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買武器的錢都是從哪來的?

黃泰然


這就是很多人對印度的誤讀。


木叔說幾個數字,大家就明白印度的經濟實力了。

1)2018年印度GDP已經超過了法國,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總量2.8萬億美元,已經接近3萬億美元。

2)2018年印度軍費開支是665億美元,排名全球第四,與排名第三的石油土豪國家沙特僅差了10億美元。比法國英國的軍費開支都高,甚至還高於被視為全球第二軍事大國的俄羅斯。

3)按照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計,2030年,印度GDP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4)過去10年,印度年均GDP增長為7.5%。

這些數字說明什麼?

說明印度是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興大國。而且未來發展趨勢比較確定。

經濟發展,是國防和軍費開支增長的必要基礎。印度既然經濟發展這麼快,增長這麼迅速,當然要在國防上加大投入力量。

所以軍費開支增加就不足為奇了。因為經濟發展了,政府稅收多了,花錢幹啥都可以寬裕,買武器當然也是小菜一碟。

因而,說印度貧窮,至少在整體上來講是不確切的。

不過從人均來講,印度確實是一個窮國,而且很窮。

2018年印度人均GDP只有2000美元,這是什麼概念,我們的人均GDP是9000多美元,印度只有我們將近五分之一。

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更是沒法比。印度人均GDP只有美國的二十五分之一!

所以這還不算窮國嗎?

而印度軍費開支佔GDP的比重大約是1.7%,這個比例在全球還是不低的,雖然美俄一般都3-4%,印度比不了,但是印度這個數字比很多歐洲國家要高,歐洲國家軍費開支也沒有達到2%的水平,更是高於日本1%的水平。

鑑於從人均收入來講,印度和諸多大國差的太遠,而軍費佔GDP又相對較高,所以這兩個數字可以說,印度其實在軍事領域發展還是挺迅猛的。


木春山談天下


前不久,法國達索公司向印度交付了第一架Rafale-F3型陣風戰鬥機。為什麼強調第一架呢?因為這次印法雙方簽訂的合同裡,法國方面要供應給印度36架陣風戰鬥機。


軍備可不是衣服包包這類普通的奢侈品,此次採購,印度方面可是下了血本。據悉,這一次印法合作,印度共斥資約88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685億3000多萬。

陣風戰鬥機的機動性和推重比都是目前比較先進的。起飛重量可超過24噸,其先進的飛控技術和強大的載彈量相較於F-35等更適合在複雜環境下作戰。正因如此,它的單價也是十分高昂。

不過不得不說,阿三出手就是豪氣。而且近期印度方面又發出文件,在今後的5到7年裡,將繼續投入1300億美元用來搞軍事武器。

印度此次大規模升級軍備,很明顯是在為近期與巴基斯坦之間劍拔弩張的局勢打氣助威。看這意思就是打不打不要緊,氣場上咱不能輸。

但與此同時也反映出一個問題。印度的武器大量依賴進口,這樣燒錢不說,也不利於構建屬於自己國家軍隊的武裝體系。

不過問題的背後還反映出一個事實,印度真有錢。那麼印度不停的大肆購買武器,他的錢是哪裡來的呢?


印度作為金磚國家之一,世界第12大經濟體,窮是算不上窮的。我們看到的窮是因為在真實的印度,國家貧富差距特別大。

底層群眾窮到掛火車,上層人士富得流油。迄今為止,全國還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無法解決溫飽問題。

不僅如此,印度同樣面臨著人口增長過快,資源分配不合理的問題。最寫實的反應就是飯不夠吃。但你能想象就是這樣一個飯不夠吃的國家還在出口大米嗎?

賣大米買武器,還不夠就賒賬。沒錯,糧食出口正是印度的重要經濟來源之一。印度近年來每年的大米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

原因正是印度可耕地面積大,雨水豐富,種植水稻糧食更是大部分印度農民唯一的收入來源。

雖然還有人吃不上飯,但是隻有賣水稻農民才能換來錢,用來購買其他用品。正是這樣的循環,印度才有了可以用來出口的大米。


除了賣米,貸款也是印度囂張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中國普通人都有白條、花唄分期可以用了,國家自然也可以提前透支消費。

