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認為中國最厲害的武器是什麼,除了核武器?

前沿參謀


武器的厲害程度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如果相對於國力弱小的國家而言我國的武器樣樣厲害,比如緬甸;如果相對於強大的國家而言我國稱得上“厲害”的武器就比較少了,比如美國,甚至相對於日漸衰弱,國力遠遜於我國的俄羅斯能稱得上厲害的武器也不是太多。因此我們在談論“我國最厲害的武器”這個話題時相對的是比我國強大的美國,而不是比我國弱小的其他國家。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開正真開始進入現代化建設發展階段,至今也不過70年而已,也正因為在這70年間所取得的輝煌發展成果才造成人們在各方面都要和外國比的情節,比如網上流行的段子:GDP要跟美國比;福利要跟歐洲比;醫療要跟瑞士比等等,相當於一箇中華民族單挑了全世界各個領域,而且全部領域都要力爭第一名!比如冶金第一、工業第一、製造業第一、高鐵第一等等,民用各領域都已經很厲害了,那麼軍事領域除了核武器以外有沒有達到“世界第一”這樣最厲害程度的武器裝備呢?我想至少有以下三種能比肩美俄、稱得上“最厲害”的武器。

第一、路基中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

我國的導彈工業起步晚於美俄,技術至少落後世界先進水平30年,但是美俄兩國在1987年簽署了《美蘇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簡稱中導條約,條約規定兩國不再保有、生產或試驗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得益於此,我國中程彈道導彈技術以及巡航導彈技術突飛猛進的成果 最具代表性的中程彈道導彈是東風-21丁和東風-26兩款。東風-21彈道導彈1985年5月20日試射成功,1989年定型,1991年6月服役,而升級版的東風-21丁則在2007年開始服役,射程為3500公里(核戰鬥部戰鬥部)和2700公里(常規戰鬥部)以及1500公里(反艦模式),CEP值約為30米(攻擊地面目標時的圓周概率誤差),該型導彈已經達到美軍“潘興-II”型中程彈道導彈的水平,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種高精度、具備反航母的中程彈道導彈,東風-26是東風-21丁的改進型,性能參數保密中,因此稱這兩款導彈是最厲害的中程彈道導彈純屬名至實歸。下圖為南海危機時期通過高速公路想海南島緊急機動部署的東風-21丁中程彈道導彈,這類大殺器是不輕易路面的,一旦在空開場合看見它飛馳的身影則說明局勢已經非常緊張了。

路基巡航導彈的代表為東風-10甲,該型巡航導彈改進於長劍-10巡航導彈,射程為1500公里(常規戰鬥部)、1800公里(反艦模式)、2000公里(核戰鬥部),採用巡航段慣性+地形匹配+衛星輔助導航,末制導為光學景象匹配複合制導,打擊誤差約為10米,是世界上射程最遠、精度最高、威力最大的路基巡航導彈,稱東風-10甲型路基巡航導彈為“最厲害武器”之一不為過吧。下圖為發射中的東風-10甲路基巡航導彈,這種大殺器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同時也是給多少錢我們都不會賣的。

