靜、無憂無患、無慾無求、輕鬆自由的生活,也即陶淵明的“歸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