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沒錢很痛苦,有錢對這個世界很失望,你怎麼理解?

牧之野原


沒錢的人為怎麼掙錢而痛苦,有錢的人為怎麼更有錢而痛苦。人的痛苦是因為得不到,還想要。有錢人和沒有錢人一樣都是在渴望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只是起點不一樣。

現在得不到錢,覺得沒錢最痛苦。其實還有其他痛苦的事情,只是沒錢太痛苦了,掩蓋了其他的痛苦。人先要溫飽滿足生理需求,其次需要金錢,然後才需要感情。有了感情以後還要名聲,有了名聲還希望改變世界實現自我價值。

有錢人只是滿足了溫飽和金錢,他們還有很多要煩的。有了錢,就想要真感情,你看香港的劉鑾雄。有了感情還想要別人的尊重和名望,我估計劉強東現在挺痛苦。這些都有了,就希望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讓世界因他而改變,這是馬雲在做的。慾望無限大,這些需求是越來越難達成的,痛苦也是成倍的。

有個東西大家管它叫“閾值”,如果你一出生就有錢,享受到錢帶給你的一切,那麼錢帶給你幸福的幸福感相對就會較低,因為你從小就有錢,所以錢能帶給你的幸福感閾值是很高的。而如果一個窮人突然有了錢,那麼由於他過去很窮,錢能給他帶來幸福感的閾值很低,所以一點點錢就讓他幸福感爆棚。

如果一個窮人,為了賺取財富而捨棄了親情,友情,愛情,犧牲了健康,蹉跎了歲月,那麼我想這個窮人最後成為了有錢人他也不會快樂。而悲哀的是,他就算知道這個結果仍然會義無反顧的去追求財富。因為有錢人去賺錢可能是追求社會地位,自我價值,以及更大的幸福感……而窮人去追求財富,是因為他要生存


標峰理評論


我有兩種看法:

1.有錢對這個世界很失望,代表一種什麼心態?就是控制,這個世界應該按照我想要的樣子運作,因為我有錢。

我有錢,就有權利,有權利就可以提出要求,,如果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失望或者憤怒。

這種想法太過自我中心,說明思想高度不夠。為什麼這麼說?你想,世界擁有七十多億人口,每個人對世界的要求都不同吧,窮人想要世界給予更多的機會掙錢,而對環保漠不關心;富人想要世界更加健康乾淨,以得到更長的壽命、更高的生活質量;孩子想要更多可愛有趣的事物,對工作和責任漠不關心;成人想要秩序井然,對可愛有趣失去了關注……每個人,對世界的要求都不同。

作為其中的七十億分之一,怎能要求世界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呈現呢?這絕對是自我中心!

要知道,任何東西,都有自己的規律,哪怕是這個複雜的世界,它雖然龐雜,但每一件細小的事情,都有它自身的規律,哪怕是絕對隨機的事情,也有它內在的巧合性。

2.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對於不合理的事情,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去改變。

這個改變和世界的多樣性並不衝突。因為我並不是讓你在缺乏停車位的公園裡,把車停到草坪上,而是建議你利用自己的經濟資源投資新建或援建停車場。

有錢,能增加改變的機會和能力,但改變不能僅僅為了自己、為了個人,而應為了包括自己在內的一群人。

比如馬雲,他很有錢,去年退休以後致力於鄉村教師振興計劃,同時指導一些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發展,他利用自己的資源幫助自己實現理想,也幫助別人,更幫助社會發展,這是莫大的改變。



麗遙說


金錢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有些人說金錢能買來一切,我不這麼認為,在這世界有一些東西是金錢也買不來的。

(1)金錢為我們帶來了便利,能滿足了我們一日三餐的生活,還能滿足我們日常所需,也滿足了人們各種追求,對於有錢人感覺我只要有錢就能買來一切,有些有錢人感覺金錢如糞土,無所謂,花了就花了,只要金錢能享受一切就開心。

(2)對於窮人來說,沒有錢感覺寸步難行,沒有線他不能買他想要的東西,不能用金錢享受一切,所以有很多窮人都在努力掙錢,為了讓自己和家人能過上好曰子,我認為窮人沒錢沒關係,只要你的腦袋不貧窮,總有一天你也會變成有錢人。

(3)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東西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那就是親情,親情血濃於水,兄弟姐妹情同手足,用多少金錢也買不到,兄弟姐妹處得好,可以互相幫助互相照顧,除了父母之外,是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兄弟姐妹之間要想處得好,必須得大度一點,不能拘於小結,儘量相互謙讓、相互包容才能處好,還能利於家庭團結、和睦,家和萬事興,只要家和外面的人才會對你好,人員會越混越好,走到哪裡都有人幫。

沒有錢沒關係想開一點,我們要努力掙錢,有錢也別失望,要知足常樂,好好珍惜自己的福報。


鄉村果實


寧願在有錢世界裡失望,不願在現世的沼澤裡掙扎


一隻廢柴犬


說這個話的人沒有希望了。


我確實無話可說


有錢。沒錢,標準自己定,失望不失望看自己體會,沒有絕對的定義,以個人感受定義吧!


用戶5382302230


也許真正讓人痛苦的不是有錢 沒錢,而是心態。是你如何面對每天,每時每刻,在你身上所發生的事情的心態:看淡一切,笑對一切,知足一切


敗家爺們v


對這個世界再失望,也總會找到自已關注的事情,那就去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