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上阕写了什么?

宣子a


首先感谢楼主的提问。诗人里我最爱李白,词人里当推苏轼,尤其这首《定风波》,东坡的真性情,于此可见一斑。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可以说正是仕途不顺的人生低谷。但苏轼是什么人?既来之则安之,宦海浮沉,全然不放在心上。对一般的朋友表达悔恨反省之意,但对真正的知己却直言自己不后悔更不愿意改变收敛,去跟小人同流合污。在地远偏僻的黄州好似无官一生轻,日子清苦但悠然自得。

正文前面的序言说的很清楚,苏轼和朋友出门,可能是去踏青,因为农历三月初七应该正是春光烂漫好时节,但天有不测风云,天降大雨,又没有雨具,同行的朋友都很狼狈,苏轼则不然,任它风来雨去,我自逍遥,不仅如此,还文思泉涌,作词一首。

上阕短短几句,真可谓直抒胸臆,坦荡大气。风大雨大?怕什么,放声高歌、从容缓行便是了。脚上烂草鞋,手里破竹拐,比骑马还轻巧便捷,风雨里披着蓑衣安度此生,岂不快哉?

表面看,就是写风雨,但是联系到苏轼的近况,这大风大雨何尝说的不是仕途坎坷呢?苏轼对风雨的态度也是对仕途的态度,更是他一生的处世哲学。无论遇到什么,无论外界发生多大的变化,从不怨天尤人,更不自暴自弃,而是保持一份淡然的心态,一种旷达的胸怀。

很多人爱这首《定风波》,爱的不就是这种坦荡超然的情怀么?读之意犹未尽,细品若有所悟。人生本就起伏不定,遇见大风大雨,与其惊慌失措、到处躲避,不如迎头直面,学着苏轼豪气地问一声:“谁怕?”


悬崖不勒马Shaw


原作如下—

北宋·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原作前面还有个小序,自己讲清楚了这篇作品创作的来龙去脉,也拷贝过来—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简而言之,就是大才子走在路上,忽然天降大雨,一般人都只顾着狼狈,他却悠哉悠哉的写了首诗。

至于这首诗到底写的什么,这又分两个层面,一是它表面上讲的什么事,二是它究竟传达的什么精神内涵。

前一个问题很好解决,大家随意搜索一下就得。后一个比较复杂,我就用苏轼自己的诗来解释。这首诗写于苏轼离世几个月前,是他对自己人生的诗化总结,与定风波这个作品传递的内涵完美适配。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三次被贬谪流放的地方,最后这个詹州在海南岛,在宋朝那可是不毛之地。苏东坡一生坎坷,如在风雨中逆行,但他保持着达观的天性和为善的初心,这是他作品永恒魅力的源泉。


白云天回来了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作品,具体内容: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也无风雨也无晴”,不管是面对风雨困境还是晴天顺境,坦然面对,换个心态看世界,我们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和收获。



品牌研学社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阕着眼于雨中,下阕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徐行而又吟啸,「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结尾是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



避风的大树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铭辰殿下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上阙写了词人途中遇雨,没有因天气下雨而懊恼,反而表现出乐观前行,泰然自若,缓步前行。体现了词人积极乐观向上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原文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生于四川眉山,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终年65岁。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

此首写苏轼在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沙湖的一件小事。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不在乎,泰然自若,缓步前行。表现词人在贬谪生活中胸怀开朗、心头平静的一面。上片写先程遇雨,下片写后程放晴。

上片起二句“穿林打叶”,已见风雨非小,然“莫听”、“吟啸”、“徐行”层层递进,写其心境闲适。结三句“竹杖”、 “芒鞋”、“蓑衣” 与“马"对比,人虽在野,但一任平生,处之泰然。下片换头三句“春 风”犹冷,“山头斜照”写“时令”之转,“气候”常变。结三句回首来 处,雨、晴两不存在,境界无所差别,此写心之平静。

全词表明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不计得失、不怕挫折的精神。郑文焯云:”此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该词给我们以启示。首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好心态,正确面对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不如意,培养乐观向善的良好心理素质。其次,人的一生不容易,可能有顺境也有逆境,我们要用积极态度去面对,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不能被困难吓倒,做生活的强者。再次,困难和不如意都是暂时的,终究会过去,我们要力求解脱之道,树立正确人生信念,展现我们的精神追求。