先簽合同分期付款,未來幾年再慢慢還。不過武器軍備的購買和後期的維護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所以印度每年的軍費預算只有一半用來還貸款,另一半則是用來維護。債主們倒也不擔心,反正印度國家擺在那裡,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以上事實證明,雖然印度政府在決定買東西的時候眼都不眨,但拿錢出來也是捉襟見肘的。

也正是因為印度政府如此瘋狂的痴迷於快速壯大,防患於未然。所以忽略了眾多民生問題和基礎發展。

這就導致了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福利機制,包括士兵的福利都很不完善。窮的越來越窮,富的越來越富。
說到底,在他們看來,寧可打腫臉充胖子,武器也比人重要。人民可以餓死,但裝備我要升級。


史之策


最近,有網友詢問,印度這個國家看起來很貧窮,但是購買武器裝備往往是大手筆,那麼印度的錢是從哪裡來的?對此,有專家表示,印度2018年GDP為2.73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7位,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還是比較有錢的,所以印度在全球購買大量武器裝備是有這個經濟實力作為支撐的。

而我們認為,印度看起來很貧窮,主要體現在國民貧困身上,2018年人均GDP只有2036美元,排名世界第41位。同時,這個國家貧富差距極大,全國10%的人口掌控全國33%的收入,底層民眾很貧窮,仍有四分之一人口無法溫飽。大部分低種姓民眾都處於赤貧狀態,連基本的飲用水、電力供應都難以保證,甚至還沒有公共廁所。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的確是一個貧窮的國家。

但是印度又是非常有錢,不僅要自主研究各類先進的武器裝備,主要有阿瓊主戰坦克、LCA戰鬥機之類的國產項目。還要大手筆的海外軍購。印度每次大手筆發佈武器採購招標信息,馬上都會引來世界諸多知名軍火商的追棒。給人一種有錢花不完,豪氣超過沙特阿拉伯、阿曼等中東超級富國的感覺。

從資料上看,印度軍費開支佔GDP比重不到2%,2018年軍費開支達到506億美元,排名世界第4位。這在世界主要國家當中算是中等偏下水平(美國、俄羅斯分別是3.5%和3%,中國和日本分別是1.23和1%)。而作為GDP總量世界排名第7的國家來說,印度發展軍力總體還是比較理性,還遠遠沒有到達窮兵黷武的程度。那麼,印度為什麼會讓人感到在購買武器裝備上出手闊綽,而自己又是一個貧窮國家形成強烈反差呢?

首先,印度經常拋出所謂的大手筆軍購訂單,引來國際上眾多的軍火商的追逐,但國內低種姓普通民眾處於赤貧狀態,很多人每天生活費不足2美元,而且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即使是大城市供電、排汙、交通都非常落後。很多有識之士會覺得,與其大手筆搞海外軍購,不如印度政府花錢去改善一下基礎設施環境,這樣或許可以引來海外投資,解決更多印度人就業,提高印度人的生活質量。

再者,印度人每年要大肆購買海外軍備,主要是由於自身工業基礎薄弱,再加上印度人懶散,靠自己來造軍事裝備,不知道要哪一年能夠正式裝備軍隊。印度曾經試圖主建阿瓊主戰坦克等先進武器裝備,無奈軍工能力不行,就只能依靠海外進口軍備。好在西方國家對印度都比較友好,印度購買軍購都不採取遏制措施。所以,印度就看上去在採購軍購上是一名超級大富豪了。

最後,印度雖然連山寨仿製的軍事裝備都造不出來,但印度人也不傻,知道自己是世界各國軍火商的重要買家,往往在國際上是一個項目多次招標,經年累月久拖不決。從表面上看,印度人到處在購買新的軍事裝備,弄得像全球軍火市場上的富裕買家。但實際上,真正能讓印度願意花錢買下來的軍事裝備並不算太多,印度軍方在這方面本身就有點虛張聲勢之嫌。

平心而論,印度這個國家GDP近3萬億美元,肯定不能算是窮國,完全有資金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開啟買買買模式。但印度的這13億人口中,低種姓的窮困人口又佔據主流。這讓人感覺到印度有點為了發展軍事力量,而不顧基礎民生。但實際上,印度由於工業基礎薄弱,軍隊的多數武器裝備都要靠進口,這就讓外界看上去都是大手筆,同時,印度軍方往往是一個項目多次招標,而且還久拖不決,這讓外界看上去似乎很闊綽。事實上,印度軍費每年也只有幾百個億美元,還遠沒到大手大腳步的程度。


不執著財經


印度給大家的印象除了狂妄,無知和開掛之外估計就是軍購上的大手筆了吧!但印度乞丐遍地,到處都是平民窟,哪裡來的這麼多錢來買買買?

