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拖到最後一天就是不想幹,有同道中人嗎?

工作不拖到最後一天就是不想幹,有同道中人嗎?

昨天,小徐被分管領導訓斥了一頓,灰頭土臉的,很沒面子。

說起來,也是小徐咎由自取。上級要來檢查工作,需要書面彙報。通知都下了一週了,也早早把任務安排給他了。可他根本沒當回事,把文件束之高閣,該幹嘛幹嘛,沒事人一樣。直到分管領導要提前看下彙報材料,這才感覺到事情緊急,趴在桌子上忙活了一上午,湊成一篇,交給分管領導審閱。結果分管領導看後大為光火,說材料條理不清晰,結構不合理,重點不突出,根本不符合要求。可是下午上級就要來檢查了,重寫根本來不及,只好局部修改微調一下。這種狀況讓分管領導非常不滿,斥責他工作不積極,態度不端正,典型的拖延症。

工作不拖到最後一天就是不想幹,有同道中人嗎?

所謂拖延症,相信大部分網友都頗有體會,感同身受,也都是受害者之一。或因為事情多顧不上,或因為不想幹,或因為不喜歡,把一件本來可以早幾天完成的工作,今拖明,明拖後,愣是拖到最後一刻,才硬著頭皮,匆匆忙忙,加班加點,披星戴月整理出來,應付上交上去。這點,在年輕人身上尤甚。

我曾經就是拖延症晚期患者之一。初入職場,面對繁重的工作,感到身心疲憊,也因為能力欠缺,最害怕有新任務來臨。每每遇到新任務,總是心不甘、情不願的,不敢面對現實,像個鴕鳥式的,希望任務可以憑空消失或者別人代勞。帶著這種情緒,自然不想主動幹事。經常本著好日子先過的思想,一如既往,漫不經心的。面對領導詢問“寫得怎麼樣了?”總是推脫“正在準備,寫得差不多了,等寫好了再給你看”。就這樣一天天拖延,一天天編造謊言應付領導。直到有天領導耐不住了“明天把材料拿給我”或者有關部門催要了,迫於壓力,這才硬著頭皮,把需要準備的材料從頭到尾細看一遍,然後熬個通宵,整理出來,應付一下。這種倉促之間寫就的材料,根本來不及修改,何談質量和水平呢?領導也曾經一度對我嚴厲批評,痛加斥責,直到後來隨著經驗的增加,才慢慢糾正過來。

工作不拖到最後一天就是不想幹,有同道中人嗎?

拖延症歷來被職場深惡痛絕,被視為職場工作的大忌之一,被警示要引以為戒。這個不言自明,做事情拖拖拉拉,本該及早完成的事情,非得拖到最後一刻才幹,一是打亂了正常的工作節奏,給後續工作開展帶來了不利影響;二是保證不了工作質量。早幹完,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回顧、檢查、修改,發現問題及時彌補完善,拖到最後一天,有問題也來不及看,更來不及改正了;三是容易產生不好的示範效應。工作拖拉,往往容易給他人樹立不良的範例和樣子,並將風氣傳染他人;四是敗壞了部門形象。天天拖拖拉拉,上級部門對你所在的科室、部門自然難有好印象,一個人拖累集體。

幹事拖拉,基本上是由以下幾種因素造成的:一是懶惰心理作怪。人的本性是好逸惡勞,貪圖享樂。不是迫於各種壓力,以及強烈的憂患意識,很少有人會主動去幹事,自討苦吃,能享福誰不想享福;二是能力不足的表現。如果可以信手拈來,輕而易舉,相信大家不會拖拉,也犯不著拖拉。只有對那些難度較大的工作,才會自然而然產生畏懼心理、逃避心理,能躲一會就躲一會;三是心存僥倖,寄希望可以逃避工作。希望領導能夠另擇賢能或者有人能幫助自己完成工作,不用自己幹了;四是思想牴觸,消極應付。是被領導硬壓下來的,牴觸心理較重,工作消極被動,提不起興趣,更不想幹。

工作不拖到最後一天就是不想幹,有同道中人嗎?

從職場角度看,既然你從事了這項工作,就應該有個良好的工作態度和作風。要明白,領導一旦把工作交付給你,就成了既定事實,重新更改或分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別人也不會主動代勞或者幫你完成,以免責任不清、相互扯皮。到最後還得需要你本人一點一滴、一絲一縷去幹。與其拖到最後,被領導批評,被上級問責,不完成也得完成,還弄個灰頭土臉,裡外不是人,還不如主動面對,積極完成呢!工作是幹完的,不是拖完的,萬里旅途雖遠,可是也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去丈量,才能走完,誰也不能幫你。而且及時入手工作,一方面可以掌握好工作節奏,從從容容的,心平氣和的,省得事到臨頭,倉促應付,心急火燎的;另一方面,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對工作進行檢查、反思、檢審,確保工作精益求精,盡善盡美,向領導和同事展示自己良好的工作能力和負責態度。一舉兩得,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工作不拖到最後一天就是不想幹,有同道中人嗎?

要擺脫拖延症,做一個負責任的職場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要加強學習,提高技能。只有能力提高了,才會增強工作自信心,才能做到職場上駕輕就熟,遊刃有餘。對交付的工作不逃避,不畏懼,主動面對,積極作為。

二是工作要具有預見性和前瞻性。對自己的分內工作,不能被動等待,等別人安排。很多體制內工作年年如是,到時間點就下達。如果處處等待上級通知的話,每樣工作開展都會比較倉促、被動。因為從上級部門下發文件,到領導審閱後批轉科室辦理,中間需要一段時間,待發到手裡所剩時間已經不多了。現在很多文件都是紙質和電子同步的,與其等待紙質通知,不如每天上網查看上級機關的通知要求,未雨綢繆,及時做好相關材料準備工作,省得事到臨頭匆匆忙忙的。

三是合理分配工作。準備一個工作記事本,將每週要完成的工作記錄下來,按照需要完成的時間、工作重要程度、難易程度進行分類,突出重點和主要工作,合理分配工作先後順利和主次關係,避免本末倒置和輕重不分,使工作更具有條理性和科學性。

四是堅持當日事當日畢。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思想,對計劃當天完成的事情,一定要如期完成,哪怕再晚也要逼迫自己完成。因為人本質上是好逸惡勞的,一旦給自己找了個偷懶的藉口,那麼意志的大堤將會瞬間潰崩,讓自己前功盡棄。所以要培養自己嚴格的自律意識,每天對照計劃,做到當日計劃當日完成,絕不拖延到明天。守正篤行,久久為功,自己的拖延症將會一去不返了。

五是進行自我獎懲。經常自我加油鼓勁,按時完成工作,給自己一個小鼓勵和獎勵,激發大腦中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對未達到目標,給自己一個懲罰,避免自己下次再犯類似問題。

做個嚴謹自律的職場人,我行,你行,我們大家都能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