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都是灰姑娘,為何冷清秋風光大嫁,小憐卻被棄如敝履

《金粉世家》是李大為執導,陳坤、董潔、劉亦菲、遲帥、徐露主演的一部情感劇,上映於2003年。

令人印象最深刻,最惋惜的無非是風流倜儻的多情公子金燕西和清冷孤傲的貧寒姑娘冷清秋之間的愛情故事。

其實,劇中還有一條類似的感情線——小憐和柳春江。

《金粉世家》都是灰姑娘,為何冷清秋風光大嫁,小憐卻被棄如敝履

這兩段姻緣的相似點在於,二者都是灰姑娘和王子的組合,男方都對女方一見鍾情。

雖然冷清秋和金燕西最後沒有逃過分離的宿命,但他們畢竟有過一段羨煞旁人的婚姻生活。

相比之下,小憐和柳春江的結局悲劇色彩更加濃重。小憐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柳家父母的承認,最後落髮為尼,而柳春江吐血而亡。

《金粉世家》都是灰姑娘,為何冷清秋風光大嫁,小憐卻被棄如敝履

冷清秋和小憐都是愛上王子的灰姑娘,為什麼一個可以風光大嫁,一個卻被視如草芥?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點:

01同為灰姑娘,但身份有差別

冷清秋和小憐雖然都是出身貧寒的灰姑娘,但兩人的身份有明顯的差別。

冷清秋的原生家庭雖是小門小戶,可她終究是小姐出身,又是獨生女。她自幼在學堂裡接受新式教育,能識文斷字,擅長國文,喜歡詩詞,思想獨立。

而小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拐賣到別人家裡做丫環,連親生父母是誰都不知道,只有一個常年不聯繫的遠房親戚。後來,小憐被賣到了大少奶奶家,作為陪嫁丫頭跟著大少奶奶來到金家。

《金粉世家》都是灰姑娘,為何冷清秋風光大嫁,小憐卻被棄如敝履

雖然大少奶奶對小憐不錯,可嘴裡的情同姐妹很難落到實處,二人始終是主僕有別。尤其是在知道大少爺打小憐的主意以後,大少奶奶更是急著想把她打發出去。

說到底,在別人眼中,小憐就是一個端茶倒水,機靈懂事的下人而已。

02同是大戶人家,但觀念有差別

金家和柳家雖然都是名門大戶,但兩家父母的觀念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金燕西的父親金銓曾在歐洲留學,母親也隨父親去過幾個歐洲國家,見過外國家庭的相處模式和一夫一妻制,兩個人的思想都比較開明。

在冷清秋之前,三少奶奶和三少爺,四小姐和四姑爺都是自由戀愛而結合。所以,冷清秋和金燕西的婚事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金粉世家》都是灰姑娘,為何冷清秋風光大嫁,小憐卻被棄如敝履

柳春江的父母是典型的守舊思想,他們堅持當時“門當戶對,媒妁之言”的觀念。認為兒子的婚事,父母做主,是天經地義。

柳家父母相中的是世交林家的林小姐。他們堅持要柳春江娶林小姐的另一層用意,是藉此穩固他們家在官場的地位,有政治聯姻的意味兒。

所以,他們不惜一次次拆散這對有情人。小憐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答應和柳春江私奔,兩個人還沒出城,就被柳家的人綁了回去;即使小憐不顧一切來到柳家,悉心照料神志不清的柳春江,也沒打動柳父的心。

《金粉世家》都是灰姑娘,為何冷清秋風光大嫁,小憐卻被棄如敝履

他們設了一個騙局,讓柳春江和林小姐拜堂成親。柳春江發現新娘不是小憐後,發瘋似的跑到白雀庵找小憐,可是她已落髮為尼,柳春江當場吐血而亡。

03同是徵求父母同意,方式有差別

這第三個原因是最次要的,但我覺得有必要提一提,那就是金燕西和柳春江說服父母同意婚事的方式方法不同。

金燕西講究循序漸進,柳春江就太過心急。

金燕西前期追求冷清秋、後期和冷清秋交往,一直是瞞著父母的,他能夠順利而迅速的打通父母這一關,多虧了三個姐姐的幫助。

《金粉世家》都是灰姑娘,為何冷清秋風光大嫁,小憐卻被棄如敝履

在詩社,金燕西抓住機會介紹冷清秋和六姐認識;兩人正式交往後,金燕西請五姐到冷家探望;在清秋見過五姐六姐之後,又拉上四姐組飯局。這樣,冷清秋和三個姐姐不但認識了,還熟絡了起來。

幸運的是,三個姐姐都很喜歡清秋。她們先是詢問了母親的意見,在確認母親沒有異議以後,才去說服父親。

為了通過父親這關,她們先讓父親看清秋的詩作和照片,贏得讚賞後才告訴父親這是金燕西鍾情的女子,如此一來,水到渠成。

《金粉世家》都是灰姑娘,為何冷清秋風光大嫁,小憐卻被棄如敝履

而柳春江呢?每次都是正面和父母交鋒,甚至大吵。在除夕夜,連年夜飯都不陪父母吃,一個人跑到金家找小憐。

柳春江愛小憐心切,可以理解。可他越是這樣做,反而容易加深父母對小憐的偏見和誤解。尤其是那樣的“舊式父母”,甚至會以為是小憐勾引了自己的兒子。

在我看來,凡事都要講究方式方法,步步推進,欲速則不達。

04婚姻到底要不要講究門當戶對?

中國自古以來就講究門當戶對四個字,年輕的時候總覺得兩個人相愛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需要考慮,有情飲水飽。人到中年才發現,門當戶對確實有它自身的合理性。

關鍵是怎麼去理解門當戶對背後的涵義。

《金粉世家》都是灰姑娘,為何冷清秋風光大嫁,小憐卻被棄如敝履

在我看來,舊式的門當戶對只侷限於婚姻雙方的家世背景和經濟條件。按照這個標準來說,金燕西和白秀珠,柳春江和林小姐都是門當戶對的。但是門當戶對的他們之間並沒有萌生愛情,那就不能用這四個字把他們綁在一起。

新時代要講究新式的門當戶對,除了經濟條件外,更要關注兩個人的興趣愛好、價值觀人生觀是否契合、受教育情況和個人成長經歷。

我想,找到合適的人是前提,用理解和體諒去經營是保障,唯有如此,婚姻才能長久,人生方能圓滿。

(圖片源於網絡,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與我聯繫,將立即刪除。原創文章,歡迎轉評贊,嚴禁抄襲或洗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