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當前,一位英國留學生的媽媽提出政府包機接孩子回國,你怎麼看?

GEN


政府理她幹嘛?疫情就是一面照妖鏡,凸現出各種矯情的,忘恩負義的。中國沒有必要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再努力也照樣有不知感恩的人吐槽!所以,請祖國“豈能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我心!”這位孩子媽,孩子這麼小,你送孩子出去時想的是小我吧,想的是將來讓孩子回來報效祖國嗎?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嗎?想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嗎?現在你提出訴求,依然是小我吧,幸福你一個,哪管祖國忙?!咋這時候你想起祖國了呢?又認祖歸宗了呢?


逍遙7084


答:

全球疫情當前,有家長提出讓政府包機讓留英小學生回國,正如駐英劉大使所說,國家正與英國相關部門協調,在爭取商業航班,如果條件允許,由政府包機接小學生回國,不是不可能。不過,1.5萬名留英小學生,如果真的回國,對國內的疫情防控又是一次大的挑戰。在當前中國的學校都還沒有完全開學的情況下,說明現在包機去接的條件並不具備!

首先,國內的疫情還沒全部清零,又要聯防“輸入病例”。需工作、生產、生活完全恢復正常,疫苗研發成功後,國內人員已經具有抗體或疫苗,還有足夠的醫療資源,比如醫護人員、病床位。

然後,英國的疫情在當地控制不了,就算派中國的醫療隊去支援也無法緩解,到了非撤不可的地步。

其次,英國也同意中國方接回所有的留英學生。

最後。中國還需要有足夠安置此小學的學位。

綜上所述。由政府全面包機接回留英小學生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為從英國的小學生接回來,那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是不是也要結回國呢?這是一個龐大的留學生群體。

因此,在全球疫情當前,就地保護好自己是上策。而留學的小學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商務機回國也是一種選擇。但是,回國後請嚴格按照國內的防疫措施執行。因為你當時把國外做為了首選!每個人都得對自己的決策負責,留學生的家長也不例外。你說是吧?


藍寶精靈


幾乎有一點可以確認,現在能夠把小孩子從小學階段就送到外國去讀書的家庭不是富二代就是做官的,普通老百姓最看不慣的就是這種行為。

然後我們還可以考慮,從小就在外國讀書的人,他們是中國的接班人嗎?他們如果不是中國的接班人,他們受的教育從頭到尾就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不是道德綁架,也不是道德譴責。都不能接受國內教育的孩子。從小學開始,他們所受到的思想教育,就是那些所謂的西方教育思想,他們能和我們一道,共同為了祖國發展努力嘛,最終變成香蕉人的可能性最多。

農夫和蛇雖然是一個寓言,但是我們的愛也不能隨意。

大學出去學技術有可能是中國人。

小學就開始接受從骨子裡面的西方一些教學思想,我想,最後不是中國人的可能性最大。

所以這個建議不值得我們考慮,政府也不應當出錢。


義誠老師


在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世界的背景下,特別是疫情重災區從東方轉移到西方的背景下,身在國內的家長擔憂國外子女特別是處在幼齡階段、自我照顧能力薄弱的子女的安危,那種急迫的心情,相信每一個為人父母的家長都會有一定的同感。病毒無情人有情,父母更有情,可以理解也值得同情。

昨天一則“1.5萬名小留學生滯留英國,家長聯名上書政府請求派包機接回”的消息刷遍網絡,眾說不一!

筆者的觀點是,同情歸同情,理性歸理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入歐洲後,很快“攻陷”了大部分歐洲國家。在氣勢洶洶的病毒面前,有的歐洲國家一潰千里,有的乾脆舉手投降。英國對待疫情的做法是“群體免疫”,很顯然,民眾將面臨嚴重威脅。據悉,英國政府已經做出了大中小學校停課的措施,本土學生還好說,畢竟有個家可以避風。國外留學生就難了,大部分人在這裡沒有家選擇寄宿學校。現在學校關閉了,他們自然面臨無家可歸的境遇。對於花季年齡的青少年來說,的確是一場生活中的風險!

然而造成這一切的該由誰來埋單呢?

隨著我國這幾十年來對外開放的深入和擴大,送子女出國留學逐漸由一種對追求外國先進文化的理性做法變成一種感性甚至盲目的“趕時髦”。“外國的月亮圓”、“外來和尚會念經”成為一些對祖國文化不瞭解、不想了解,對外國文化認識膚淺、選擇性認識的一群人的思維觀念。這樣一來,對生活還處在懵懂狀態的花季年齡少年出國留學的現象便不難解釋了!這是孩子的錯嗎?是國家的錯嗎?

