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战纪实】将军挥泪祭英魂

将军挥泪祭英魂

——老山“轮战”纪事

主播:面对大海

【轮战纪实】将军挥泪祭英魂

又逢清明祭祀日,难忘英烈葬老山!

清明节作为祭拜祖先,悼念逝人的一个传统节日,本人有生之年虽然经历了数十个,但有一个清明节却终生不可淡忘,那就是1986年的4月5日。

那天一大早,我跟随部队的2号首长从老山战场上下来驱车奔赴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参加集团军在那里举行的“阵亡烈士追悼会”。汽车沿着崎岖的山路颠簸而行,一路上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烈士陵园。麻栗坡烈士陵园座落在麻栗坡县城北郊4公里处的一个山坡上,占地50余亩。它是1979年我军实施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修建的。到达陵园后,只见偌大一个山坡上,贮立着密密麻麻的上千块烈士墓碑。墓碑前摆放着大小不一、令人伤感的花圈。花圈旁那些年岁不等的亲人,有的曲膝上香,有的低声饮泣,有的垂首致哀,有的痛哭失声……见此情景,我们的心,我们的魂似乎已随着墓碑下的英灵飘向老山,飘出云滇。而此时我们的思绪却不可紊乱,我们的灵魂亦不许狂颠,因为今天我们的的使命不单是追思那些“两山”反击时长眠在这里的英魂,而是悼念眼下“轮战云南”血洒老山的那些尸骨未寒的战友。

【轮战纪实】将军挥泪祭英魂

上午九时许,悼念活动准备就绪。在陵园里一处不大的场地上,列队站立着从战场上特来参加追悼活动的上百名官兵。在官兵们前面,放着一排折叠式的作战桌,桌面上铺垫着一层黑纱,黑纱的上面摆放着几十个烈士的骨灰盒(这只是部队上阵11个月来阵亡烈士的一部分),骨灰盒上覆盖着红色的“八一”军旗。

悼念活动开始后,集团军2号首长走向前,他首先带领列队站立在烈士骨灰盒前的集团军和各师团参加追悼活动的首长们,向光荣的烈士们三鞠躬并垂首致哀,而后他开始致悼词。他——一位尚不满50岁的将军,参战前本是英恣勃勃、气宇軒扬,甚至时时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经过仅大半年惨苦战场的煎熬,他的容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那一天,他穿着一身沾满征尘的作战服,人瘦了许多,脸黑了许多,面容苍桑,十分憔悴。面对军旗覆盖下那些小匣子里的年轻战士,他声泪俱下,泣不成声。悼词显然是他自己写的,他颤抖不止的手拿着一个笔记本,但致词时又几乎没看那个小本子。他操着一口典型的胶东方言,断断续续地讲了或者说哭泣了大半个小时。在场的官兵们,甚至没有多少人从他那沙哑的哭腔里听清楚他究竟说了些啥,但大家的心里都是明白的。

是啊,骨灰盒里那些年轻的官兵,都是跟着他从几千里以远的齐鲁大地出来的。来之前,他们原本生龙活虎、活蹦乱跳,仅仅才过了几个月,却被装进了那些小匣子。几个月前,他们的父母送出来的是活生生的亲生儿子,几个月后他们将接过去的是冷冰冰的骨灰盒子。对此,所有带兵的人包括那些将军们心里能不痛苦吗?

悼念活动结束后,官兵们怀着悲痛的心情,背负着烈士的重托,又急促地离开陵园,返回战场,继续履行保卫祖国南疆的光荣使命。

【轮战纪实】将军挥泪祭英魂

从那一年的清明节,至今已经过去33年了。33年来祖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关系也时过境迁。祖国强大了,人民富裕了,南疆战火早已熄灭,甚至当年在中越边境布下的那些地雷也已被后来的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以伤残之躯陆续排除,并又谱写出“将军拥抱排雷英雄”的新的壮歌!

政治从来就是此一时彼一时,而军人从来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死者与生者分别了,躺着的已经流尽了全部的热血。他们用生命呈上了对祖国的神圣答卷,他们的灵魂得到了升华;活着的,不仅应对死去的保持一份无尽的哀思,更不能让这些祖国的英烈、人民的功臣,成为被世人遗忘的群落,成为随风飘浮的孤魂!

