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死後,衛氏一族徹底倒了,為何漢武帝如此絕情?

高立欽


衛青死後漢武帝並非是立即就開始對衛青家族進行清洗。衛青在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去世,但漢武帝真正開始藉助“巫蠱之禍”對衛青家族展開清洗則是在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在衛青去世到衛氏家族的徹底衰敗中間有長達15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沒有歷史記載證明漢武帝有意針對衛青家族。

而漢武帝最終決定利用“巫蠱之禍”來對當時的政治格局重新洗牌(很多人也認為漢武帝是這場霍亂中的受害者而不是發動或者支持者),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漢武帝發現,即便是沒有衛青、霍去病等強有力的人物作為支撐,衛霍勢力依然在繼續膨脹。

在衛子夫順利生下皇子劉據並之後他的地位很快就穩固了——劉據被封為皇太子,她本人則成為新一任皇后。此時的她無疑是外戚勢力的唯一代表人,但是後來衛青和霍去病因她而被起用並且給當時的漢朝和整個中國歷史立下了汗馬功勞,此時衛青霍去病則成為外戚勢力的新代表,並且成為深受漢武帝寵幸和依賴的國之棟樑。在衛霍死後,衛子夫和劉據依然保持了他們的至高無上的地位,衛青的三個兒子依然保持侯爵,衛子夫的姐夫公孫賀則是當朝的宰相,其餘因外戚而得勢的人就更多了。

所以,衛青死後漢武帝並沒有“翻臉不認人”,而是在長期觀察之後,才適時地利用了由來已久的“巫蠱之禍”對衛氏展開攻擊。在“巫蠱之禍”中,衛子夫及其二女一子、衛青的兒子衛伉、衛子夫的姐夫公孫賀和外甥公孫敬聲都被剷除,但是衛青的另外兩個位子衛不疑和衛登都沒有被迫害的記載。


國史通論



天高雲淡任心遨遊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瞻仰一下我們英勇衛大將軍的光輝戰績

元光六年



(前129年) 率1W騎出徵上谷,斬首虜數百,封關內侯【戰損不詳】

元朔元年



(前128年) 率3W騎出雁門,斬首虜數千 【戰損不詳,漢武帝沒有加封衛青,按律推:斬獲-戰損不達標】

元朔二年



(前127年) 率3W騎出雲中,斬殺敵軍2300人,捕獲敵人的偵察兵3017人,獲牲畜百餘萬,收河南地,封長平侯 【戰損不詳】

元朔五年



(前124年) 率10餘W騎出朔方,高闕,

俘獲匈奴男女15000,俘裨小王十餘人,獲牲畜千百萬頭

元朔六年

(前123年)



春 率10餘W騎出定襄,斬首虜數千

夏 再出定襄,斬首虜萬餘

前後斬首虜19000

【戰損:(收河南地)此後四年,衛青比歲十餘萬眾擊胡,而漢軍士馬死者十餘萬。3仗士兵、馬匹損失10餘W,佔三次出兵的1/3】

元狩四年

(前119年) 率5W騎出定襄,獲首虜19000 【戰損=漢軍數萬—霍部1萬】

衛青由於得到漢武帝對信任再加上自己本身的才華取得了一系列對匈奴之戰的勝利,自己和家人的官職一升在升,衛青本身是一位比較寬厚的人,參見李敢事件,可以發現衛青並不是現在市面上那些一旦得勢便飛揚跋扈之人,,但衛青的家人就很難說了,他們從小生活在衛青的庇佑之下,難免有個別之人行事會跋扈一些,衛青活著的時候尚且能壓制住他們,一旦離開了衛青的約束一幫軍二代的破壞了力是無法想象的,太子仁厚再加上衛後在背後撐腰,這股外戚勢力實在是帝國最不穩定的因素,大漢從開國到漢武帝接班一直有後宮倚仗孃家勢力裹挾朝廷,自己也是先期韜光養晦後期依靠雷霆手段才拿回一個帝王真正的權利,漢武帝作為一代雄主不可能不考慮這一點,漢武帝懲治衛青家族是在衛青去世之後也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五支腿的床


不能說漢武帝絕情,權利面前無父子,何況是外戚。衛氏走向衰落,一是衛子夫失寵,太子劉據因巫蠱案選擇謀反後兵敗自殺;另一個衛氏自衛青後沒有傑出的人才。同樣國戚的霍氏,霍去病死後,他弟弟霍光不照樣風光一個時代。所以,儘管有這樣那樣的原因,衛青長子衛伉被連坐,次子三子被貶為列候,遠征南越就是次很好的機會,他們卻拒不應徵,撤他們封爵都是輕的。功名但在馬上取,自己不行,就別怪漢武無情,家族的興衰不能寄託在一個人的恩寵上。以上淺見,請多指教。