第二、反衛星武器

讀者朋友們看到這裡時是否想對這一說法嗤之以鼻?畢竟連印度都已經掌握導彈打衛星的技術了,我國的反衛星武器能厲害到哪裡去呢?的確,採用傳統的導彈反衛星和激光致盲衛星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但是這類反衛星手段屬於被動打擊,只有處於戰爭狀態時才能使用。為了轉被動為主動,我國在2015年成功實驗了“寄生星”反衛星武器技術。所謂寄生星就是一種提前投放,能寄附在敵方衛星上的微小型衛星,它能在戰時根據己方相應的指令對敵方衛星進行干擾和摧毀。在太空中運行的衛星是十分脆弱的,哪怕寄生星在其表面上鑽開一個小孔都足以使衛星失效,一顆大型母星攜帶十幾顆至幾十顆寄生星以軌道漂移的方式進行依次投放。在進行高軌攻擊時母星還可以安裝信號轉發裝置以作為寄生星與地面站通信中介。使用寄生星武器反衛星最大的好處在於“神不知鬼不覺”,當寄生在衛星上以後就為摧毀被寄生對象埋下伏筆,即使對方明知是我方摧毀了其衛星也毫無證據,反衛星武器寄生星將在未來戰爭中發揮“殺手鐧”作用。本月初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崩潰,歐洲控制中心曾一度束手無措,過來一週之後伽利略系統又自動恢復正常,情急之下居然有人懷疑是我國釋放了反衛星武器寄生星對伽利略系統的在軌衛星實施攻擊實驗,真是無稽之談。反衛星武器寄生星技術如同影子殺手,這類武器應該算得上“厲害”了吧。下圖為疑似被我國寄生星寄生並發動過實驗性干擾的歐洲“伽利略”定位導航衛星,只不過沒有證據的事誰會承認呢,又或許歐洲人自己做賊心虛罷了,畢竟曾經在開展“伽利略”計劃之初坑過我們幾個億歐元的資金後又過河拆橋。

第三、超遠程高能激光武器系統

也許又有讀者質疑:不論是激光炮還是電磁軌道炮不都是老美走在前沿嗎,什麼時候輪到我國的激光炮厲害起來了?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美國激光炮當屬安裝在改型747-400F運輸機上的空基反導激光武器系統,該系統能對遠在200~600公里以內的導彈實施攔截。而我國的激光武器系統與美國的完全不同,因為我國沒有研發過空基激光炮,而是路基的,即“死光A”型超遠程高能激光武器系統,該系統主要用於防空,同時也具備對地、對海攻擊能力,殺傷方式主要為遠距離致盲和近距離摧毀,這一點倒是與美國佬的一樣,而區別在於“死光A”系統的攻擊方式並非直接照射,而是通過衛星折射照射攻擊!該系統於2015年在大西北靶場進行過三次試射,激光束從遠在300公里以外的基地射向太空中的中繼衛星,然後再從衛星上折射到600公里以外的目標,本次實驗證明通過高能激光5分鐘的照射就能燒燬家用汽車的車頂;而照射超過600公里的遠距離目標時激光能量損失較大,只能達到致盲效果。目前“死光”系列激光武器正在做進一步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能成為攔截巡航導彈、彈道導彈、隱身飛機等最高效的防空手段。2018年4月27日,一架美軍偵察機在位於北緯11度35分70秒、東經43度03分14秒的地區飛行時遭到高能激光束照射,雖然這個位置我國駐吉布提海軍基地只有750米的直線距離,但是海軍否認了基地曾經使用激光武器對美軍飛機進行照射 駐吉布提海軍並沒有撒謊,因為這道“死光”來自於太空。讀者朋友們覺得這樣的武器算不算厲害呢?下圖為被“死光”照射的美軍偵察機,如果照射源功率再調高一點,飛行員將會被永久致盲。

原本還要介紹“于敏”型熱核武器的,但是已經超出了題主“除了核武器以外”的提問。我國始終只是一個開國僅70年的發展中國家,許多武器裝備技術水平仍然處於趕超階段,而上述的三種“最厲害武器”中的“路基中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其實只是鑽了美俄兩國停滯40年的發展空子,即便如此我的最厲害的“路基中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技術水平也只達到美國30年前的技術水平,如今美國已經單方面退出“中導條約”,相關技術發展更不再受到制約,將來我國的“路基中程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是否還能保住“最厲害武器”的位置確實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至於反衛星武器和激光武器則是鑽了美俄兩國都已經沒有錢來做相關技術研發的空子,錢錢錢,要人命啊,我們之所以能研發出這許多“最厲害武器”,跟經濟發展有著直接關係,因此還是那句老話——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發展起來,那些本該很厲害卻還沒有厲害的武器真正厲害起來。下圖為某劇中展現的“上海大炮”,它就屬於本該很厲害卻還沒有厲害起來的科幻武器。