血洒南疆的战友们、英烈们,你们安息吧,相信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永远不会……

2019年3月31日

【轮战纪实】将军挥泪祭英魂

【轮战纪实】将军挥泪祭英魂

杨全华 在部队服役30年,主要从事政治工作,后转业到地方机关。爱好摄影、文学,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摄影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摄影作品、文章曾见诸多家媒体。

【轮战纪实】将军挥泪祭英魂

主播简介

【轮战纪实】将军挥泪祭英魂

朗诵者:面对大海。本名,王平 河北省保定市人。全民悦读保定阅读会副秘书长,爱好文学,酷爱朗诵。曾多次参加省、市诗歌、朗诵大赛,并参与多部广播剧的录制工作。

用真情实感诠释文学艺术的真谛,让声音传递人间的大爱。


【精选留言】

孤狼(暂离 拒加群)

今年去看你们了,不舍的英魂与青山作伴,向你们敬个军礼,967个墓碑,967个英烈,看在眼里都是疼,你们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好父亲,恋人眼中的另一半……

作者

战友好?你今年又去麻栗坡烈土陵园看望战友了,你对陵园的墓碑数那么清楚。想必你肯定是参加过老山作战的战友,谢谢您!


置顶刘长山人(朋友)

读了杨全华战友的《将军挥泪祭英魂》一文,尘封了几十年的记忆又一次被开启,那场祭祀活动我也在现场,低沉的哀乐,肃穆的氛围,二号首长宣读祭文时,声泪俱下,泣不成声,在场的所有人无不为之动容。看着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躺在了冰冷的烈士陵园,我们作为战争幸存者,既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又切身体验了和平环境的珍贵。我祈祷世界永远和平,国人再也不要经历战争!

作者

战友好?你今年又去麻栗坡烈土陵园看望战友了,你对陵园的墓碑数那么清楚。想必你肯定是参加过老山作战的战友,谢谢您!


置顶士和

清明是寄哀思的季节,细雨随风飘去落下无穷的伤感,无言的悲伤牵绕着参战勇士的心。杨老师的《将军挥泪祭英雄》一文,拜读后让人泪下,文章把对牺牲战友的怀念和将军爱兵的情感表达的让人挥泪。明媚的春天,平静的心无法平静,宛如鲜花坠入河中。对英雄的敬仰啄痛了我忧伤的心,烈士虽己长眠,但他们的精神与青山同在,与日月争辉。今天的祭奠,是告慰英烈的在天之灵,是表达哀思和景仰之情,更是一次灵魂的震憾和心灵的洗礼,也是一堂爱国主义的教育课。一座座的墓碑,是英烈光荣无悔的事迹,是用忠诚,热血,生命谱写的战歌。如今战争的硝烟散去,祭奠英烈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动力,我们应该鼓舞斗志,以英烈的精神为榜样,建设好富强的祖国,让祖国更伟大,更繁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置顶水城人(杨全华)

回梨花雨:王倩老师的深情留言令我十分感动。透过她的留言,我感到了她对战斗在前线官兵的深深理解;对战死在南疆英烈的高度敬仰;对战争之灾难的深恶痛绝;对现役军人的真诚爱戴!难怪她笔下的烽火系列如此生动传神。 作为身临其境并为轮战一员的我,深感南疆之战的惨酷。不仅在一线在激烈的战斗中牺牲了许多官兵,而且还因战区天气恶劣、道路复杂,一些战友牺牲于山洪中,车祸中,特别令我难忘的是,我部某团一小车司机,在从战区至昆明往山东送烈士骨灰盒的途中不幸翻车牺牲,真是令人惋惜。 战争结束若干年后,我们才从当时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理解了那场战争的重大意义。战友们的牺牲,参战部队的付出,能得到国家与人民的理解将是他们最大的安慰!。


置顶梨花雨(朋友)

又逢清明祭祀日,难忘英烈葬老山!杨同华老师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又一次想起牺牲在老山前线的战友们,又一次想起1986年4月5日那个此生难忘的清明节。那一天,杨全华老师跟随部队2号首长赶赴云南边陲小城麻栗坡烈士陵园,参加集团军举行的“阵亡烈士追悼会”。“两山”反击作战,“轮战云南”,多少年轻的、鲜活的、蓬勃的生命在两军阵地前,在枪林弹雨中,划上了休止符。将军洒泪,哽噎难言。杨老师笔下的这位首长很多军旅人都认识,那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能够让他流下热泪、不能自已的,该是一种怎样的疼痛与哀伤?也许还有感动,也许还有自责。战争,的确是一台巨大的绞肉机,是一个狰狞的恶魔,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那一场战争打响的时候,敌方处心积虑,我方愤怒反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军人枕戈待旦,岁月才会静好。军人,永远是英雄的代名词。向他们致敬!


陌上听风

活着的,不仅应对死去的保持一份无尽的哀思,更不能让这些祖国的英烈、人民的功臣,成为被世人遗忘的群落,成为随风飘浮的孤魂! 不只是清明节一天的纪念,是无处不在的缅怀才对得住这些生命。

作者

您说的是,对祖国的英烈们,不应只是清明节纪念,而应无时无处的缅怀!