這次全球性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於東西方文化、體制乃至人口素質來了一次大考,到目前為止,成績已經基本揭曉,答案也一目瞭然!這不僅僅體現的是答題水平,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傳承的結果!這就說明,我們這個擁有五千年輝煌文明史的國度還是有很多無數代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好東西去值得現代人靜下心來學習、去挖掘、去感知。

不客氣的說,1.5萬名小留學生滯留英國的不幸之事正是因為一群對國內文化缺乏基本瞭解和信任卻對道聽途說的西方文化痴迷的人造成的。現在著急了要求政府派包機去接,這無疑是讓政府替他們的錯誤來買一次單。回國後結束了疫情,該幹什麼幹什麼,試問,停課3個月的3億多國內中小學生們能否答應?

對於這件事駐英國大使的話實際上已經代表了政府的態度:都是一個國家的人,孩子沒有錯,政府會想辦法去做好這件事。但政府是14億人的政府,不是留學生的保姆,協調商業飛機盡力而為,包機恐怕很困難。


大將軍威武K


據央視4套報道,一位媽媽給祝英大使館寫信,請求將在英國留學的孩子接回來。劉大使當時給予了積極的回應,表示有關部門正在協商這件事。



近期關於留學生歸國避疫情,居然會成為熱點!簡直讓人感覺匪夷所思!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幾點能搞清楚就好:

第一,遇到戰爭、災難等不可抗因素時,撤僑是所有有擔當大國的第一選擇!中國也不例外!

第二,這些歸國的留學生,只要是中國國籍,就沒有問題!他們都是祖國的孩子,回家不需要理由!

第三,不要天真的以為,留學的都是富豪子弟。中國人歷來就重視教育,很多家庭願意勒緊褲腰帶,也要送孩子出國留學。



第四,不要以為孩子在外留學,就一定會“被外國文化影響,會變成外國人!”我們只能這麼說,會極個別出現這種情況,但絕不會是大多數!

第五,出國不等於沒有“文化自信”!孩子出國求學,說明人家的確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是去“師夷長技”,並非沒有文化自信!



第六,留學生們在祖國疫情最初階段,滿世界的買口罩,往國內寄,甚至都有將某國、某城市口罩等防護物資買空的現象。你能說這些留學生不愛自己的祖國?

第七,只要這些留學生回國後,能夠服從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的安排,做好檢查與隔離工作,我覺得這就夠了。

第八,大家不妨心理陽光一點,關注留學生,不等於就不關於國內的孩子,這是兩碼事!

大家對此怎麼看?請文明留言!支持的請舉手🙌🏻


姑蘇講堂


題主的這個問題描述是有錯誤的!

事實上並不是這位留學生媽媽提出政府包機接孩子回國。

而是留學生家長們出錢包機回國!

如果你不說清楚這個問題,那麼你的問題必然會導致大量的人去噴這位留學生媽媽,認為她是在浪費國家的錢等等等等。

所以你的這個問題這麼提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當然我覺得你可能是故意這麼提的。


根據中國大使館的數據,目前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大概已經達到了22萬人,其中未成年的留學生達到了1.5萬人。

這些孩子的家庭生活條件相對很多家庭來說都是屬於非常不錯的,事實上他們要包機這件事情並不是他們要求國家出錢給他們包機,而是希望國家能夠安排飛機讓他們去包!

這是因為這些未成年的留學生如果想要從英國回國,最早的機票可能都需要到3月底才能夠買得到,甚至於要到4月多。


而通過之前的報道,我們也可以看到英國對於此次疫情的防疫態度並不是非常的積極。

尤其是當他們還提出了“群體免疫”的這個概念更是讓全世界瞠目結舌。

而英國從3月20號起中小學就停課了。

根據英國媒體的報道稱此次疫情可能需要持續12個周。

那麼如果這些孩子不能回國的話就意味著他們必須要到一些家庭裡去寄宿,而這些家庭往往是老年人居多。考慮到此次疫情最容易感染的就是中老年人。所以家長們更加希望能夠讓孩子們早日回國。

而事實上,目前關於包機的規定是要求滿300人才能包機,並且需要審批14天!而這些家長們的訴求並不是要讓國家出飛機,而是要讓這個審批的時間儘可能縮短一些,以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我覺得在問問題之前還是應該負點責任的,最起碼應該有點公德心,不要刻意去製造一些矛盾來誤導很多人。

事實上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更多的反而是一些非常醜陋的嘴臉!

沒錯,那些有錢人他們的確有錢,但是跟他們的孩子有什麼關係呢?他們的孩子此時此刻正在國外增受著恐懼,害怕危險,而他們起碼在暫時還是中國人、他們還是擁有中國國籍,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為什麼要去嘲諷呢?


