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離開國企找工作,是個什麼樣的體驗?

其實我是先找好了工作並拿到了OFFER之後,再提的辭職,但是我覺得應該先寫寫這段狗血的辭職交接經歷,並且打算寫完這些,徹底跟我工作了八年的這家國企說聲再見,像甩掉一個噩夢一樣再也不要想起。最好不相見,免得惹我嫌;最好不相識,屁事兒不再知;最好不相認,彼此沒緣分;相遇眼看天,各自走一邊;回頭吐一口,你還不如狗。嗯,這就是我最理想的狀態。

我們公司離職需要提OA流程,從直接領導-分管領導-分管副總-綜合辦公室(專員+總監)-財務部(專員+總監)-人資部-審計檢查-運營發展(鬼知道我走和他們有毛線關係)-人資總監-總經理-董事長,這樣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走下來,大概經過了12-13個人的審批,完成這個流程才能最終拿到人資部門開的解除勞動關係證明,因為新公司催我4月1日就去上班,我也不想呆在這裡空耗時間了,所以連一季度的績效工資都放棄了,跟直接領導分管領導分管副總分別當面溝通後,我月初就提了離職申請流程。本以為最後的這幾天會是我在這裡最愜意的一段時光了,呵呵,我還是太天真太簡單了。

流水生產線初體驗

首先,我前腳提辭職,後腳就安排我去下面的電子廠支援一線生產,我真的給跪了,確實年後電子廠工人很多無法返回生產線,集團也號召職能部門去生產線支援,但是,集團輪流去參加生產的人員名單裡沒有一個女職工,這個時候把我安排過去,到底是啥意思?我心裡壓制住了一萬個要凌空而起的神獸,安慰自己其實這是多麼好的一段工作經歷呢,從來沒幹過流水線插電子板的活,去感受下,將來也好在孩子不好好唸書的時候給他講講基層工人的辛苦與偉大,讓他知道勞動不分貴賤,電子廠也有春天。跑題了,言歸正傳,我早上八點按時到崗,上午幹相對輕鬆的流水線質檢的活,吃過午飯就被分去流水線插電路板。不知道大家做沒做過這個工作,一排電路板在流水線上滾動,從上游到下游,每個工人負責在電路板上插四五種零件,期間低著頭,手不停無腦重複在同樣的板子上固定的四五個位置上插同樣的零件,上午和下午各給固定10分鐘的休息時間,這意味著不能喝水,因為一旦你想上廁所,沒有人替你的情況下,流水線會停。聽我旁邊的工人大姐說,他們上廁所超過一次會被扣錢。這是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社會體驗,這個活看上去簡單,但是時間久了會很累,脖子和腰最先受不了,手到後期會麻木,另外由於生產線盡頭需要給電路板噴漆,車間通風不好,刺鼻的油漆味加上特殊時期的消毒水味,確實讓我有些吃不消,那天下午我們這條線的生產量是2000塊板子,意味著我插了6000個零部件,晚上回家吃飯時候我的手像得了帕金森抖個不停。我現在大概能理解富士康的跳樓工人了,我只幹了一天,就累到不行,他們一直堅持這樣高壓的機械工作,而且看不到盡頭的流水線,源源不斷的電路板,那種無望的工作可能確實容易讓人崩潰吧。

32歲離開國企找工作,是個什麼樣的體驗?

網上找的圖,我做的是同樣的工作

排班計劃是我要連著去三天,我看不出這份工作的其他意義,也確實接受不了那樣的勞動強度,再說我已經提辭職也沒打算要一季度的績效工資,於是推說我要備孕生二胎(我沒跟集團人說我找到了新的工作,我說我要回家備孕生二胎),車間裡的油漆味和消毒水味對我的身體會造成影響,嗯,我的直接領導雖然不悅,但也沒再堅持讓我去,BUT,下一個難題立刻就給我安排上了。

無厘頭拖延戰術

我發現我的辭職OA流程一直卡在直接領導那裡,壓根就沒往下進行!我把我手頭的所有工作已經分門別類的歸好檔,建立了交接臺賬,寫了各項工作的流程說明書,所有這些我打包拷進U盤裡拿給他,讓他重新進行工作分配,沒想到他竟然來了一波神操作。

