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大明丝绸之路上的枢纽,更是明朝西域贸易的“晴雨表”

烟笼嘉峪碧岧峣,影拂昆仑万里遥。暖气常浮春不老,寒光欲散雪初消。雨收远岫和云湿,风度疏林带雾飘。最是晚来闲望处,夕阳天外锁山腰。

明代诗人戴弁的《嘉峪晴烟》为我们描述了嘉峪关地区的晚景,诗中的意境似乎是在述说着嘉峪关饱经历史变迁之后的悠远、淡然。正是这座著名的关隘,它在明代与西域的交往的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的“一举一动”代表着整个大明朝对于西域地区的态度,同时也预示着明朝与西域丝绸之路贸易的未来走向,所以我们说:嘉峪关是“晴雨表”!

嘉峪关:大明丝绸之路上的枢纽,更是明朝西域贸易的“晴雨表”


一、嘉峪关的独特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注定的不平凡

嘉峪关甘肃省西部的河西走廊最西一处隘口,最早建于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洪武年间。其依托嘉御山全面封锁住了河西走廊最西侧的峡谷地带,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这座关隘建成之后便被赋予了极为特殊的政治、经济、贸易内涵,贯穿整个大明王朝其由始至终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政治上,嘉峪关以东为大明朝核心区域,以西则在有明一朝被统称为西域。其次在军事上,嘉峪关是整个大明王朝的西北大门。第三在贸易上,嘉峪关又是明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政治、军事、贸易三大功能集于一身,注定了嘉峪关的不平凡!

接下来我们就逐一来进行分析。

嘉峪关:大明丝绸之路上的枢纽,更是明朝西域贸易的“晴雨表”


二、地缘政治上的“分界线”职能

一是嘉峪关以西的羁縻统治。明朝建立之后,其陆续在嘉峪关以西建立了安定曲先、、阿端、哈密等七个卫所,这就是著名的“关西七卫”。这七个卫所皆是由归附明朝的游牧民族部落首领镇守。明朝实际上通过“关西七卫”对整个西域地区施加影响。但是对于“关西七卫”采取的主要是高度自治的羁縻统治,国家并未有对其进行真正的有效管理。所以这一地区我们可以看作明朝官方认为的“可放弃”地区。

二是嘉峪关以东属华夏本土。嘉峪关以东则是真正的大明领土,无论面对何种情况嘉峪关以东的土地寸许皆不可丢!在明朝嘉靖年间,此时明朝的国家实力陷入到了一个衰弱期,而嘉峪关以西的“关西七卫”频频遭到北方蒙古诸部及西域吐鲁番汗国等势力的侵蚀。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最终嘉靖皇帝朱厚熜决定放弃关西七卫,相关归附大明的游牧部落悉数退入嘉峪关。但是至此之后,明朝疆域便以嘉峪关为界,终其一朝再也没有后退一步。

综合上述两点,我们可以看出,嘉峪关是明朝西北势力的弹性临界点。当国家强盛之时,自然可以西出嘉峪关向西域拓展影响;但是当国家衰弱国力不足的时候,大明朝则会采取战略收缩,将关西的势力收入关东。但是,唯独到了嘉峪关这个点之后便不能再退,往东任何一寸土地都是华夏疆土,任何番邦异域都绝不可以染指!

嘉峪关:大明丝绸之路上的枢纽,更是明朝西域贸易的“晴雨表”


三、军事上的防御据点和进攻桥头堡职能

嘉峪关作为明朝西北最后一道关隘,经过多年经营后已经成为了明朝在西北的军事重镇,同时具备了攻防两端的重要职能:

一是立体化的防御堡垒群。关隘的第一军事属性一定是防御!而嘉峪关并非仅仅只是一座关隘,而是一系列的堡垒群与长城的结合!自洪武五年,明太祖下令征西大将军冯胜主持修建嘉峪关以来,明朝先后在弘治、正德、嘉靖年间三次对增修和加固,把一座关隘直接建成了一座嘉峪关城!在此基础上,以嘉峪关为中心东、西、北三面延伸修建长城,总长度达到了200里,将整个嘉峪关与北方明长城连成一片。

如此一来,嘉峪关就仿佛一个八爪的蜘蛛一般死死的盘踞在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正面的关隘城池形成了坚固而具有层次的防御,两翼的长城则是可以快速调动兵力支援策应的通道。这种防御体系被称赞为“河西第一巨防”!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此精心的设计,由此可见,大明王朝对于国家西北大门的经营可谓是不遗余力。

二是进军西域的战略桥头堡。首先,嘉峪关是“关西七卫”的总后方,大明朝各种钱粮物资均是通过嘉峪关源源不断的向“关西七卫”进行输送,确保这七个卫所如钉子一般牢牢的钉在关西,从而为大明钳制西域诸国。

另一方面,明朝在嘉峪关地区以及整个河西组织了大面积的屯田。军队中的三分之一专职驻防,三分之二要承担屯田任务;此外还招收各地流民以及迁徙人口入驻河西一带,并出台政策:“有捐资或助力开荒者,结为永业;凡愿耕无力者,照佃发给资,二年后起科”。如此一来,在实现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嘉峪关地区便可以长期囤积大量军队,一旦西域有变就立即挥师西出嘉峪关。

综合上述两点,我们可以看出,嘉峪关是攻防一体的军事要塞。进,则雷霆万钧,是大明朝对西域保持强大军事威慑的桥头堡;退,则坚如磐石,使异域番邦不敢窥视我大明疆土!

