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看待小孩玩手機這件事的?

登山觀海6510


我們總說科技是一把雙刃劍

手機給孩子們確實帶來了不少的歡樂和便利

能夠很便捷的獲取來自四海八卦各行各業的無數信息

見識廣闊這一方面

很多小孩子懂著比大人都多的單方面專業知識

小小的年齡見識過人間冷暖世間百態

越發的變得早熟

學業知識方面就更不用說了

很多知識都能通過手機輕易搜得到

網課更是實現了孩子們不用去學校在家上課的願望

部分上進或者父母管教嚴厲要求高有規矩的孩子

手機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但往往輕易得到的東西不會被珍惜

孩子們掛著網課分屏聊q打遊戲補作業的情況太多了

先人之言“書非借不能讀也”果真沒錯

科技的便利也能讓孩子通過“小猿搜題”“作業幫”“作業互助組”“作業精靈”“QQ群答案共享”等等各種軟件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來應付追在屁股後面的各科老師

大多數孩子會藉助手機來玩遊戲

遊戲確實能帶給孩子歡樂

當代孩子是很孤獨的

看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姑姑舅舅等親人圍著一個孩子轉

但實際上孩子很缺乏心靈上真正的朋友

遊戲往往能填補空虛結交各種各樣的人

加上孩子也大了叛逆了或者父母對孩子放任自流的態度

造成的結果就是機不離手“廢寢忘食”

這樣下去會是什麼樣呢可以想象

疫情之下怎麼樣改善這種現象呢?

1、家長以身作則

言傳身教更是要以身作則。一邊各種罵著孩子氣的摔碎多少個屏幕,一邊孩子學習的時候自己刷著小視頻追著劇,孩子心裡咋想的?有的家長做的比較好,孩子學習的時候,自己拿本書也看著,也在學習,和孩子分享交流讀書心得,這樣豈不美哉。

2、樹立目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制定明確的目標,大到人生的職業規劃和夢想,小到當前的學習計劃每日日程,一步步拆分成小目標,不求急快,但求穩妥,一步步完成目標,加之以獎勵,久而久之養成好習慣,就不用你多說,孩子自己是有成就感的。

3、與孩子做個交易

有的孩子一聽父母講話就不耐煩,頂撞逃避,究其根本是談話的雙方不在一個線上,好好一件事,到了你嘴裡變成命令,說教,缺乏起碼的尊重,小的時候害怕你還好好聽著,大點上了初中就有了內心的小九九學會了欺瞞和敷衍,尊重是相互的,平等的交流才是高效。當孩子想玩手機的時候講道理沒用,可以嘗試著讓孩子別那麼輕易的得到手機,講講條件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效果才可以玩,交易籌碼選的時候不要太高,要做到站著摸不著跳起來才可以,提前明白社會法則要想獲取,就得先付出,別人贈予的不踏實隨時都可能被奪走。

4、陪孩子一起玩

如果能放下身段,適當的陪陪孩子一起玩玩,那是最高境界了,很容易能走進孩子的內心,讓他覺得你是一個開明的家長,這個時候講道理比平時管用很多,投其所好才能深入瞭解。

無論哪種方法,最終的目的還是讓孩子得到愛與關注,為人父母不是生來具備資格,父母也是陪伴孩子成長的,與君共勉。


一顆小蒜苗兒


孩子使用手機和家長息息相關,一個愛玩手機的孩子肯定守著至少一個愛玩手機的家長。記得一次生病,在社區診所輸液,鄰床的一個小男孩由奶奶陪著輸液,中午的時候孩子爸爸來了,奶奶下去買飯,孩子問爸爸要手機玩遊戲,爸爸說了一句,你手上扎著針呢?別玩了。說完自己坐在孩子邊上自己玩了起來,男孩湊近爸爸觀戰,還有相互交流,奶奶回來後看到這一幕,生氣的說:“你還帶著他玩,都不好好學習了,成天想著玩手機,大的大的沒正形,小的小的不學好,……”聽著奶奶的嘮叨,我好像也能感受到老人的無奈,她可能永遠也想不通這手機怎麼就能有這麼大的吸引力,三十大幾的兒子沉迷其中,十歲的孫子也不能自拔。

