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華汽車IPO:利潤下滑稅收優惠到期外協供應商屢遭環保部門處罰

長華汽車IPO:利潤下滑稅收優惠到期外協供應商屢遭環保部門處罰


疫情之下,全國汽車銷量大幅下滑,各大車企均面臨巨大困境。然而,零部件廠商浙江長華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華汽車”)卻在此時選擇上市。長華汽車會有多少勝算呢?

近日,長華汽車正式披露招股說明書,計劃登陸上交所上市。

資料顯示,長華汽車成立於1993年11月,主要從事汽車金屬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長華汽車現已形成了以緊固件、衝焊件為核心的兩大產品體系,主要客戶為國內整車製造廠商。

商業觀察發現,長華汽車的業績正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頸,稅收優惠也將取消,業績面臨進一步受到重創的可能。此外,長華汽車把部分加工業務轉讓給外協供應商去做,而這些外協供應商大多數都遭到環保部門處罰。

利潤下滑,稅收優惠也沒了


受下游整車產銷量增速放緩甚至下滑的影響,長華汽車營業收入增速放緩,2018年盈利水平出現下滑。近幾年長華汽車業績已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頸,營業收入增速全面放緩。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長華汽車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28億元、15.01億元、15.18億元、6.68億元,其中2017-2018年長華汽車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的22.23%、1.13%,按此發展趨勢,2019年的增速可能為負數。


長華汽車IPO:利潤下滑稅收優惠到期外協供應商屢遭環保部門處罰


與此同時,長華汽車的利潤空間也受到了壓縮。2017-2018年長華汽車淨利潤增速分別為的15.49%、-12.26%,按此發展趨勢,2019年的增速可能會進一步放緩。

另外,長華汽車的盈利指標也出現了變臉,主營業務毛利率與淨資產收益率也雙雙下滑。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長華汽車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9.24%、26.04%、25.16%、22.29%,與此同期的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2.56%、22.21%、19.06%、5.94%,都呈現下降趨勢。

雪上加霜的是,長華汽車及子公司的稅收優惠也在2019年年末到期,長華汽車已失去了稅收方面的優勢。稅收優惠到期後,長華汽車將由過去15%的企業所得稅上升至25%,這將對利潤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

委託加工業務涉嫌汙染環境


在自身業績遇都到瓶頸的情況下,長華汽車竟然把部分業務送給外協供應商去做。

據瞭解,長華汽車委託加工主要是將部分表面處理、機加工和材料準備工序委外加工。委外加工模式中長華汽車負責向外協加工廠商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外協單位按加工數量或者加工重量收取加工費。

值得一提的是,外協加工費每年都差不多需要一個多億,而長華汽車的表面處理與機加工兩個環節業務佔比較大。其中,長華汽車前五名外協供應商佔加工費總額的比例有一半以上,而且外系供應商慈溪市周巷舒航緊固件廠、慈溪市周巷舒丹緊固件廠及慈溪市周巷煬亮五金配件廠(普通合夥)均是長華汽車的關聯方。


長華汽車IPO:利潤下滑稅收優惠到期外協供應商屢遭環保部門處罰


商業觀察發現,這些接受長華汽車業務加工的前五名外協供應商大多都曾被環保部門處罰過。長華汽車第一大外協供應商餘姚市五星金屬電鍍有限公司因未按規定排放廢水及貯存危險廢物等違規行為曾接到環保部門4張罰單;第二大外協供應商上海達克羅塗復工業有限公司也因某些原因接到環保部門3張罰單;第五大外協供應商慈溪市聯誠電鍍有限公司也因廢氣處理設施沒有保持正常使用而遭罰。

值得一提的是,長華汽車前五外協供應商中的兩個,一個是長華汽車實控人配偶的弟弟的公司,一個則陷入侵害商標權糾紛之中。

長華汽車還在招股書中特別說明,長華汽車外協廠商因環保問題停產停業不對發行人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可及時更換外協供應商。可以看出,長華汽車是清楚知道外協供應商存在環保問題。

由此看來,長華汽車存在把高汙染業務交給其他公司處理以迴避法律風險的嫌疑。

業績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頸,利潤指標出現下滑,稅收優惠又到期,再加上外協供應商屢遭環保部門處罰,在這樣的背景下,長華汽車還堅持選擇上市。對於長華汽車能否最終成功上市,商業觀察也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