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鼠禁食風波:華農兄弟改挖竹筍,廣西損超20億,涉及扶貧項目

文 | AI財經社 趙怡然

編 | 嵇國華


華農兄弟或許要作別竹鼠了。


這對視頻博主以養殖竹鼠著稱,微博粉絲一百多萬,視頻播放量上億,看點之一就是花式烹飪竹鼠。但最近,兩兄弟吃得很素,採香菇,挖竹筍,摘野果,竹鼠好久沒露面了。


就在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在“最嚴禁食令”之下,以往“有100個理由吃掉”的竹鼠也難逃其中。


“大概一月底接到通知,竹鼠生意就暫停了。”華農兄弟中負責出鏡的劉蘇良告訴AI財經社,自己2014年開始竹鼠養殖,去年家裡的竹鼠棚不夠放,剛租了新廠房,計劃擴大規模。


如今政策突變,劉蘇良倒也平靜。“竹鼠吃竹子、大米和米糠,飼料供應不是太大問題,先等政策吧。”


竹鼠禁食風波:華農兄弟改挖竹筍,廣西損超20億,涉及扶貧項目

養殖者左右為難


不同於華農兄弟的鎮定,廣西養殖戶張克全備感彷徨。


春節剛得知疫情時,張克全從未想過這會影響竹鼠養殖,甚至有些慶幸,一來竹鼠吃竹子,房前屋後就有,不受封路停工影響。不像養豬,買不到飼料就要斷糧;二來幾百只竹鼠還沒養大,“疫情過去再賣,剛好合適。”


張克全是廣西人,年輕時在工地工作,年長後回鄉務農,到幹不了重活的年紀,學妹夫養竹鼠,湊了10萬元租場地、買種苗,養大後每隻售價一兩百元,以此養活自己。


養竹鼠在體力活裡還算輕鬆,婦女、年長者甚至殘疾者也可以做,村裡因此很看好,認為適合貧困戶。全面封控後,村書記問他養了多少隻,損失大不大,說可能會有補貼,又說“一個村的產業也就這幾樣”,要真不讓做,他也很發愁。


說起禁令,大家心情都很沉重,但目前,張克全仍在精心飼養他的竹鼠。早晚精粗料,早晚打豆漿加奶粉,“吃得比我都好”。畢竟養了那麼久,投入不少,無害化處理捨不得,放生又怕破壞環境,“還是先養著吧。”


竹鼠禁食風波:華農兄弟改挖竹筍,廣西損超20億,涉及扶貧項目


同在廣西的張凱則十分堅定地謀劃轉行。


按照相關規定,竹鼠屬於國家保護野生動物,需辦理《野生動物馴養繁育許可證》及《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經營利用許可證》,提交場地租賃證明、種源證明等,經縣市省三級林業部門批准。


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小本養殖戶文化水平不高,消息閉塞,養了幾年,直到工作人員上門普及,才知道相關規定。張凱旋就是未持證者之一。


新冠疫情蔓延後,竹鼠被懷疑為病毒來源,養殖機構受到全面排查。有養殖戶因未辦證,竹鼠被沒收。消息傳開,張凱這才驚覺自己“非法養殖”多年,所幸養的不多,只為改善生活。“以後不做了。”


灰色地帶一直存在


對養殖戶來說,打擊未免突然,但對竹鼠養殖業而言,隱憂一直存在。


儘管竹鼠很早就被納入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名錄,由於其較高的經濟效應與食用價值,近年已被大規模養殖。甚至在一些地方,竹鼠養殖涉及扶貧項目,獲得政府提供的種苗或補助。竹鼠養殖還一度成為農業宣傳案例,登上央視七套《每日農經》、《致富經》、《農廣天地》等欄目。


華農兄弟的走紅,更是將竹鼠一下子帶到全民關注的高度。看似紅火的產業,實則一直處於灰色地帶,長期面臨缺乏明確檢疫標準的困境。


我國有能力進行檢疫的動物非常有限。目前農業農村部只頒佈了生豬、家禽等10種動物的產地檢疫規程。竹鼠則屬於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沒有統一標準。


因此之前,華農兄弟即使持有合法養殖竹鼠執照,也無法獲得檢驗檢疫證明,不能在電商平臺出售,只能線下交易。


更為危險的是,為牟取暴利,不少賣家捕獲野生竹鼠,激素催熟後假冒養殖竹鼠銷售。還有賣家用野生冒充種鼠,賣給養殖戶繁殖。這讓竹鼠養殖變得更加敏感。


廣西新聞援引廣西衛生法學會副會長餘睿稱,按國家有關科研機構追蹤性論證,竹鼠的最長被馴養時間,只有十幾年。“這麼短的時間,沒法完全驗證它對公共衛生是否存在威脅。因此從更審慎的角度講,先禁止,事後經過科學論證,再逐步放開,更符合公共安全需求。”


竹鼠禁食風波:華農兄弟改挖竹筍,廣西損超20億,涉及扶貧項目

藉此扶貧的竹鼠之鄉


疫情下,政策前所未有地收緊,行業前景不明。不過禁令同時要求,國務院和地方應採取必要措施,支持、指導、幫助受影響的農戶調整、轉變生產經營活動,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一定補償。


多名養殖戶向AI財經社證實了這一說法,稱最近一段時間,有地方詢問收集竹鼠財產數據,表示如果未來轉行,可能會有補助。


廣西省是目前主要的竹鼠養殖業產區,據廣西畜牧研究所高級畜牧師劉克俊估算,單單廣西就約有10萬農民在家養殖竹鼠,竹鼠養殖存欄量在1800萬隻左右,佔全國的7成。在那裡,曾有無腿男子靠養竹鼠自力更生。


廣西師範大學教授賓石玉表示,竹鼠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在廣西帶動了2萬多戶養殖戶。因全面禁食造成的經濟損失,初步估算為20多億元。


而在全國竹鼠養殖最集中的廣西桂林恭城縣,竹鼠養殖更與扶貧密切相關。


據恭城官方信息,竹鼠養殖是該縣貧困縣扶貧產業之一,曾出臺《竹鼠產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安排專項資金,通過送種鼠下鄉、提供貸款培訓等方式,支持貧困戶養殖竹鼠。2018年支持貧困戶養殖竹鼠1萬多對。


一名恭城養殖戶告訴AI財經社,目前尚未聽到最新政策,還在等待。


(文中提到的張克全、張凱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