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南有一個天壇圜丘遺址 比北京的明代天壇還要早800多年

天壇也叫“圜丘”、“圓丘”,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因為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所以天壇要建成圓形丘狀。在封建社會,祭祀昊天上帝的行為屬於最高規格的禮儀活動,因此天壇在皇家禮制建築中的地位相應也極其重要。

西安城南有一個天壇圜丘遺址 比北京的明代天壇還要早800多年

大家都知道北京的天壇,那是始建於明代的一個祭天場所,其實,在古城西安還有一個比北京天壇歷史要早800多年的隋唐時期的天壇,恐怕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呢。

隋唐天壇遺址位於唐長安外廓城明德門外東一公里處,在今天西安市城南的陝西師範大學南側,長延堡村東,雁展路以北。始建於隋開皇十二年,唐朝建立後,在隋天壇的基礎上重建。要比北京明代天壇早800多年,堪稱是“天下第一罈”。

西安城南有一個天壇圜丘遺址 比北京的明代天壇還要早800多年

從隋初到唐末,西安天壇圜丘沿用了三百多年。隋朝兩位皇帝和唐代十九位皇帝(除順宗、哀宗外)均在此處進行過祭天禮儀。通過祭天來表達人們對於蒼天滋潤、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並祈求皇天上帝保佑華夏子民。

西安城南有一個天壇圜丘遺址 比北京的明代天壇還要早800多年

隋唐天壇的底部直徑54米,共4層,每層高1.5米~2.3米不等,每層有臺道十二階。自上而下,頂層直徑20米,設昊天上帝神座;三層直徑29米,設黃、青、赤、白、黑五方天帝與日、月7個神座;二層直徑40米,設北辰、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星及以下官五十五星座;一層直徑54米,設28宿及以下官135星座。

西安城南有一個天壇圜丘遺址 比北京的明代天壇還要早800多年

據記載,北京天壇只有5.4米高,而西安天壇高8米,北京天壇只在四面有臺階,而西安天壇在12面都有臺階,所以更符合周禮禮治。 按照唐制規定在每年正月上辛、孟夏和冬至,皇帝都要率文武官員在此祭天,新皇帝登基也要來此祭祀。

西安城南有一個天壇圜丘遺址 比北京的明代天壇還要早800多年

在唐以後,由於長安城失去國都地位,到了北宋以後洗安天壇就漸成廢墟,最後僅留下當年天壇的土丘,埋藏在厚厚的黃土層裡,直到1999年才被文物考古工作者發掘出來,如今這裡已經成了西安天壇遺址公園,雖然遠遠看去它只是一個造型特別的土丘,可是在封建時代卻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西安城南有一個天壇圜丘遺址 比北京的明代天壇還要早800多年

可能西安有天壇這事有不少本地人都不知道吧,如今這處遺址已經被列入“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補充名錄,如果時間方便不妨去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