最近幾年,印度頻繁的軍購和對外擴張,其發展軍事欲成為世界一流軍事強國的野心不言而喻。而且印度軍購的大多是高科技先進武器,這無疑會拉高其軍費支出,所以印度用了不少方法來解決軍購的問題。



第一,外匯儲備。印度的外匯儲備有三千多億美元,其中一部分用來購買武器,但外匯對印度來說是很珍貴的,其國內各個方面都會用到,所以只能使用一部分。

第二,出口糧食和售賣武器。印度人口和我國差不多,但糧食產量卻只有我國一半不到,在我國每年還要進口大量糧食來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時候,印度卻在出口糧食,無疑,賣糧食的一部分錢被挪用與軍事上。除了糧食,印度還威逼周邊小國購買其本國武器,但由於質量問題,慢慢被抵制。


第三,賒賬。有時候印度看中了武器卻沒錢買怎麼辦?先欠著。單單美國印度就欠了1.4萬億美元,每年用於支付的利息達到印度政府收入的%26,這個坑印度很難填了,估計以後都得給美國打工了。而且,印度甚至有過賴賬的行為,所以導致很多國家不是很信任印度!


印度不在國內下力氣,卻一心的窮兵黷武,導致印度無法自行研究生產只能依賴進口,這無疑是個惡性循環,坐看印度未來!(歡迎大家腦補。)


迷斯特里斯基


1.印度窮不窮先看看GDP

印度2018年GDP為2.73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7位,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還是比較有錢的;但是,印度2018年人均GDP為2036美元,排名世界第141位,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的確又很貧窮。


2.印度的軍費開支到底高不高?

2018年軍費開支達到506億美元,排名世界第4位。看起來排行靠前,但是軍費開支佔GDP只有百分之二,其實在國際上屬於中等偏下水平。


3.錢從哪裡來?

這些年來,印度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但是國內貧富差距特別大,10%的人掌握著全國30%以上的收入。2016年,印度的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2017年,印度的GDP接近3萬億美元,要知道經濟發達的日本GDP也就4萬億美元。印度的GDP與日本差不多,但是人均GDP只有2千美元,而日本高達4萬美元。

但是印度也一直希望成為亞洲強國,在軍費開支基礎上,也在不斷購買他國的武器裝備。而這些購買武器的錢有來自於外匯儲備的,大約超3千億美元的儲備。其次,印度作為農業大國,也會通過賣糧食湊錢購買。當然,沒錢的時候也可以賒賬。


郭一鳴


重的事情說三遍:印度國家不貧窮,印度國家不貧窮,印度國家不貧窮!印度看起來很貧窮只是表面現象,印度目前經濟增速將超越中國,是未來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新興市場之一。

2018年GDP排名前十位

印度在2018年的GDP排名中佔據第七的位置,超越了歐洲老牌帝國意大利,在2018年經濟增長率排行第九名,已經超越我國6.8%的增長率,在世界主要大國中排名第一。但是印度由於人口眾多,貧富差距較大,所以看起來國家還是很落後貧窮,但是印度實際上國家一點也差,連印度自己已經自詡為世界經濟強國了。

2018年全球前10軍事實力排名

印度各個行業情況

那麼印度既然有不錯的良好的經濟基礎作為支撐,印度購買武器裝備的錢也是自然不愁的。大家都知道,印度在買武器上是毫不吝嗇的,不光買航母等大型裝備,連戰鬥機、坦克,導彈也是一樣不缺的購買,甚至最近還要購買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也要買美國的p-8反潛巡邏機,可謂是在全世界範圍內豪購裝備,把本國的武器裝備搞成了一個萬國牌的集中營了。

印度海軍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

印度的購買武器裝備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印度最賺錢的行業是金融和IT行業,其次就是能源、汽車,食品,藥品等行業,大家熟悉可能就是印度的IT軟件和藥品了,在加上這些年印度的農業糧食產量不斷創造新高,也讓人口眾多的印度基本擺脫了溫飽問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本國其他行業的發展上,正是因為如此,印度的各行各業持續的給經濟貢獻財富,才讓印度經濟不斷的騰飛而起,讓印度人的國防預算也不斷的攀升。