這個時代是個浮躁的時代,人們更願意通過快捷的方式獲取信息,沒有了沉澱的時間。網絡的飛速發展,手機的便捷快速,讓我們生活便捷,也讓我們失去了細品的耐心。很多成年人,沉迷手機,我覺得跟壓力有很大的關係,你的指尖在手機屏幕滑動翻閱的時候你的大腦處在一個很放鬆的狀態,不用思考,這種放鬆舒適感很容易形成依賴。久而久之你就離不開你的手機了。

很多老人都誇自己的孫子或者孫女,聰明,對電子產品無師自通,其實他沒有注意到孩子身邊有一位潛移默化的老師,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學習能力很強很容易接受這種電子產品,因為它簡單快捷,一學就會,你在家的狀態就是孩子模仿學習的榜樣,不信你仔細想想你喜歡看手機的什麼內容是不是孩子也一樣。當然我們這裡不說遊戲,遊戲本事的設計就具有成癮性,不然公司怎麼賺錢。想讓孩子遠離手機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如何解決自己遠離手機的方法。當你放下手機拿起一本書的時候,當你堅持下去剋制自己的慾望時,你再觀察下孩子,你會發現孩子也會拿起書閱讀。你的堅持就是孩子的榜樣。老話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不就是家庭教育的真實寫照麼。


娪婠翀偲


我女兒已經兩歲了也面對著這樣的問題,我在我眼裡手機現在已經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工具和玩具,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種類的兒童玩具,我小時候的玩具大多都是發條玩具,後來我妹妹我表弟他們的玩具大多都是電池驅動玩具,現在有很多直接就是的高科技、無人機等。

手機作為高科技的產品,它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訊,但是現在它的通訊功能已經不是那麼明顯,更多的是上網娛樂遊戲,完全可以稱作是一種玩具。所以現在孩子玩手機也並不是說不可接受,但是應該適量適度。

過於沉溺,很有可能玩物喪志。而且手機輻射以及對眼睛的傷害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更應該對玩手機進行一下限制。但是不可能完全禁止。因為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標配。


Y先生


我的妹妹是縣高中的教師,去年他們學校有兩個學生被清華大學錄取。其中一個學生,愛玩手機、遊戲,別人問他,玩那影響不影響學習,他回答:“不會玩遊戲還想考上清華,笑話!” 言外之意是說玩手機、遊戲對於他考入清華起了正面的影響。但是,他們學校裡因為玩手機和遊戲落下學習成績的學生也不止一個。

小孩玩手機,確實也有一定的好處。我的孫子,愛玩手機,喜歡動畫片,喜歡打遊戲,從手機上也學到了很多知識,認識好多動物,學會好多詞彙,說話用詞恰當,說話句子完整。我們還經常誇獎他。

但是,最近發現了問題:他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他還不到五歲,他的父母工作忙,沒有更多的時間照顧他, 就讓手機給孩子作伴,把手機給孩子玩,時間長了,小孩玩上癮了,整天沉迷於手機。玩手機 入迷了的時候,不想吃飯,不想睡覺,連大人說話也聽不見,大人搶了他手中的手機,他就哭鬧不止,甚至打人,抓人。

為此,我們曾經諮詢過兒科醫生。醫生說,孩子經常長時間玩手機會沉迷手機不能自拔,大人多次去搶孩子手中的手機,孩子受到挫折或委屈,除了哭鬧以外,還會進攻大人,久而久之,有形成狂躁症的可能,如果不及時治療,將來影響到性格改變更麻煩。我們聽了醫生的話,覺得這個問題真是應該引起重視了。

