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驚天奇案?

古今譚


漫畫《東陵大盜》
其實,歷史上的驚天奇案數不勝數,而近代以來最著名的當屬民國時期,國民革命軍第12軍軍長率部盜挖清東陵,因為此事件不僅震怒了國民黨當局,使得當時的國民政府名譽掃地,也使清朝皇族遺老遺少為之蒙羞加憤怒。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回顧一下那段對於中華瑰寶蒙受巨大損失的“清東陵事件”!

清朝自建國以來有三處皇陵,關外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雖都是帝陵,但從規模上看,清東陵無疑是清朝三座皇陵中最大、最富有、埋葬貴族最多的帝陵。清東陵於1661年(順治十八年)開始修建,歷時247年,陸續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陵區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被譽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佈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

孫殿英

然而,民國時期盜掘猖狂,尤其是喪失權力而無人看管的大清皇家陵墓被盜墓賊多次光顧。這些小打小鬧的盜掘也只是侷限在帝陵地面的盜竊,畢竟小夥盜墓賊是無力盜挖堅固無比、機關重重的帝陵的。

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已進入河北地區,張作霖的奉軍敗北至關外,而冀東一帶散匪非常多,異常肆虐。在這種情況下,剛剛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12軍軍長的孫殿英率部前往剿撫。剿匪期間,軍費緊張的孫殿英屢見被拆毀的東陵殿宇木料被大量盜運,遂起了盜挖清東陵、充實軍費的野心。不久,他得知匪幫頭子馬福田進駐馬蘭峪準備掘陵的消息,認為天賜良機,既可以殲滅馬福田的匪軍,又可以將盜陵的罪名安在馬福田的頭上,已打好如意算盤的孫殿英馬上命令其第八師師長譚溫江連夜率兵前往,趕跑了馬福田。同時,為遮人耳目,他們到處張貼布告,聲稱部隊要搞軍事演習,附近人員一律不許靠近清東陵,之後開始指揮部隊開始有計劃的盜墓行動。

此外,為了給自己盜墓“正名”,孫殿英甚至在軍部召開緊急會議上宣佈,挖皇陵也是革命,是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是為了斷大清的龍脈,甚至是為革命做出貢獻的"正義"之舉,並由馮養田宣佈行動方案。至此,一場曠世罕見的盜寶事件,拉開了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