兵器知識譜


殲-6,製造數量不下於5500架,且除了裝備本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成為主力防空作戰武器以外,還出口了將近上千架,賺取了大量寶貴的外匯,且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國產殲-6戰機都取得了非凡的戰績。

機長不足15米,高度不到4米,空重僅5噸,最大起飛重量也不過7.5噸的殲-6,就是一架輕得不能再輕的戰機,脫胎於大名鼎鼎的米格-19,儘管只是蘇聯上世界50年代初的技術,卻是我空軍實戰最多,取得本土防空作戰輝煌戰績,打下數十架來犯的敵戰機包括無人機,而自身無一戰損的戰機。

其他軍迷吹噓厲害的戰機,都缺乏實戰來證明自身的價值,因此,有實戰經歷的殲-6對於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意義重大,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內,殲-6一招鮮,吃天下!空軍甚至都喊出了“殲-6萬歲!”的口號。

試問:還有什麼型號的戰機,能夠享有殲-6的榮譽;還有什麼型號的戰機飛行員能夠獲得黨和國家領導人數次集體接見,收穫此番至高無上的榮耀呢。

殲-6,是我軍第一種進入批量生產的超音速戰鬥機,具備爬升快,加速性和機動性好,火力強,能全天候作戰的特點,最大平飛速度1.36馬赫,飛行高度18500米,不帶副油箱時航程1390公里,帶副油箱時航程2160千米;裝備有2門30毫米航炮,備彈140發,4枚PL-2/5空空導彈,或8枚大口徑火箭彈及各種炸彈等。

殲-6是我空軍和海航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戰果最輝煌的國產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在歷次實戰中,殲-6共擊落20多架各型戰機包括無人機和高空偵察氣球,而自身卻沒有一架被敵機擊落,創造了空軍和海航發展史上的奇蹟。

被殲-6戰機擊落的敵機,都是當時赫赫有名的美製戰機,包括RF-101、A-3B、A-3D、A-6A,以及性能遠在殲-6之上的F-104、F-4B、F-4C等機型。

在本土防空作戰中,空軍和海航的殲-6敢於亮劍,擊落來犯的美製戰機並生俘了一名美軍飛行員,60年代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鬥志非常旺盛,用第一代超音速戰機殲-6擊落第二代超音速戰機F-104C,顯示了殲-6優異的作戰性能和飛行員高超的駕機技術,以及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戰鬥精神。

殲-6,在國外的戰績同樣非常好,1972年5月28日-7月28日期間,曾在越南升空作戰39次,與敵遭遇13次,空戰8次,擊落敵機7架。

印巴衝突中,巴基斯坦飛行員駕駛殲-6擊毀敵機12架,包括一架米格-21、8架蘇-7、3架“獵人”,殲-6則戰損6架,取得了2:1戰果。

兩伊戰爭中,伊拉克空軍裝備的殲-6戰機,同樣 也取得了對伊朗空軍的較好戰績。


國平軍史


除了核武器,我想我國軍事領域最能引起世界關注,最能激發國家自豪感,最能體現新時期人民軍隊戰鬥力的武器就是航空母艦了,這個是沒有之一的。

圖為遼寧號航母戰鬥群和殲15艦載機,航母戰鬥群是移動國土,是海上戰略實施的載體。

我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是遼寧艦,他原為蘇聯時期建造的1143.6型瓦良格號航母,是俄羅斯海軍唯一一艘航母,也就是1143.5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姊妹艦。遼寧艦於2012年進入海軍服役,駐地為山東青島的航母艦隊專用軍港。他的噸位是6萬噸,是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國航母之外,排水量最大的航母之一,可以搭載54架艦載機,包括24架殲14和4架卡31/直18Y預警直升機。

圖為遼寧艦巡航西太,這次巡航引發了世界關注,甚至有些國家派出軍艦跟蹤。

我國的第二艘航空母艦是國產航母002型,2017年下水後,002型航母在兩年間已經完成了7次海試,而且根據其飛行甲板降落區域的輪胎印可以判斷,他已經進行過艦載機的觸艦復飛甚至是著艦測試,距離服役已經不遠,他服役後,我國將會形成雙航母的格局,海軍作戰力量大大增強。002型航母是遼寧艦的複製版,縮小了艦島尺寸,擴大了機庫面積,更換了新型雷達,其餘基本沒有改變,艦載機擴大為28架殲15。