水城人(杨全华)

回士和:感谢战友士和的深情留言。通过您的留言我看到了一颗爱国爱民、拥戴英雄、战友情深的赤诚之心。“今天的祭奠,是告慰英烈的在天之灵,是表达哀思和景仰之情,更是一次灵魂的震憾和心灵的洗礼,也是一堂爱国主义的教育课。”“如今战争的硝烟散去,祭奠英烈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动力,我们应该鼓舞斗志,以英烈的精神为榜样,建设好富强的祖国,让祖国更伟大,更繁荣!”你的这些充满深情和正能量的话语,说得着实令人感动,深受受舞!真诚的谢谢你——士和!


铁马

向国强民安献出生命的英烈们致敬!


晴空万里

怀念英雄!


民族脊梁! ——敬礼!


走南闯北

近日亲耳听到一位两次老山枪林弹雨闯过的退伍老军人的述说,目前他只有每月600元的津贴......但他说“待遇低我不后悔,我自豪我为国家做了这么了不起的事(自卫反击战)!”英雄家属,你们还好吗?!退伍老兵你们还好吗?!


一诺

向英雄致敬!没有这些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哪有我们今天幸福和平的生活。用一腔热血,换的众人的美好生活!他们的大义和凛然,浸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感恩感谢他们!


晨麦

致敬军人战士,


渤海小刀鱼

清明祭英烈,国人痛悲咽。功绩彪史册,后人不忘却。《将军挥泪祭英魂》一文很感人,杨全华老师是在真情诉说。杨老师陪同集团军首长从老山前线驰奔麻栗坡烈士陵园,来祭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两次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特别是1979年那次,我们在痛击南越军队的时候,也付出了巨大伤亡,好多解放军战士牺牲在了祖国的西南边陲,有的战士年仅十八九岁,还没有来得及侍奉双亲以尽孝道,还没有来得及娶妻生子享受天伦,就永远长眠在此。真让人痛心不已,不舍分离。

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讲述的是:1984年4月28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来自云南省嵩明县的原35207部队58分队战士赵占英牺牲了,牺牲的时候年仅20岁。2004年清明期间,烈士的母亲,第一次从家乡云南省蒿明县(昆明附近),来到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看望牺牲了20年的儿子 。烈士妈妈那行行泪、声声泣,那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哭喊。歌曲《妈妈我等了二十年》更是进行了深刻表达:麻栗坡的雨,打湿我的枕头,想起参军时,你伫立的村口,你拉着我的衣袖,以为你不让走,可是你没有,漆黑的猫耳洞,我饿得发抖,想起临行前,你端给我的粥,想请你吃了,那一小块的肉,可是你没有,妈妈,二十年以后,如果你能来我的坟头,我想拉一拉你的双手,摸摸你的老茧是不是还厚。可是你没有二十年等候,是否太久,没有理由,二十元车费,是否难凑,可是你没有陪我到最后。当我倒在老山前线的时候,再也听不到你的咳嗽,下一个清明,是否还有一口酒,摆在坟头…… 杨老师在文中叙述将军在致悼词时,声泪俱下,泣不成声,这种情感的宣泄就源于对那些牺牲战友的不舍之情。将军爱兵如子,痛失“爱子”,让将军肝肠寸断,伤痛欲绝,我能体会出将军当时悲切的心情。虽然时光又流逝了几十年,但后人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烈们崇敬仰慕之情并没有“发霉变质”,恰恰相反,崇尚英烈,学习英烈,弘扬英烈精神已蔚然成风,正掀起一股热潮。


水城人(杨全华)

回渤海小刀魚: 早晨五点多醒来,开启手机后看到前进战友这篇深情留言,一看是昨晚进入子夜后上传的,白天劳累一天,深夜了还在写留言,令我好感动。再看留言中开篇一首“五绝”更让我情动至深: 清明祭英烈,国人痛悲咽。 功绩彪史册,后人不忘却。 前进在留言中联想到了“两山”作战及84年收复老山后参战官兵们的一些动人事迹,特別是那位因缺少路费20年后才第一次去麻栗坡烈土陵园看望儿子的“故事”,着实令人痛断肝肠,百感交集。 寒往暑来,冬去春至。随着祖国的繁荣发展,中国梦的日趋复圆,相信英烈们定会含笑九泉!


军旗猎猎!!

应是33年前,应是67集团军和配属的138师官兵。向烈士致敬!(138师87年兵)


水城人(杨全华)

致“面对大海”:王平老师的深情诵读,不仅深深感动读者,相信我的战友那些英雄们也会为之感动。王老师辛苦了,谢谢您!


水城人(杨全华)

回陌上听风:您说的是,对祖国的英烈们,不应只是清明节纪念,而应无时无处的缅怀!


水城人(杨全华)

回孤狼:战友好?你今年又去麻栗坡烈土陵园看望战友了,你对陵园的墓碑数那么清楚。想必你肯定是参加过老山作战的战友,谢谢您!


水城人(杨全华)

回刘长山人:看了你的留言,得知86年清明节在麻栗坡烈土陵园举行的追悼会你也参加了,看来我们应是一个军的。不知你现在生活在哪里,祝战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