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創業本是一場修行,唯有艱難時刻的選擇,最難。

什麼叫“即便刀山火海,也只能往前走”?

什麼叫“如果你選擇的是一個坑,那可能就是深淵”?

什麼叫“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選擇相信自己”?

……


車好多楊浩湧、車和家李想、滴滴程維等一線創業者說出了自己艱難時刻的選擇,真實、犀利、扎心,值得你反覆體味。


如果好與不好的選擇,那就不是選擇 而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人生大部分是沒有沒什麼機會在兩個足夠好裡挑一個。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來自一線創業者CEO,他們有的已經長成了龐大的上市公司,有的是這個市面上增速最快的公司,有的擁有創業者的明星光環,有的則是看準了一個市場空白正在努力拓展著自己的疆域。


感謝他們不一定選擇改變世界,但都選擇了改變自己與適應世界的改變。


“我創業不是想證明什麼,也不是為了財富,而是這個事情本身有意思。——車好多楊浩湧”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來自好車多楊浩湧自述:


他說創業以來,做得最艱難的選擇就是58和趕集的合併。


從創立趕集網開始,十年來我帶著它一路成長,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這上面,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所以我當然是很不捨的。

合併後那半年,他主要解決合併產生的問題,一邊做一邊也會反思——一個公司做了10年合併了,其實還是有些難過的。另一方面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也慢慢覺得當這種聯席CEO意思不大,可能也要自己做一點事情。

他說那段時間其實挺痛苦的 自己之前是很有目標、很有信心地做事情,合併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很多人問說他創業的動力來自哪裡?他說既不想證明什麼,又不是為了財富,而是自己覺得這個事情本身有意思。


而這個選擇成了自己創業以來最慶幸的選擇,也非常喜歡現在每天的狀態,總在解決問題,做很有意思的事情,這種感覺非常好。


“有50個人拒絕了你,還是要選擇相信第51個人。——滴滴出行程維”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來自滴滴出行程維自述:


2013年滴滴出行融C輪的時候,因為有競爭和其他因素,導致那時沒有人相信。他說在中國走了一圈,都沒有人敢投資。


都知道創業者必須要走一條向上的路,向上的路就意味著你要不斷做沒做過的事情,面對沒有面對過的挑戰,所以面對挑戰是常態。同時,這也是幸運,有機會改變世界是年輕人最幸運的事。

現在的滴滴可能是中國互聯網有史以來融資最多的公司了,但他們也經歷過沒人相信、都是拒絕的一段時間。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然後當時程維去美國,走了兩三個城市,甚至都沒有多少人願意見他們,約好的會議莫名被取消了,紐約答應給offer的投資人以各種理由放棄了,實際上是很失敗的。


結果他們回中國後,見了第一個投資人就搞定了。所以說要永不放棄,不放棄希望,如果有50個人拒絕了你,還是要選擇相信第51個人會成功。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他說滴滴成立雖然五年多,但這五年多如同電影一樣,劇情跌宕起伏,充滿了艱難而重要的選擇。


如:第一天他們決定出發,冷啟動,激烈競爭多次亮劍,直面政策挑戰,堅持獨立發展。還包括滴滴的全球化,以及公司發展願景從出行平臺變成智能交通的引領者和全球最大的汽車運營商,這意味著即將進入汽車的產業鏈中……他們一路上做了很多關鍵的選擇。

程維說“相信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艱難” 最重要的事情還是知道自己要去哪裡,懷著自信和感恩的心。就像之前我們面對無數的艱難都走了過來一樣,未來的艱難也沒有什麼不可以面對的,它其實就是讓我們變得更強的路上的一些挑戰和過程而已。


“要做出更好的選擇,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自己變強。——車和家李想”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來自車和家李想自述:


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是李想創業18年一來最為糾結的時期。

當時,汽車之家發展得非常好。發展得越好,則實質的現金流就越差。因為當時他們做的是廣告業務,廣告有3個月的賬期。當時汽車廠商遇到了經濟危機,拖著廣告費不給。他們也沒什麼辦法,因為這是對方財務的一個政策。

