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你願意平平凡凡的過一生嗎?

拆那小哥哥


最近聽過一句話“最怕碌碌無為,還嘆平凡可貴”,雖然這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是平凡的,但是平凡和平庸是兩回事。有些人在忙忙碌碌、車水馬龍的大城市裡碌碌無為,可有些人在遠離繁華,寂靜的鄉村裡也能發光發熱。每個人有不同的活法,有些人就適合站在耀眼的聚光燈下展現自己,而有些人也喜歡安安靜靜過自己的小日子,恬靜美好。電影主人公般的戲劇人生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你認為你人生中的每一天都是有意義的,那便不是平凡。看你自己的內心是怎麼認定的。之前看過一本書“人在年輕時候大多是橫著比,與身邊所有人比較,而老了卻是豎著比,比較自己的一生只過了一天,還是認真過了幾十年”。所以,找到自己熱愛的事,過自己熱愛的生活,成為自己喜歡的人。一切都是美好的,在路上等你。



飲溪xy


第二點最難的,“不貳過”。所謂貳過,第一次犯了過錯,第二次又犯。等於我們抽菸一樣,這次抽了,下決心,下次再不要抽,可是到時候又抽起來了。再犯同樣的過錯,這就是“貳過”。孔子說只有顏回才能做到“不遷怒,不貳過”這六個字,人們真能做到如此,不是聖人,也算是個賢人了。“遷怒”的意義發揮起來還很多,總之,我們作人做事,要儘量注意“不遷怒,不貳過。”那麼,“雖不中,亦不遠矣。”

事實上,我們所講的“不遷怒,不貳過”,只是其中的一小點。如果認真地研究起來,這兩句話是概括了全部歷史哲學,也概括了人類的行為哲學。人若真能修養到“不遷怒,不貳過”,那是太不容易了。所以孔子再三讚歎顏回,是有他的道理。

譬如我們說“怨天尤人”,就是遷怒的一例。一個人到了困難的時候怨天,這是普通的事。說到“怨天”,如韓愈所說的,一個人“窮極則呼天,痛極則呼父母。”這是自然的現象。又如司馬遷《史記》中對《離騷》的評論:“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澹,未嘗不呼父母也。”這裡所指的“窮”,並不只是沒有錢了才叫作“窮”。一件事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就叫作窮。此時往往情不自禁地會感嘆:“唉!天呀!”身上受了什麼難以忍受的痛苦,往往就脫口而出:“我的媽呀!”這是一種自然的反應。人到無可奈何的時候,心理上就逃避現實,認為這是上天給我的不幸。“尤人”,就是埋怨別人、諉過於人,反正是“我沒有錯”。古時平民文學中有一首詩說:“作天難作四月天,蠶要溫和麥要寒。行人望晴農望雨,採桑娘子望陰天。”像這樣,天作哪一種天才是好天呢?作天都難作,何況作人?所以一個人為朋友效力,受人埋怨,是難免的。尤其領導的人,受人物議,更是必然。所以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也就是包含了要我們效法天地廣大包容的氣度。

至於“不貳過”這層修養,比起“不遷怒”的操守,那是更深一層的功夫了。

下面文章氣勢再轉,更見《論語》編排之曲折而隱含條理之妙。——《論語別裁》


南若柔


與世無爭


只知堅持30


夫物芸芸各歸根,歸根覆命是為靜。

試從靜裡閒傾耳,便覺衝然道氣生。

道氣生時淡無味,視之不見聽不聞。

轟轟烈烈是假相,平平凡凡才是真。



明心真人


當然是願意了,平平淡淡才是真呀


農村你王哥


願意,命運由不得我作主,


平步青雲雲中有雨孔雲


這是願意不願意的事麼?


呵呵12


平平淡淡,平平安安。與世無爭


淚痕星辰709


這個問題要分兩種情況回答。

未努力過,未嘗試過爭取的,只要有點上進心的人都會表示不願意就此平凡。

努力過,爭取過,卻以失敗告終的,我覺得大部分人都會表示“知足常樂”,平平凡凡就好。

我三年前屬於前者,三年後我接近後者。

三年前,我三餐無憂,討了老婆,生了孩子,每個月就算不多,也會有點積蓄。因為不甘於收取不高不低的死工資,覺得一輩子如果這樣太浪費了。於是,衝動的開始了所謂的“創業”。

為什麼說衝動?這當然在三年後瀕臨創業失敗才得出的後知後覺的經驗。開始前沒有準備充足的資金計劃,沒有合理的選址,沒確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以一路以來,力不從心,事倍功半。

從一無所有到現在負債累累,每天一睜眼就是幾百元的支出,真的煩惱。

現在多懷念三年前的平平淡淡的生活啊!



小謝出征


不願意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