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小說閱讀賞析:《城市消失的鳥群》

城市消失的鳥群

邱紅根

高中小說閱讀賞析:《城市消失的鳥群》

傻根娘眯著眼睛在陽臺上曬太陽。陽臺很大,掛滿了香腸、豬蹄子、醃魚等年貨。按以往的經驗,進入臘月,傻根娘便準備忙碌了。

還是五年前,傻根娘在兒子這裡住過一段時間。那次也是在冬天。一進臘月,城裡人也開始“忙年”了。傻根媳婦是個能持家的能幹人。進了臘月,兒子陽臺上便掛滿了年貨。這些東西——醃雞鴨魚、香腸、豬蹄子都是要在陽臺上晾乾的,否則就會長出黴斑。臨出門兒媳婦交代,“媽,您幫忙照看一下陽臺上的年貨,城裡的鳥蠻狠。”

兒子的房子很大,陽臺也大,佔了一面牆。陽臺原本是用玻璃封了的。玻璃外面又罩著一層防盜網。因為陽臺上的年貨需要晾乾,封了的玻璃窗要打開,讓陽光和風灌進來。

那時候,城市裡鳥可真多。這些鳥都是被陽臺上的香腸的香味吸引來的。麻雀、八哥、烏鴉、藍鵲是傻根娘叫的出名字的,還有很多傻根娘叫不出名字。這些鳥總是趁人不注意,飛進防盜網,飛上陽臺,在香腸上啄個洞就飛走了。最討厭的是麻雀,這小東西灰頭灰腦的,一來就是一群。那年的整個臘月,傻根娘就坐在陽臺上趕鳥。

傻根娘不識字,看不懂電視。兒子家裡的東西都是電氣化,家務活插不上手,來到城裡,傻根娘就覺得渾身不自在。兒子兒媳工作忙,每天都早出晚歸的,孫子在外地上大學。兒子兒媳出門後,偌大的一個房子,沒有一個可以說話的對象。傻根娘就覺得自己是一隻關在籠子裡的鳥,相當地孤單。在城市鄰居之間從來不說話不來往,這點可真比不上鄉下,一出門,整個村子都是熟人,這裡站站那裡瞅瞅,一天時間就這麼過去了。在城市傻根娘總覺得自己是個多餘的人。

時間一晃就是五年。這次,傻根娘是不得不隨兒子來到城裡的。去年傻根他爹去世後傻根娘覺得鄉村再沒有值得牽掛的,才答應隨傻根來到城市。兒子是村裡走出的第一個大學生,畢業後留到了城裡,後來取了個城裡媳婦,在城裡安了家。傻根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傻根爹沒去世時,傻根多次說,“媽,你們就不種地了,到城市裡來吧!兒子能養活你們。您和爸爸這麼大年紀,也該享清福了。”對兒子的要求傻根娘總是不答應。傻根娘是個明白人,她不答應兒子是有自己的想法的。雖然兒媳婦很孝順,但“媳婦和婆婆原本就是天敵”,——這可是書上說的。再孝順的媳婦和婆婆待時間長了,也會鬧出矛盾。“就是牙齒和嘴唇也有打架的時候呢!”。再說懶散慣了的傻根娘可受不了城市的侷促。因此無論傻根怎麼做工作,傻根娘就是不鬆口,一直和傻根爹在鄉下侍弄他家的一畝三分地。

在城市的這些日子,兒媳婦什麼事情都不讓傻根娘幹。勤勞了一輩子的傻根娘便覺得渾身不自在,就一直盼望著進入臘月。希望自己能像五年前一樣,在陽臺上趕鳥,體現一下自己的“存在價值”。在隱秘的內心深處,傻根娘已經把鳥當作自己的一份期待,一份渴望,一份堅守。

現在,傻根娘躺在陽臺的寬大藤椅上,眼睛眯成一條線。陽臺上的香腸,散發出好聞的香味,傻根娘愛聞這種香氣,這種香氣彷彿是一種誘惑,人都受不了何況鳥。今年卻出乎意外,沒有一隻鳥飛進陽臺啄食。這倒是讓傻根娘很是失望。傻根娘不知道城市的鳥群都飛到哪裡去了?

太陽病怏怏地掛在天空,風中流動著一種發黴的味道。傻根娘瞥見陽臺上的甜香腸的表面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黴斑,特別是在香腸皺褶處更明顯。傻根娘知道這黴斑是有毒的,需要被清除。想到這一層,傻根娘顫微微地去廚房拿塊抹布,把一根根甜香腸表面的黴斑耐心地輕輕擦拭……

做完這項工作,傻根娘真的累了。她吃力地躺在藤椅上,她想,自己真的老了,不中用了。跨過年,傻根娘就進八十七歲了。

(選自《天池小小說》2016年第7期)

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鑑賞。

傻根媳婦是個能持家的能幹人,這從她每年都早早地備好年貨即可看出,且她在家中的地位很高,傻根只好事事都聽她的意見。小說中寫傻根家裡的東西都是電氣化,傻根娘連家務活插不上手,主要是突出了城裡人生活水平高,與農村落後的經濟構成對比。傻根娘本來一直不願到城裡來住,認為自己和媳婦合不來,後來發現傻根與傻根媳婦對她都很孝順,於是才答應隨傻根來到城市。

​這篇小說意在告誡我們要進行環境保護。小說中用城市裡過去與現在的鳥群的變化以及題目“城市消失的鳥群”揭示了我們要進行環境保護的主題。要關注從鄉下到城市中的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如小說主體插敘了傻根娘在農村愜意的生活狀態以及來到城市苦悶的生活狀態等,從而揭示了要關注這批老人的心理健康。不能只著重物質文明的建設,更要著重於人的精神文明的建設。小說中的傻根不讓老孃幹一點家務活,而且家務活她也插不上手,體現了傻根孃的苦悶。生活中要體現一個人的價值。如小說中傻根娘希望自己能像五年前一樣,在陽臺上趕鳥,體現一下自己的“存在價值”;而現在無鳥可趕,她就覺得自己是一個多餘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