我們辦公室裡面有另外兩個女員工,其中一個黨務專員(管10個黨員的“黨務專員”),一個規劃專員(熱衷於每天點京東紅包、拼多多紅包,同時規劃明天要拉多少人點紅包的“規劃專員”),她倆的日常工作都和我一樣嚴重不飽和,假如一天八小時工作,真正用在工作上面的時間可能不到倆小時。我的工作涵蓋了項目申報、資質申請、採購和銷售合同的管理、K3倉存管理以及一些日常比較瑣碎的行政工作,其實交接起來還是很簡單的。我的直接領導(下文叫他潛水艇吧)叫來了這倆女的,說,***現在辭職了,她的工作要交接給你們倆,你們倆自己選擇要幹啥吧。我們三個女的瞬間都是黑人問號臉,這是什麼鬼交接方式?於是,就有了下面的溝通記錄。

32歲離開國企找工作,是個什麼樣的體驗?

這個第三項工作是啥呢,其實就是K3的倉存管理,算是所有工作裡面稍微有點技術含量的,需要動動腦子加查下以前的賬目,這項工作被她倆無情的嫌棄了,誰都不接。按照常理,此刻應該潛水艇哥出馬,直接安排負責人了吧,但是我們的潛水艇哥就要不走尋常路,接下來的一整個下午的時間,他找A女談話,找B女談話,三個人一起談話,最後又叫上我開了個部門小會,還是沒有人接手這項工作,眼瞅著下班了,最後潛水艇說,這樣吧,你回去寫個K3軟件的操作手冊,每一步操作都要有圖解的那種,寫得詳細點,明天我再去找Y總談談,看看到底交接給誰吧。

我是真的不想撕破臉,於是晚上加班給他搞了個操作手冊發給他。就是希望我的退讓能換來他的理解,儘快給我過了流程,我好早日離開。

32歲離開國企找工作,是個什麼樣的體驗?

然後呢,第二天就沒有了然後。。。。。。潛水艇哥絕口不提這項工作的交接事宜了 。我把其他工作都交接好了,就差這個工作了,實在沒辦法,我去找了他的分管領導Y總,把事情來龍去脈說清楚,也順帶讓他感受到了部門裡大家相互推諉扯皮的良好氛圍。最後分管領導跟潛水艇哥說,工作儘快委派,不行就先把OA流程批了,其他事情部門內部解決。事情就這麼解決了,分管領導發話後的一個小時之內,工作也交接清楚了,OA流程也繼續往下走了,原來一千萬個不可能的事情,領導一句話,啥都很容易了。國企裡就是這樣的,領導一發話,比下面人說一萬句都好用。

時間有點晚了,先睡覺去,明天接著寫寫我找工作的經歷吧。

32歲的我,鼓起勇氣找工作

找工作是從過年期間正式開始的,其實過年期間不是招人的旺季,那段時間在家封閉隔離,閒著也是閒著,手機下載了智聯招聘、獵聘、boss直聘等幾個主流的找工作軟件,更新了下我的簡歷,國企八年期間做過商務、項目申報、知識產權管理、採購、行政工作,除了有些工作經驗,好像真的沒啥優勢,另外我由於目前是基層崗位,薪資不高,在求職的時候對期望薪資會有影響,以及後期用人單位有部分特別喜歡憑上一份工作的薪資判斷工作能力的HR,在看到我的目前薪資水平也會對我的工作能力產生質疑。我的求職原則是小公司做主管崗位,大公司可以從基層崗位做起,工資比原來至少高一千五,五險一金正常繳納,節假日基本能正常休息就行了。

