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强行大团圆?那些 “亲人”带来的锥心之痛必须原谅吗?

追完了《安家》,房似锦妈妈潘贵雨愚昧贪婪的形象引起很多网友吐槽,“真的有潘贵雨这种人吗?”,想要尽办法榨干女儿每一分钱,为了钱不让女儿上大学,不给老人治病一心只想利用老人骗女儿的钱,直到爷爷病逝,房似锦与家庭彻底决裂,但是最后潘贵雨生病,房似锦还是回家探望送钱,大结局时甚至弟弟到上海进入创业公司打工。最后一集,更是房似锦出面,生硬的团圆了徐文昌和徐有道。徐文昌儿时父亲出轨,母亲跳楼自杀, 这种伤痛和恨岂那么容易弥合的,但是编剧就是这么硬生生的来了个大团圆结局,充满了中国人对家庭和睦,父慈子孝的价值追求和道德绑架,仿佛家人间特别是父母不管做过什么都应该并且必须是被子女原谅,现实生活中,那些你让你逃无可逃的亲缘,那些至亲至近的人带来的伤痛真的就可以被团圆吗?

《安家》强行大团圆?那些 “亲人”带来的锥心之痛必须原谅吗?


《安家》强行大团圆?那些 “亲人”带来的锥心之痛必须原谅吗?


叫三草的lily

Lily是我在外企的一个同事,性格非常的好,工作上进,做事细致,处事细腻,整个人时尚美丽,还有一个很美丽的中文名字叫青竹,知道有一次一起出差看到她的身份证上的名字赫然写的“三草”。直到后来从同事成为朋友,才知道她的故事,这个故事某些程度上像极了房似锦和苏明玉。


《安家》强行大团圆?那些 “亲人”带来的锥心之痛必须原谅吗?


三草是家里的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老三又生的还是女儿,父母把悲愤和不屑直白的表达在名字里,给她起名为三草,后来家里又添了一个孩子——三草的弟弟。由于超生,三草从小是在农村奶奶家长大的,儿时由于名字,也由于卑微尴尬的地位,可怜的三草没少受到同村小孩的欺负,还有来自叔伯家堂兄妹的嘲讽。三草从小就会看人眼色,对大人的喜怒哀乐,弦外之音有天然的敏感,慢慢长大,因为乖巧,懂事,学习好,三草还是得到了来自爷爷奶奶和家里长辈的关爱,幸运的是三草的父母尽管孩子多,尽管三女儿并不是他们所爱,但是他们还是乐于让学习好的三草完成学业,这一点三草要比房似锦幸运的多,三草考进了省会的重点高中,这几乎是当时那个村里绝无仅有的奇迹,从高中,三草开始了独自的人生,然后顺利的考入北京的大学,三草给自己起了一个新的名字“青竹”,工作后又起了英文名字Lily,除非必须使用身份证的时候,她都是青竹和lily,朋友们很少有人知道“三草”这个名字。

离开家,在北京独自发展的Lily像极了苏明玉和房似锦,抓住所有机会,勤奋,努力,在事业上可以说是做的风声水起,十年时间在北京购置了两套房子,高强度的工作几乎让青竹没有任何个人时间,一直单身,一个人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的平静的日子,随着弟弟大学毕业之后开始变了。lily弟弟学习不好,上的民办大学,从上大学开始,弟弟的学费和生活费几乎都是由Lily负责,大学毕业,先是找工作,Lily几乎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帮助弟弟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Lily爸爸妈妈马上就搬到北京照顾弟弟,当然住的是Lily的房子,一家四口人在一个屋檐下,从小没有在父母身边的Lily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和一家三口住在一起的外人。后来弟弟结婚,父母要求Lily把自己的两套房子给弟弟一套做婚房,Lily虽然没有同意过户,但是还是把自己的一个房子免费给弟弟住,自己搬到了另外一个房子,一个人承担两个房子的贷款月供,然后就是弟弟家的婆媳矛盾,战争升级,父母搬到了Lily家。再后来,弟弟的工资越来越多,而Lily经历生病住院,失业,但是Lily的弟弟从来没有给过姐姐房租,Lily的父母不仅觉得儿子免费住在姐姐家理所当然,甚至经常话里话外数落Lily不把房子给弟弟过户,即便是在失业的一年期间,Lily仍然独自支撑两个房子的房租。

最后Lily在38岁的时候出走澳大利亚,从留学到工作居住,到取得绿卡,期间辛酸痛苦不一一而述,Lily父亲因心梗病逝,母亲也在一年后患癌症,患病的母亲被二姐接回老家,Lily卖了在北京的一个房子,把一部分钱给母亲治病和二姐照料,弟弟一直住在Lily北京的房子里。

《安家》强行大团圆?那些 “亲人”带来的锥心之痛必须原谅吗?

