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作战常用的冷兵器有哪些,战斗力如何呢?

范柯左


1.刀

单面长刃的短兵器。同时泛指可用于切、削、割、剁、刺的工具,与匕首合称亦为膳食器。刀的最初形态,与钺非常接近。其形状为短柄,翘首,刀脊无饰,刃部较长。

一边开刃为刀,以劈砍为主。汉朝的环首刀赶走匈奴,构成了横扫欧洲的“上帝之鞭”。刀有很多种,

腰刀、柳叶刀、环刀,朴刀,还有一些武将在马上使用的大型刀,日本的武士刀也是从我国的刀演化过去的。

2.剑

古代兵器之一,属于 " 短兵 "。素有 " 百兵之君 " 的美称。两边开刃为剑,欧洲剑和刀没区别,为一个单词。现在作为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为细长的钢条,顶端为一小圆球,无刃。

中国剑的历史非常久远,古代的剑由金属制成,长条形,前端尖,后端安有短柄,两边有刃。可以追溯到商朝以前。后来,秦朝的剑,长达1.5米以上,为的是在战车上发展更大杀伤力。

3.矛

矛最长的长达4米,骑马用的矛叫槊,短矛和标枪(投矛)叫枞。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是战争中常用兵器。长柄,有刃,用以刺敌。

4. 枪

在古代称作矛,为刺兵器,杀伤力很大,其长而锋利,使用灵便,取胜之法,精微独到,其他兵器难与匹敌。刃长为矛,刃短为枪。枪头比矛头要轻,杀伤力伯仲之间。战车多配长矛,单骑多配长枪。故称为 " 百兵之王 "。

5.戟

戟是戈和矛的合体,也就是在戈的头部再装矛尖。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戟的出现在我国推动了战国时期的到来。戟一般在古战场上由将领使用,容易分辨便于统帅指挥







历史哈哈哈


在古代冷兵器时期总体上共有十八种,分别为: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戟、殳、鞭、锏、锤、叉、钯、戈,如果再加上暗器、飞镖等杂类种类只能更多。在民间戏剧中有一种说法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挝、镋、棍、槊、棒、拐、流星锤十八种兵器。在这里我选用了第一种官方的说法。在作战时根据对敌状况,可以将兵器分为远程,冲锋,近战3个部分。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1. 远程射杀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大家都想避免,所以作战时总是喜欢打埋伏、打伏击,而在工程时为了增加胜率也需要使用远程兵器射杀敌人,而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弓和弩。弓制造简单,造价低,体积小容易携带适合大范围普及可以快速装备部队,而弩是弓的升级版兵器,无论是精准度还是射程都要由于弓,但是造假较高,往往是精锐部队精锐部队装备。

2. 冲锋陷阵

    古代兵种分为骑兵和步兵。精锐的骑兵配备弓箭,腰中佩剑,手握长枪。骑兵的作用主要利用战马的速度和耐力打乱对方阵型,或是迂回将敌军包围。而为了增加骑兵的战斗力,枪的特点就是长,为的是尚未靠近敌人枪已经将敌人杀死。而剑的作用则是近距离交战使用的武器。

    步兵方面主要配备的是手握长矛,腰中佩剑,携带盾牌。步兵的作用是依靠大家团结在一起组织阵型和对方交战,而长矛的作用要么就是抛掷出去射杀骑兵,要么就是手握长矛阻挡骑兵冲杀。

3. 近战厮杀

    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巧。在近战厮杀的时候,因为大家厮杀在一起,没有足够地方挥动武器,所以小巧的剑和盾成为了首选。而很少会使用刀,这是因为刀的制作过程比剑要麻烦、要困难,所以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剑成为了最佳的选择。

4. 其他武器

    中国的十八般武器刚才只说了7种,分别是:弓、弩、枪、矛、剑、刀、盾。剩下的都11种都比较偏门,比如棍通常是练武时使用,斧、钺、戟、殳、鞭、锏、锤、叉、钯、戈这些大多是领军将领或是武林高手使用,而并非普遍应用的兵器,就不过多介绍了。





被遗忘的人才


用的最多的当然是大木头棒子,执殳前驱,血流漂杵,没听过这些成语么?什么刀剑弓箭,那是有钱人才拿的起的装备。

一直要到唐朝,实行募兵制以后,才会配发铁打的武器,然并卵,别被电视骗了,铁产量有限,大部分低级士兵拿的还是木柄铁头的武器居多,当然,骑兵例外,古代骑兵,重装的堪比坦克,轻装的玩弩箭,跟移动的火箭车差不多。


星宿小妖


我只说一下威力最大的,古代造成死亡的,多数是穿透伤,长矛,长枪,戈,戟,弓箭等,弓箭是古代作战的最强冷兵器。

秦军的作战力强其实主要是秦弩很厉害,敌人还没冲过来,一波弩箭射过去,直接倒一片,而且箭头进入身体,会划伤体内的器官,造成大量出血,而且很多箭头都带有倒刺,对人体的伤害更大,按古代的医疗水平,中箭者会马上死掉。

在古代很多精锐部队都会配有弓和弩,战国魏武卒配有12石之弩,李陵5000步兵多是装备强弓劲弩,三国时期吴国的弓箭军队,诸葛亮的诸葛连弩,无当飞军。

唐代时,唐军一军编制为 12500 人时,装备“弓一万二千五百张,弦三万七千五百条,箭三十七万五千支”圈,兵士“人具弓一,矢三十” 诗人杜甫在 《 兵车行 》 开头就写道:“车磷磷,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唐太宗李世民也非常喜欢强弓,作战时率领轻骑兵破阵斩将。到了宋代时,弓弩变得更为重要。

到了清代时,清军骑射也是靠着强弓重箭,而所向披靡的,张献忠就是被弓箭射死的。

在国外:英国长弓在阿金库尔战役中的表现:英国包括900位徒步骑士和5,000位长弓手击败法国36,000人,绝大多数为贵族和骑士,法军损失7,000~10,000,其中1500被俘,英军只死伤112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