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何興衰:羅曼諾夫王朝的“吸星大法”

所評圖書:

書名:《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大地》

出版社:北京日報出版社、理想國

出版日期:2020年1月

因何興衰:羅曼諾夫王朝的“吸星大法”


來自北歐的維京人(又稱諾曼人)在9世紀以不同方向南下,在西征服了法蘭西建立了諾曼底公國,之後又渡過海峽佔領了英格蘭;法蘭西的諾曼底戰士在11世紀以僱傭兵身份進入意大利,最終征服了西西里島,建立西西里王國;而在東歐方向,維京人征服了諾夫哥羅德城和基輔,建立了基輔羅斯。

當然,維京人在東路的人數較少,後來就被當地的斯拉夫人同化了。這也是俄國人難以被英、法、意、德等歐洲主要國家的人們接納的一個原因。這一問題的另一個原因則在於,以基輔羅斯為基底的俄國,接納的是東羅馬帝國的東正教系統,經由蒙古人的征服和統治,留下了許多大大有別於歐洲傳統的制度。

蒙古帝國對包括後來的俄國在內的東歐、中亞等地的統治,長達200多年,政治影響更是持續到了甚至20世紀初。在歷史學界,多數人傾向於認為蒙古統治對於俄國帶來的負面影響更為突出,主要體現為城市化水平的大幅下降,文化水準的下降,蒙古制度的引入塑造出不同於歐洲傳統的制度體系,在心理上造成俄國與西歐關係的切割。19世紀初,拿破崙戰爭結束,俄國頻頻介入歐洲政治,但這種介入引發了歐洲人民的強烈反感,相比之下,在那之前拿破崙在歐洲各地的征伐,卻沒有使法國成為眾矢之的。也有歷史學家認為,蒙古統治為俄國的統治和統一創造了條件。

1598年,基輔羅斯的建立者留裡克王朝絕嗣,俄國進入了一個混亂時期,最終以貴族選舉的方式,讓俄國的名門貴族羅曼諾夫家的族長米哈伊爾成為新沙皇。由此開創了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

北京日報出版社、理想國文化近日引進出版了日本歷史學家、一橋大學名譽教授、前近代俄國農村社會史研究專家土肥恆之所著的《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大地》一書。這本書以相對較短的篇幅,通曉清晰的向讀者敘述了俄國羅曼諾夫王朝三百年間的興衰,解析了俄國的制度、文化、社會發展及其嬗變,歷代沙皇以及俄國曆史上的其他重要人物也描繪得十分鮮活。這是一本可讀性很強,同時也不失思想性、知識性和學術性的普及型的俄國通史作品,可以幫助讀者認知了解俄國為何能在短短數百年裡,從一個小國家,發展為世界上疆域最大、民族最多的國家。

從留裡克王朝到羅曼諾夫王朝,歷任沙皇無論保守還是有意革新,為了現實利益都會致力於促進商路擴展,通過激活貿易來增進收益。彼得大帝為代表的“革新派”沙皇積極向西歐學習,引進西方人才;而通過貿易管道到俄國做生意的英國等西歐國家的商人,數量也越來越多,除此之外,俄軍還僱傭了很多僱傭兵。西歐人與俄國人的互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對俄國傳統的負面評價的廣泛流傳,同時也促使了西歐思想、文化、知識的引進,經由或致力於革新的沙皇的倡導,或由反對革新的沙皇阻遏,卻激起了貴族階層知識分子的強烈反彈,使得俄國雖然在思想文化上滯後於西歐,但革新、開明、自由、革命的思潮來襲卻最終沒有缺席。

從北方戰爭開始,彼得大帝開始將徵兵制引入俄國,並明確了貴族的軍役義務。這使得俄國得以建立起一支規模遠遠大於歐洲其他國家軍隊的常備軍。彼得大帝還將都城遷至新建的聖彼得堡,呈現了俄國突破內陸性而融入海洋、削減內陸(蒙古)特性而增強西方特性的努力。但無論如何,彼得大帝仍然加速推動了俄國向東、向南的擴張路線。這一路線在諸如葉卡捷琳娜女皇等具有進取心的後任沙皇在任期間,被堅定不移的推行。

在18世紀後期,葉卡捷琳娜女皇推行的地方改革,不僅強化了俄國對於遼闊地域的控制,還引入了更多的歐洲人文思想——但這兩者本身是高度矛盾的。專制與啟蒙、民主成為了俄國價值觀念的兩極。到了19世紀,沙皇治理國家的制度框架變得高度成熟,這一世紀裡湧現的沙皇,總體上都能相當穩健的駕馭國務,平衡專制與啟蒙。

但在越來越激烈的民族主義熱潮的衝擊下,沙皇專制統治體系、粗暴的“俄羅斯化”都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而這也意味著俄國最終無法完成族群的民族情感等方面的有效整合。當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浪潮到來,更加快速的工業化、城市化培育出希望獲得自由的中產階層,再加上之前就接納了啟蒙思想的貴族子弟,與越來越森嚴的專制、民族整合控制發生了更為頻繁的衝突。這也推動真正意義上的職業革命家,也就是敲響羅曼諾夫王朝喪鐘的人出現。

從這個意義上講,擴張中的俄國,得益於蒙古統治帶來的行動能力,以及向西方學習帶來的技術和思想,但這二者的矛盾讓俄國像是一個修習了“吸星大法”的武林高手,擴張帶來的成果越多,卻只能“囫圇吞棗”,無法真正轉化,最終引爆的問題也就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