讓他印象最深的是:汶川地震的時候,很多同行都給災區捐錢,捐20萬、50萬、100萬的都有。他說當時賬上什麼錢都沒有,自己卡上只有一萬多塊錢了,那真的是最慘的時候。那時候大家還說李想是什麼80後億萬富翁,其實狗屁都不是.....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當時自己手下有200多個員工,底下員工的工資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自己卻是到處借錢來發工資。

公司的現金流出現了問題時,融資也沒融不到,公司內部股東對自己意見意見很大。有一次,幾個股東都坐在一張桌子上,有一部分股東就指著鼻子罵道“要把自己和另一個合夥人踢出公司”

當時自己覺得非常地委屈,因為自己所能做的努力都去做了,但自己團隊沒有融資的經驗。他們不會認為這是經濟危機產生的負面的影響,他們只會認為李想無能,所以李想融不到錢,李想拖累了我們的發展等。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當時大家都認為他們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案子,既解決了現金流的問題,又解決了內部矛盾的問題。後來汽車之家上市漲到了50、60億美金,今天又漲到了100多億美金。大家都說,你們當時這個選擇賣虧了。但他認為不是,因為他要對所有的選擇負責任。

這個選擇是他當時能做的最好的一個選擇。之所以沒有做出更好的選擇是因為當時的能力不夠。所以,要想做出更好的選擇,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能力變得更強。


“如果你還有選擇,那就去放大它。——客路林照圍”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來自客路林照圍自述:


創業以來,林照圍最艱難的時刻是2016年。

他說當時團隊從香港、深圳、臺北這三個辦公室,快速擴展到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等近十個國家和地區,同時打多個用戶市場,業務十倍速增長。但融資一直不到位,A輪B輪融資之間隔了近兩年,運營和流動資金一度吃緊。到了2016年中,發工資都有壓力。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那一年自己接觸的機構都數不清了,至少四五十家。當時在線旅遊創業持續低迷,投資人的顧慮很多,完全可以理解。

那幾個月簡直是度日如年。焦慮不像洪水撲面而來,更像離岸流,週而復始,不知道什麼時候到頭。那段時間我掉了不少頭髮,早知道就創業開始就應該用防脫洗髮水。

2016年底,公司業務的規模化持續爆發出來,大中華區、東南亞和日韓的區域聯動逐漸清晰。2017年,我們連續完成BC兩輪近1億美元的融資。

現在回頭看,他說要感謝創業四年來最難的2016,那一年給了自己提醒:如果一個公司和你模式類似,有什麼東西永遠抄不走?這些東西就是你的護城河,如果你還有選擇,那就去放大它。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作為CEO,幸福都是短暫的,艱難才是常態,未來一定還會有更多艱難時刻,要保持敬畏之心。只要這點不變,我們在未來每個岔路口,就都會選擇同一個方向。


“凡是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獵豹移動傅盛”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來自獵豹移動傅盛自述:


他說網上有人稱他是“創業導師”,還有人叫他“思想家”,他說無心做這些。創業本身是一個極度孤獨和極度焦慮的過程,所以每當自己有一些經驗總結,都特別願意拿出來跟他人分享,希望可以幫助更多同行者。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刻有很多,早期和金山合併的時候,珠海的一些老員工不信任他。

當時真的是生死掙扎,外部對手四面圍剿,內部團隊還沒有擰成一股繩。有次,團隊一個核心骨幹成員給他寫了一封離職郵件。從收到那封郵件開始,他的胃就開始疼,本來胃口很好,但那次真的很疼,一直疼到半夜。反覆想怎麼辦,怎麼能留核心骨幹成員下來呢。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當時他沒有什麼選擇,選擇只能是往前走。其實很多時候,靠的是一腔孤勇,刀山火海也只能往前走。

創業真的很孤獨,你會面臨很多困難,你不知道跟誰傾訴,甚至都不能表現出來。你告訴員工,員工會喪失鬥志;你跟家人說,家人會勸你乾脆別這麼累;你反映給投資人,投資人早嚇跑了。


“全世界都懷疑我的時候,我選擇了相信自己。——樂信肖文傑”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來自樂信肖文傑自述:


創業以來,最正確的選擇就是在最後關頭堅持上市。

對每個公司來說,上市都是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但樂信在臨近上市前期,政策突然發生了變化。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樂信肖文傑回憶說:在從香港飛到北京的飛機上,一下飛機就看到這個消息,立馬打開來看。看完以後整個人都覺得不大好,因為這個政策出得太細了,導致他們上市的所有合規評估全部都要重新做一遍。

在那個時候,第一反應是放棄,因為已經不可能了。但後來,自己還是堅持選擇上市。

做出這個選擇之後,非常焦慮。因為時間非常有限,很多事情不一定能做完,我沒有把握能百分之百搞定,那種前途未知的感覺非常差。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好在有志者事竟成,他們成了2017年最後一個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公司。

那幾天,他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以至於在納斯達克敲鐘的時候,自己已經不太激動了,只想趕緊敲完趕緊回來,實在太累了。同年11月份做試水路演時參觀交易所,看別人敲鐘倒計時的時候,都比自己敲鐘興奮。

後來緩過勁來的時候,才真正意識了到這場硬戰的意義——全世界都懷疑我的時候,我選擇了相信我自己。


“為了讓公司活下來,我們必須裁員。——優剪熊國平”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來自優剪熊國平自述:


創業以來,讓他最慶幸的選擇是在末路關頭帶領著公司及時地轉了型。

他們公司最早做的是美業的SaaS,自己投了大幾百萬,投資人也投了一些錢。但SaaS非常燒錢,不到一年時間,賬面上就只有100多萬了。算了下公司近40個員工的開支,撐不了幾個月了。

自己焦慮了很久,把創始團隊叫到辦公室,說,為了讓公司活下來,必須裁員。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這是他創業以來做得最為艱難的選擇。作為公司創始人,做出這個選擇其實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情。因為當時是把大家召集起來幹這件事情,前面跟大家講得非常好,結果做了一年發現不是這樣的,讓人家走,內心非常過意不去。但知道,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公司就會死掉,而且很快。

所以把近40人的團隊砍到了只有一個後臺、一個前端、一個產品兼UI,再加少量運營和美髮行業的人,加上創始團隊總共10多個人。相當於非常心痛地把一些老員工直接送走了。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當時走的這批人,他個人給了他們少量的期權承諾。雖然他們離職了,但是他們的期權我會保留著,如果未來這家公司做成了,也有他們的一點點心意。自己也盡所能地幫一些人找了下家,但還有一些人只能讓他們自己去找。


如果說給他一次修正自己選擇的機會,他希望在創業開始的時候多花點時間在項目論證上,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做SaaS做那麼久之後又轉型做優剪,以至於損失了一批老員工。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而一群人才能走得很遠。——有贊白鴉”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來自有贊白鴉自述:


他說創業以來,最慶幸的事情是在2015年的時候被一個傳統的VC騙了。

那時候,他們大的業務方向是做平臺業務,所以花了很多錢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當時有一個機構看到他們,覺得這個事情很好,決定投一億美金。一切流程都敲定後,但在最後一刻的時候,對方反悔了。而且關鍵問題是,反悔的時候還不告訴他們,像模像樣地把他們約過去調研。

被忽悠之後,他們的現金流就比較吃緊,只夠花半年了。他立馬就去找老股東求救,內部做了一輪融資。但大部分股東都說,這件事不能讓創始團隊知道。但他覺得,剛剛開始創業,如果這種小坎都邁不出去,以後怎麼辦?


創業者自述:成功的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選擇心酸


他還是選擇了告訴大家,“不行了,兄弟們,我們被人忽悠了,沒錢了,快掛了。我們一起看怎麼解決。如果覺得沒法一起熬的人,你們該撤退就撤退了”。


但每個人首先都得靠自己,因為大家的體力都是透支的,沒有人能揹著你走,你必須靠自己。但光靠體力是不夠的,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而一群人才能走得很遠。他希望團隊自己領悟到這個道理。


就像你往一個錯誤的方向走著走著摔了一跤,起來看看發現走錯路了,那你就換一個方向。但是如果你沒有摔那一跤,你就一路撞到頭最後撞到牆上了,但撞到牆上的時候成本就高了,你可能就回不來了。

(本文內容綜合結合來源於經緯創投、混沌大學等多個網絡平臺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