GDP增長率排名

2018年印度的軍費預算世界第4(506億美元)名了,已經超越了俄羅斯和中東富豪沙特等國了,那麼印度國防預算持續升高的原因是什麼呢?第一方面是印度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第二方面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緊張關係,印度想要保持領先必須要花大價錢投入國防建設;第三方面印度想要稱霸南亞和威懾潛在戰略對手也是必須提高軍費預算的。正是因為這些年印度在有經濟支撐下,在世界各國瘋狂的購買先進武器裝備的主要原因。

印度最強戰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一個經濟上不斷增強的印度,野心也同樣不小,不但在聯合國謀求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也在亞洲以我兔為主要潛在競爭對手,謀求在印度洋稱雄一方的最終目的。雖然軍事工業水平不高,但是印度通過不斷的買買,已經組建了一支實力不容我們忽視的海陸空部隊,在將來也必將成為我兔潛在的對手。


藍海夢想666


印度帶給其他國家人民的第一印象是“神奇”的國度,那裡有供奉老鼠的寺廟,有免費收屍的恆河,有著充滿自然牛糞味道的大街小巷,還有在這些地方隨地洗澡大小便的普通居民。照這樣看,印度在基礎民建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哪有金錢來購買大量先進武器,但是印度確確實實做到了,而且其軍事實力已經將英國甩在了身後。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目前印度的經濟,那麼個人首選“貧富差距甚大”,其程度絕對超乎我們的想象。奇兵從來沒有去過印度,但是看過不少去印度旅行回來的見聞和資料,包括在印度的一些驢友直播。

我們姑且可以客觀的來了解一下,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一個種姓等級森嚴的國家,有點類似日本幕府時代的武士。前段時間剛剛報道過一個低種姓的人慘死的事情,昨日又出現一起由於自己女兒與低種姓人交往,而被父母“榮譽謀殺”的荒唐事,可見種姓制度是已經成為了深入印度居民骨髓的傳承“歷史”和先天性文化。像印度首都新德里這種大城市,有讓遊客“無法落腳”的路面,也有著一塵不染貴族人士的專用地區和大街,當然在這些大街上你從來不會看到他們心中的神牛到處逛遊,並用牛糞來點綴達官貴人的品質。

印度高檔小區

從大數據來看,印度的GDP通過近10年發展已經提升到了世界第6,綜合購買力也躍居為世界第三。要說起印度經濟這還真不是亂蓋的,但是印度的經濟組成就有很大問題了,其服務行業佔接近50%,而製造業才不到20%,這與世界發達國家可剛好反了過來。印度唯一能拿出手的是軟件行業,它甚至充斥著歐美大陸,但其財富掌握在很少人的手中。印度大部分平民吃不飽飯,這是現實,所以很多人都打破了頭也要去當兵,至少能吃飽飯,前幾年印度士兵爆出軍官剋扣伙食費問題又不禁讓人懷疑現在印度士兵可能也要“食不果腹”?即便如此,還有不少印度人因為參軍體檢不上而自殺。

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一下,印度的國防預算和用來買武器的經費大多是富人“施捨”給政府的,前文所講的購買力也是由這部分人頂上去的,不然讓印度平民交稅能徵收多少,褲子都不用穿了。從歷史來看,造成印度經濟如此形勢的原因還是在於甘地,當時太過傾斜於電子發展而忽視製造業,現在印度想邁步於製造業搞好基建,而發達國家早已開始將製造業往AI(人工智能)方向轉變,這是典型的一步跟不上,步步都落後的節奏。就像當年海灣戰爭打醒了世界絕大多數“沉睡中”的國家,引領了現代軍事變革是同樣道理,只能縮短差距,要像超越很難很難。

最後再來看看印度社會發展情況,除了種姓制度,還有矛盾重重的宗教民族問題,水資源緊缺和炎熱乾旱也同樣考驗著普通民眾。而印度為了躋身成為對世界有影響的大國行列光靠軍事力量顯然是不行的,還是多拿一部分錢搞好基礎以養民為主較好。

三哥一開掛,一切都不怕。


戰武奇兵


4億窮人捱餓,還敢軍火全球購?印度30億軍購大單經費哪裡來?

