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吃在大悟

  • 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土特產為大悟獨具一格的飲食文化奠定了基礎。大悟縣山場面積237萬畝,耕地面積38萬畝,水域面積是22萬畝,俗稱“八山半水分半田”,植被良好,農林作物種類豐富,是中國板栗之鄉、名茶之鄉、烏桕之鄉,是湖北省的花生大縣。全板栗面積90萬畝,年產量5.5萬噸;茶葉面積30萬畝,年產量6000噸;花生面積30萬畝,年產量5.6萬噸。不僅吸引著眾多流連忘返的中外遊客,且為許多珍稀、名優物種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進而豐富了當地的飲食文化,提升了大悟在全省、全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第二篇《土特產》

大悟花生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大悟花生,湖北省大悟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大悟花生莢果形狀為普通形或斧頭形,果殼薄,網紋清晰,粒小、籽實飽滿;種仁形狀為橢圓形,種皮顏色粉紅色,大小均勻;口感具有香、酥、脆、甜。大悟花生蛋白質含量高,含油量適中,是炒貨的理想品種,炒貨具有香而帶甜、油而不膩、細膩無渣、鬆脆爽口的突出特點。

大悟小瓜子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小瓜子可加工成五香、奶油、鹹淡、甜味、多味等各種類型的瓜子,又是製作糕點的理想輔料,亦可炸油食用。黑瓜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D等營養物質。

大悟板栗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板栗是大悟縣內主要特產之一,主要產地為宣化、豐店、三里、芳畈等山鄉,年產量達500萬公斤以上。其 中,板栗重鎮宣化店年產量在300萬公斤以上,全縣“板栗第一村”張墩村年產量達30餘萬公斤。所產板栗個大、肉脆、味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很高,生吃、熟食皆相宜。

大悟銀杏果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銀杏果含有多種營養元素,除澱粉、蛋白質、脂肪、糖類之外,還含有維生素c,核黃素、胡蘿蔔素、鈣、磷、鐵、鉀、鎂等微量元素,以及銀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

農家手工掛麵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手工掛麵是以小麥粉添加鹽、鹼、水經手工拉制懸掛乾燥後切製成一定長度的乾麵條。純手工空心掛麵味道鮮美可口,煮時耐煮耐泡,綁把成型,攜帶方便,是老、幼及病人、產婦喜愛的方便食品。

四姑米酒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米酒含有十多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米酒中賴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數倍,這在其他營養酒類中較為罕見,因此人們稱其為“液體蛋糕”。

大悟秧泡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秧泡。又名三月泡、四月泡、山拋子、刺葫蘆、懸鉤子、饅頭菠、高腳菠、龍船泡、牛奶泡、樹莓、泡兒刺,系薔薇科Rosaceae,薔薇亞科懸鉤子屬Rubus,L中的一種落葉灌木。根、莖、葉、果實均可入藥,根性味微苦、辛、平,具有祛風除溼、活血化淤的作用。

大悟毛楂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毛楂。其實就是野山楂、薔薇科、酸酸甜甜的,這東西越吃越餓哦,其有健胃消積,收斂止血,消積散瘀,補脾健胃,行結氣,化血塊,活血。核化食磨積。

大悟劉河粉絲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劉河粉絲"是我縣傳統農特產品,主要產於黃站鎮劉河村而得名。該村家家戶戶加工粉絲,歷史悠久,因當地獨特的土壤、水質、氣候等原因,劉河村生產的紅薯質地優良,加工出的粉絲口感幼滑柔軟,久煮不糊,味美可口,在當地遠近聞名。

大悟毛慄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味道和板栗差不多,不過很小個就是。毛粟更確切的說就是山上土生土長的野粟子,毛粟樹冠小,果實外面佈滿細密而短小的刺,味道卻比板粟更勝一籌,吃在嘴裡軟而細膩,沒有板粟的硬粉和大個。

大悟貢果

舌尖上的大悟 第二篇《土特產》


玉皇李,原名“御黃李”,主要產於芳畈一帶,是傳統名貴水果。元代王禎《農書》載:“御黃李,形大、肉厚、核小、甘香而美。”明嘉靖皇帝因自幼生長在湖北境內,曾品嚐過“御黃李”的滋味,他登基做了皇帝后,便將此果定為貢品,因此“御黃李”便改稱“玉皇李”,也有人稱之為“嘉靖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