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強行大團圓?那些 “親人”帶來的錐心之痛必須原諒嗎?

追完了《安家》,房似錦媽媽潘貴雨愚昧貪婪的形象引起很多網友吐槽,“真的有潘貴雨這種人嗎?”,想要盡辦法榨乾女兒每一分錢,為了錢不讓女兒上大學,不給老人治病一心只想利用老人騙女兒的錢,直到爺爺病逝,房似錦與家庭徹底決裂,但是最後潘貴雨生病,房似錦還是回家探望送錢,大結局時甚至弟弟到上海進入創業公司打工。最後一集,更是房似錦出面,生硬的團圓了徐文昌和徐有道。徐文昌兒時父親出軌,母親跳樓自殺, 這種傷痛和恨豈那麼容易彌合的,但是編劇就是這麼硬生生的來了個大團圓結局,充滿了中國人對家庭和睦,父慈子孝的價值追求和道德綁架,彷彿家人間特別是父母不管做過什麼都應該並且必須是被子女原諒,現實生活中,那些你讓你逃無可逃的親緣,那些至親至近的人帶來的傷痛真的就可以被團圓嗎?

《安家》強行大團圓?那些 “親人”帶來的錐心之痛必須原諒嗎?


《安家》強行大團圓?那些 “親人”帶來的錐心之痛必須原諒嗎?


叫三草的lily

Lily是我在外企的一個同事,性格非常的好,工作上進,做事細緻,處事細膩,整個人時尚美麗,還有一個很美麗的中文名字叫青竹,知道有一次一起出差看到她的身份證上的名字赫然寫的“三草”。直到後來從同事成為朋友,才知道她的故事,這個故事某些程度上像極了房似錦和蘇明玉。


《安家》強行大團圓?那些 “親人”帶來的錐心之痛必須原諒嗎?


三草是家裡的老三,上面有兩個姐姐,老三又生的還是女兒,父母把悲憤和不屑直白的表達在名字裡,給她起名為三草,後來家裡又添了一個孩子——三草的弟弟。由於超生,三草從小是在農村奶奶家長大的,兒時由於名字,也由於卑微尷尬的地位,可憐的三草沒少受到同村小孩的欺負,還有來自叔伯家堂兄妹的嘲諷。三草從小就會看人眼色,對大人的喜怒哀樂,弦外之音有天然的敏感,慢慢長大,因為乖巧,懂事,學習好,三草還是得到了來自爺爺奶奶和家裡長輩的關愛,幸運的是三草的父母儘管孩子多,儘管三女兒並不是他們所愛,但是他們還是樂於讓學習好的三草完成學業,這一點三草要比房似錦幸運的多,三草考進了省會的重點高中,這幾乎是當時那個村裡絕無僅有的奇蹟,從高中,三草開始了獨自的人生,然後順利的考入北京的大學,三草給自己起了一個新的名字“青竹”,工作後又起了英文名字Lily,除非必須使用身份證的時候,她都是青竹和lily,朋友們很少有人知道“三草”這個名字。

離開家,在北京獨自發展的Lily像極了蘇明玉和房似錦,抓住所有機會,勤奮,努力,在事業上可以說是做的風聲水起,十年時間在北京購置了兩套房子,高強度的工作幾乎讓青竹沒有任何個人時間,一直單身,一個人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的平靜的日子,隨著弟弟大學畢業之後開始變了。lily弟弟學習不好,上的民辦大學,從上大學開始,弟弟的學費和生活費幾乎都是由Lily負責,大學畢業,先是找工作,Lily幾乎動用了自己所有的關係幫助弟弟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很不錯的工作,Lily爸爸媽媽馬上就搬到北京照顧弟弟,當然住的是Lily的房子,一家四口人在一個屋簷下,從小沒有在父母身邊的Lily常常覺得自己是一個和一家三口住在一起的外人。後來弟弟結婚,父母要求Lily把自己的兩套房子給弟弟一套做婚房,Lily雖然沒有同意過戶,但是還是把自己的一個房子免費給弟弟住,自己搬到了另外一個房子,一個人承擔兩個房子的貸款月供,然後就是弟弟家的婆媳矛盾,戰爭升級,父母搬到了Lily家。再後來,弟弟的工資越來越多,而Lily經歷生病住院,失業,但是Lily的弟弟從來沒有給過姐姐房租,Lily的父母不僅覺得兒子免費住在姐姐家理所當然,甚至經常話裡話外數落Lily不把房子給弟弟過戶,即便是在失業的一年期間,Lily仍然獨自支撐兩個房子的房租。

最後Lily在38歲的時候出走澳大利亞,從留學到工作居住,到取得綠卡,期間辛痠痛苦不一一而述,Lily父親因心梗病逝,母親也在一年後患癌症,患病的母親被二姐接回老家,Lily賣了在北京的一個房子,把一部分錢給母親治病和二姐照料,弟弟一直住在Lily北京的房子裡。

《安家》強行大團圓?那些 “親人”帶來的錐心之痛必須原諒嗎?