葛诸亮


《定风波.莫听穿竹打叶声》的上阕写的内容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苏轼在写《定风波.莫听穿竹打叶声》之前,他先交待了时间:三月七日。续而交待地点:在去沙湖道的路上。再交待为什么会淋雨:在去沙湖道的路上下雨来了,可是拿着雨具的家童先一步走了,一行人只能冒雨前行。可是,大家都被雨淋湿透了,成了落汤鸡,同行的人都深感狼狈不堪,而苏轼却唯独不觉狼狈,他不听雨打竹叶的声音,却慢慢徐行,抬望眼,仰天长啸,独享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悠闲与自在。他手里拿着竹杖,脚上穿着芒鞋,却深感比骑马轻快自在,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重新活过来的苏轼将敞开心扉迎接生活中的一切挑战,不畏惧、不后退、任尔东西南北风,吾将坦然面对并迎刃而上。

苏轼的这首词,让我们体会到:在同样的环境下,不同的人,因个人经历不同,内心修炼不同,从而内心所获得的、感知的东西迥异。当我们遇到了不公或落魄的时候,我们要放大空间、放大眼光、放长时间,心胸自然宽广、目光自然久远,大思想、大格局,自有大神奇。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一叶孤帆行万舟


这首词有个小序,说得比较明白,就是苏轼一群人在山上游玩时,天公不足美,突然下起了大雨,这事儿换谁都会觉得倒霉,出门儿没看黄历!他们被淋得很狼狈,但是我们豁达的主人公苏轼并不这么认为,觉得自己可以从容淡定欣赏这雨天的美景,这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为什么要讨厌这雨天,为什么要喜欢晴天,人生匆匆,心中有天地,可以走过世间所有困难!

上阕写到,不要听那雨水打得树林的叶子的声音,越听心里就会越急躁,怕雨🌧是不是越下越大,我们是不是会被困在山上?家里的东西有人收拾吗?衣服有人收了没?[大笑]这些不是我们所能左右得了的,也无能为力呀!为什么不放下这些担心,这些心浮气躁来慢慢走,尽情长啸呢?

啸这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在现代算失传了。说是口哨,但古代应该形式更丰富些。晋朝阮籍是长啸的高手,作为一个放浪不羁的名士,他的很多行为可以称为行为艺术了,比如黑白眼看人,驾牛车穷途后大哭而返等。但他内心是最需要理解,最渴望知音的。一次,他去拜访孙登,他连续长啸两次,然后就走了,没说一句话,走了一截路,就等到孙登在长啸。阮籍会心一笑,满意而归。这是一次神遇,对方都能通过啸来表达情感。而苏轼,多次被贬之人,又多么渴望知己。此时,他用长啸在抒发自己的情感。

我们登山的时候轻装而来,让随从也都提前走,本来想畅游一番,无拘无束,多美好!苏轼觉得现在很好,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轻轻松松,因为本来就不惧怕风雨,所以认为这比马儿好!人嘛,一生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只要穿着简单的蓑衣,就能走过这人生中的风雨。

苏轼是豁达之人。他少年得志,但是很快开始了被贬谪的人生。如果换作别人,可能会抑郁寡欢。比如贾谊。但苏轼想的开,他会生活,懂生活,即使被贬到没有任何文化人的乡间,他也能跟贩夫走卒做成好朋友,没事儿发明个东坡肉,烤个羊骨头。被征召为官也能把一方治理得很好。

所以无论当时还是后来,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苏轼,主要是他的为人和胸怀!




野人可乐


东坡与朋友春日出游,经过一片树林时,风雨忽至,同行的朋友们都显得狼狈不堪,东坡却持着竹杖,踏着草鞋,吟咏自若,缓步前行。试问,有什么好怕的?就这样披着蓑衣前行,风雨一生也任由他去。


贰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元丰五年三月五日,作者在沙湖游玩。三月七日,忽逢大雨,因为作者和同行的人都没有带雨具,同行之人皆觉狼狈。雨过天晴,作者联想到自己人生的坎坷,加上遇见的大雨,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定风波》。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豁达与乐观。

写此词前三年,即公元1079年,作者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后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宦海沉浮,经历坎坷,理想不竟,抱负未果,使作者几年来一直郁郁不得志,思想上陷入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中,心情烦闷。

作者对现实的官场险恶生活非常厌倦,渴望摆脱这种生活,退隐江湖,过一种淡泊宁静、无忧无患、无欲无求、轻松自由的生活,也即陶渊明的“归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