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 day,3.14国际数学日



第一次庆祝活动于昨日(2020年3月14日)举行。原计划于2020年3月13日(星期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官方发布会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取消。


报道 | π day,3.14国际数学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9年11月26日第四十届大会批准宣布,3月14日为“国际数学日(International Day of Mathematics,简称IDM)”。这是一个由国际数学联盟(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简称IMU)发起和领导的项目。此项目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众多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支持。第一次庆祝活动于2020年3月14日举行。原计划于2020年3月13日(星期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官方发布会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取消。


报道 | π day,3.14国际数学日

— 图片来源于IDM官网(www.idm314.org) —


今年国际日的主题是“数学无处不在”。这是因为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几乎每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自然模式到气候科学,从医学成像到搜索引擎,从运输网络到AI的优化,从建模到流行病的控制。它扩大了“圆周率日(以前在3月14日庆祝)”的范围,涵盖了整个数学领域乃至整个世界的各个方面。


报道 | π day,3.14国际数学日

— 图片来源于IDM官网(www.idm314.org)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助理总干事Shamila Nair-Bedouelle在强调数学的最重要本质时,他说:“数学的技术应用奠定了我们当今生活的所有领域。算法对于人工智能、气候科学和技术突破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对联合国《2030年议程》所规定的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原因。”


报道 | π day,3.14国际数学日

— 图片来源于IDM官网(www.idm314.org) —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数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李克强总理曾多次突出强调数学等基础学科对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他说:“数学特别是理论数学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量子通信等,都需要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作有力支撑。我们之所以缺乏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卡脖子’就卡在基础学科上。” 李克强总理还指出,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提出“潜心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

2019年上半年开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先生在多次接受国内外媒体的采访中,突出强调了数学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创新特别是5G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在我国极大提升了重视和加强数学发展的社会氛围。

2019年7月,为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切实加强我国数学科学研究,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国科办基〔2019〕61号)。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的基础,其重要性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已经被充分证明。近年来,从人工智能、大数据到航空航天、国防安全,从生物医药、能源、海洋到金融、先进制造,诸多领域的重大科技突破都是以数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为基础的。

中国数学会作为中国数学工作者的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作为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团结广大数学工作者、促进数学的发展、繁荣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与提高、为振兴经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为宗旨。

近年来,中国数学会在各方面不断扩大数学学科的影响,为专家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作为学会的品牌会议,中国数学会每年都召开学术年会,众多数学家在代数与数论、几何与拓扑、常微动力系统、偏微分方程、实分析和复分析、计算数学、概率和统计、运筹与控制、组合与计算机数学、数学教育等领域做学术报告。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仪,学会还连续召开丝路数学学术会议。自2016年9月丝路数学中心成立以来,至2019 年共有12个成员数学会加入,2017—2019 年每年也都举办学术会议,邀请成员国数学会代表在所在领域做学术报告,以促进各国之间的数学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数学科普与传播方面,学会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学会定期开展院士科普报告活动,在中国数学会微信公众号上投放许多数学科普文章。学会微信公众号已有8万余人关注,具备很好的社会影响力。学会的数学台历已经连续制作了三年,获得大众的好评。

在人才举荐方面,学会积极推荐各项优秀人才。在 2019 年度院士增选工作中,中国数学会推荐的年仅42 岁的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孙斌勇研究员,当选为2019 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学会每两年颁发一次中国数学会的三个重要奖项——华罗庚数学奖、陈省身数学奖和钟家庆数学奖。

学会举办的学术活动以及采取的各项措施都在不同层面服务于中国的数学工作者与数学爱好者。学会利用数学学术会议具有的国际性、权威性、高知识性、高互动性等特点,使数学工作者了解了领域前沿信息,分享了研究成果,启发了科研思路。学会在促使数学人才创新、增强自身素养等方面全力服务于国家建设,很好地扩大了数学在我国的影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