陸陸續續投了十幾家企業,過完年後從2月15日開始陸陸續續開始有HR給我打電話了,接觸下來,最終確定了兩家公司。一家是和我目前所在公司從事相同行業的小型私企A,老闆是我們這邊本地人,2013年從10人團隊接項目發展到現在200多人的規模,原先的創業公司管理機制已經不適應發展了,需要走正規管理的道路了,所以他們招有大企業工作經驗的人員,我應聘的崗位是行政主管,薪資是我目前的兩倍,工作壓力比較大,前期加班會比較多。另外一家是我們本地的大型私企B,規模很大,涉及新材料生產、服裝貿易、出國服務、房地產等行業,他們招聘一名集團行政專員,工作內容相對輕鬆,薪資比我目前多兩千,福利待遇之類的比我現在也好一些。這兩家公司我都經歷了首輪HR在線面試,第二輪直接主管、總經理助理(分管副總)在線面試,最後是總經理面談環節。

我是先和A公司的老總面談的。其實在跟A公司的面試過程中看得出來小公司對人才的渴望很強烈,因為他們目前的管理還是比較草臺班子,總經理甚至會直接管到基層工作上去,中層管理人員素質不大夠,這些年嘗試了很多次的改革,推行了很多制度,最終也都不了了之。後來跟總經理的面試溝通中,我得到了一個信息就是他們年前高薪招了一個人資總監,進行人資各個模塊的建立以及績效考核的推行,結果他做得不理想,實習期滿後提出了辭職。接著總經理跟我抱怨他有時候也很無奈,當初跟他創業的團隊成員,留到現在的人基本上都是元老,這些人組成了現在的中層管理人員,會抱團對付新來的人員,尤其是對新進公司做管理工作的人有很大的牴觸心理,A總呢, 念著當年的感情在裡面,很多時候也無可奈何。我靠,我跟他談到了這裡,基本上就打消了去這家公司的念頭,我可不想剛從我目前國企宮斗大戲裡逃出來,又去摻和另外一家小私企的內部鬥爭。想必他們之前的那個人資總監也是被鬥走的,我一把年紀了,沒那個精力和體能在公司的政治鬥爭中消耗青春了。於是,我客套了一番,說我很看好貴公司的發展前景,但是我需要回去考慮下之類的話就回家了,過了兩天A公司的總助還打電話問我考慮結果如何,什麼時候能去上班,我果斷又不失委婉的拒絕了她。

B公司的規模在我們這個城市的私企來說能進前三名,是由國企改制的,發展這麼多年也很正規了,他們的一個行政專員轉崗去人資部門了,所以需要一個人補她的空缺,我有國企的行政經驗做背書,在行政經理的實習期間又比較拼,做出了很多成果,他們這個崗位的工作要求對我來說幾乎是小兒科的水平了,我的性格還比較外向吧,面試的時候也不怯場(其實歲數在這裡擺著,真沒啥好緊張的),每一輪的面試,和麵試官都聊得比較開心(可能我們這邊的面試和大家想象中或者經歷過的面試不一樣,什麼結構化面試、情景模擬面試、無領導小組面試之類的,那都不存在的,上來頂多來個一分鐘自我介紹然後就開始嘮嗑,通過嘮嗑去了解所有信息),加上他們的副總經理和我目前公司上一屆的一把手最早還是同一個政府部門裡出來的,關係比較好,所以他對我目前公司的老員工有莫名的親切感,基本上就在愉快的聊天中通過了,也PK掉了當天來面試的另外一個長髮妹子。最後見總經理的環節我是覺得有些意外,畢竟我面試的是基層崗位,和總經理隔了太多級,但是由於是行政崗位,直接服務的也是總經理,所以總經理很想見見我,於是就抽了個時間和總經理直接見面了,現場還有他們的人資總監陪同,這個人資總監和我現在公司的原來做人資招聘工作的同事(他也是受不了國企的這個氛圍去年跳槽了)是大學同學,私下打聽我,估計我原同事說了我不少好話(後來證明確實是這樣的),於是總經理面試的環節也沒啥問題,很順利的就通過了。從總經理辦公室出來,人資部招聘經理和我最後確定了下我的入職意向,我的薪資待遇,主要工作職責,上崗報到時間,就這麼敲定了工作。過了兩天,我的郵箱收到了offer。好像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正好我想跳槽,他們正好缺一個崗位,離我家的距離還可以,通勤時間開車十五分鐘左右吧。

其實回顧一下,不難發現,我目前的公司可能真的是一個閒人集中營,大家每天沒事做,除了政治鬥爭就是各種刷存在感,我打聽了下,之前離職的同事,每個人的離職手續辦理時間最少都要一個月,每個流程節點,無一例外都需要離職人員親自去催辦,我挺不理解的,既然如此,要OA辦公軟件有何卵用,城市這麼小,在人家離職的時候為難對方,情商是低到塵埃裡去了,難道真的不考慮江湖再見的那一天嗎?