在世界舞臺上,有個一非常奇葩的國家。那就是印度。印度這個國家從一開始就是躺贏的,古代史上一直被侵略,從未反抗過;近代史上被英國殖民並且工業化,靠著非暴力不合作趕走侵略者;如今,印度居然成了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世界第四經濟大國,這一路躺贏的操作,真是讓人十分費解。

不過,更令人費解的是,印度有4億人沒有解決溫飽,卻能夠每年花數百億進行軍火購買,生生用黃金白銀堆出了100多萬軍隊的萬國造裝備。有朋友特別想問,印度每年數百億軍火購買,這些錢都是從哪裡來的?

這裡面我們先要理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印度購買軍火的錢到底是誰的錢?

印度要購買軍火,首先要財政批准撥款。比如這次特朗普訪問印度獲得的30億美元軍購案。印度先要準備2000億盧比(1美元=75盧比)財政撥款,然後這些錢拿給外匯管理局換成30億美元,然後再到國際市場支付貨款。

也就是說,印度想要購買美國的30億軍火,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印度需要受到2000億的財政撥款。

第二個條件,印度的外匯管理局要有30億外匯儲備。

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先來說,印度如何獲得財政。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獲得財政的方式主要靠稅收。印度一年的財政收入是2000億美元,佔GDP比重大約是10%不到。這樣的稅率,在全世界來說並不高。比如美國財政收入6萬億,是印度的30倍!除了GDP是印度不到10倍,稅率還是印度的3倍以上。

印度的低稅收,一方面是放水養魚,促進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是國家治理能力不行,大量的中下層官員在收稅過程中大肆貪汙,導致印度稅收收上來的少,印度百姓稅負壓力卻很大。

產業上看,印度農業佔GDP比重只有18%,但人口卻佔到了總人口的80%以上。超過10億的印度農民效率十分低下,只能創造6萬億盧比的GDP。而我們農業用3億人口,創造了7.6%的GDP,大約有10萬億人民幣GDP,是印度的20倍!

《2017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中的估計,印度有1.907億人營養不良。

但是,即便如此,印度每年還要從農業中拿走6000億甚至更多的稅收。

當然,印度的主要財政收入來自於服務業,服務業在印度經濟中佔據65%以上的狀態。以印度最有名的軟件外包、服務外包為例,這些對外服務業,給印度帶來大量財政稅收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外匯收入。

接下來說,印度如何獲得外匯儲備。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主要靠出口。印度也差不多。印度2018年出口創匯3310億美元,不可謂不強。但是比起我國30萬億(合44000億美元)的出口額來說,十倍以上。即便是越南,一年也能獲得4622億美元的出口量,2019年更是達到了5000億美元以上。

在賺外匯這方面,印度靠出口已經輸了,不過,在僑匯方面,印度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在跨國勞務方面,印度是最多的,全世界共有6000多億美元的僑匯,其中印度佔據第一達到了690億美元,而中國菲律賓和墨西哥分別以640億、330億和310億分居第二、第三和第四。

目前印度的外匯儲備只有4534億美元,之比韓國的4000億多一點。所以,外匯儲備,實際上成了限制印度大量進口國外軍火產品的重要因素。

印度大量進口軍火的錢從哪裡來?從印度窮人口中摳出來,從印度僑民為別國服務的僑匯收入中省下來。

這就是印度軍火全球購資金的主要來源,從這裡,我們才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印度。


歷史知事


長期以來,印度都是世界上主要的武器進口國,一度佔據榜首位置。在軍迷們的眼中,印度的武器幾乎都是進口的,而且印度好像很有錢,動輒花費幾億到幾十億美元購買先進武器和裝備。也有人問,印度購買武器的錢從哪裡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論證一下,印度是不是花費了很多錢購買武器,還有印度的武器進口狀況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情況。

印度的武器採購及進口情況:世界數一數二的武器進口國

據有關數據顯示,在2009~2013年間,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進口國。到了2014~2018年間,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武器進口國,被沙特阿拉伯取代。印度的武器進口下降了24%,沙特阿拉伯大幅增長了192%。印度在武器進口市場的份額從13%下降到9.5%,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印度購買的武器裝備沒有按時交付,所以導致印度進口武器的進度放緩。印度從哪些國家進口武器呢?主要有俄羅斯、法國、以色列、美國等。當然最主要的仍然是俄羅斯,在2014~2018年間,印度從俄羅斯購買了58%的武器。