出走也好,逃離也好,那個叫三草的Lily生活在墨爾本,在北京有個房子,卻永遠沒有過家。Lily說,

“我拼盡一切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我想爸爸媽媽會高看我一眼,我想讓他們知道,我是重要的,但是我在他們心裡一直是那個三草,無足輕重,自生自滅。‘’


“我不知道該不該原諒,而我現在無法做到原諒”

書成每年過年二十九都會開車回老家,每年年二十九下午開車出發,晚上到達老家,在賓館住一晚,大年三十一早去墓地為母親掃墓,近幾年來,他會到父親家裡坐一會,寒暄兩句,中午到老家熟悉的包子鋪吃上幾個包子後,便開車趕回北京。十年來,年年如此,從單身時除夕夜自己吃一碗泡麵,到現在老婆會做上一桌豐盛的晚餐等他回來,一家三口邊看春晚邊吃晚飯。

書成的母親是十年前年三十的早晨過世的,從那一天開始,對於書成來說,過年便是一年最悲傷的日子。十六歲那年,書成的父親出軌,父親、母親、小三三個人的戰鬥綿延了整整6年,最後以母親病逝終結,書成一度很希望父母離婚,甚至怨恨過母親的軟弱和執拗,但是22歲那年大四,書城的母親病了,腦出血,在搶救的過程中,父親一再阻撓,甚至把家裡的錢都拿走了不肯給母親付醫療費,書成求遍了親戚借了二十萬,但是對於在ICU搶救的母親來說幾乎是杯水車薪,書成找父親要錢,父親躲著不見,後來沒有辦法,書成把已經成為植物人母親接回了家,就這樣腦出血的母親,在大年三十的早晨嚥了氣,一顆眼淚從母親的眼角滑落,22歲的書成麻木的流不出眼淚,他恨自己無能,沒能給母親好的治療,他恨父親的無情無義見死不救,他更恨自己的身體裡留著父親的血液。


《安家》強行大團圓?那些 “親人”帶來的錐心之痛必須原諒嗎?


此後,書成一度拒絕見父親,直到五年前父親生了場大病,姑姑找到書成,書成還是去醫院看了他,並給了治療的錢,父親老淚縱橫,想拉住書成的手,但是書成把手背到了身後,父親的病好之後,每年目前祭日,回家掃墓的書成會到父親坐一坐,說一些不鹹不淡的話。父親已經和女朋友生活在一起,但是奇怪的是居然一直沒有結婚領證,書成並不想深究其中原委,從來拒絕和父親的女朋友交流說話。


《安家》強行大團圓?那些 “親人”帶來的錐心之痛必須原諒嗎?


“原諒?”提到這個詞,書成笑了笑說,岳雲鵬有次接受採訪,說到自己做服務員時被一位客人侮辱,說道動情處,淚流滿面,主持人問他“你現在原諒他了嗎?”,岳雲鵬說“不,我永遠不會原諒他”,我能理解他,有些傷痛傷到骨頭裡心都被傷碎了,而傷你的人又是你的摯親,我不知道該不該原諒,但是我現在還無法做到原諒

我每年過年會給他一些錢,因為我給不了作為兒子對父親的感情了,我用錢來盡一些義務。

《安家》強行大團圓?那些 “親人”帶來的錐心之痛必須原諒嗎?


中國文化裡講家庭,講孝道,所以我們總是第一反應譴責那些不常回家看看,那些不願團圓盡孝的子女,新聞裡每當報道子女與父母不和,我們很少看到深究背後的情感原委。的確,生活中不孝者有之,但是不孝者又如何成為的不孝者?難道所有的傳統意義上的“不孝”者就都是喪盡天良,所有的“不孝”者就都不是善類?所以電視劇裡善良如徐姑姑當然要原諒父親,所以有善良底色的房似錦又怎麼可以與家庭真的一刀兩斷。

Lily和書成都是真實的人和事,他們不是房似錦和徐文昌,他們又很像房似錦和徐文昌,他們都是很善良、很有責任感的人,他們完成了與父母的表面和解,但是其實在內心中,他們從未和解,那些“親人”帶來的錐心之痛,真的必須被原諒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