圖為國產航母002,他是我國海軍航母新成員,我國第三艘和第四艘航母也都已經開工建造。

航母對於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而言非常重要,有沒有航母是一個國家海軍是否強大的標誌,當年英國皇家海軍在馬島海戰中,如不是無敵號航母和競技神號航母及其搭載的海鷂戰鬥機,英國海軍付出的代價恐怕就不是2艘驅逐艦和2艘護衛艦被擊沉了,英國遠征艦隊的總指揮伍德沃德將軍就曾經說過:“如果沒有無敵號航母,我們很難打贏馬島海戰,如果沒有競技神號航母,我們將會輸掉馬島海戰。”當時英國在南大西洋孤懸的小島附近,只有航母艦載機可以提供航空支援。

圖為無敵號航母,伍德沃德就曾經說過,沒有無敵號航母,英國很難打贏馬島海戰。

航母是海上機動艦隊的核心,航母的艦載機作戰半徑很大,一般都超過反艦導彈的射程,而且航母的艦載機探測距離較大,大型的航母比如遼寧艦可以對周邊800公里海域的戰場態勢進行實時掌握,在廣闊的大洋上,對於無航母的海軍而言,這個距離他們無法探測到敵人艦隊,這就意味著航母可以依靠艦載機率先發動遠距離的攻擊,敵人甚至在軍艦被擊沉時,都可能無法確定航母的位置。

圖為遼寧號航母,他的甲板上擺出中國夢強軍夢的隊形,說明航母對我國軍事力量的意義。

我國有著廣闊的海上領土需要保護,我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有廣泛的海外戰略利益需要保護,海上的貿易生命線決定了國際的安危,所以航空母艦的建造和不斷髮展,對於我國而言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他已經不是一艘簡單的軍艦,而是寄託了中國海軍崛起夢想的載體,所以海事先鋒認為,除了核武器,就是航母對我們最重要也最厲害了。


海事先鋒


大家都知道在現代戰爭中,除了核武器外,常規武器中最強大就是航母了,但是我們今天不說航母,說說最新的075型兩棲登陸艦,這是一型採用全直通甲板的兩棲攻擊艦,排水量4萬噸左右,和美軍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處於同一水平,未來將是我軍垂直武力投送的重要作戰平臺,在對於複雜情況下的海島爭端戰中,其作用並不亞於航母。

航母是國之重器,主要是組成艦隊在遠洋或者關鍵海域獲得制海制空權,但是未來的戰爭肯定是以熱點衝突為主,而2個航母艦隊艦載機的作戰效率已經相當於一箇中等個國家的空軍水平了,大多數時候是殺雞焉用牛刀,何況在保護重要的能源通道通常不會發生高強度的戰爭,反而是要反覆衝擊現在所謂“島鏈”,這個時候就特別適合兩棲攻擊艦出場。

根據2018年美國媒體的信息,商業衛星拍攝到上海地區造船廠一艘巨大艦艇已經開始鋪設龍骨,基本可以判斷這是我國最新的075型兩棲攻擊艦,長度超過了200米,符合之前推斷的40000噸排水量指標。動力採用16PC2-6B柴油機,可搭載約28架各型直升機。該型艦配置了先進的兩棲作戰指揮系統,可指揮兩棲作戰編隊的作戰,具備了美海軍藍嶺級兩棲指揮艦的功能。而法國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排水量僅為20000噸,可以說中國的075是站世界前列的,起點非常高。

在目前沒有垂直起降戰鬥機的情況下,中國的兩棲攻擊艦還是以搭載直升機為主,由於中國在直升機領域最近的突飛猛進,眾多型號都有很大突破,比如說Z10武裝直升機、Z20中型通用直升機,以及Z18重型直升機,以及預警反潛直升機,都可以上艦待命。

