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的唱腔和京胡在簡譜上是什麼關係?

草船借箭9527


二者是演員的演唱與京胡伴奏的關係。

從曲譜中可以看的很清楚,一般在演員的演唱中,演唱的唱詞與唱腔的曲譜一一對應。

在京胡的伴奏中,可以在唱腔主旋律的基礎上進行加花伴奏,

同時,根據唱腔結尾處的落音不同,銜接不同的間奏,與演員演唱的下一句唱腔相銜接。

而沒有唱詞的部分,亦即京胡伴奏的部分,在唱腔的曲譜中一般用()括號括起來。

同時,京胡的伴奏,有如影隨形、緊拉慢唱等各種不同的伴奏方式。

在演員演唱時,為了突出演員的演唱,京胡有意壓低音量,

而當演唱停頓處,京胡立即增大音量,有力的烘托了演員的演唱。

由於無法打出具體唱腔的譜例,只能原則性的這樣說說。





千枝萬葉74080886


京劇中的“二黃”、“西皮”是戲曲的腔調區別如下:1、西皮唱腔的京胡定弦為“6~3”(la~mi)弦,即裡弦為簡譜帶一個低音點的“la”音,外弦為不帶高、低音點的“mi”音。2、二黃唱腔的京胡定弦為“5~2”(sou~re)弦,即裡弦為簡譜帶一個低音點的“sou”音,外弦為不帶高、低音點的“re”音。3、西皮腔”脫胎於梆子腔,故而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顯的北方特點。4、二黃腔”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源於江西的宜黃腔;一說源於徽調。無論它源於宜黃腔還是徽調總之都是南方劇種,所以其南方音樂特色較為突出。5、西皮起源於秦腔,二黃是由吹腔,高拔子演變而成,在有些劇種中、西皮,二黃又分別稱為“北路”,“南路”合稱“南北路”。《四郎探母》, 《大探二》能 這兩部京劇各個代表西皮,二黃。擴展資料:二黃來自安徽形成於鄂東與安徽毗鄰地區,在京劇、漢劇、徽劇等劇種裡,二黃都同西皮腔調並用,合稱“皮黃”。在湘劇、桂劇等劇種裡,二黃又稱“南路”,同西皮稱為“北路”相對,或合稱“南北路”。在皮黃中二黃凝重,西皮明朗。西皮是戲曲腔調。明末清初秦腔經湖北襄陽傳到武昌、漢口一帶,同當地民間曲調結合演變而成。在京劇、漢劇、徽劇等劇種裡,西皮都同二黃腔調並用,合稱“皮黃”。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西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