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兩口,一個月最低需要多少錢?

一杯仙


首先算一下日常開銷:

1.吃飯,早上一般米湯稀飯,吃兩個饅頭,一個菜。8元左右!中午吃麵條,10元夠了!晚上和早上差不多!也按8元吧!這樣一天就26元!一個月800元左右!一個星期改善一次生活!一次按50元,一個月1000元差不多了!

2.服裝,老年人一般很少買衣服!要買也是相對價格比較實惠的和貼身衣物!一年按2000元算!平均一個月220元左右!

3.出行,現在一般是電動三輪車,一個3500元左右。騎五年沒問題!平時也就一點電費。

4.看病,年齡大了,身體容易出毛病,看病的頻率比年輕人多!好在農村收費低點!一個月按100算吧!

5.日常開銷,電費水費100元,液化氣50元!平時日常買點零食水果什麼的200元,添置家用工具50元!一共400左右!

6.隨份子,這個農村比較看重,也比較多!一般的一年也要1000元左右!平均按100元吧!

以上總結下來,一個月大概1700左右!2000元應該足夠,當然這個是房子,家用電器都有的情況下,並且沒有大病!當然也看家庭和消費情況,有的比這少,有的比這個多!



大蝦史豔文


這個問題主要要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同的情況,就拿我們家的情況來說吧,我爺爺奶奶每個月的退休金是110塊,兩個人加起來就是220塊,一年的話就是,2640塊,可能有人聽到這個數字驚訝了,這還不夠我們半個月的工資,可這卻這是他們一年的生活費,當然,我們做子女的是不可能束手不管的,我每個月也要給他們寄錢的,差不多一年就是寄了7000塊左右,是他們的兩倍多,但我仍覺得他們的生活費不夠,原因就在於我爺爺奶奶身體狀況不太好,我爺爺的話,有心臟病,我奶奶有糖尿病,他們是慢性病,都是要平時靠藥養著,所以僅僅是生活費不夠,還要考慮到藥品的問題,我們家的情況就是這樣,他們的生活費花了5000塊錢,但是藥費需要7000塊左右,這還是考慮到他們平時不上醫院的情況下,僅僅是平時靠藥養的花的錢就是這麼多,謝謝


莞城小君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農村老兩口,一個月最低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其實也是要分家庭來說的,像您舉得例子我感覺有點極端了。以我爺爺和我奶奶為例,平時吃的飯麵食基本是自己家種的,也就是偶爾的買點菜,買點肉。我爺爺不喝酒,但是抽菸,奶奶身體不好,每月都要準備著心臟病的藥,這種情況應該能代表大部分的農村老兩口了。

細算一下,如果是我爺爺奶奶自己生活的話,每月電費30元,手機話費25元,抽菸兩天一包,每包8元,一共120元,吃飯青菜一個月100元,肉食一個月100元,藥費200元,其它的零食之類算100元,每個月加起來一共是675元,奶奶在家沒收入,爺爺是村裡的老書記,每年有幾千塊的退休金,按理說是足夠自己開銷的,但是我家是和我爺爺一起住的,所以爺爺的錢幾乎都讓他自己存著了,這個不做比較。

像剛剛我說的那些,可以當作是一家老兩口正常的生活水平,但如果老兩口都身體健康,且不抽菸平時吃飯還比較清淡的話,300塊錢以內的花銷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不過還是希望大家都能多和老人待在一起,因為他們以後的日子裡,可能就慢慢的只剩下你們了。


姍姍愛養花


題主問:農村老兩口,一個月最低需要多少錢?

老人身體挺好的,自己可以種點蔬菜,可以飼養一些雞鴨鵝等,這樣每月可以省去一大筆買菜的費用。雞鴨鵝的肉與蛋,除了可以提供部分營養身體的所需外,還可以賣一些以補貼費用。

再加之老兩口自身無不良嗜好,這樣的老人所需費用一般不會高,老兩口一個月有個300元應該夠日常生活開支了。

我的大伯大娘就是個例子,老兩口每個月可能還花不了300元,因為,他們能動,能動就能自給或部分自給,我的堂兄弟們很孝順,捨得給錢給大伯大娘,大伯大娘一直不收,總是說不用操心他倆,錢真的夠用了。

● 身體很差,什麼事都幹不了,再加上又是個「藥罐子」,整天拿藥當飯吃的,雖說農村也有了醫保,但醫療費用中,個人掏錢的比例還是很大的,這樣的老人,費用自然會高或者會很高的。

有不良嗜好,比如:一天要一包煙,一天還喝一至二頓酒,偶爾還賭點小錢等等,這樣的老人所需費用自然也不會低的。

我老家有個唐姓老爺子就是這樣,唐老爺子今年剛滿70歲,雖然身體還行,但終身愛抽愛喝兼愛賭,誰說都不聽,總說自己年輕受了苦,現在應該要享福,常常為錢的事和子女鬧的不可開交。

農村老兩口,一個月最低需要多少錢?這得根據老兩口的自身實際情況和生活環境而論,具體情況應該具體對待。

老人們辛苦了一輩子,子女們應該各憑各的良心做事,自己多苦點累點沒什麼大不了的,能儘量滿足老人們的實際生活要求就儘量滿足他們吧,省得將來自己後悔。

大家好,我是@三晃子,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向你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三晃子


