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標生參加中考嗎?

用戶2503815571084


不知道各地政策是否一樣。我的理解是由於在一定區域內的不同初中辦學質量不同,學生因天賦和努力之外的原因,造成成績差異的不公平。為協調這個不公,在優質高中的錄取人數中,有一定比例的名額,分配給學區內每個初中學校,都有一定人數,這些名額,即使不到優質高中的分數線,只要不低於規定的低於分數線的分數,就能進入優質高中。也就是說,如果學區內的初中質量差,在一定允許的分數範圍內,只需要與本校的學生競爭 ,也有進入優質高中的機會。如果數分低於要求,即使在初中學校中中考第一名也沒用了,該學校的指標名額,被其他學校中的高分考生搶走。只是大體意思,而且這應該只適應於公辦優質高中。

指標生-

①目前,普通高中指標生比例要求,不低於本校統招生計劃的50%;

②具體分配,指標生計劃中的70%以初中校具備指標生報考資格的學生數(基本等同於畢業生人數)為基數向所有初中校分配,指標生計劃中的30%再次向公辦初中分配,適當向經市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的小班化實驗初中傾斜。

強調,實際從指標生分配明細表來看,各初中校分配到的指標生多少,主要依據為“學校畢業生人數”,公辦、民辦影響幾乎可忽略。


書亦或為情寄


說說指標生的相關問題,各地會有所不同。但大問小異。

指標生必須參加中考,不然無法進行錄取。指標生不是想給誰就給誰,不然不就亂套了。

1,指標生的誕生的原因及含義。

高中錄取大都以縣區自定錄取分數線,本縣區高中只能招收本縣區的初中畢業生。

以前,重點高中錄取學生,都是按成績錄取,由於全縣區各個初中學校教育教學水平和管理相差較大,有的學校一年能考有十幾個或幾十個考入重點高中,有的學校只能考上一個二個的,甚至剃光頭,一個都考不上。這樣的結果,導致那些重點高中升學率高的初中學校受家長追捧,大家蜂擁而至,升學率低的門可羅雀。後果就形成這樣的局面,好的初中校生源越來越好,升學率低的生源越來越差。

為此為了讓各初中校均衡發展,於是就想出了均衡的招式:指標生。

什麼是指標生,比如,一個縣只有一所重點高中,可以招收學生一千人。並軌生(純粹按成績錄取五百人,剩餘五百個名額,按照全縣區各初中學校畢業生人數,分配錄取人數。這種分配到各初中校的名額生就是指標生。

2,指標生的錄取分數線。

一般來說,指標生的錄取線是在並軌生分數線下低1一50分(也可能是1一20分,各地不同,只是一個區間)。但並非是低50分以內的學生全部錄取,而且另有方案。

比如某校分配了10個指標生名額,並軌生分數線以下1一50分的考生個月20個,然後這20個考生成績按從高到低錄取,錄取到第10名為止,剩餘10名,對不起,不是指標生,要上重點高中,只能另外討高價上,也就是議價生。

所以就導致了另外一個問題,各初中學校指標生錄取線也不相同。

3,指標生待遇。

和棄軌生同等待遇,按正常考入的並軌生一樣,正常繳納學雜費,不需要另外繳費。

4,指標生的歷史意義。

指標生是隨著教育發展變化應運而生,有其積極意義,為教育均衡化發展,促進教育公平起了重要作用。雖然這種辦法也存在著一些弊端,存在著一些問題,而且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中教育將會進入普及階段(有些地方已制定相關意見和方案),指標生的歷史任務也將完成,教育均衡化發展將到達一個就境界。

希望早一日實現普及高中,讓更多孩子有更好的發展!


子木老師講語文


指標生需要參加考試,只要超過控制線即可進入相應的中學。原則上講指標生不會超過相應學校招生計劃的50%,還有一種是單推簽約生這種學生也是需要考試達到學校錄取分數線即可。完讀中學還有一種直升學生這種不需要考試。初級中學保送生不需要考試。

綜上所述兩種需要考試的,第一:指標生。第二單推簽約生。(簽約並不等於你能100%進入這點家長一定要清楚,看好合同內容雖然簽約證明您孩子優秀也不能大意。)

不需要考試的兩種學生,第一完讀中學直升。第二保送生。


神罰之觸


看內個地區的要求,貴陽的都要參加中考。


張豔躍老師


不用中考,直接入學名校。由初中學校推薦,但名額有限,基本上都推薦優等生。


益盛高山



綠肥紅瘦13


武漢市需參加中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