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籠嘉峪碧岧嶢,影拂崑崙萬里遙。暖氣常浮春不老,寒光欲散雪初消。雨收遠岫和雲溼,風度疏林帶霧飄。最是晚來閒望處,夕陽天外鎖山腰。
明代詩人戴弁的《嘉峪晴煙》為我們描述了嘉峪關地區的晚景,詩中的意境似乎是在述說著嘉峪關飽經歷史變遷之後的悠遠、淡然。正是這座著名的關隘,它在明代與西域的交往的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的“一舉一動”代表著整個大明朝對於西域地區的態度,同時也預示著明朝與西域絲綢之路貿易的未來走向,所以我們說:嘉峪關是“晴雨表”!
一、嘉峪關的獨特地理位置決定了其註定的不平凡
嘉峪關甘肅省西部的河西走廊最西一處隘口,最早建於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洪武年間。其依託嘉御山全面封鎖住了河西走廊最西側的峽谷地帶,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這座關隘建成之後便被賦予了極為特殊的政治、經濟、貿易內涵,貫穿整個大明王朝其由始至終都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政治上,嘉峪關以東為大明朝核心區域,以西則在有明一朝被統稱為西域。其次在軍事上,嘉峪關是整個大明王朝的西北大門。第三在貿易上,嘉峪關又是明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政治、軍事、貿易三大功能集於一身,註定了嘉峪關的不平凡!
接下來我們就逐一來進行分析。
二、地緣政治上的“分界線”職能
一是嘉峪關以西的羈縻統治。明朝建立之後,其陸續在嘉峪關以西建立了安定曲先、、阿端、哈密等七個衛所,這就是著名的“關西七衛”。這七個衛所皆是由歸附明朝的遊牧民族部落首領鎮守。明朝實際上通過“關西七衛”對整個西域地區施加影響。但是對於“關西七衛”採取的主要是高度自治的羈縻統治,國家並未有對其進行真正的有效管理。所以這一地區我們可以看作明朝官方認為的“可放棄”地區。
二是嘉峪關以東屬華夏本土。嘉峪關以東則是真正的大明領土,無論面對何種情況嘉峪關以東的土地寸許皆不可丟!在明朝嘉靖年間,此時明朝的國家實力陷入到了一個衰弱期,而嘉峪關以西的“關西七衛”頻頻遭到北方蒙古諸部及西域吐魯番汗國等勢力的侵蝕。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最終嘉靖皇帝朱厚熜決定放棄關西七衛,相關歸附大明的遊牧部落悉數退入嘉峪關。但是至此之後,明朝疆域便以嘉峪關為界,終其一朝再也沒有後退一步。
綜合上述兩點,我們可以看出,嘉峪關是明朝西北勢力的彈性臨界點。當國家強盛之時,自然可以西出嘉峪關向西域拓展影響;但是當國家衰弱國力不足的時候,大明朝則會採取戰略收縮,將關西的勢力收入關東。但是,唯獨到了嘉峪關這個點之後便不能再退,往東任何一寸土地都是華夏疆土,任何番邦異域都絕不可以染指!
三、軍事上的防禦據點和進攻橋頭堡職能
嘉峪關作為明朝西北最後一道關隘,經過多年經營後已經成為了明朝在西北的軍事重鎮,同時具備了攻防兩端的重要職能:
一是立體化的防禦堡壘群。關隘的第一軍事屬性一定是防禦!而嘉峪關並非僅僅只是一座關隘,而是一系列的堡壘群與長城的結合!自洪武五年,明太祖下令徵西大將軍馮勝主持修建嘉峪關以來,明朝先後在弘治、正德、嘉靖年間三次對增修和加固,把一座關隘直接建成了一座嘉峪關城!在此基礎上,以嘉峪關為中心東、西、北三面延伸修建長城,總長度達到了200裡,將整個嘉峪關與北方明長城連成一片。
如此一來,嘉峪關就彷彿一個八爪的蜘蛛一般死死的盤踞在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正面的關隘城池形成了堅固而具有層次的防禦,兩翼的長城則是可以快速調動兵力支援策應的通道。這種防禦體系被稱讚為“河西第一巨防”!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此精心的設計,由此可見,大明王朝對於國家西北大門的經營可謂是不遺餘力。
二是進軍西域的戰略橋頭堡。首先,嘉峪關是“關西七衛”的總後方,大明朝各種錢糧物資均是通過嘉峪關源源不斷的向“關西七衛”進行輸送,確保這七個衛所如釘子一般牢牢的釘在關西,從而為大明鉗制西域諸國。
另一方面,明朝在嘉峪關地區以及整個河西組織了大面積的屯田。軍隊中的三分之一專職駐防,三分之二要承擔屯田任務;此外還招收各地流民以及遷徙人口入駐河西一帶,並出臺政策:“有捐資或助力開荒者,結為永業;凡願耕無力者,照佃發給資,二年後起科”。如此一來,在實現自給自足的基礎上嘉峪關地區便可以長期囤積大量軍隊,一旦西域有變就立即揮師西出嘉峪關。
綜合上述兩點,我們可以看出,嘉峪關是攻防一體的軍事要塞。進,則雷霆萬鈞,是大明朝對西域保持強大軍事威懾的橋頭堡;退,則堅如磐石,使異域番邦不敢窺視我大明疆土!
