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街道一線戰“疫”日記(0321)——防控境外輸入、有“硬招”更有“暖招”

花木街道一線戰“疫”日記(0321)——防控境外輸入、有“硬招”更有“暖招”

隨著入境人員增多,嚴防疫情境外輸入是當前社區工作中最“吃緊”的重中之重。擁有1.3萬外籍居民的花木街道,至今已接回440多名境外返滬居民,儼然成為了接回境外返滬居民社區中的“大戶”。在防控境外輸入過程中,社區每天都會遇到新問題,如何更好地服務好這個群體,每個居委都想盡辦法。

360°服務全方位

3月6日至今,聯洋五居委境外回滬人員已達82人。在“守好門、看好人”的基礎上,該居委在“盡好責”的服務上也“細思縝密”用足勁。

日前,有一戶居家隔離的境外返滬居民眼睛突患“麥粒腫”,好幾天都沒好,一家人急得團團轉。聯洋五居委得知這一“突發情況”後,立即向有關部門通報,並幫助其聯繫上了簽約的家庭醫生,而家庭醫生隨即也預約了門診。面對如何既保障防護措施、又不影響居民及時就診的“兩難”情況,居委想了多套方案,最後決定啟動特事特辦應急程序,通過120救護車將居民送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治療。最後,居委、社區衛生中心工作人員又全程“接力”護送該居民安全返回家中。

無獨有偶,幾天前,該居委所轄小區內又有一韓國居民回滬後不慎將手機卡弄丟了,但正值居家隔離期又不能出門辦理,煞是著急。居民區書記張晨敏知道後,立即和涉外社工聯繫上該戶居民,“您不要著急,我們一定幫您想辦法”,張書記安慰到。在諮詢了電信公司補辦程序後,居委社工帶好該居民資料前往電信營業廳代其辦理補卡手續,再送到韓國居民家門口。居民拿到電話卡後特別激動,用不熟練的中文連聲表示感謝。

外防輸入無漏洞

面對境外返滬居民日益增加,花木街道各居委針對轄區實際,提前排摸計劃返滬居民,欽洋社區藍天居委通過公眾號發佈溫馨提示和回滬預登記小程序,號召居民如果準備從境外回來事先登記,並可撥打居委電話瞭解相關情況。而這一溫馨提示亦發揮了積極作用,有英國居民看到了溫馨提示,委託中國朋友打電話給居委告知兩天後將抵達上海,居委立即繃緊弦、立預案,有備無患做好應對。牡丹三居委則給每戶居民送上一封信,請有境外回滬打算的居民掃碼登記,以便居委掌握小區最新境外回滬信息。

昨天,花木街道也通過微信公眾號發佈了《致花木居民的第七封信》,公佈了“花木街道雲報到”二維碼,呼籲有從境外返滬打算的居民,無論是否已有行程信息,都先掃碼進行“雲報到”。

而培花社區的多個門崗在近期值守“三問三登記”時發現,有居民是剛從境外重點國家返滬的飛行員、空姐等特殊人群。憑藉不漏一人的高度責任感,居委立即提醒他們在家隔離觀察14天,並舉一反三,排摸轄區近期返滬的空乘人員信息,建立空乘人員微信群,每日瞭解他們居家情況,在買菜、快遞接收等生活料理方面予以照顧,讓他們安心宅在家中。

自治管理重細節

在牡丹三居委大唐盛世花園一期小區,每天都能親眼目睹一批志願者協助小區保安對進出人員測體溫、做登記、查看“隨申碼”......築起防疫第一道關卡。所不同的是,這群為數25名的志願者都是小區的業主。

近期,針對部分居民對“隨申碼”的操作流程、獲取方式等頗有疑問的情況,志願者們仔細研究了“隨申碼”的使用流程,並高效率地把“隨申碼”相關信息進行編輯排版。然後,製作做成海報張貼在小區的進出口,既顯眼便利、又簡明易懂,極大提高了“隨申碼”的使用率。如今,加入這支“志願紅”隊伍的居民越來越多,小區防疫氛圍也日益濃厚,體現出戰“疫”接力不斷、社區治理細節“暖心”。

國際社區有“範”,守望相助重“情”。花木街道在防控疫情輸入、守好浦東大門的“人民戰爭”中,管控有序、服務精準,注重在營造社區命運共同體中彰顯文明細節、體現花木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