出走也好,逃离也好,那个叫三草的Lily生活在墨尔本,在北京有个房子,却永远没有过家。Lily说,

“我拼尽一切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我想爸爸妈妈会高看我一眼,我想让他们知道,我是重要的,但是我在他们心里一直是那个三草,无足轻重,自生自灭。‘’


“我不知道该不该原谅,而我现在无法做到原谅”

书成每年过年二十九都会开车回老家,每年年二十九下午开车出发,晚上到达老家,在宾馆住一晚,大年三十一早去墓地为母亲扫墓,近几年来,他会到父亲家里坐一会,寒暄两句,中午到老家熟悉的包子铺吃上几个包子后,便开车赶回北京。十年来,年年如此,从单身时除夕夜自己吃一碗泡面,到现在老婆会做上一桌丰盛的晚餐等他回来,一家三口边看春晚边吃晚饭。

书成的母亲是十年前年三十的早晨过世的,从那一天开始,对于书成来说,过年便是一年最悲伤的日子。十六岁那年,书成的父亲出轨,父亲、母亲、小三三个人的战斗绵延了整整6年,最后以母亲病逝终结,书成一度很希望父母离婚,甚至怨恨过母亲的软弱和执拗,但是22岁那年大四,书城的母亲病了,脑出血,在抢救的过程中,父亲一再阻挠,甚至把家里的钱都拿走了不肯给母亲付医疗费,书成求遍了亲戚借了二十万,但是对于在ICU抢救的母亲来说几乎是杯水车薪,书成找父亲要钱,父亲躲着不见,后来没有办法,书成把已经成为植物人母亲接回了家,就这样脑出血的母亲,在大年三十的早晨咽了气,一颗眼泪从母亲的眼角滑落,22岁的书成麻木的流不出眼泪,他恨自己无能,没能给母亲好的治疗,他恨父亲的无情无义见死不救,他更恨自己的身体里留着父亲的血液。


《安家》强行大团圆?那些 “亲人”带来的锥心之痛必须原谅吗?


此后,书成一度拒绝见父亲,直到五年前父亲生了场大病,姑姑找到书成,书成还是去医院看了他,并给了治疗的钱,父亲老泪纵横,想拉住书成的手,但是书成把手背到了身后,父亲的病好之后,每年目前祭日,回家扫墓的书成会到父亲坐一坐,说一些不咸不淡的话。父亲已经和女朋友生活在一起,但是奇怪的是居然一直没有结婚领证,书成并不想深究其中原委,从来拒绝和父亲的女朋友交流说话。


《安家》强行大团圆?那些 “亲人”带来的锥心之痛必须原谅吗?


“原谅?”提到这个词,书成笑了笑说,岳云鹏有次接受采访,说到自己做服务员时被一位客人侮辱,说道动情处,泪流满面,主持人问他“你现在原谅他了吗?”,岳云鹏说“不,我永远不会原谅他”,我能理解他,有些伤痛伤到骨头里心都被伤碎了,而伤你的人又是你的挚亲,我不知道该不该原谅,但是我现在还无法做到原谅

我每年过年会给他一些钱,因为我给不了作为儿子对父亲的感情了,我用钱来尽一些义务。

《安家》强行大团圆?那些 “亲人”带来的锥心之痛必须原谅吗?


中国文化里讲家庭,讲孝道,所以我们总是第一反应谴责那些不常回家看看,那些不愿团圆尽孝的子女,新闻里每当报道子女与父母不和,我们很少看到深究背后的情感原委。的确,生活中不孝者有之,但是不孝者又如何成为的不孝者?难道所有的传统意义上的“不孝”者就都是丧尽天良,所有的“不孝”者就都不是善类?所以电视剧里善良如徐姑姑当然要原谅父亲,所以有善良底色的房似锦又怎么可以与家庭真的一刀两断。

Lily和书成都是真实的人和事,他们不是房似锦和徐文昌,他们又很像房似锦和徐文昌,他们都是很善良、很有责任感的人,他们完成了与父母的表面和解,但是其实在内心中,他们从未和解,那些“亲人”带来的锥心之痛,真的必须被原谅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