古代的看客


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十分偉大的人物,也有犯錯的時候。其實有時候,犯錯反而讓一個人更加的真實和生動,在中國古代,有許多偉大的人物,他們為推動歷史進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們也犯過錯,就比如漢武帝。漢武帝絕對稱得上是文成武德,家喻戶曉的人物了,畢竟秦皇漢武,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以後,漢朝國力日漸強盛,到了漢武帝統治時期更是到達了巔峰,漢武帝不僅僅十分有才華,野心勃勃,雄才大略,在治理國家方面也有很強的能力,在漢武帝的帶領下,大漢王朝開疆拓土,走向了巔峰,但是漢武帝也是普通人,逃不過英雄遲暮,漢武帝晚年的時候,窮兵黔武,國力逐漸衰敗,而且還相信巫蠱之說,竟然殺死了自己的孩子,逼的皇后衛子夫自殺,這也算是漢武帝的人生一大汙點了。

漢武帝非常重視儒學,大力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全國上下推展的轟轟烈烈的,在後宮方面,推選衛子夫為皇后,還是挺明智的,衛子夫也算是一代賢后,但是也提高了衛氏家族的地位,隨著皇后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多的衛家人爬了上來,朝堂之上逐漸被衛家勢力滲透,衛家也是風光了半個世紀,尤其是衛青和霍去病,都是名留青史的名將,衛青是皇后的弟弟,漢武帝的驃騎大將軍,常年南征北戰,為漢武帝立下了汗馬功勞,戰績赫赫,漢武帝也十分欣賞衛青,對衛青十分器重。

中國有句古話,花無百日紅,衛青去世以後,衛氏盛極必衰,即使衛青取了平陽公主,也無法改變這個局面,衛青大兒子被陷害,老二老三失去了爵位,再加上太子劉據謀反失敗,皇后衛子夫為證清白而自殺,衛家徹底垮臺了,為何漢武帝當年如何器重衛家,最後卻眼睜睜讓衛家落得如此地步?史學家認為,可能與衛青有關,衛青一生征戰,戰績赫赫,後來侄子霍去病上位,比起衛青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衛青更加穩重成熟,但是漢武帝卻更喜歡霍去病的作風與性格,所以有點忽略衛青了,特別是在漠北匈奴一戰。

當時霍去病帶人一直打到了貝加爾湖,大勝而歸,而衛青不僅預估錯誤,還損失了大將李廣,至此以後,漢武帝是更加喜歡霍去病了,反而對衛青有了間隙,再加上霍去病英年早逝,衛家失去了一個大靠山。漢武帝也終究是一個男人,喜歡美女,縱使衛子夫年輕貌美,賢良淑德,但是年紀大了免不了年老色衰,漢武帝身邊可從來不缺年輕美女,王夫人,李美人等等都給衛子夫帶來了很大的競爭壓力,所以這個時候漢武帝對衛子夫也日漸冷落了,皇后失寵,才讓漢武帝聽信了無辜之言,逼死了自己的兒子女兒,最後還逼的衛子夫自殺。

其實最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外戚干政,其實漢朝一直存在外戚干政的現象,就比如漢高祖時期的呂雉呂太后,所以到了漢武帝時候對於外戚干政其實是十分反感的,所以漢武帝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才對衛家下此毒手,知道漢武帝死後,衛氏才逐漸恢復了些元氣,衛青的兩個活著的兒子受到了新皇帝重用。霍光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也許當年漢武帝想到這一點所以才沒有對衛家趕盡殺絕吧,霍光也是繼衛青霍去病以後相當厲害的一個角色,直接為漢朝續命了很多年。


吳老師談歷史


大將軍大司馬衛青功勳卓著,戰功赫赫,為歷代武將之楷模,深受漢武帝之寵信。其姐姐衛子夫為漢武帝之皇后,外甥劉據為漢武帝之太子,再有一外甥為大名鼎鼎之冠軍侯霍去病,其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為歷代武將之武功所向。

衛氏一族盛極一時,其功勳與影響力為當時之最,最為主要的還是衛氏一族是外戚。漢朝建立之初到漢武帝時期深受外戚制約,十分不爽。所以漢武帝不允許一個強大的外戚在出現,這是為後任儲君鋪路。所以衛氏外戚一族倒臺是必然結果。


頂級老闆思維


衛氏龐大的外戚集團,立下如此不世之功,牢牢掌控軍權以及朝中政務。已經深深的威脅到了漢武帝的地位。衛青之後,其五人為侯,衛伉、衛不疑、衛登,霍去病及霍嬗。而衛青的姐姐又是皇后,他的妻子還是漢武帝的姐姐。衛氏一族可謂是榮耀直至,力壓劉漢皇族。


安可達117


漢武帝劉徹是一位強權皇帝。如果從心理學上來分析,他的父親景帝、祖母竇太后、母親王皇后、姑媽館陶公主,都各自有強烈的權力慾望,但劉徹不僅沒有被壓制,反而迅速地學習、成長,很快就掌握了權術的技巧,比這些人的權力掌控力更充沛、更強大。

當然了,漢武帝的多疑也並非空穴來風。當一個家族權力大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時候,早已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了,你再小心翼翼也必然會與其他權力關係枝節勾連,牽一髮動全身。