另外艦艇內還有巨大的空間,可以和071船塢登陸艦一樣,攜帶中國自行研製的四艘726型氣墊登陸艇,用於運輸沒有航渡能力的主戰坦克及其他作戰車輛上岸。726型登陸艇是專門研製的新型氣墊登陸艇,如運載履帶式裝甲戰車,可運載一輛96式或99式主戰坦克、或者3輛63A式兩棲坦克、或者6輛90式輪式裝甲戰鬥車、或者10輛輕型高速突擊車,數量相當可觀。

以中國目前面臨的海洋局勢而言,和周邊多國存在島嶼爭議,尤其是南海和釣魚島最為嚴重,對於一些小島小礁出動航母作戰會提高衝突級別,而使用兩棲攻擊艦就就更為合適。而且從戰術角度考慮,兩棲攻擊艦可以搭載更多的戰鬥人員和裝備用來實際登島作戰,而我在南海眾多的基地也可以起飛岸基飛機提供護航和對地攻擊,兩棲攻擊艦本身搭載各種武裝直升機也可以在樹梢高度給予敵軍的輕型裝甲部隊或守島部隊以有力的打擊,即便從戰爭成本來說,使用兩棲攻擊艦也比動用航母要划算的多。


遊戲解說阿瓜


這個問題讓W君來說。

核武器這個東西說起來說有些欺負人了,除了核武器之外,我們還是有一些大殺器的。

我們先來說一說輕武器。

這第一個大殺器就是單兵雲爆彈

為什麼說他是大殺器呢?我們先來看一個爆炸效果。

我說它是一個單兵武器的爆炸效果你可能不信,但他確實是一個單兵武器。

再來說一下雲爆彈,它也有一些其他的名字:真空彈、雲霧彈、油氣彈或燃料空氣炸彈。

你可能對這些名字比較陌生,但你一定聽過一個名字:炸彈之母!

而我們的單兵雲爆彈就是單兵版的迷你型炸彈之母。

由於雲爆彈的效能可以是同等重量的TNT炸藥的3倍至11倍,其威力也是很大的。

我們的97式單兵雲爆火箭筒,只有93毫米的口徑,重量也很輕,只有9.4公斤。但它的殺傷半徑足足有50平方米,相當於 一門122mm口徑榴彈炮。

而且在相對封閉的環境內的有生目標更為有效,威力上可能更甚於122mm口徑榴彈炮。

怎麼樣?是不是很強?


第二件大殺器絕對是遠距離敵人的噩夢

它就是LG5 狙擊榴彈發射器

巴雷特反器材步槍在打輕型裝甲目標上的能力已經不弱但相比LG5 狙擊榴彈發射器還是不夠,因為LG5 狙擊榴彈發射器足足有40毫米!

你看,目標假人瞬間被打碎。這樣的威力能不說它是大殺器嗎!‘


第三件大殺器或許沒有光芒四射,平凡的它確實傘兵最信賴的夥伴之一。

這把刀的刀身全長320毫米,總重量550克,由刀體和刀柄組成,兩部分之間用拉桿連接,採用良好的絕緣結構。由於刀柄不導電,所以在執行某些任務會很方便。

刀體為鋒利的單面刃口,可以快速割斷降落傘傘繩和其它繩索。

刀背有一段堅利鋸齒,可以鋸斷飛機鋁殼體和電纜,由於刀柄絕緣,所以不會擔心觸電。

而血槽和堅硬的刀體結構更是極為重要的。

說完輕武器,再來說一說重武器的大殺器。

那就是WS型火箭炮

中國在火箭炮的發展上已經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WS-3型400mm火箭炮,他的射程已經達到了480公里。

或許大夥不太瞭解480公里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這個距離是從耶路撒冷打到大馬士革還能富裕80公里,而我們的東風-15d導彈的射程是600km到-900km。所以說,這個WS型火箭炮,完全就是一個迷你型的戰術導彈嘛!


