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多元的衝突與發展

30 路標:自由主義為什麼會“反覆死亡”?


自由、平等、多元的衝突與發展

劉擎·西方現代思想40講

7小時前

30 路標:自由主義為什麼會“反覆死亡”?

劉擎親述

你好,我是劉擎,歡迎你來和我一起探討西方現代思想。

在上一板塊,我們講解了思想家對於20世紀曆史的反思。這一講開始,我們進入一個新的板塊,探討的主題是:自由主義及其批評者。

為什麼要專門用一個板塊來講自由主義呢?原因很簡單,自由主義是西方現代思想的主流,到了20世紀下半葉更是佔據了支配地位。但這裡有個反諷的現象,就是自由主義雖然是西方的主流意識形態,卻一直遭受質疑和批評,而且反覆被宣判為瀕臨死亡或已經死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我讀過一篇文章,題目就叫做《自由主義的多次死亡》。這篇文章對谷歌收錄的3000多萬本圖書做了詞頻分析,發現自由主義的最初死亡發生在1870年代,在進入20世紀時又多死了幾次,到了1920年之後,幾乎就是一直在連續不斷地死亡。而相比之下,威權主義似乎從來不死,而保守主義只是偶爾死亡。

可是一種思想,怎樣才算是死了呢?就是它不再能夠成為社會生活實踐的指南,只能進入博物館,成為考古研究的對象了。

自由主義不斷被宣告死亡,恰恰表明它還活著,仍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但同時也表明,對於自由主義的主導地位,存在著許多深刻的不滿。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由主義在現代的發展中遭遇了越來越強的平等主義的壓力。也就是說,自由面對著來自“平等”的挑戰。

從“特權”到普遍的自由

過去的自由和我們今天理解的不太一樣,在古代社會,自由本來是一種“特權”。現在說到“特權”,通常是指 “一般人沒有的權利”。但其實“特權”最初的含義恰恰是“個人特有的權利”。英文中的特權叫做privilege,在詞源學上說,它來源於兩個詞:一個是private(私人的),一個是lex(法律),特權就是這兩個詞合成的。所以特權呢,就是指“私人享有的法律權利”。

那自由和特權又有什麼關係呢?在古代,特權與等級制聯繫在一起。等級結構中,每個階層都有自己的特權,領主有領主的特權,商人有商人的特權,農民也有農民的特權。比如,領主有權向佃農收稅收糧,而佃農有權要求領主保護他們。這裡的“特權”,實際上是指“你能夠如何自主行動”的意思。換句話說,根據等級位置,你有特定的不受侵犯的自主空間,這就是你的自由。

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等級制被打破了,“自由”的內涵也發生了變化。標誌性的事件就是法國大革命。大革命摧毀了等級制度,推動了新的普遍自由觀念的廣泛傳播。人們開始認識到,人生而平等,應當平等地享有同樣的自由。

來自“平等”的挑戰

但是你稍微想想就能發現,自由和平等之間很容易產生衝突。比如讓一個健碩的小夥子和一位天生腿部殘疾的人賽跑,說,你們自由競爭吧,結果怎麼可能平等呢?那麼為了平等,是不是要讓競爭的優勝者,把贏得的獎品交出一部分,來補貼失敗者呢?但這會不會是侵犯了優勝者的自由呢?

在大革命一開始,普遍的自由權還只是理想,但隨著歷史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開始要求平等地享有自由,形成了巨大的社會壓力。傳統的自由主義就面臨一個選擇:要麼被社會發展淘汰出局,進入歷史的博物館;要麼就必須認真對待平等的問題,也就必須平衡兼顧自由和平等這兩種價值。

在自由主義的發展中,確實出現了這樣的變化。如果把我們熟悉的自由主義思想看成一個大家族,家族裡輩分最高的,就是17世紀英國思想家約翰·洛克所代表的自由主義,強調個人自由和基本權利,限制國家的干預,這被稱為古典自由主義。而到了19世紀,約翰·密爾這一代,出現了所謂現代自由主義,在堅持自由的同時非常重視平等的價值,也就特別關注社會正義和政治民主的問題。

但更復雜的是,隨著歷史繼續演進,平等的壓力不斷上升,因為要求平等的民眾越來越多,而平等的內涵也越來越豐富。比如,法國大革命雖然宣稱人人平等,但當時並沒有把女性包括在內。再比如,最初的平等訴求主要公民權利的平等,像是投票權和宗教自由的權利,後來就延伸到了經濟和文化領域的平等。

