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秉鐩:高慶奎慷慨激昂(四)挑班的陣容

丁秉鐩:高慶奎慷慨激昂(四)挑班的陣容

四、挑班的陣容

  高慶奎從民國十年(1921)起挑班,班名慶興社,民國十三年(1924)改名玉華社,民國十七年(1928)更名慶盛社,這個社名用得最久,一直到他民國二十五年(1936)輟演為止,都是用慶盛社。演出的地點,他以北平前門外鮮魚口的華樂園為大本營,不論日戲、夜戲,都是在那裡演出。

  十五年來,和他搭配的演員,按時間的先後,各行演員,有如下列:

  二牌旦角:程硯秋、黃潤卿、朱琴心、小翠花、韓世昌、王幼卿、徐碧雲、關麗卿、黃桂秋、李慧琴。

三牌武生:周瑞安、沈華軒、茹富蘭、小振庭(孫毓堃)、趙鴻林、俞贊庭、尚和玉、裴雲亭、高盛麟。

  紅生:三麻子。小生:朱素雲、王又荃、金仲仁、姜妙香。老旦:文亮臣、龔雲甫、李多奎。

  二旦:榮蝶仙、諸如香、吳富琴、小桂花、魏蓮芳。

  武旦:朱桂芳、九陣風(閻嵐秋)、方連元。

  花臉:郝壽臣、董俊峰、範寶亭、馬連昆、裘桂仙、侯喜瑞、蔣少奎、李春恆。


  裡子老生:李鳴玉、張鳴才、張春彥、陳喜興、李洪福。

  小花臉:張文斌、慈瑞泉、曹二庚、王長林、馬富祿、茹富蕙。

  程硯秋最早還籍籍無名,民國九年(1920)燈節,梅蘭芳排《上元夫人》時,他以梅的學生身分,飾邊配許飛瓊。不過這個人工於心計,沉默寡言,對劇藝勤學苦練,凡事有一定計劃。民國十年(1921)四月,高慶奎挑班,程是第一期的二牌旦角,直到十一年(1922)八月離去,這一年多的時間,高慶奎對他幫忙很大,程有四出老戲、兩出新戲的首演,都是在高的班裡。民國十二年(1923)他搭王又宸的班掛二牌,民國十三年(1924)初,就開始挑班了,從此扶搖直上,後來且與他師父梅蘭芳爭一日之短長了。

  民國十年四月十六,慶興社打泡頭一天,大軸高慶奎、程硯秋合演《汾河灣》。四月二十六日:大軸高、程《打漁殺家》。五月一日,大軸高慶奎《奇冤報》,程硯秋新學會了《奇雙會》首演,碼列壓軸,朱素雲的趙寵。高慶奎捧捧他,飾演“哭監”李奇,唱到“寫狀”為止。十二月十八日,程硯秋再演《奇雙會》,高慶奎索性捧他到底,碼列大軸,由“哭監”唱到“三拉”、“團圓”。高慶奎仍飾李奇。自己再單唱一出《奇冤報》,不過,碼列倒第三,中間墊一出沈華軒、郝壽臣的《刺巴傑》。


  十二月二十五日,程硯秋初演《戲鳳》,高慶奎陪他合演,碼列壓軸,大軸是高慶奎、郝壽臣《華容道》。

  民國十一年元旦,程硯秋初演《弓硯緣》,他的張金鳳、榮蝶仙的何玉鳳、郝壽臣的鄧九公,王又荃的安龍媒。大軸高慶奎與董俊峰唱《碰碑》。

  十一年三月十二日,程硯秋排的第一齣新戲《南安關》,在慶興社壓軸演出,大軸高慶奎唱《失街亭》。這出新戲裡,程硯秋飾龍珠,王又荃飾馬駿,不外才子佳人故事,又名《龍馬姻緣》。

十一年七月二日,程硯秋的第二本新戲《梨花記》推出,與高慶奎合作,劇情不詳。

  這兩出新戲,都是程硯秋的不成熟作品,演了沒有幾次就掛起來了,也沒有留傳下來。十一年七月八日,程硯秋與高慶奎合作一出新學的老戲全本《蘆花河》以後,八月初唱了一場,就因出外而離開了,八月半起高班旦角換了朱琴心。

  黃潤卿是童伶鬚生黃楚寶的父親,工花衫,戲路和芙蓉草很相近。黃楚寶紅了以後,他就退出舞臺,以輔導哲嗣為務了。

  韓世昌在高慶奎班,只在壓軸單演一出崑曲,沒有與高合作的戲。

  關麗卿、黃桂秋都是陳德霖的學生。兩個人後來也都傍過馬連良。關麗卿始終沒有紅起來,黃桂秋後來到上海紅了些年,創些柔媚的新腔,推了一出《蝴蝶媒》,非常叫座。老戲以《春秋配》拿手,現在這出戏還有黃派的唱法。

  高慶奎與小翠花、李慧琴合作的時間比較長,和小翠花還排了幾齣新戲,後文另談。李慧琴是坤伶,嗓音好,戲路很正,是李桂芬的弟媳婦,也就是盧燕的舅母。

  王洪壽,藝名三麻子,他是關戲宗師,南方的李順來(小三麻子)、麒麟童、林樹森,北方的李洪春,關戲都宗他的路數。其中以李洪春所得較多,後來他成了北方關戲典範,又再傳給李萬春、白家麟等人。三麻子在民國十一年秋北上,唱了三個月的戲,就搭高慶奎的慶興社。八月六日打泡,貼《掛印封金•灞橋挑袍》。碼列壓軸,大軸高慶奎《失街亭》。以後陸續貼有《戰長沙》,他的關公,高慶奎黃忠,郝壽臣魏延,張春彥韓玄。高慶奎能演關戲,他此劇也演,與三麻子合作,他就飾黃忠了。三麻子單挑的戲還有《關公月下斬貂蟬》,與高合作的還有《三國志》帶《華容道》。他給高慶奎排了一出新戲,在北平很轟動,就是《七擒孟獲》。這出戏裡,三麻子飾孟獲,扮相有如《白馬坡》的顏良,也帶假下巴。有一段“仰面朝天一聲嘆”的漢調,在北平風行一時,高慶奎飾孔明,黃潤卿飾祝融夫人,郝壽臣飾魏延,沈華軒飾趙雲,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白天,初演於華樂園,以後連演多場,上座不衰。三麻子離開北平以後,十二年元月起,高慶奎仍常貼《七擒孟獲》,不過孟獲換為侯喜瑞,祝融夫人換為小翠花了。

  與高慶奎合作最久,而最得力的花臉是郝壽臣,高、郝二人排了幾齣新戲,都很叫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