四、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樞紐及管理職能
前面我們從政治、軍事兩個層面對嘉峪關進行了分析,接下來我們再從經濟的角度來揭示嘉峪關對於西域絲綢之路貿易的重要意義:
一是西域絲綢之路必經嘉峪關。嘉峪關本身位於河西走廊的咽喉之處,直接控扼絲綢之路的要害環節,其關隘一開一關之間可以說直接決定了商路的暢通與阻斷。那麼我們說繞路走其他地方可以嗎?先不說商品成本及時間大幅度增長的問題,很抱歉的是,經嘉峪關走河西走廊是大明朝唯一法定與西域通商的途徑!
二是代理朝廷行使准入權。明代的對外貿易主要採取“朝貢”的形式進行,西域諸國及部落上供的使者均是在嘉峪關外集結等候朝廷的勘驗審核。在這過程中,嘉峪關守軍將對朝貢使團的人數規模、身份認定、貨物情況等多個項目進行核實,在一切勘驗無誤報經朝廷許可之後下發通行的憑證,稱之為“關照”。而現代我們常常使用的“關照”這個詞也就是從當時引申而來。
三是代理朝廷行使安置權。前來朝貢的使團並非所有人都能得到准入通行,沒有得到通行許可的便要在原地進行留置,朝貢的貨物則由獲准進入的那部分人送往北京,其餘人員則由嘉峪關守軍安排送往上一級軍事單位“肅州衛”進行安置。當朝貢過程結束,待使者回到嘉峪關之後再一起返回西域。
四是代理朝廷行使出關審核權。朝貢使團在出關之時同樣要接受嚴格的檢查。守關士卒將會將出關人員與入關人員名單對照,同時查驗使團攜帶的貨物是否有違禁品等等。在一切勘驗無誤之後再予以放行。
綜合上述四點,我們可以看出,嘉峪關同時承擔著絲綢之路上的集散及管理職能。它彷彿就是一個節拍器,按照大明朝廷的意圖有效的主導著整個絲綢之路上的商貿節奏。
五、大明帝國與西域關係綜合層面的“晴雨表”
如前文所述,我們從嘉峪關特殊的地理位置入手,全面分析了這一關隘在明朝時期所發揮的政治、軍事、經濟作用。那麼綜合這三個層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嘉峪關的一舉一動實際上反應著整個大明王朝對西域地區的官方態度,也就是大明與西域關係的“晴雨表”:
一是關門一開一關之間,反映的是開放與對抗。嘉峪關是大明與西域的分界點,其是否暢通實際上反映出,明朝與西域各方勢力之間處於和諧互通的共融,還是針鋒相對的對抗。明代嘉峪關曾經兩次長時間“封關”,其原因就是因為“哈密危機”暴發,吐魯番汗國與大明朝處於關係極度緊張的狀態。
二是堡壘一攻一守之間,反映的是國勢的起伏。嘉峪關是一個攻守兩端兼顧的軍事要塞,明朝軍隊在嘉峪關的攻和守,實際上也折射出大明王朝整體國力的高低起伏。國勢強,則西出嘉峪控扼西域;國勢弱,則閉關自守鞏固本土防禦。比如,“關西七衛”設立之初,傲然佇立西域,彰顯的是“永樂盛世”的無盡榮光;哈密危機之後,“七衛盡撤”併入關東,緊閉的嘉峪關城門訴說的則是帝國日薄西山的蒼涼。
三是關隘一進一出之間,反映的是貿易的掌控。嘉峪關控扼河西走廊,死死掐住了西域絲綢之路的“大動脈”,西域商賈皆從此關出入。大明王朝正是依託著這“天下第一雄關”掌控著西域貿易的節拍。“封貢”與“絕貢”皆是靠著嘉峪關來執行,這也是華夏王朝以經濟手段解決政治、外交事務的具體體現!
總之,嘉峪關這一開一關、一攻一守、一進一出,無不與大明王朝和西域地區息息相關,這一座雄關也見證了大明朝近三百年的風雨變遷!
閱讀更多 華夏問長安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