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吉貝爾一款“神藥”打天下 利可君營收佔比達七成

本報記者 閻俏如 北京報道

在回覆三輪問詢之後,江蘇吉貝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貝爾”)於近日首發上市申請獲通過,成為2020年科創板第六家過會的企業。

然而,作為科創板申請上市企業,吉貝爾的研發投入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其銷售費用常年居高不下,佔據公司營業收入50%以上。其中,學術推廣費佔據大部分,用於每年召開的上千場學術會議。

目前,吉貝爾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利可君片,佔據公司營業收入7成以上,每年貢獻超過3億元的收入。然而,其原材料成本卻極其低廉。此外,在上交所的連續追問下,該產品的技術來源情況仍不清晰。

吉貝爾在回覆上交所問詢函中稱,利可君片的高毛利率緣於其多層次的技術壁壘。 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有文獻顯示利可君片其最早於俄羅斯上市,目前僅有中國使用。另外,該產品仍未獲得國家新藥證書,吉貝爾也未對其進行一致性評價工作。

對上述問題,記者致函吉貝爾,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對方回覆。

上千場學術會議

吉貝爾招股書顯示,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藥品研發、生產、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近幾年,吉貝爾的業績保持穩定增長,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9691.75萬元;2019年前三季度兩項指標分別為4.03億元和7412.68萬元。

作為申報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吉貝爾的研發投入仍處於較低水平。

2016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吉貝爾研發投入分別為1675.09萬元、1713.97萬元、1959.66萬元和2292.10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77%、3.79%、4.04%和5.69%,各年度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較低且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值。

對此,上交所提出問詢,吉貝爾研發費用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原因,以及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

對此,吉貝爾解釋稱,項目研發前期公司和合作方一起進行工藝設計和研究,並僅需向合作方支付基礎研究經費,研發的主要投入在臨床研究階段,以及產品上市後與合作方進行收益分成,故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總額相對較低。

相比之下,2016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吉貝爾銷售費用分別為2.30億元、2.32億元、2.49億元和2.12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高達50%以上。

每年都在2.3億元以上,佔據營業收入50%以上。根據吉貝爾招股說明書,公司銷售費用主要包括學術推廣費、差旅費及職工薪酬。其中主要為學術推廣費,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在20%以上。

記者統計,2018年,吉貝爾舉辦了推廣會、研討會、報告會等形式的學術會議共計1411場,花費1.07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舉辦學術會議1302場,花費9785.67萬元。

對於這一情況,上交所對吉貝爾學術推廣費的具體使用情況及是否涉及商業賄賂進行了詳細問詢。

吉貝爾稱,公司發生的學術推廣費與推廣業績相關聯, 推廣服務的增加有利於公司產品銷售的增加。報告期內,公司不涉嫌商業賄賂,不存在導致重大違法違規的情形。

不過,在報告期之外,記者瞭解到,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人民法院2017年12月公開的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原安徽省醫藥集中採購服務中心主任胡風平任職期間,在2014年四五月份,在全省公立醫療機構基本用藥集中採購招標期開始前,曾在辦公室收受江蘇吉貝爾藥業有限公司代理商楊某現金2萬元,為其代理的藥品參加投標提供幫助。

核心品種技術來源不明

目前,吉貝爾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利可君片、玉屏風膠囊、醋氯芬酸腸溶片、尼群洛爾片等產品,合計佔營業收入比重95%以上,其中利可君片佔比在7成左右。2016年〜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利可君片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67.70% 、69.44%、72.05%和74.33%,呈逐年上升趨勢。

利可君片用於預防、治療白血球減少症及血小板減少症。 吉貝爾招股書顯示,作為國內主流的升白藥口服制劑,利可君片已被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目錄》、各省醫療保險目錄以及《國家低價藥品清單》。

