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正”和“創新” 促進文旅產業提質升級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宣部、財政部、商務部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指出,從市場供給、消費升級、消費網絡、消費生態、消費能力、消費環境等六個方面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實施意見》提到重點推進文旅休閒消費提質升級,疫情結束後助文旅產業有序恢復營業。此外,浙江近日還宣佈將推出總價達10億元的文旅消費券和1億元的文旅消費大紅包。

以“守正”和“創新” 促進文旅產業提質升級

所謂文旅產業,即文化與旅遊產業。最初的設想是,文化為旅遊賦予更加豐富的內容,為旅遊的產品化升級賦予內涵;旅遊則為文化的傳播提供載體,為文化的產業化提供手段渠道,從而實現二者的融合發展,發揮1+1>2的效果。

但是在實際落地的過程中卻出現了兩種不良傾向:一是在原有的旅遊景點上強行加上文化元素,卻不考慮景點本身的特色與新加入文化元素之間的協調性。二是大力包裝文化概念,卻沒有特色景觀和旅遊基礎設施作為支撐。比如,很多地方為文化地標配套建設一些遊玩設施,但是這些設施對挖掘歷史文化內涵毫無助益,遊客的旅遊體驗也乏善可陳。

以“守正”和“創新” 促進文旅產業提質升級

上述兩方面問題的根源,都是沒有以遊客為中心,沒有切實回應遊客對文旅產品的期待。第一種傾向是忽視了遊客對文旅產品文化特性的消費需求,而第二種傾向則是對遊客基本的旅遊體驗重視不夠。所以,正如《實施意見》所提到的,要推進文旅休閒消費提質升級,就要豐富特色文化旅遊產品。

增加特色文化旅遊產品供給,要以文化為主,並做好配套設施建設。我國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可以挖掘,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文化遺產不適合或難以與大規模人群直接接觸。此時採用數字化的方式是傳承和保護文化遺產的最好選擇。比如,文旅企業可以將文化遺產通過線上進行多維度的展示,增加遊客參與度和體驗感。文旅企業則可以進一步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營銷,實現企業和遊客的雙贏。

以“守正”和“創新” 促進文旅產業提質升級

此外,要圍繞文化元素構建多產業多領域融合互通的休閒消費體系。很多非物質的傳統文化,既沒有足夠的場地供遊客遊玩,也缺乏大量實物可供參觀,此時就可以大力發展豐富的文化衍生品,推動文化休閒街區、藝術街區、特色書店、劇場群、文化娛樂場所群等建設,發展集合多種業態的消費集聚區。對於現有的已經相對成熟的文旅產品,則應該著力改善旅遊和購物環境、提高服務水平來提升遊客體驗。比如通過APP或小程序整合旅遊產品信息;暢通消費投訴渠道;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做好客流疏導和景區服務等。

可見,促進文旅產業提質升級的關鍵,一是“守正”,即充分挖掘優秀的傳統文化,並與旅遊有機結合起來,找準文化和旅遊的基本定位。二是“創新”,即充分利用新興技術,拉近傳統文化與民眾的距離,並在此基礎上開發新的產品,提高服務水平。

(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