印度為什麼要大量進口武器?根本原因是先進武器自己造不出來

第二個問題是印度為什麼要大量進口武器。印度是一個地區大國,人口眾多,國土遼闊,而且和巴基斯坦存在不可緩和的矛盾,經常會出現邊境衝突。所以印度一直在持續不斷地擴充軍事實力,這是印度購買武器裝備的最主要原因。印度2018年的軍費支出在世界上排名第四,為665億美元。當然了這其中用於購買武器裝備的只佔一部分,而且進口裝備佔大多數。

印度為什麼要大量進口國外武器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先進武器自己造不出來。比如說軍用飛機方面,印度這些年主要進口了俄羅斯的蘇-30MKI、法國的“陣風”戰鬥機、美國的大型運輸機、P-8I巡邏機、“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等,還有最近的MH-60R海軍多用途直升機。有些飛機印度進行了自主研製,但是性能跟進口飛機差距很大,比如說印度的“光輝”戰鬥機,目前仍在不斷改進和完善,遲遲不能量產交付。有一些印度根本造不出來,比如說大型運輸機、海上巡邏機等。

印度經常大手筆進口武器,為啥這麼有錢?

由於印度經常進口武器裝備,所以給人造成一種錯覺,感覺印度經常在大量進口武器。其實如果仔細看的話就能發現,印度並不是在一直進口武器,一個招標會持續數年。比如說先進多用途戰鬥機的招標,從大約2005年前後就開始了這項工作,過了10年才決定購買法國的“陣風”戰鬥機,而且數量大幅縮水,原計劃的是126架,最後只買了36架。所以印度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戰鬥機招標,到現在還沒有結果。因此印度實際上的武器採購投入並不是特別多,因為用在本國的少,所以顯得進口的多。

其實印度的經濟並不是很差,印度2018年的GDP總值是2.7萬億美元,最新公佈的2019年的名義GDP大約是2.85萬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五。相比之下,印度的軍費投入其實是很少的,還不到GDP的3%。所以對於印度來說,進口武器花的錢並不多。其實印度的人均GDP很低,只有約2100美元。有人說印度靠農業賺錢,這是錯誤的想當然的看法。印度最大的產業是服務業,從1954年起就超過了工業產值,2014年印度服務業佔GDP比值超過50%,金融、IT軟件服務等發展都比較快。印度的工業並不發達,產值佔GDP的20%多,所以印度的軍工業也比價落後,武器裝備大多靠買。


老豆說軍武


印度這個國家,給人的感覺一般都是極度的貧窮,落後甚至還有許多來自古老風俗的野蠻。但是,這些都只是印度的平民百姓所經歷的生活,他們的領導層卻不像百姓一樣窮,反而給人一種非常闊綽的印象;這是由於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印度在各種軍事裝備的採購方面大手大腳的緣故;每次印度要賣武器,都會有一堆軍火企業圍上來,搶著要宰印度這個衝頭;既然印度這個國家這麼窮,那麼他們購買武器的錢是從哪兒來的呢?

其實,印度雖然是窮,但事實上並不是整個國家都很窮;印度的貧富差距非常大,儘管大部分印度人民都生活在惡劣條件下,但是仍舊有數量不少的印度人處於極度富裕的狀態;這些人就是印度的剝削階級,他們的富裕程度甚至可以達到世界一流發達國家的水平。

這批人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如何更加有效的剝削普通的窮苦印度人民;印度加起來高達十多個億的窮人,有著巨大的人口紅利和剩餘價值可以剝削,長此以往印度這個國家轉的盆滿缽滿;這才使得印度擁有了高達三千億的外匯儲備和豐厚的財政收入。

這才使得印度能夠源源不斷地有更多的資金來高價引進各種軍事裝備;儘管印度這個國家整體上來說很不堪,但是在一些比較基礎的領域其實實力也並不是很弱,作為阿拉伯數字的發明國,印度人的數學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著名的印度帝國理工大學,就是許多美國硅谷IT人才的起源地;不過目光短淺的印度經常為了和美國交換先進武器,而把自己國家培養的人才送到美國;這可以說是非常愚蠢的“自廢武功”行為了。

不過,印度也並非什麼時候都買得起先進武器,許多時候印度也會賒賬,許多發達國家就抱有大量的來自印度軍購的債務;很多時候,為了儘快提升軍事實力,印度在沒有錢的時候也擠破頭的貸款來進口軍備,這種“拔苗助長”式的方法,如果一直持續下去,那麼印度遲早會有崩潰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