所以這個題目非常的差勁,而一些人的態度更是差勁之極。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首先,不管政府能不能開通商業航班,作為母親我能理解這些家長的做法。

孩子獨自在外已是事實,那麼在現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就是要盡一切可能將孩子帶回國。因為如果孩子在外感染疫情,勢必會沒人照顧,這讓在家的父母根本無法放心。

其次,該父母也是提出他們這些家長自費包機,只希望政府給出可以自行包機這種可能。同時父母也承諾配合政府防疫各項政策,這種情況下,政府為孩子們協調無可厚非。

最後便是公平不公平的問題。其實就這部分孩子的家庭來說,大部分也是非富即貴吧。不管家長出於哪種考慮當初把這麼小的孩子送出國,但最終目的就是用金錢讓孩子獲得更好的人生。現在孩子在他們設計的路上有難,父母肯定是盡全力護其周全,不然父母在國內拼命掙錢做啥?

所以只要家長後期主動配合防疫,政府幫助他們都是無可厚非的。




葉蘇格愛娃


可以包機送家長過去,既可以照顧孩子,又可以杜絕國內人民被感染的風險。不要覺得包機接回來理所應當,因為國內已經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來控制疫情了,如果接回來發生大規模的疫情爆發所導致的一切費用支出,由你們來出錢麼,出得起麼。既然有錢送到國外,感覺國外的月亮圓,就別回來了。


好嗨喲讀歷史


1.5萬名未成年留學生在國外面臨巨大困難

現在在英國的這1.5萬名小留學生面臨幾個困難:1、學校關閉,不能留校;2、回國機票一票難求,部分航班取消,部分地區無法過境;3、部分寄養家庭明確表示不願再接受留學生;4、年齡小,難以獨立面對困難;5、輾轉回國也面臨極大的感染風險。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年級在10-17歲之間,平均年齡只有14歲,讓這樣一群孩子獨自面臨這樣的困難,作為父母來說,提出包機接回孩子回國的要求可以理解。

完全依靠政府包機接回來也不現實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國外的研究生人數眾多,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66.21萬人,而且他們分散在世界各地,要包機把他們接回來,這個難度顯然是太高。海外也還有不少華人華僑,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顯然不太現實。而且這麼多留學生經過長途飛行,途中感染的風險無疑更高。

駐英大使館已經盡一切努力安排

面對境外留學生的困難及家長們的訴求。我國駐英國的大使表示已經在聯繫國內外加來商業航班或者包機,盡一切力量保護好孩子。可以說在可能的情況下,已經盡到了最大努力。提出了可行的方案,也讓家長稍稍安心。要把所有孩子都接回來,還需要家長配合共同努力。


低齡孩子留學是否操之過急

剛看到這個數據的時候確實有些吃驚,有如此多的家庭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國外去學習,本身面臨的問題就很多,在成長的關鍵階段,缺少了家庭的關懷,以及家長的引導,身心健康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同時那麼小的年齡,能否融入西方國家的文化,是否存在語言和生活上的障礙,這都是問題。

在2019年初,“低齡留學‘廣州’國際高峰論壇”上,美國劍橋高中聯盟全球副總裁梁怡對低齡留學生跨文化交流及融入問題進行了分析。她列舉了與哈佛大學一起調查得出的數據:就到美國的低齡留學生而言,有45%的學生面臨著情緒挑戰的問題,有25%的留學生會在入學第一年轉學。

更值得思考的是,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國外去學習,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的理念,國內文化以及歷史教育的缺失,今後很難產生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愛國熱情也就很難談起了。


象牙塔裡講故事


全球疫情當前,一位英國留學生媽媽提出讓政府包機接孩子回家。一場災難就是一場考驗,不僅可以考驗人的意志,更可以考驗出人性。上一個月的今天,這位英國留學生媽媽,為什麼不提出讓政府把孩子接回來呢?因為那個時候國內疫情正嚴重,這位媽媽讓孩子躲都來不及。

英國不是挺好的嘛!十來歲的孩子國內可能沒法上學,要跑到英國上學,還不是覺得“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還不是希望孩子蛻變成“英國人”。國內九年義務教育早就實行了“三免一補”,農村學校還有營養早餐,不知道這樣的教育哪裡差了,還是你們認為不花錢的就不值錢嗎?

為了抗擊這次疫情,國家已經投入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幾萬人的醫療隊支援湖北,投入1000多個億免費治療,有哪個國家會有如此擔當?人們曾經心心念唸的某國只是核算檢測就要花人民幣三千多元。

再說英國,曾經說讓60%的人自覺感染,形成集體免疫,這與我們國內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

孩子在國外留學,年紀小,家長擔憂很正常,但是讓政府包機接孩子回國,你不覺得這想法有些無理取鬧的感覺嗎?當初你們想盡千方百計都要送孩子出國,現在呢?嫌棄國內幹嘛還要提要求呢?

結束語:我覺得這些崇洋媚外的有錢人應該自己像辦法接孩子,而不是政府統一接,疫情期間,不要給祖國添亂才好,不要提無理要求才好。

何況這樣的要求現實嗎?1.5萬小學生在英國讀書,12萬大學生留學,難道國內都去接回來?還有其他國家的呢?這麼多人湧回來,國內疫情怎麼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