當然,厲害的武器還有很多,以上的這些只是對W君印象最為深刻的。


軍武數據庫


你好,我是冬雨AK,我來回答一下,中國除了核武器,厲害的武器有很多,陸海空二炮都有代表,陸軍的99大改主戰坦克 超遠程火箭炮(主要是“衛士”系列),海軍的055大驅 “飛鯊”艦載機,空軍的殲20 殲16 火箭軍的東風-26/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

陸軍

99大改主戰坦克。不需要我多說了,亞洲最先進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和歐美俄羅斯同代坦克相比絲毫不差,甚至在一些技術指標上還佔優勢,雖說“棒子”“本子”“咖喱”們整天咋呼自己的坦克可以一挑N輛99改,大家都明白怎麼回事,就當聽個笑話吧

超遠程火箭炮系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遠火”,師從俄羅斯的“龍捲風”,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目前主要有PHL03式遠程火箭炮(射程150公里)“衛士系列”(最新型衛士2D,據說射程接近400公里),可以使用破甲-殺傷雙用途子母彈戰鬥部 雲爆彈戰鬥部 殺爆彈戰鬥部 殺爆燃彈戰鬥部.......射程遠 威力大,精度還不錯,最主要是便宜啊,專為“灣灣”準備,不聽話先來幾個齊射……

海軍

055型驅逐艦,是我國最新最大的驅逐艦,滿載排水量12500噸,裝備1×H/PJ-38 130mm 70倍徑艦炮,前64後48總共112的通用垂直髮射單元,外形簡潔明瞭,採用高度隱身化設計,一體化桅杆,在世界範圍內僅次於美軍的DDG-1000,同樣,不必理會“棒子”“本子”“咖喱”等聒噪之聲。

殲-15飛鯊戰鬥機,是我國以從烏克蘭得到的蘇-33戰鬥機原型機T-10K-3以國產殲-11戰鬥機為基礎研製的單座雙發重型艦載戰鬥機,屬於四代半戰鬥機,綜合作戰實力和蘇33 陣風艦載型 超級大黃蜂 處於同一水平。

空軍

殲20,不用我多說,世界範圍內第二款服役形成戰鬥力的第五代重型戰鬥機,超機動 超音速巡航 超隱身 超視距打擊,殲20的出現服役,使得周邊韓日美經營多年所建立起來的,對中國的空中優勢和包圍被完全打破。使得這些國家不得不重新審視評估中國的空中力量,當然還有“灣灣”作死的想用“F-16V”來對抗殲20 ,拜託,等“F-16V”2026年到貨,殲20可能都完成幾次進化了!

殲16戰鬥轟炸機,是我國瀋陽航空工業在吃透蘇-30MKK的技術後,利用我國先進等電子技術,研發生產的殲擊轟炸機,是目前我國僅次於殲20的戰機,和美國F-15E處於同一水平,裝備了主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可同時識別攻擊多個目標,具備超視距空戰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比殲轟7機體更大,載彈量更大!最大載彈量達到12噸,可以發射鷹擊-62 鷹擊-83空對艦導彈。是殲轟7的替代機種

火箭軍

做為我國戰略威懾力量,火箭軍裝備了多種大殺器,“東風快遞,使命必達”,我認為最出名的是東風-26 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是世界上唯二的具有打擊大型水面艦艇目標且裝備部隊的彈道導彈,使我國在面對美國龐大的航母作戰編隊時,具有了戰略反介入能力。如果美國妄圖使用航母編隊干涉我國內政,那麼他就要好好掂量一下能否攔截住幾十枚以十幾倍音速從天而降的彈道導彈,能否承受住航母編隊全軍覆滅的代價!