嘉峪关:大明丝绸之路上的枢纽,更是明朝西域贸易的“晴雨表”


四、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枢纽及管理职能

前面我们从政治、军事两个层面对嘉峪关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我们再从经济的角度来揭示嘉峪关对于西域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意义:

一是西域丝绸之路必经嘉峪关。嘉峪关本身位于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处,直接控扼丝绸之路的要害环节,其关隘一开一关之间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商路的畅通与阻断。那么我们说绕路走其他地方可以吗?先不说商品成本及时间大幅度增长的问题,很抱歉的是,经嘉峪关走河西走廊是大明朝唯一法定与西域通商的途径!

二是代理朝廷行使准入权。明代的对外贸易主要采取“朝贡”的形式进行,西域诸国及部落上供的使者均是在嘉峪关外集结等候朝廷的勘验审核。在这过程中,嘉峪关守军将对朝贡使团的人数规模、身份认定、货物情况等多个项目进行核实,在一切勘验无误报经朝廷许可之后下发通行的凭证,称之为“关照”。而现代我们常常使用的“关照”这个词也就是从当时引申而来。

嘉峪关:大明丝绸之路上的枢纽,更是明朝西域贸易的“晴雨表”


三是代理朝廷行使安置权。前来朝贡的使团并非所有人都能得到准入通行,没有得到通行许可的便要在原地进行留置,朝贡的货物则由获准进入的那部分人送往北京,其余人员则由嘉峪关守军安排送往上一级军事单位“肃州卫”进行安置。当朝贡过程结束,待使者回到嘉峪关之后再一起返回西域。

四是代理朝廷行使出关审核权。朝贡使团在出关之时同样要接受严格的检查。守关士卒将会将出关人员与入关人员名单对照,同时查验使团携带的货物是否有违禁品等等。在一切勘验无误之后再予以放行。

综合上述四点,我们可以看出,嘉峪关同时承担着丝绸之路上的集散及管理职能。它仿佛就是一个节拍器,按照大明朝廷的意图有效的主导着整个丝绸之路上的商贸节奏。

嘉峪关:大明丝绸之路上的枢纽,更是明朝西域贸易的“晴雨表”


五、大明帝国与西域关系综合层面的“晴雨表”

如前文所述,我们从嘉峪关特殊的地理位置入手,全面分析了这一关隘在明朝时期所发挥的政治、军事、经济作用。那么综合这三个层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嘉峪关的一举一动实际上反应着整个大明王朝对西域地区的官方态度,也就是大明与西域关系的“晴雨表”:

一是关门一开一关之间,反映的是开放与对抗。嘉峪关是大明与西域的分界点,其是否畅通实际上反映出,明朝与西域各方势力之间处于和谐互通的共融,还是针锋相对的对抗。明代嘉峪关曾经两次长时间“封关”,其原因就是因为“哈密危机”暴发,吐鲁番汗国与大明朝处于关系极度紧张的状态。

二是堡垒一攻一守之间,反映的是国势的起伏。嘉峪关是一个攻守两端兼顾的军事要塞,明朝军队在嘉峪关的攻和守,实际上也折射出大明王朝整体国力的高低起伏。国势强,则西出嘉峪控扼西域;国势弱,则闭关自守巩固本土防御。比如,“关西七卫”设立之初,傲然伫立西域,彰显的是“永乐盛世”的无尽荣光;哈密危机之后,“七卫尽撤”并入关东,紧闭的嘉峪关城门诉说的则是帝国日薄西山的苍凉。

三是关隘一进一出之间,反映的是贸易的掌控。嘉峪关控扼河西走廊,死死掐住了西域丝绸之路的“大动脉”,西域商贾皆从此关出入。大明王朝正是依托着这“天下第一雄关”掌控着西域贸易的节拍。“封贡”与“绝贡”皆是靠着嘉峪关来执行,这也是华夏王朝以经济手段解决政治、外交事务的具体体现!

总之,嘉峪关这一开一关、一攻一守、一进一出,无不与大明王朝和西域地区息息相关,这一座雄关也见证了大明朝近三百年的风雨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