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薪、裁員、停工,二手車電商還會好嗎?

減薪、裁員、停工,二手車電商還會好嗎?

導語:深獲資本青睞的二手車電商為何如此“脆弱”?疫情過後二手車電商還有機會嗎?要搞清楚這些問題,就需要看清捏住二手車命脈的究竟是什麼。

文| 李偉龍

關注| Dolphin海豚智庫(ID:haitunzhiku )


年前重金收車,年後大幹一場。這對於二手車商是每年的常態操作。然而今年春節突如其來的疫情,直接打亂了他們的節奏。

2月底,優信停工待崗的新聞曝出。消息顯示,收到“優信停工待崗通知書”的員工,將於2020年3月1日安排停工待崗,沒有收到此通知的員工則需接受“降薪方案”。與此同時,瓜子二手車母公司車好多集團也向員工發佈了一份“車好多集團階段性薪酬和假期調整方案”。據車好多薪酬調整方案顯示,公司將對2020年2月、3月兩個月的薪酬進行調整。

從優信二手車到瓜子二手車,再到車好多等二手車電商平臺,接連曝出減薪、裁員、停工待崗、高管離職。

在接連不斷的負面消息中,二手車電商平臺也走向行業的陣痛期。深獲資本青睞的二手車電商為何這麼“脆弱”?二手車電商還有機會嗎?

要搞清楚這些問題,就需要看清捏住二手車命脈的究竟是什麼。

誰捏住了二手車的命脈

有人拿2003年非典跟今年簡單推論,認為2003年非典期間,乘用車銷量增速同比只是輕微下降,就認為今年汽車銷售市場環境並沒有什麼影響,這是錯誤的。

首先,大環境已經變了。2003年中國受益於加入WTO,GDP增速達到了10%。而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GDP最新增速已下降到6%。從下降趨勢來看,平均每個季度下降0.15%,預計2020年1季度GDP增速將會破6。

屋漏偏逢連夜雨,再加上一季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實體零售、製造業、互聯網企業復工難,更是加重了一季度經濟數據的悲觀預期。粗略估計,一季度GDP增速或許在5.8%。

其次,相比疫情對汽車銷量的影響,經濟對其的影響要大得多。2004年由於過度投資和金融風險提升導致了經濟下行,當年汽車銷量增長率僅有15.5%;2008年金融危機,當年汽車銷量增長率只有6.7%;2011年由於人們對經濟增長和通脹的預期的矛盾,導致了經濟下行,當年汽車銷量增長率僅有2.5%。

這些數據都表明,汽車銷量減少與經濟下行是正相關。經濟下行導致了人們購買力不足與對未來預期悲觀,信心不足。

減薪、裁員、停工,二手車電商還會好嗎?

海豚智庫整理

事實上,中國汽車銷量已經是連續第二年下滑。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下降了8.2%,至2580萬輛;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為2810萬輛,同比下降2.8%。而這就是由於經濟放緩以及中美貿易爭端對消費者情緒造成的影響。

所以綜合來看,判斷今年的經濟環境如何,也就對今年的汽車銷量有個定性預測了。

值得注意的是,大趨勢裡面仍然有小趨勢。打個比方說,大盤不怎麼漲了,但有些個股還在漲。如果說汽車市場還有一個增量空間,那這個空間就是此次受到疫情波及面較廣,導致很多公共交通工具都停擺了。出行的不方便讓大眾意識到,在特殊時期有一輛車是多麼重要。

但這個機會不是新車的,而是二手車。

上文我們也分析了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大眾購買力的下降。所以在不想花錢,又想買車的雙重條件下,大眾首選還是會選擇買低價的二手車而不是新車。

已經有朋友告訴我取消原本寶馬5系的需求,節約一點,5系變3系,3系變思域,思域變飛度,最重要的是能買二手就不買新車。

那問題來了,有需求就一定有供給嗎?並非如此。疫情也導致了有車一族覺得有輛車有安全感,不願意賣車了。賣車的少了,二手車貨源供給也就不足。

實際上,二手車的貨源一直是個大問題。

我們以瓜子二手車為例說明,“……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瓜子二手車花了三年時間,砸數十億病毒式“洗腦”無數人,結果瓜子卻把這廣告語喊崩了。還被網友取笑說:“瓜子二手車,中間商悄悄賺差價。”

減薪、裁員、停工,二手車電商還會好嗎?

去年9月,伴隨著瓜子二手車全國購業務上線,啟用新代言人雷佳音,那句熟悉的廣告語也被替換為“推出全國購,哪裡價格低幫你哪裡買”,背後是瓜子二手車從去車商轉變成為車商,全國購絕大部分車源來自於車商。

至此,“無中間商”的說法被徹底拋棄。瓜子作為二手車頭部企業,從跨過中間商,到與中間商合作,其無奈的選擇也側面說明了二手車行業的一個現狀——極度缺貨。

收車難,是二手車電商行業最大的問題。也就是說,二手車電商能不能好,除了看有沒有需求以外,還要看有沒有人賣車。

有車一族因為疫情影響,賣車的意願也大大減少,這造成了二手車平臺沒有二手車可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二手車,即使有再多的市場需求,也無濟於事。

二手車商,生存or淘汰

無論從大趨勢還是小趨勢來看,今年的二手車都是難,雖然新車銷售更難。受到疫情的影響,二手車行業發展不用談了,而且還會迎來洗牌,加速行業進一步集中。

在這種特殊時期,誰擁有貨源,誰就能保住市場,而沒有貨源的就直接被慘烈淘汰。這是一場不進則退的競爭。

如今,疫情也推動了二手車商進行了業務調整。各二手車商都相繼推出了線上“無接觸購車”,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直接雲諮詢、選購、簽約、提檔過戶。而原先沒有線上購車習慣的用戶也在疫情的推動下開始使用線上服務。

但由於線上的信息不對稱,線上購買二手車的信任問題仍需要解決。線上賣二手車要解決車輛信息透明的問題,就需要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構建車況透明、標準化定價的交易方式,將“一車一況一價”非標品的二手車予以標準化、透明化,方便各地消費者挑選和比價,並實現跨地域流通交易。

這對於原先有積累的二手車電商平臺,短期來看對二手車電商是個利好。對於匆匆忙忙啟動線上業務的二手車商來說,則遠水解不了近渴。

總的來講,今年二手車行業會進一步洗牌集中,誰擁有更強的二手車貨源和線上能力,誰就能在這場生死戰中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