平等的範圍一直擴張,自由主義就需要不斷地面臨新的挑戰,不斷做出新的回應。

而且自由權利的內涵本身也在發展演變。比如今天有人主張,我們應該有權自由選擇自己的性取向,甚至自己的性別。這恐怕是三百多年前的約翰·洛克做夢也想不到的自由問題。

你看,來自“平等”的挑戰層出不窮,而自由本身的涵義也不斷豐富。最終結果就是,自由主義衍生出多種多樣的派別。比如在政治領域的歷史上,法國有過自由放任主義,德國有過秩序自由派,英國有過福利國家,美國有過強國家干預的羅斯福新政,而英美在里根-撒切爾時代都有過新的自由放任主義。

所以,自由主義思想確實就像一個大家族,成員之間血統相近,但每個人呢又不太一樣。這麼一個大家族,就像家裡有一大堆孩子,都去學校上學,有的特別會考試,有的會打籃球,有的會跳舞,但同時呢,有的數學不好,有的語文不好,有的和同學關係不好。於是這個大家族三天兩頭就會聽到表揚和讚賞,也受到接連不斷的批評和抱怨。

這就解釋了開頭的那個問題,為什麼自由主義一直在“死亡”?其實是因為,自由主義有著豐富的內在多樣性,同一個人可能會批評其中的一種,卻又贊同另一種。於是,自由主義總是會遭到各種攻擊,同時也會獲得各種支持。

現代的“三全其美”

當然,自由主義成為主流思想,不僅僅因為內部的多樣性。更重要的原因是,西方社會很難找到另一個方案去替換它。為什麼呢?

因為進入現代社會,人們追求普遍自由平等,而在現代世界已經祛魅的大背景下,一旦有了普遍的自由平等,就一定會衍生出第三種訴求,那就是生活理想的多樣化。

這樣一來,自由,平等,多元,就成為現代世界無法逆轉的基本條件。如果放棄其中任何一種,世界就會變成和現在完全不同的平行宇宙。要兼顧這三種訴求,這從來就是一件複雜而困難的事情,總是找不到一個完美的方案。

比如激進主義可能更注重平等和多元,但很可能忽視了權利的自由;保守主義強調自由,但可能忽視了平等,也壓制了多元性。相比之下,還是現代自由主義或許最有潛力來同時回應自由、平等和多元這三種訴求,兼顧三種價值。所以,雖然一直在被“宣告死亡”,但在整體上,自由主義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在接下來的這一單元,我們要探討的是,自由主義究竟提出了哪些方案,來應對現代世界產生的新問題,尤其是來自“平等”的挑戰。同時,也將討論這些方案遭到了哪些質疑和批評。

“全明星陣容”

最後,簡要介紹一下這個單元出場的七位思想家,他們是:羅爾斯、諾齊克、德沃金、沃爾澤、桑德爾、泰勒和哈貝馬斯。他們七位相互都認識,都出生在20世紀,也都活到了21世紀。其中三位已經去世了,後面四位仍然健在。我還有幸見過其中的三位,和他們有過交談。

這些思想家有一個相似之處,就是傾向於建立規範性的理論。

什麼意思呢?他們最關注的問題,不是如何來描述和解釋社會政治現象,這是社會科學家做的工作。所謂規範性理論,就是要致力於論證社會政治應該怎樣安排才是好的。

這些思想家都深受英美分析哲學的影響,他們的論述往往非常抽象和深奧,但他們也延續了哲學分析的一個傳統做法,就是用日常生活或者思想實驗的例子來激發人們的直覺,幫助思考和理解。在後面的講述中,我會盡可能把他們本人所舉的例子分享給你。

當然,這七位思想家的觀點並不相同,有的還發生過激烈的爭論,有些人還算作自由主義的批評者,被稱為社群主義或者共和主義者。但在我看來,在寬泛意義上,他們都屬於自由主義大家族的成員,至少是親戚。他們的研究論述,代表了20世紀最後30年西方自由主義發展的最高水平。

下一講,我們就來了解其中的第一位,可以與康德、密爾等人相提並論的大哲學家,羅爾斯。

問答

最後給你留一個問題來思考:關於自由和平等之間的衝突,你有什麼看法,你認為兩者之間有沒有相互兼容的可能呢?有什麼例子能說明嗎?想聽聽你的見解。我們下一講再見。

編輯按:課程更新期間(2020年2月24日至2020年4月1日),劉擎老師在知識城邦陪你每天打卡學習。點擊關注劉擎老師的知識城邦賬號,收看老師每天的“小加餐”。

劃重點

1、自由主義在現代的發展中遭遇了越來越強的平等主義的壓力。也就是說,自由面對著來自“平等”的挑戰。

2、隨著歷史發展,越來越多人要求平等地享有自由。傳統的自由主義就面臨一個選擇:要麼被社會發展淘汰出局;要麼就必須認真對待平等的問題,必須平衡兼顧自由和平等這兩種價值。

3、自由,平等,多元,是現代世界無法逆轉的基本條件。現代自由主義相對更有潛力來同時回應自由、平等和多元這三種訴求,兼顧三種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