衛氏本是小門戶,但從衛子夫入宮開始,衛氏一門,五人封侯,姐姐做皇后,弟弟娶公主,背後是一張巨大的權力關係網。比如,當朝丞相就正是衛青和衛子夫的姐夫。這也側面說明,就算衛青對結黨營私再無興趣,但政治結構就註定了統治高層的家族之間必然是互相勾連、難以分割的。衛家基本上是內外朝通吃了,必定會引來嫌隙。

而在衛青去世之後,衛太子與武帝的不同政見越發明顯,武帝“嫌其材能少不類我”。此時,其他王子也漸漸長大成人,太子之位的變數越來越大了。

作為這個權力關係網上的重要節點,衛子夫被誣陷興起巫蠱之禍,而劉徹本就是有神論者,對巫蠱之事深惡痛絕。漢武帝晚年更是多疑,又被身邊人阻斷消息,矇蔽雙眼,聽信讒言。

於是,衛青的兒子被斬,衛家被抄,衛子夫的大姐夫當朝丞相公孫賀父子被殺,公孫家族被滅,然後是衛子夫的兩個女兒諸邑公主、日石公主被斬,接著,巫蠱的血跡延伸到衛子夫的長樂宮和太子據的東宮。

絕望中,太子據和衛子夫奮起反抗,想逼迫武帝遜位,可惜兵敗,衛子夫以自殺謝幕。漢武帝為保全自己的面子,鞏固自身的權力掌控力,就找了衛家誅九族。


琴鹿如來鹿跡陸


衛氏一族並不是因為衛青的死而倒的,他是受到了巫蠱之禍的牽連。

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咒武帝,與陽石公主通姦,公孫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武帝寵臣江充奉命查巫蠱案,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大臣百姓驚恐之下胡亂指認他人犯罪,數萬人因此而死。

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遂趁機陷害太子,並與案道侯韓說、宦官蘇文等四人誣陷太子,太子恐懼,起兵誅殺江充,後遭武帝鎮壓兵敗,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壺關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書訟太子冤,終於清醒過來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燒死蘇文。又修建“思子宮”,於太子被害處作“歸來望思之臺”,以誌哀思。此事件牽連者達數十萬人,史稱巫蠱之禍。

太子劉據是衛子夫的親生兒子,衛家是太子的後盾。

因為巫蠱之禍,衛家受到了牽連。

以上。


書麟


衛青為西漢名將,他和外甥霍去病多次深入漠北狙擊匈奴,保衛漢室。然而衛青病逝後,衛氏一族幾乎遭到滅族之禍。究其原因,無外乎如下兩個:

外戚勢力過大

劉漢立國便是依靠外戚呂氏一族,外戚干政始終伴隨著有漢一朝。衛家在漢武帝時期權傾朝野,衛青因戰功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妹妹皇后衛子夫生太子劉據,宰相衛綰,外甥冠軍侯霍去病等,可以說衛家把控漢室主要的職位,能夠左右朝局。漢武帝為了漢家江山的長久穩固,在位初期確實倚重衛青抵禦匈奴,讓國家休養生息,然而隨著外戚勢力逐漸壯大,漢武帝也逐漸提防衛氏成為第二個呂氏。正所謂樹大招風,朝中除了皇帝和衛氏家族剩下的第三股勢力也不甘位居人後,時常伺機打擊衛氏一族。

漢武帝晚年昏庸

漢武帝末年西漢發生了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史稱“巫蠱之禍”。西漢時期巫術盛行,巫師時常將欲加害之人做成木偶埋於地下並詛咒其不日而亡。丞相公孫賀的夫人衛君孺是皇后衛子夫的姐姐,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時任太僕擅自動用北軍軍費一千九百萬錢入獄。公孫賀為兒子贖罪請求捕捉陽陵大俠客朱安世,漢武帝批准了他的請求。後來,公孫賀果然將朱安世逮捕。朱安世卻笑著說:“丞相將要禍及全族了!”於是從獄中上書朝廷,揭發說:“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他得知陛下將要前往甘泉宮,便讓巫師在陛下專用的馳道上埋藏木偶人,詛咒陛下,口出惡言”。公孫賀被逮捕下獄,經調查罪名屬實,父子二人都死於獄中,並被滅族,同時還牽連陽石公主和諸邑公主以及衛青的長子衛伉全部被殺,衛氏在漢廷內部的政治盟友也因此損失殆盡。寵臣江充構陷太子巫蠱漢武帝,太子被逼無奈誅殺江充起兵,後太子兵敗逃亡自縊身亡,皇后衛子夫不願受辱亦隨同自縊。巫蠱之禍牽連數萬人包括西漢上層階層的皇親貴族和精英士大夫,以衛氏為主導的外戚集團全數覆滅,朝局進行了一個大洗牌。

衛氏一族的滅亡說到底是一場政治運動,有政敵背地裡的籌謀,有統治者晚年的昏庸,更多其實是為了皇權延續統治者對外戚勢力的打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