這些天私信我的豆友不少,很多同在國企厭煩政治鬥爭的豆友都在辭職與不辭職的邊緣徘徊,我以我淺薄的經驗想給出幾點建議吧。

幾點建議

1、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辭職。現在大環境真的不好,像國企旱澇保收的工作崗位真的不是那麼多,儘管工資可能會很低,但也比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強,就像是即使在過年期間,我們三月份才上班,這期間的工資是一分不少的照發的。如果你家境尚可,那鼓勵你必須不受這個閒氣果斷辭職,但是如果你有車貸房貸,存款不多,建議你先緩緩。國企的工作很輕鬆,大可利用空閒時間考證,據我所知有不少企業甚至國家,對考證會給獎勵給補助的。各種職業資格證在手,給自己增添跳槽的底氣。

2、找工作的話,期望值不要過高,尤其是行政崗位之類的。大家可以在招聘軟件上看下,同一家公司放出來的招聘崗位,其他技能型或者管理崗位的人才學歷要求是本科,那可能行政崗位的學歷要求就是專科。這種公司我是基本不會考慮的,因為這說明了這家公司對於行政崗位的定位就是“端茶倒水打雜員”,那自然這種可替換性極強的崗位他們給出的薪資不會高了,因為不重視,所以不投入。我建議行政崗位的人員想跳槽不要去這樣的企業,沒有發展沒有意義。行政崗位其實是離管理崗位最近的工種,也是最出管理人才的崗位,因為這份工作,對情商的要求極高,工作誰都能幹,但情商可不是誰都有,跟人打交道,是門最大的學問。我自認在這點上差了很大一截,捲入宮斗的旋渦並最終被打敗至邊緣化,跟我的情商缺陷是有很大關係的,但吃一塹長一智,早點吃虧比晚吃虧還是上算的。

3、有關送禮的問題。這塊灰色地帶在國企裡面是存在的,但是真的看每個領導的個人素質,拿年薪的高級管理層,其實送禮不送禮,差別不大,送禮的話,在精在心思而不在價格多少。收禮的中流砥柱其實是中層管理者,他們的工資雖然比基層崗多出來不少,但是離年薪級別差了很多,而且有的人家庭也不富裕,或者有的中層純粹就是愛佔小便宜,也有的中層是被下屬慣出來的。我本身真的瞧不上用這種手段去上位,所以我工作這麼多年,沒有給領導送過禮,這塊可能確實跟我的情商也有關係。但是我在離開行政主管崗位去分公司的時候,給我當時的主管領導總經理助理Z哥送了一套旅行快客茶杯,純粹為了感謝他對我之前工作上的指點和照顧,算是給他留個念想吧。他之前也沒料到財務老綠茶這麼陰險,我們都太后知後覺了,我去分公司之前他請我們部門的人吃了一頓飯給我送行,大家喝了不少,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是他第一次幹行政工作(他原來做項目管理的),第一次就這麼失敗,連手底下的人都沒能力保護好。但是財務部門被迫離職的人,有兩個人都說過,基本上財務部門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年終福利發的超市券,肯定是要上交給老綠茶的,誰如果知道這個規矩卻裝糊塗,那就等著她穿小鞋吧,肯定最後被排擠走人。送禮與不送禮,你們還是自己拿捏,一看部門整體氛圍,二看領導個人素質。

不知不覺說了好多,壓抑在心裡這麼多年的情緒好像都有了解脫。以前被宮鬥被暗算,說到底還是自己涉世太淺,現在,在我見識了職場的黑暗面之後,帶著一顆相信但充滿敬畏的心臟,去迎接下一份工作,這兩天重新看了《阿甘正傳》,或許我手裡的巧克力,苦味的、酸澀的已經我被吃掉了好多,接下來的這顆,該是甜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