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幹部幫扶出實功“山旮旯”冒出個養雞鎮

昨(20)日,春和景明。在重慶銅梁小林鎮慶雲村17社,50多歲的建卡貧困戶葉兆忠正在為圈舍消毒殺菌。

“昨天,最後12只雞賣完了。我把圈舍收拾乾淨,準備進下一批雞娃。”葉兆忠笑著說,“我家肉雞賣完了,兩萬多元裝進了荷包,心裡踏實了。下一批,我還要多喂點。”

近幾天來,在銅梁小林鎮,和葉兆忠一樣忙著打掃圈舍為飼養下批雞娃的建卡貧困戶,還有68戶。

“賣完了,不夠賣。”“要買東坡肉雞嗦,下批請早。”近段時間,在小林鎮,有人打電話給建卡貧困戶說買雞的事,都會聽到這樣的回答。

铜梁:干部帮扶出实功“山旮旯”冒出个养鸡镇

幹部上門代收肉雞。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 攝

今年,小林鎮村民們飼養的肉雞,在幹部的幫助下,1萬多隻肉雞全部脫銷,近100萬元現金裝進了包括貧困戶在內的村民腰包,其中貧困戶售出的肉雞佔三分之一。

小林鎮是銅梁偏遠山鄉,與潼南、大足區連界。過去,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全鎮有建卡貧困戶130戶。經過幾年努力,全部摘掉了貧帽。

如今,小林鎮也成為名氣漸長的養雞鎮,養雞業如何成為鞏固扶貧成果的一條門路?小林鎮黨委書記塗偉生道出了原委。

“過去,小林鎮農戶雖然也養雞,但基本上是一家養個三隻五隻自食,沒有哪家想到賣錢。觸動我們心思發展養雞業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源於一次對養殖業的環保整治。”塗偉生說,過去,華壽村有一位名叫張明峰的孵抱大戶。鎮裡在養殖場整治工作中瞭解到,他孵抱的雞娃賣到了四里八鄉,而本地農民購買養殖的並不多,何不發揮他的養殖特長把貧困戶帶動起來通過養雞增收致富?

經過一番努力,村裡組建起了與村集體經濟掛鉤的重慶華沃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張明峰當上了合作社負責人,負責向貧困戶提供雞苗。

令幹部們沒有想到的是,經過宣傳,當初大多數貧困戶並不接招。

去年4月的一天,塗偉生走進自已聯繫的建卡貧困戶秦雲珍家中動員養雞。“塗書記,我不是不願養,自家一缺技術,二沒本錢,三怕賣不脫,到時候恐怕‘竹籃打水一場空’喲!”秦雲珍話中透出了擔憂。

面對群眾的困惑,鎮裡對症下藥,推出了合作社負責指導技術和包銷售,並減免50%的雞苗款的舉措。

貧困戶有擔憂,村幹部們帶頭養,做給群眾看,帶動群眾幹。華壽村村主任張正良、村務專幹劉開富一傢伙養上幾百只。鎮裡因勢利導,組織村民將屋後撂荒地利用起來建雞舍,解決了養雞的場地問題。在幹部的帶動下,貧困戶打消了顧慮,紛紛養起了雞娃。

“為了讓養雞農戶規避風險,合作社孵抱場將統一孵抱的雞娃飼養長至兩斤左右的青年雞發給農戶飼養,雞隻育肥後合作社保底回收銷售,合作社每斤提取0.5元作為集體收入。”村支書何代勇說,這一做法得到村民的歡迎,首批養殖的就有30多戶。

隨著養雞貧困戶的增多,小林鎮和專業合作社不失時機組織現場參觀和技術培訓。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幹部們的身影頻繁出現在建卡貧困戶家中,幫助解決養殖過程中的困難好問題。

一晃5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全鎮上萬只毛色光亮,用糧食蔬菜瓜果養出的品質優良的跑山雞到了銷售時節。

為了確保把肉雞全部賣出去,小林鎮及時啟動了消費扶貧行動。專業合作社和鎮村幹部聯手行動,合作社負責聯繫城裡餐館酒樓和單位食堂,機關幹部則負責聯繫親朋好友、街坊鄰居,利用“後備箱”下班後把肉雞捎進城。

小林土雞是從四川眉山縣引進的東坡肉雞,東坡肉雞毛色光亮,體格健壯,肉質細嫩,味道鮮香。林下散養吃蟲蟲草草和包穀、米糠,這種雞很符合城裡人口味。

去年上半年,在鎮村幹部和“曉霖捎客”鎮電商平臺的幫助下,第一批銷往城裡的“扶貧雞”大受歡迎,成為城裡的梁山雞、板栗雞、酸菜雞等特色餐飲名店的專供雞。

天有不測風雲。今年春節期間,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特色餐飲店關門歇業,雞的銷售成為貧困戶的煩心事。

“貧困戶的雞銷售遇困難,事關脫貧成果的鞏固。”塗偉生說,鎮裡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想辦法為貧困群眾的雞找銷路。通過聯繫小區和機關食堂等方式,問題終於取得突破。

聯繫小林鎮的銅梁區紀委、區黨校、區司法局等單位紛紛伸出援手,通過消費扶貧方式發動機關幹部購買貧困戶雞隻。

“貧困戶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幫助他們解決銷售難題就是最有效的扶貧。”在銅梁區紀委書記鍾偉的具體指導下,一批批肉雞相繼“飛”進了城裡的餐桌,一舉解決了貧困戶的後顧之憂。

華壽村8社貧困戶曾祥芳一批就養上了150只東坡土雞。她算了一筆賬,每隻可以賺30元,半年時間最少就有4500元現金裝進了自己的荷包。

“我都記不清了,蔡方琴、邱世明他們幾個幹部到我家都有好多次了。我申請5萬元小額貸款,他們幫我填表,跑路,連口水都沒有喝。”華壽村建卡貧困戶宋光建是村裡的養雞大戶,他談起幹部對自已幫扶感激不已。

“打贏打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硬仗,需要幹部下足扶貧真功。”塗偉生說,鎮里正在支持專業合作社擴大孵抱場規模,並繼續支持貧困戶擴大養雞規模,用3年左右的時間達到年出欄20萬隻商品土雞,讓包括貧困戶在內的更多的農戶發“雞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