冬雨AK


對此問題,我們有位專家曾與外國同行討論過,他以謙遜態度道,這些年雖有所發展,但仍落後很多。你知道人家怎麼說?過去什麼也沒有,人家都是領先的,現在不過部分領先。魂舞大漠想,他們私底下的討論,大體能代表我們現在的狀況和技術水平。如果認真地扒拉一番,你還別說,還真有幾樣,分佈在陸海軍和火箭軍之中,全都有一點,有的大體倒差不差,也要算做最厲害的了;有的則要先進一點,說清楚是實現了領先的,比如陸軍現在裝備的15式坦克,中外無不說好,因為它目前是領先的,屬於引領性裝備。當然,人家沒有,那是因為沒有軍事需求,真要發展,不能說發展不出來。在討論是一問題之前,一定先要把話說明白些,再有就是,我們在軍工領域的進步,發展的正是我們特別急需的裝備,比如無人機,火箭炮等等,都還不錯,要算是厲害的了。

空軍不說殲-20

反隱身雷達就不錯,已經建成了反隱身防空體系,正是唯一的一家,別無分店。在殲-20還沒有裝備之時,正需要在反隱身裝備上多加努力。在珠海,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多型多樣的雷達,各種波段兼具,獨為反隱身而設。還有一款量子雷達,技術上不在傳統雷達之列,就是人們常說的鬼成像,地球上不懼任何鬼。你可以說它還需要繼續努力,但不得不從此做一個定性,目前投入應用者,它就是唯一。唯實戰論者也並非強詞奪理,裝備只有經過實戰檢測,才知道強不強,總師坐客央視《對話》,要實例有實例,那些沒有安裝龍勃透鏡的、號為最隱身的戰機,起飛時就被逮一個正著,在多少公里之外,我們有效發現了它。一次不夠又來了一次,在有效引導下,它還沒到東識區的邊緣,早有一架蘇-30恭侯多時。有嘴硬的說,發現了還不能有效打下來,總師為此特地做了一個解釋,可以的,放心。

大海之上也不只055

自古危險海上來,我們能記得。遠海作戰是一個體系,除了天上的衛星,地面東風-21和東風-26,水中的小黑魚算不算?除了常規的“元”級,還有兩型核動力的潛艇,戰略的,攻擊的,編成在航母之列,最外面的一層。去年南海閱兵,今年亮相在海軍節,都有露面。有的網友說它脊背很高,影響靜音,難道我們的裝備發展規律,你忘了?這是改造多年的一型,還有正生產中的呢。水面上的艦隻,052系列正在裝備中,還有054A和056,定型生產也有年。護衛艦054A到得歐洲,沒有一個不說漂亮。其它戰艦,還有不少,像兩棲艦,獵潛艇,022快艇等,性能也是非常不錯的。海軍航空兵的戰鬥機也正在更新換代之中,我們的發展之快,使裝備多年的蘇-30,也即將退役,那會是什麼型號呢?你猜。


魂舞大漠


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當屬核武器,而這畢竟只是少數國家擁有,我們國家同樣是核武器大國。當然除了核武器,我們國家同樣還有很多“明星級”武器裝備,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遍佈海陸空的武器裝備。

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這款洲際彈道導彈我國目前現役最強的導彈,是在東風-31彈道導彈改進而來,採用了先進的固體燃料發動機技術,大大增加了導彈的射程範圍,該款導彈最大射程達到了驚人的14000公里,同樣可以搭載數枚分導式核彈頭,而且分導彈頭可以在最後階段進行機動變軌,降低被攔截的幾率,當然隨著核彈頭數量的增加彈道導彈的射程也會有所降低,但是其威懾力不容小覷,可以直接打擊到北美洲地區,是我們“三位一體”核打擊戰略中的重要一環。



殲-20戰機是眾多戰機的佼佼者,依靠強大的隱身、超態勢感知、超機動性的性能躋身為第五代戰機國家。當今世界上只有中美俄三國具備自主研製第五代戰機的能力,美國的F-22和F-35戰機、中國的殲-20戰機以及俄羅斯的蘇-57戰機。由於五代機依靠其強悍的隱身性,可以對其他代的戰機構成碾壓,在不久的未來空戰中,第五代戰機的地位不容小覷。


