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冲破德日垄断,造出稀有宝贝论克卖,德国马上买1200斤

2019年,第十四届全国网络的山西记者走进了手撕钢的诞生地--山西太钢精密带钢公司,带领网友亲身感受“亲手撕钢”,感受中国人的创新精神,揭示这传说中手就可以撕断的钢铁。

记者两手捏着一张不锈钢,随着他的的两手错开动作,只听见视频那边传来“撕拉”的一声,就像撕一张卫生纸那样轻而易举,一下子这薄如蝉翼的不锈钢就被撕成了两半,顿时周围的掌声此起彼伏。

中国冲破德日垄断,造出稀有宝贝论克卖,德国马上买1200斤

在这之前,这种厚度仅0.02毫米的不锈钢一直是日本和德国的“特产”,而我国还是那个因为缺失技术造不起航母的国家,其中有一种材料就是钢铁,因为航母是作为海上运输工具,在海洋中航母容易受到腐蚀,因此航母对钢材的要求就很高,不仅要求钢铁能够耐热,还有能够耐腐蚀,那时技术上做不出来这样的不锈钢,但现在,随着我国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我国不再是那个造不起航母的国家了。

那么,疑问来了!这样薄如蝉翼的不锈钢能有什么作用吗?这薄薄的一层,像一张卫生纸,但毕竟它的材料是钢铁,要把坚硬厚重的钢铁做成一张卫生纸那样,应该还是有特别大的用途才有如此的苛刻要求。

中国冲破德日垄断,造出稀有宝贝论克卖,德国马上买1200斤

尽管这不锈钢的薄度堪比卫生纸,但它的硬度却远远不是卫生纸可以比拟的,这种不锈钢因为硬度很高,主要应用在要求精密的产业上,据该公司的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已经接到了大量的订单,不仅限于国内,国外也有很多,它在医学器械、电子元件、航天化工上的用途很广泛,可以用来制作手术刀、注射器的针头、电脑手机里面的原件,因此他们是医疗、航天事业等客户的生产厂商。

但成功的背后总有辛酸的历史故事。太钢集团的负责人谈起这项令人骄傲的成绩时,感慨万千,据他介绍,他们公司从2016年起前前后后做了700多次的实验,从有了制造想法开始到生产成功这期间经过了近10年的摸索,无数次的调试和更改,最终攻克了难题。

中国冲破德日垄断,造出稀有宝贝论克卖,德国马上买1200斤

在这之前中国的手撕钢都是从西方国家进口得来的,每一寸都是花了高价钱才得来的,因此山西太钢公司成为了现中国的唯一一家能够量产宽幅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钢的企业的公司。

制造这种手撕钢的过程和我们的擀面有些相似,每一次都是把钢铁进行液压,其中需要经过6次将180吨钢铁进行液压,每次液压后就像擀面一次后一样,必须要检查钢材的表面成色以及它是否平整,如果效果不理想,就需要一切推翻重新再来,当一切过程都没有差错后,就会形成成品,这种成品出来以后的样子就是一张软软的、薄薄的卫生纸。

中国冲破德日垄断,造出稀有宝贝论克卖,德国马上买1200斤

德国一直都是以工艺精细的国家为称号,这次山西太钢公司的手撕钢也得到了工艺精细的国家的青睐,在知晓中国有公司能够制造出手撕钢后,德国当即订购了600公斤,可谓是对我国的手撕钢的一种肯定。而经过层层精密的技术后,这种手撕钢就像黄金一样,以克为单位进行售卖,目前市面上的这种不锈钢价格比较昂贵,一般每克价格在5至7元,因此一张百元大钞也就只能买到一张和它面积差不多大小的手撕钢。

除了文中介绍到的手撕钢,外这家具有创新精神的山西太钢公司还有许多其他的高端不锈钢产品,像笔尖上的尖钢、港澳大桥所使用的的双相不锈钢等等,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拥有了近3000件关以不锈钢为核心的专利,已经涵盖了我国的70%不锈钢产业,并且这家公司还在不断的与汽车、手机等高端家电加大合作力度。

中国冲破德日垄断,造出稀有宝贝论克卖,德国马上买1200斤

可以说,这家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司,也是中国钢铁业甚至于是中国的缩影,因为我国也是从无到有走过的。过去我们没有原子弹,现在我们有了;过去没有航母,现在也有了……面对优秀的成果,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的一步他们还将对这种手撕钢的硬度进行下调,公司会一直朝着超薄、超硬、超平的目标不断前进。

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过去中国在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被西方“卡脖子”,但现在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在不少领域攻坚克难了!如今我国能够建造成现在这样的“高楼大厦”完全是依靠着先辈们打下来的坚固基础。如果不是他们的无私奉献,仅仅建国70年的中国也很难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中国冲破德日垄断,造出稀有宝贝论克卖,德国马上买1200斤

以邓稼先、钱学森为代表的两弹元勋们,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愣是用算盘计算出了核武器研制过程当中的许多数据,最终让中国不用在担心来自美苏等核大国的核讹诈,放下心来全力发展经济。

然而老一辈的科学家们,之所以能够用算盘等最初始的工具完成核武器的研制,这是跟他们有着扎实的数学基础是密不可分的;也正是因为他们有着扎实的数学基础,才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美苏依靠电脑才能完成的任务——核武器试爆炸成功,而这一切也要归功于民国时间的数学教育。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很多有识之士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国家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学习的先进的科学知识,来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而数学作为所有学科都离不开的工具,因此在当时数学之风盛行,也诞生了很多的又名的数学家。这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就要属刘熏宇了;刘熏宇是我国着名的数学教育家,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在许多有名的大学进行过任教;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又担任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副总编。

中国冲破德日垄断,造出稀有宝贝论克卖,德国马上买1200斤

长期的数学任教生涯也让他明白了,对于求学的孩子们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于是刘熏宇便发挥自己会讲故事的优势,并结合自己丰富的数学知识储备,把一往老旧枯燥的数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向孩子们传达。这种通俗易懂的故事学法,让他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也让他成为了很多当代大师级人物学习数学的引路人。比如:当代着名的数学家齐民友先生,他就曾经公开表示自己在上中学的时候对数学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后来在读了刘熏宇先生的书之后,才觉得数学非常有趣。

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一次关于如何学习好数学的谈话当中就讲到了刘熏宇。他表示正是因为有幸看到了刘熏宇先生的书,才帮助自己启迪了对学识探索的第一缕阳光,才让自己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了解数学,从而很好地去学习数学。

从这些当代大佬们的话中也可以看出来,刘薰宇先生着作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有趣。《数学三书》正是他毕生教学理念融于一体的精华着作。这套书一共有三本,每一本都非常适合中小学生去读。书中刘薰宇把数学进行了语文化,将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用故事表达出来,因此很多孩子在读了这套书之后都是爱不释手,甚至有一些孩子像看漫画一样去看这本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