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平凡,也能閃閃發光地驕傲

編者按:今天是兩個93班學員的成長分享,他們在年前剛上完 LEVEL 2 (原《選擇融合》)二單元(後四天)課程,這不過年期間就體驗到了驚喜轉變,大家可以讀著沾沾喜,還可以“搭搭車”哦~

只要平凡張傑;張碧晨 - 只要平凡


雨天晴心理(公眾號yutianqingxinli)出品


與爸爸媽媽的和解

———

即使平凡,也能閃閃發光地驕傲


母愛像飛流直下的瀑布——激情、喧譁,少了些許溫曖和柔軟卻砸在心裡縈在耳畔,瀑布身後那座父愛之山冰冷、堅定、不露聲色卻從未離開承載一切。他們相依相伴創造了自己的後半生和我們的童年,那斑斕、複雜、繁華、動盪的整個世界。

——93班學員 木木夕迪迦小怪獸


第一次來到雨天晴的時候整個人是亂的,感覺全世界都不理解我,常年和媽媽吵架跟爸爸冷戰,然而天知道我有多愛他們,困擾下我找到了這裡,在我的諮詢師雪珂的建議下我進入了《家庭模式重塑系統》團體諮詢裡。

一階段(現已正式更名為LEVEL 1)填成長表格的時候我只寫了提升自信和母女關係兩個問題,當通過課程體驗到了每個人的行為模式都是在為童年舔舐傷口時便放下了對媽媽的埋怨,兩個傷痕累累的人何苦為難彼此?


進入二階段(現已正式更名為LEVEL 2)才意識到父女之間的關係看似無交集實則是我家最重要環節,在我心裡爸爸始終是權威的象徵,是自帶光環的神,他的睿智、冷靜、沉著、可靠一直是我欠缺和嚮往的,然而多年的誤會讓父女之間嚴重缺少溝通,彼此在心裡相互指責又在大是大非前保護對方,這種崇拜又排斥的情感一直埋在內心深處。

敏銳又犀利的班導大人李蒙在一次支持中戳中我的軟肋,那一刻兒時的委屈、悲傷壓得我無法喘氣、淚流不止,然而壓抑了太久感受,使得我第二天才開始一陣陣心痛,於是我自動把爸爸的照片貼在班主任的臉上,即害怕又想接近。有意思的是我在課程中的成長方向與李蒙的導向有了一些擰巴,這恰恰像極了這麼多年父女之間的溝通問題:不理解、不交流、不面對。曾經認為爸爸對我要求過高、冷酷、不講理、自以為是,所以拒絕一切交流導致父女關係降至冰點,但在LEVEL 2 的體驗環節中我深刻體會到自己又何嘗不是自以為是和冷酷的呢?如果努力證明自己可以也許他會尊重我的不同意見,如果順著他的方向也許可以收穫不同的結果,可惜我只是逃避。

即使平凡,也能閃閃發光地驕傲


帶著LEVEL 2 的領悟回到家我從側面觀察爸爸,褪去神的光環他儼然成了小時候的我,需要關懷、需要認可、需要幫忙,我放下執拗主動和他閒聊天,解決他不擅長的電子設備操作問題,疫情期間不耽誤工作的前提下承擔了大部分的勞動,不再畏懼他的“超理智+指責”,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爸爸對我的態度也日益和善,這種種似乎讓他真正意識到我不再是他嘴裡那個“不懂事”的丫頭,實際上以往我也只是置氣地把自己最糟糕的一面報復給他。


我甚至感到爸爸映射在孫女和外孫身上的欣賞是彌補我童年的缺失,侄女對跳舞的喜愛和兒子繪畫、樂高的天賦都讓他沉默著微笑又帶著一絲絲感傷,我知道他看到了小時候的我,那個自暴自棄前曾帶給他驕傲能跟別人炫耀的我。他欣慰的眼神深深刻在我心裡,讓我似乎一瞬間回到三十年前,爸爸微笑地坐在臺下自豪地抓拍著女兒,假如舞臺上那個女孩不是那麼憂心忡忡該有多好。

隨著和父母關係的改善,問題又回到了我自身,非常期待後面的學習內容,悄悄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重新成為自己和他們的驕傲,即使平凡也能閃閃發光地驕傲!