總的說來,小孩玩手機有利有弊,弊大於利。有人說,可以讓小孩玩手機,只要控制住時間就可以,就讓他玩。但是,真正做到有效控制時間,我認為是很難的。


民子說科技


曾經有人說,想毀掉一個人,請給他一部手機。這話雖然有些誇張,但沉迷手機,無法自拔,大有人在。手機對小孩的傷害,我們應該引起足夠重視了。

1視力影響 小孩的眼睛敏感,容易疲憊,手機離的近,光線刺激,視力下降的快。所以現在小學戴眼鏡的小孩多了。

2心理健康影響 手機的成癮性很大,孩子的心智在發育 期,控制力較差,容易深陷其中。鄰居家一小女孩,從小學到考上高中 ,成績一直很優秀,高中成績好家長獎勵一部手機,晚上看到零點,後來通宵,白天課堂上睡覺。老師以為生病了,讓家長領回家。家長訊問情況後,沒收了手機,小女孩大哭大鬧 ,也不去上學。一個月後轉學,但已無心向學,每天必須看手機,不然不上學,甚至跳樓也要手機,她媽媽也焦頭爛額,現在休學在家,媽媽,爸爸每天輪流陪她。

小孩看手機被動關注畫面,變得不會思考,腦子變懶,抑制想像力,不會溝通,語言組織能力不強,不愛說話,甚至抑鬱,自閉,成為問題兒童。

2身體健康影響

小孩正是長身體時期,長時間低頭,容易傷害脊椎,身體畸形。

可怕的不是小孩看手機,而是對孩子的忽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直接影響著孩子,先從自身做起。

1遠離手機,多陪伴孩子,多交流,多溝通

2走出去.接近大自然,開拓眼界,刺激探索欲

3讀書,和孩子一塊兒閱讀,培養足夠的耐心,探索知識的奧秘,開發智慧的大腦。

讓我們遠離手機,與孩子一起成長,讓未來他感謝今天的你!


宛都麗姐


對於小孩玩手機這件事情,相信所有的家長都會遇到,都需要面對。手機對於我們大多數成年人來說,幾乎都成為了身體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手機依賴症。也正是基於此,手機也開始走入孩子的世界,很多孩子話都不會說呢,就開始玩手機了,這不得不讓我們提高警惕。

對於小孩玩手機,首先要看是多大的孩子,其次要看孩子拿手機玩什麼。

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學齡前兒童,要控制孩子玩手機主要是防止手機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影響。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也不會拿手機幹啥,偶爾玩個小遊戲也是很簡單的那種,大多不會上癮,這個階段的孩子也比較聽話。關鍵問題是家長也以身作則,不要一邊阻止孩子玩手機,一邊自己玩得不亦樂乎。對於上學的孩子玩手機主要防止其沉迷遊戲影響學習。這個階段的孩子其認知水平已經可以玩一些手機遊戲了,容易上癮,這一點要特別關注。還有一些更大一些的孩子,比如中學生,可能會用手機交友,容易上當受騙,這也是要注意的地方。

現在的智能手機在功能上已經相當於電腦了,早就不再侷限於打電話發短信等通訊聯絡功能了,所以要關注孩子玩手機都玩哪些東西。根據玩的內容進行教育,比如用手機看影視劇的,玩遊戲的,交友聊天的,看小說的,雖然都算是玩手機,但是不能一刀切一股腦的採用一種方式來教育。當然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儘量減少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不要讓孩子整天抱著個手機不撒手。家長要跟孩子多溝通多交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野蠻粗暴,要讓孩子認識到玩手機的危害。

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要當好榜樣,在家裡創造一種和諧的氛圍,如果你自己都是嚴重的手機依賴症患者,你教育孩子不要玩手機的時候就會嚴重的底氣不足,也沒有辦法面對孩子的反問。最好能夠約法三章,在家的時候統一把手機放到一個固定位置,除了接打電話,必要的溝通之外,不要手機不離手,更不要家長自己在家裡用手機玩遊戲,看電影等。


核之力


其實,現在玩手機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成人沒有時間陪伴寶寶,給他一部手機裡面有兒歌,動畫片,遊戲。讓他自己玩,自己還省心。



而且現在成人對手機都太過於依賴,有事沒事低頭刷刷朋友圈。這對於寶寶來說也會產生影響,寶寶也會跟著學。時間長了,寶寶看動畫片玩遊戲上癮,眼睛也慢慢的近視了。

寶寶玩手機微弱的好處:

大家談到寶寶玩手機都是談之色變,難道寶寶玩手機一點好處都沒有嗎?