我就在農村工作,最有發言權。農村老兩口,如果是生活費的話1000塊足夠了。

大家聽我算算。農村人一輩子勞作,到老了身體也還好(起碼比腦力勞動者身體好)。

1.糧食能自給自足。一般農村人閒不住,很多70多歲還在種地。不過,種地也僅僅種兩三畝,夠自己吃。就算他們想多種地,身體不允許不說,畢竟老了,兒女也不會同意。

2.青菜,雞蛋能自給自足。農村閒散土地多,房前屋後種點菜,青菜就不用買了。再養幾隻雞,雞蛋也有了,基本能自給自足。

3.兒女貼補,日常生活能自給自足。拿我父母來說,我隔段時間就會給父母買魚,買肉,基本上他們肉吃不完。每次回去送肉,冰箱裡的肉都還沒吃完。妹妹隔三差五從網上買水果寄回來。

所以,就算農村人沒養老金,基本也能自給自足。我父母每個月還有幾百塊養老金,我家二十多畝地,租出去,一年的租金有大幾千,我和妹妹每個月給父母600塊錢。他們還有富餘。過年回孃家再一人給點。年貨基本我都買差不多。所以父母一年也開支不了多少。

不過,人老了,手裡有錢,心裡不慌。兒女如果經濟條件好,就多給點,沒錢少給點,儘自己力量讓父母安度晚年。畢竟是自己的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


心向陽a花自開


我是農村人,我是90後,老人在農村生活不需要多少錢,一個月二三百就可以了,吃飯孩子管,吃藥住院也是孩子管,有時間女兒看他們時候都帶著吃東西,兒子孫子,做什麼好吃的,我也會給自己家老人,在農村老人一個月有時候都不怎麼花錢。



農村小強強


你好很高興能和你交流這個問題,我本人就是農村人,老兩口一個月需要多少生活費這個問題,首先要看對生活的要求質量,還有地區不一樣消費會有些許差異,我家是山東曲阜的一個村莊,爸媽每個月用在生活上的費用大概在300-400之間,這這錢80%都是用在購買肉類居多,青菜大部分都是自己種的,糧食也是自己種的,如果換算成買費用會增加200左右(月),生活在農村消費非常低大部分東西都可以自給自足,衣服有孩子給買,大部分花到了買化肥,種子,農藥,收割農作物上面,一切靠買的話我們這邊700-900足夠小康生活,我們取一箇中間數來算每月800元平均一天26塊錢,先說必需品,柴米油鹽醬醋茶每個月扣去50元足夠!(不要糾結在茶上!)米,面,麵條,因為我們這邊吃粗糧多一些主食主要是麵條饅頭這些都是可以用自己種的糧食來加工的,這裡我們換算成買,每個月60塊錢的面足夠換算成主食的來源,60斤面可以加工麵條,自己做饅頭等!一般農村沒個村都有做麵條加工的,而且60斤面足夠兩個老人一月的口糧,60+50=110元還剩下690元,690元平均每天的菜肉錢=23元,平均倆人一頓飯在7.6元,實際早上5元中午14元晚上4元足夠!這大概就是我們這邊最基本的生活費了吧


海上最靚的仔


實事求是講,老兩口在農村生活,一個月的開支並不大,都負擔得起,當然也有差別,因為勤儉度不同。

問題出在年老,有病是常態,沒病是例外。現在病真的,看不起,過度治療、重複檢查,冤枉錢花得太多太多,這不能怪罪於醫生,醫生也是被逼,因為收入與之掛鉤,我稱之為“逼良為娼”。所以要抓緊醫改,至少醫生收入與開單脫鉤,由國家給於高工資,使其一心救死扶傷。


示一兄2O1


農村老兩口的開銷可以按我們老家的實際情況算一算。

首先糧食蔬菜他們自己種的,自給自足沒有問題,農村人活到老幹到老,沒有退休一說。相對而言大爺的開銷要大一些,因為農村大爺一般都是要抽菸、喝酒的。煙幾乎都是抽4.5元或者5元的,按每天一包5元算,一個月150元;酒是喝5元一斤的散裝白酒,按每天喝0.5斤算,一個月75元。如此算來如果沒有其他開支,比如人情送往、打小牌輸贏、傷風咳嗽等,老兩口在農村生活一個月有600元錢就夠了。

祝他們健康長壽!



肺魚探農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我是春明,一個生活在農村的80後,從事十幾年的高級電工的工作,各位要是有這方面問題歡迎來給我評論,我會積極回覆的。農村老兩口,一個月最低需要多少錢?我認為這要因人而異,在不同的地區消費水平是不一樣的。就我們地區的消費水平來說,兩老人一個月的生活費大概在1000-1500元左右。影響兩位老人消費的因素有很多,我給你例舉一下,希望能幫到你。

第一:兩位老人的醫療費用。在農村老人基本上身上都會有點毛病,比如高血壓。雖然在農村有合作醫療,但是一些常備藥物也是需要自己掏錢的。要是老人有重症需要長期服藥的話,可能生活費用還是要高的。

第二:生活的必須品,比較年輕人老人在這方面的消費是很低的,但也是老人消費的必須項。在農村大多時候是自己種菜,隨著現在水平的提高,提高了蔬菜的多樣化,自己種菜也就無法滿足了。

第三:人情費用。生活在農村的都有這樣的感受,紅白喜事隨禮,逢年過節孩子的壓歲錢也成了一筆開支大項。尤其是老人在孩子結婚、滿月欠下的人情債,需要給人家還禮。就拿我的父母來說吧,每年在這上面的開始幾千塊錢。

以上是我的回答,總之,老人的消費要根據當地的消費水平而定,沒有具體的答案。要是兒女經濟條件好的話,適當多給老人一些錢,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