下面是同為93班學員李姐,分享的自己在一致性溝通上吃到的甜頭,還舉了跟女兒互動的事例,小編我讀了都感覺她跟女兒說的那段話讀起來真的是好舒服啊~


我嚐到了一致性溝通的甜頭

———


通過學習才知道,原來種種溝通問題,大多是源於“壓力下的不一致溝通”及“抱柱子”行為,所以我就經常運用覺察工具,對照檢查自己、覺察自己,看看自己當下是什麼情況,有意識的改進和提升自己。近兩個月我發現和體會到一致性溝通的甜頭了,下面是我體驗後第二天寫的日記:


 2020.1.18 


昨天小年,晚上回家跟女兒一起包餃子,以前這麼重要的廚務,都是她爸爸為主、我當下手,這是頭一次我們娘倆單獨包餃子,我有些忐忑,女兒說我把豆角淖得有些爛,但她沒發火,我也就沒再解釋什麼,母女倆繼續幹活,整個過程非常愉快和諧,這是很久沒有的感覺了,我心裡很高興、很舒坦。


一吃完飯,沒等收拾碗筷,坐在餐桌旁,我就把前幾天一直憋在心裡的話平和地說出來了:“你過生日那天,為了洗大蔥的事你大發脾氣,如果是在以前,我肯定就跟你吵起來了,可那天儘管我心裡難受,但我沒生你的氣,沒跟你爭辯。因為我在學習提升,我知道情緒是信使,你發火這是你傳遞出來的信號,我不會再生你的氣了。你為了一點小事發那麼大的火,那背後肯定是有原因的,你的火氣是信封,裡面的信瓤我當時不清楚,但我知道肯定有緣由,又考慮到你過生日,所以我也就沒再多說什麼。我作為你媽媽,不會跟你計較,如果換了別人,人家可不會讓著你。每個成年人都應該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不能隨便傷人。別人跟你想的不一樣、做的不一樣,這都是很正常的,人和人之間是有差異的。看到你大發脾氣,我心疼你氣壞了自己”。


聽到此處,女兒哭了,儘管她對我還是有意見,但似乎聽進去了一些。我覺得這是我倆之間少有的一致性溝通,說感受、不指責,我沒再像以往那樣習慣性地評判、講道理,而是把我心底最想說的話說出來了。這次溝通後,感覺娘倆的心近了一點。


即使平凡,也能閃閃發光地驕傲


通過這次溝通,我覺得在氛圍和契機都具備的情況下,鼓足勇氣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後,意外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並沒有丟人,並沒有出現事先擔心的種種情況。我意識到其實是我們從小到大都習慣了掩飾自己,遇到事情時往往會壓制自己的感受,儘量不讓別人發現。沒想到我們致力於學習和訓練的“不喜形於色”、“面不改色心不跳”等偽裝技能,讓我們變得不真實了,我們像個假面人,無意中設置了人和人之間的溝通障礙


通過體驗學習,我對不一致溝通帶來的害處很清楚了,但對怎樣一致性溝通是很犯難的,本來想著讓自己怎樣怎樣,可是往往一遇到情況就重蹈覆轍了。當出現這種後悔的狀況後,我就以寫日記的方式記錄和剖析,大多是在晚上睡前,人靜心靜的時候進行的,過後有時間再翻看體會一下,吸取教訓。


當我嘗試做了一次一致性溝通後,感到特別高興,之前心中的的顧慮都打消了,我終於學著邁出了一小步,儘管我還做不到運用自如,很多時候還是出現慣性、畏難,但我相信,

只要用心體驗、用心覺察、用心感受,找準合適的時機和氛圍,勇敢地去嘗試,溝通障礙就成了紙老虎,我們所向往的和諧、有趣、有韌性的人際關係就不再是難事



真的很為他們兩個在生活中取得的實際成果感到開心,其實這也是我們雨天晴系統課程的初衷:


使所學的東西都對學生的生活直接有用,幫助他們取得成功……因為這些崇高的原則源於人們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所擁有的不可剝奪的權利。

其實這句話不是我們自創的,是借鑑的斯坦福大學的辦學理念,12年前斯坦福的“務實”理念和它對硅谷的影響力,深深地震撼了我們的創始人。從那時起,他心裡就種下了一個信念,要做一家心理學的“斯坦福”,為人們提供有實效的解決方案,讓人們的情感、事業和生活發生實實在在的變化。

所以每次從學員那裡聽到他分享生活中改變的好消息我們都特別欣慰,我們不懈努力和追求的也是讓學員的生活發生實際的改變和收穫,活得更幸福更健康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