096型核潛艇,海洋中最令對手膽寒的當屬核潛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各國有接近一半的大型水面艦艇是由潛艇擊沉的,可見潛艇在一個國家海軍中的地位有多麼重要。媒體公佈的096型戰略核潛艇是在094型基礎上的升級版,具有更加強悍的作戰能力和威懾力,該型潛艇可以搭載24枚巨浪-3彈道導彈,整整比094型多了一倍,是我們國家“三位一體”核力量的重要一部分。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軍事實力也在突飛猛進,在不久的將來會更加強大。


Global防尉


如果要說在不計算核武器的情況下,中國什麼武器最強大最厲害,那麼當要數最新服役的殲20莫屬。殲20屬於是第五代超高音速隱身戰鬥機,可以通過自己強大的隱身能力,有效規避敵方雷達的探測,從而有效打擊敵人的雷達陣地與指揮部。

可能會有人說最強大最厲害的武器不是這個,要麼就是雲爆彈,要麼就是火箭炮,又或者是核潛艇,這些說得對同樣也不對。雲爆彈威力雖然僅次於核彈,但需要有空中載具來進行投放,可如果飛機根本就無法飛到敵方陣地的上空,那麼雲爆彈威力在大也只不過是一個擺設。

火箭炮打的隨遠,但畢竟是車載發射的武器,而火箭發射車並沒有隱身設計,所以還沒發射就被敵人機會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另外火箭炮發射時不可能是一輛車,很多時候都是數輛車一起發射,這麼大的雷達反射面積,不可能不被敵人發覺,到了那時究竟是導彈速度快還是火箭炮抬起來塊,就全都憑運氣了。

還有就是核潛艇,雖然潛艇號稱是水下的無聲殺手,然而潛艇想要發揮出自身的威力,那麼首先你就先要突破航道並駛入深海,可那些海峽航道上敵人的反潛力量就如同是在用梳子梳頭一樣,潛艇雖靜音,但一旦被反潛設備發現,那麼等待的將會是各種反潛武器的招呼了。

綜上所述,如果排除了這些問題,那麼最厲害的武器非殲20莫屬。殲20屬於是第五代超音速隱身戰鬥機,可以在不開加力的條件下進行超音速巡航,換句話說即便是普通模式也能保持超音速模式。

另外殲20的最高升限大約在兩萬米的高度,在這種高度飛行的殲20,位於地面的雷達和空中的預警機,根本就找不到它。再加上殲20的航程為6000公里,可以覆蓋周圍絕大多數的城市核心。

殲20可以攜帶的武器種類也十分多樣化,遠程空空導彈霹靂21,中程空空導彈霹靂15,近程空空格鬥導彈霹靂10,精準制導炸彈雷石6。有了這麼多武器的加成,殲20便可以利用自身強大的隱身能力進行突防,然後朝敵人的重要目標實施精準的火力打擊。

去評判一件武器的威力是否強大,裝備是否厲害,千萬不要光看著它的紙面數據。如果紙面數據就能代表一切的話,那麼二戰期間的意大利海軍也不會被英國海軍完虐,如果只看紙面數據,德國坦克怎麼會無法給元首帶來最終的勝利。武器裝備紙面數據的強大隻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在恰當的時候能夠使用,這才是真正的大威力武器。


九品侍衛


在體系作戰的今天,就不要問這種問題了吧?

舉個例子吧,F-4鬼怪戰鬥機,是當時一流戰鬥機,兩倍音速,有大直徑的雷達,有中距的麻雀和近距離格鬥的響尾蛇空空導彈。被落後一代,一倍音速只有航炮的殲六打下來了,算上米格19,擊落鬼怪還不止一次兩次。鬼怪戰鬥機雖然先進厲害,但失去體系支持,孤軍深入,被有己方體系支持(地面雷達和指揮引導)的落後殲六擊落。就算不說體系,還有一個思想就是相生相剋,相輔相成。自古以來打仗各兵種也要協調配合,現代也一樣,比如坦克牛不牛,但二戰前後軍事專家就發現,坦克必須有步兵保護,否則就可能會被步兵玩兒死。所以說,討論某一件單獨的武器多厲害,真的沒啥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