在升白藥品化學制劑領域,利可君片在2018年的市場份額佔到83.19%。但實際上,目前臨床上具有升白細胞作用的藥品市場份額主要由生物製劑佔有。2018年,化學制劑的市場份額僅佔5.14%,且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國家藥監局信息顯示,國內有多家藥企擁有利可君片的藥品批准文號。吉貝爾表示,公司是唯一擁有利可君原料藥生產資質的企業,且未查詢到國外生產利可君原料藥企業的相關信息,而公司生產的利可君原料藥僅為自用。因此,公司既是利可君原料藥的獨家生產企業,也是唯一有能力實際生產和銷售利可君片的企業。

不過,這也同時說明,利可君這款佔據吉貝爾主要業績來源的產品,目前僅有中國使用。同時,曾經在招股書申報稿中標榜為新藥的利可君,實際並未取得新藥證書。

吉貝爾在上交所問詢函回覆中稱,利可君片曾用名利血生片,鎮江製藥廠為利血生片的原研方,於1982年12月經江蘇省衛生廳批准,按照衛生部1979年2月發佈的《新藥管理辦法(試行)》獲批生產。限於當時的政策法規和條件,藥品註冊批准文件上未標示具體藥品分類信息、也未核發新藥證書。

其後,鎮江製藥廠經過改制,將利可君片的相關權利劃歸吉貝爾的前身鎮江吉貝爾藥業有限公司。

1985年,原衛生部發布《新藥審批辦法》,要求藥品研製單位完成臨床研究後,向所在地區提出申請,再經衛生部批准,獲發“新藥證書”及批准文號方能生產。由於利可君片上市在《新藥審批辦法》發佈之前,目前仍未取得新藥證書。

在上交所對於利可君片技術來源和新藥認定合理性的一再追問下,吉貝爾表示,為免歧義,公司在招股書註冊稿中刪除了利可君片“新藥屬性”的描述。

毛利率90%以上

儘管目前市場上升白藥物以生物製劑為主,但吉貝爾招股書顯示,以利可君片為代表的升白藥化學制劑在價格方面佔據優勢。相比於動輒每支上千元的生物製劑,利可君的出廠價僅為30餘元。

儘管如此,吉貝爾的毛利率依然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根據吉貝爾招股書,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保持穩定,2016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達到84.56%、85.14%、86.77%和88.16%。

對此,吉貝爾稱,公司毛利率較高由於佔據主要營業收入的產品利可君片、尼群洛爾片毛利率水平較高,主要系公司為利可君及尼群洛爾片的獨家生產企業,技術門檻較高。

2016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利可君片的平均單價分別為33.81元/盒、34.82元/盒、36.10元/盒和39.34元/盒,貢獻營業收入分別為3.01億元、3.14億元、3.49億元和3.00億元。相比之下,其單位成本分別為2.90元/盒、3.31元/盒、2.91元/盒和2.83元/盒,毛利率保持在90%以上。

高毛利率緣於其低廉的原材料成本。利可君片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主要為L-半胱氨酸鹽酸鹽無水物。2016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吉貝爾採購L-半胱氨酸鹽酸鹽無水物的數量分別為5000千克、3000千克、10126千克和8000千克,採購金額分別為36.32萬元、32.48萬元、93.53萬元和70.57萬元。

也就是說,利可君每年僅不到上百萬元的原材料,創造了3億元以上的營業額。

相比之下,吉貝爾每年投入大筆資金用於採購包裝。2016年至今,吉貝爾的第一大供應商均為印務公司,主要從其採購利可君片小盒、醋氯芬酸腸溶片套盒等,佔採購金額比例保持在2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和2017年,吉貝爾第一大供應商為鎮江市潤吉印務有限公司,採購金額分別為777.68萬元和744.09萬元。

2018年,該供應商卻從吉貝爾的財報中消失,第一大供應商變為江蘇恆翔印務有限公司。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吉貝爾從該公司採購金額分別為779.64萬元和573.02萬元。

天眼查顯示,鎮江市潤吉印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3月,次年即成為吉貝爾第一大供應商。然而僅經營到2019年,這家年收入超過700萬元的公司卻進行了註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