還是有的,以後的世界註定是一個科技更加發達的世界。對於電子產品,寶寶們以後也是需要學習如何去使用和利用的。

所以,可以適當給寶寶玩手機。手機裡面的益智遊戲也能夠開發大腦,動畫片也能夠有利於培養寶寶良好的習慣。



寶寶玩手機注意事項:

1.時間限制

可以給寶寶玩手機。但是一定要注意,玩手機的時間要有所要求,不能沒有度,毫無剋制的讓他玩。

要規定好時間,多長時間以後就把手機收起來,不然下次不讓玩了。

2.家長也要控制玩手機的時間

為了讓寶寶合理玩手機。成人也要注意用手機的頻率,要給孩子做榜樣,不要把耍手機當成一種習慣,把寶貴的時間多用的安如何陪伴寶寶上面。

3.選擇適合看的內容



寶寶看手機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適合她看的內容,如悟空識字、童話故事、繪本閱讀等,而不是不加選擇內容得讓寶寶亂看一起。


丁媽親子時光


個人認為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利有弊。其實手機只是一個信息載體的工具,重要的是孩子通過手機獲取了什麼信息和內容。小孩玩手機,是時代的必然,但是需要家長正面引導,合理把控,在孩子接觸手機初期就把握好“度”。

小孩玩手機,如果家長把關得好,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好處:

一、豐富認知,獲取更多與當前年齡段相匹配的信息。在信息化的今天,孩子通過手機可以接觸到更多感興趣的新鮮事物,不管是新上映的動畫片還是一些少兒節目,甚至是孩子感興趣的科學問題(比如少兒的十萬個為什麼)等,通過手機都能獲取很多的信息和知識。

二、培養思維,促進大腦發育。手機上的益智類遊戲可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著“好勝欲”,適當的玩手機益智遊戲,可以培養孩子思考問題,尋找解決辦法的能力,當孩子獲得勝利的時候,其實對孩子的自信心也是一種提升。

三、拓寬交往圈,適應現在的生活方式。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完全不玩手機,會不會在同齡人中也顯得很“另類”?會不會在某些時候和同齡的小孩無法交流和分享感受,形成“代溝?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小孩和成人一樣,往往有共同的愛好和話題,才更容易成為朋友,小孩通過手機還有可能交到不同地區但有相同興趣愛好的朋友,在高科技的今天,手機也有可能幫助小孩拓寬交往圈,更好的適應現在的生活方式。

當然,小孩過度沉迷於玩手機,也有很大的弊端:

1、影響視力。現在的小孩中很多都有視力問題,近視的想象越來越低齡化和普遍化,除了學習壓力增加之外,過度沉迷於電子產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2、易受手機上網絡暴力的影響。手機內容質量參差不齊,而小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處於發展階段,很多孩子都有“早熟”的想象。尤其處於青春期的學生,容易受到不良行為的影響。

3、造成學習成績下降。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小孩過度沉迷於玩手機,學習時間必然會受到影響。很多手機APP還能快速的幫學生找到作業的答案,導致部分學生的家庭作業完全依靠手機APP快速完成,喪失了完成家庭作業的意義,長此以往學習成績也會受到影響。

其實,很多孩子沉迷於玩手機是受家長的影響。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足以證明家庭教育在孩子人生中的重要作用。孩子的很多行為和習慣都是從父母那裡學來的,孩子在成長初期,並沒有太多自主的意識,更多地是在模仿父母的行為。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觀點是“一流父母做榜樣,二流父母做教練,三流父母做保姆”,個人非常贊同,也值得每一個做父母的深思。當你下班回家一邊陪著孩子學習,一邊忙著其他事情的時候,你還能指望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學習嗎?當你一邊陪著孩子玩耍,一邊玩著手機的時候,你還能指望孩子不被影響嗎?父母投入愛和情感和孩子相處,全心全意陪在孩子身邊,才能看到孩子真正的需求。孩子需要用心培育,而不是假裝陪伴。


