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作戰常用的冷兵器有哪些,戰鬥力如何呢?

範柯左


1.刀

單面長刃的短兵器。同時泛指可用於切、削、割、剁、刺的工具,與匕首合稱亦為膳食器。刀的最初形態,與鉞非常接近。其形狀為短柄,翹首,刀脊無飾,刃部較長。

一邊開刃為刀,以劈砍為主。漢朝的環首刀趕走匈奴,構成了橫掃歐洲的“上帝之鞭”。刀有很多種,

腰刀、柳葉刀、環刀,朴刀,還有一些武將在馬上使用的大型刀,日本的武士刀也是從我國的刀演化過去的。

2.劍

古代兵器之一,屬於 " 短兵 "。素有 " 百兵之君 " 的美稱。兩邊開刃為劍,歐洲劍和刀沒區別,為一個單詞。現在作為擊劍運動用的劍,劍身為細長的鋼條,頂端為一小圓球,無刃。

中國劍的歷史非常久遠,古代的劍由金屬製成,長條形,前端尖,後端安有短柄,兩邊有刃。可以追溯到商朝以前。後來,秦朝的劍,長達1.5米以上,為的是在戰車上發展更大殺傷力。

3.矛

矛最長的長達4米,騎馬用的矛叫槊,短矛和標槍(投矛)叫樅。古代用來刺殺敵人的進攻性武器,是戰爭中常用兵器。長柄,有刃,用以刺敵。

4. 槍

在古代稱作矛,為刺兵器,殺傷力很大,其長而鋒利,使用靈便,取勝之法,精微獨到,其他兵器難與匹敵。刃長為矛,刃短為槍。槍頭比矛頭要輕,殺傷力伯仲之間。戰車多配長矛,單騎多配長槍。故稱為 " 百兵之王 "。

5.戟

戟是戈和矛的合體,也就是在戈的頭部再裝矛尖。具有勾啄和刺擊雙重功能的格鬥兵器,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戟的出現在我國推動了戰國時期的到來。戟一般在古戰場上由將領使用,容易分辨便於統帥指揮







歷史哈哈哈


在古代冷兵器時期總體上共有十八種,分別為: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如果再加上暗器、飛鏢等雜類種類只能更多。在民間戲劇中有一種說法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撾、钂、棍、槊、棒、拐、流星錘十八種兵器。在這裡我選用了第一種官方的說法。在作戰時根據對敵狀況,可以將兵器分為遠程,衝鋒,近戰3個部分。下面我們來一一介紹。

1. 遠程射殺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大家都想避免,所以作戰時總是喜歡打埋伏、打伏擊,而在工程時為了增加勝率也需要使用遠程兵器射殺敵人,而其中最為代表的就是弓和弩。弓製造簡單,造價低,體積小容易攜帶適合大範圍普及可以快速裝備部隊,而弩是弓的升級版兵器,無論是精準度還是射程都要由於弓,但是造假較高,往往是精銳部隊精銳部隊裝備。

2. 衝鋒陷陣

    古代兵種分為騎兵和步兵。精銳的騎兵配備弓箭,腰中佩劍,手握長槍。騎兵的作用主要利用戰馬的速度和耐力打亂對方陣型,或是迂迴將敵軍包圍。而為了增加騎兵的戰鬥力,槍的特點就是長,為的是尚未靠近敵人槍已經將敵人殺死。而劍的作用則是近距離交戰使用的武器。

    步兵方面主要配備的是手握長矛,腰中佩劍,攜帶盾牌。步兵的作用是依靠大家團結在一起組織陣型和對方交戰,而長矛的作用要麼就是拋擲出去射殺騎兵,要麼就是手握長矛阻擋騎兵衝殺。

3. 近戰廝殺

    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巧。在近戰廝殺的時候,因為大家廝殺在一起,沒有足夠地方揮動武器,所以小巧的劍和盾成為了首選。而很少會使用刀,這是因為刀的製作過程比劍要麻煩、要困難,所以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劍成為了最佳的選擇。

4. 其他武器

    中國的十八般武器剛才只說了7種,分別是:弓、弩、槍、矛、劍、刀、盾。剩下的都11種都比較偏門,比如棍通常是練武時使用,斧、鉞、戟、殳、鞭、鐧、錘、叉、鈀、戈這些大多是領軍將領或是武林高手使用,而並非普遍應用的兵器,就不過多介紹了。





被遺忘的人才


用的最多的當然是大木頭棒子,執殳前驅,血流漂杵,沒聽過這些成語麼?什麼刀劍弓箭,那是有錢人才拿的起的裝備。

一直要到唐朝,實行募兵制以後,才會配發鐵打的武器,然並卵,別被電視騙了,鐵產量有限,大部分低級士兵拿的還是木柄鐵頭的武器居多,當然,騎兵例外,古代騎兵,重裝的堪比坦克,輕裝的玩弩箭,跟移動的火箭車差不多。


星宿小妖


我只說一下威力最大的,古代造成死亡的,多數是穿透傷,長矛,長槍,戈,戟,弓箭等,弓箭是古代作戰的最強冷兵器。

秦軍的作戰力強其實主要是秦弩很厲害,敵人還沒衝過來,一波弩箭射過去,直接倒一片,而且箭頭進入身體,會劃傷體內的器官,造成大量出血,而且很多箭頭都帶有倒刺,對人體的傷害更大,按古代的醫療水平,中箭者會馬上死掉。

在古代很多精銳部隊都會配有弓和弩,戰國魏武卒配有12石之弩,李陵5000步兵多是裝備強弓勁弩,三國時期吳國的弓箭軍隊,諸葛亮的諸葛連弩,無當飛軍。

唐代時,唐軍一軍編制為 12500 人時,裝備“弓一萬二千五百張,弦三萬七千五百條,箭三十七萬五千支”圈,兵士“人具弓一,矢三十” 詩人杜甫在 《 兵車行 》 開頭就寫道:“車磷磷,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唐太宗李世民也非常喜歡強弓,作戰時率領輕騎兵破陣斬將。到了宋代時,弓弩變得更為重要。

到了清代時,清軍騎射也是靠著強弓重箭,而所向披靡的,張獻忠就是被弓箭射死的。

在國外:英國長弓在阿金庫爾戰役中的表現:英國包括900位徒步騎士和5,000位長弓手擊敗法國36,000人,絕大多數為貴族和騎士,法軍損失7,000~10,000,其中1500被俘,英軍只死傷112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