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是思維差距

我曾經在文章中寫過一句話:


“在法律和道德的底線內,努力賺錢,並不可恥。錢雖然庸俗,有時候卻也是有溫度的。”


貧富差距是思維差距


其實每個人都偶遇過一夜暴富的機會,抓住和沒抓住,差別就在於思維方式。


作家李剛講過一件趣事。


大約是幾年前,他愛人想買一套學區房。


兩人在家合計了一下,發現這麼些年下來的存款竟然都湊不夠首付。


於是李剛說:算了吧,還是先攢點錢再說。


但胳膊沒擰過大腿,他愛人決意要買,於是東拼西湊欠了些債,硬是把首付給付了。


結果才過兩年,那套房子的價格就翻了倍。


李剛開心得拍大腿:“幸好買了!”


後來回過神來,李剛說,這件事情恰好印證了“窮人”和“富人”的思維區別。


窮人買房,想的是“我有多少錢,又有多少存款,買不起?那等買得起的時候再買吧”。


富人買房,想的是“我要不要買房,買什麼房,還差多少錢,怎麼解決”。


窮人永遠在等機會,等著時機都成熟,等著資源齊全,然而不出意外的話,這一天永遠也等不來。


另一小撮人想的是:這件事情別人做到了,為什麼我沒做到,我怎樣才能做到。


沒本金,就找投資人或者貸款;沒有技術,就先學技術或者找懂技術的;沒關係,就變通找關係;沒客戶,就一個個登門拜訪慢慢聯絡。


從無到有,於是這一小撮人,就成了富人。


經濟學家薛兆豐講過一句話:


“很多人會覺得,你是誰決定了你將會做什麼。事實剛好相反,是你決定做什麼,你做了什麼,反過來最後定義了你是誰。”


有錢人不斷尋找新的奶酪,窮人永遠在等待天上掉餡餅。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貧富差距是思維差距


貧富差距是思維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