兮子研學


現在,即使是兩歲的孩子,也會玩手機了。雖然他們還不會看字,但是,會看圖片,會記憶,大人在那裡打開的,打開後會有什麼,他們都會記得一清二楚,手機拿在手裡,他就能給你找出他曾經看過的遊戲、視頻等。

(圖片來自網絡)

一、手機的魅力

現在手機就相當於一本百科全書,有了一臺手機,電腦、電視、書籍等等,都可以不需要了。用手機,可以玩遊戲,可以看電視、看電影,可以看小說,可以和別人聊天,可以拍照,可以學習,可以聽書……

手機的功能強大,不要說孩子,甚至是大人,也沒有幾個是可以和手機完全隔離的。

而且,也不可能完全隔絕孩子玩手機,畢竟,手機可以用來學習,獲取資訊等,現在孩子有些作業,還需要用手機來完成的。

(圖片來自網絡)

二、手機的危害

而大人害怕孩子玩手機,主要是擔心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影視,或者看小說,看些不能看的資訊。同時,網絡上有安全隱患、垃圾、騙子、誘惑太多,孩子還沒有完全獨立成熟,分辨能力不強,很容易沉迷、被騙等。

三、如何正確使用手機

完全不讓孩子看手機,是不可能的,可是,也不能就讓孩子毫無節制的使用手機。所以,大人需要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引導,並且給孩子做好榜樣。

例如,每天給孩子規定用手機學習和遊玩的時間。每天可以用手機玩遊戲半小時,看影視一小時,學習一小時等。

此外,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用手機,如果是爸爸,可以和孩子一起讀讀科普知識,如果是媽媽,可以和孩子看看有趣的手工製作等。

晚上睡覺前,和孩子一起聽聽課,學習一些課本外的知識,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給孩子聽下課文,用聽力來複習和預習知識。

讓孩子知道,手機除了玩,還有很多用途,讓孩子也能學會正確的使用手機。


(圖片來自網絡)

總之,不能不給孩子用手機,而是要給孩子規定遊玩和學習的時間界限,同時,引導孩子正確的使用手機的功能,讓孩子明白,手機是工具,而不是玩具。


曜萍


首先,大環境所致。如今這個時代,可以說是全民玩手機的時代,孩子所做所學都是模仿大人,沒有生來就愛玩手機的,孩子目之所及之處,還有多少地方或者場所的人不在看手機呢?


其次,一部手機,父母子女兩相安,各玩各的,互不干擾,這樣不負責任的家長並不少見,家長還給自己找到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孩子可以通過手機學到很多知識等等。

事實上,所有人都知道,孩子過早的長時間看手機,弊遠遠大於利。

科學研究也顯示,孩子過早使用手機、使用時間過長可能會產生手機依賴,對身心帶來多方面的損害。


1.對身體健康的危害,不僅有輻射,影響視力,還會因為缺少運動,導致身體素質下降。

2.缺少與父母和其他周圍人的交流,影響語言功能和交流能力。

3.孩子注意力都在色彩鮮明的畫面轉換上,不能主動動腦,影響思維能力的形成和培養。

4.沉迷遊戲,容易有妄想,偏執,孤獨,抑鬱,自閉,暴力等性格傾向。


總之,過早使用手機,絕對不是好事情,家長朋友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建議家長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除了打電話,儘量不要使用手機,如果想有正事要做,可以用電腦。

孩子每天在身邊的時間也就幾個小時,父母兩人輪流陪伴,看紙質的畫冊,有字有拼音,邊學邊和孩子互動交流,動手寫,畫,動嘴說,交流,互動,還可以帶孩子到戶外活動,這才是合格的父母。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都在手機這頭,觸手可及卻彼此沒有交流。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們是最親密的關係,彼此相愛,卻有一個共同的情人,他的名字叫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